
经济学原理复习大纲.doc
3页经济学原理:纲要与知识点一、 经济学的基本假设与概念基本假设:资源的需缺性概念:经济学研究社会如何管理自己的需缺资源需缺性使得人们在配置资源的时候面临权衡取舍二、 微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的核心思想是:1)贸易获益; 2)市场作为交易的一种制度安排,是配置资源的有效方式——通常情况下,完全竞争市场使得社会经济福利最大化;3)市场可能失灵,这个时候政府介入是必要的1、 贸易获益 (1、3章)资源的需缺性 ——> 人们面临权衡选择 ——> 机会成本的概念: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所放弃的东西 ——> 比较优势(机会成本低)是贸易获益的基础知识点:a) 计算机会成本:按放弃的次优方案的价值计算,而不是放弃的所有方案价值的加总;b) 贸易获益在于:机会成本不同——>可以商定一个使双方获益的交易价格2、 市场如何运行 (第4~6章)知识点:a) 掌握影响需求和供给的几个因素;b) 会识别替代品和互补品;c) 懂得分析政策(或事件)如何影响市场均衡 这也许是整个经济学原理最重要的技巧;d) 懂得计算需求的价格和收入弹性; e) 懂得识别正常物品、低档物品;f) 懂得结合均衡变化以及需求的价格弹性,分析买者支出(即卖者收益)的变化 (例:禁毒增加毒品犯罪);g) 明晰价格上限、下限的概念;明晰价格上限、下限造成的结果;h) 懂得税收归宿:能辨析物品的需求和供给弹性,并且明晰弹性较大的一方承担更多税负 3、 市场和福利 (第7~8章)知识点:a) 掌握消费者剩余、生产者剩余、总剩余的概念;b) 懂得从市场均衡图上指出消费者剩余、生产者剩余和总剩余;c) 懂得评价竞争市场均衡以及和第3章贸易获益的关系(参考小节),这是微观经济学的核心思想;d) 懂得赋税的无谓损失:在负面的激励下,市场活动减少,贸易获益减少,经济福利减少。
4、 消费者选择理论(第21章)—— 不在期末考范围之内知识点:a) 基数效用论的均衡条件以及经济解释:MUx/MUy = Px/Py,即等成本边际效用;b) 序数效用论的均衡条件以及经济解释:MRS=- dY/dX = Px/Py,即边际替代率(主观评价)=价格比 (市场评价);c) 懂得识别正常物品、低档物品、吉芬物品;d) 掌握收入效应、替代效应的概念并能在无差异曲线图中标出;5、 企业行为和产业组织(第13~15章)知识点:a) 给定总产量函数,懂得计算边际产量(求导即是边际产量的函数);b) 给定总成本函数,懂得计算平均固定成本、平均可变成本、平均总成本、以及边际成本(边际成本即总成本函数求导);c) 懂得画出各种成本曲线,并且知道曲线的转折点在什么地方;d) 在一般情况下,企业利润最大化的原则是边际收益=边际成本;对于竞争厂商,懂得按照“边际成本=产品价格”这样的最大化原则来求出最大化产量;e) 懂得画出竞争企业利润最大化行为的成本收益图(短期和长期),能标出厂商利润,并且能判断什么时候竞争企业停止营业或者退出行业;f) 懂得画出垄断企业利润最大化行为的成本收益图,并且能标出厂商利润;g) 垄断企业的价格歧视:懂得用价格歧视来解释一些现实例子。
h) 规模经济、规模不经济、和规模收益不变的概念6、 市场失灵(第10、11、22章)懂得市场失灵发生的情况:a) 垄断力量b) 外部性c) 公共产品d) 公有资源e) 不对称信息三、 宏观经济学1、 基本概念掌握,并且能够计算以下重要的宏观经济指标:a) 名义GDP、真实GDPb) GDP平减指数、CPIc) 通货膨胀率d) 劳动力参工率、失业率掌握宏观经济学最重要的几个公式:a) Y = C + I + G + NXb) I = (Y – T – C) + (G – T) + (–NX)c) M*v = P*y 货币数量论2、 长期中的真实经济知识点:a) 一个国家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其生产率b) 决定生产率的几个要素及相应的政策c) 导致自然失业的两种原因: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并了解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存在的具体原因3、 长期中的货币和物价知识点:a) 货币乘数b) 美联储(或者央行)控制货币供给的几种手段c) 货币数量论的两个公式以及其对通货膨胀的解释4、 短期经济波动知识点:a) 懂得用总需求和总供给的框架来分析宏观经济;b) 理解总需求曲线向下倾斜、短期总供给曲线向上倾斜的原因;c) 理解使总需求或者总供给曲线移动的因素;d) 懂得一个国家可以利用哪些货币政策或者财政政策来影响总需求;e) 乘数效应、挤出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