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临沂市某八层办公楼整体平移施工及现场监测.doc

6页
  • 卖家[上传人]:hs****ma
  • 文档编号:527376998
  • 上传时间:2023-10-18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49.54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临沂市 局八层办公楼整体平移施工及现场监测张鑫 贾留东 贾强(山东建筑工程学院工程鉴定加固研究所 济南250014)摘要:临沂市 局办公楼整体平移工程技术复杂、施工难度大,在平移施工中加强 摘要:临沂市 局办公楼整体平移工程技术复杂、施工难度大,在平移施工中加强 了质量控制和现场监测工作本文介绍了上下轨道施工、柱子切断及托换施工、牵引力控制及监测、顶升换向及导向装置,并给出了沉降观测结果关键词:建筑物 ;平移;施工;监测 关键词:建筑物 ;平移;施工;监测 Monolithic Moving Construction and on-the-spot Monitoring of Eight-Story Building of Linyi National Safety Bureau Abstract: Abstract: Because of the specialty in the technique and the construction during the process of building movement of Linyi National Safety Bureau , the qulity control and the on-the-spot monitoring is enhanced . The track upper and under beam ,the column cutting and underpinning construction is introduced ; The jacking force control ,the monitoring, the underpinning direction changing , and the direction device is presented ;At the last the subsidence result is given. Keywords: Keywords: buildings ; moving ; construction ; monitoring1、前言建筑物整体平移技术在国外有一百多年的历史[1],在我国也有十几年的实践[2],该项技术与拆除重建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保效益,我国正处于前所未有的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时期,旧城区的改造、道路的扩宽和历史建筑的保护等均遇到建筑物迁移保护与拆除的矛盾,如果对有条件的建筑物采取整体平移,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与国外相比,我国建筑物整体平移技术和设备均较落后,目前只局限于个例的工程实践中,还缺乏系统的成套技术和与之相适应的设备,作者曾经成功地进行了七栋建筑物的整体平移,其中临沂市 局办公大楼是最复杂的一个[3],本文主要从施工和现场监测方面进行总结和分析临沂市 局办公楼为一八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高度为34.5米,屋顶有一高35.5米的钢发射塔,平面为30m×15m,建成于1999年4月,2000年底为建设新规划的临沂人民广场,经多方论证[3],需将其移至银雀山路以南,其中先向西平移96.9m,再换向向南平移74.5m,见图1所示由于该建筑物是目前国内平移工程中高度最高的,柱子最大轴向压力达5300KN,并且还要顶升换向,平移距离也是国内最长的之一[4],因此,在整体平移施工中进行了综合分析计算,确保施工质量,加强了施工过程中的现场监测该工程于2000年12月23日圆满完成 图1                                                图22、下轨道施工下轨道为钢筋混凝土结构,为防止平移中的沉降,根据地质资料,将下轨道座落在岩石层上,现场开挖后发现岩石层起伏较大,将岩石之间的土全部清除,用素混凝土找平。

      由于整个下轨道混凝土用量达4000m3,现场建立了搅拌站,采用泵送混凝土 2.1 下轨道找平设计要求轨道高差小于2mm,坡度小于1/1000,在下轨道顶铺设[32槽钢施工时,为保证下轨道的水平精度,将槽钢与下轨道之间预留20mm的间隙,先将槽钢用精密水准仪找平固定,槽钢上预留孔,从孔中灌入自密实灌浆料,并在现场进行了试验,见图2所示,槽钢长度为3m,可重复使用,为防止槽钢接头处变形,将槽钢端部做成燕尾形,实践证明效果较好2.2 下轨道施工原建筑物设计为柱下独立基础,当独立基础上下轨道施工时,将原独立基础表面凿毛,浇注下轨道梁,在独立基础之间,挖至岩石层,再浇注下轨道梁,从而防止不均匀沉降在原建筑物外,也将下轨道梁座落到岩石层上,并在与原柱基相交处对下轨道梁进行了加强,沉降观测表明,沉降量非常小3.框架柱切断及托换施工3.1上轨道梁根据设计要求,框架柱的荷载通过上轨道托换,传至滚轴和下轨道梁上轨道梁高度设计为1400~1800mm,宽度为320mm,上轨道梁下部设[32槽钢,由于该建筑物先向西平移再向南平移,因此纵横两个方向均需设置上轨道梁,纵向上轨道梁下面直接支撑于滚轴上,横向上轨道梁在向南平移时使用,但需在原址处施工完毕,因此,横向上轨道梁的水平控制难度较大,施工时采用多种方式对横向上轨道梁的水平进行控制,并对其梁底模板采用可靠支撑。

      平面中柱子也不在一条轴线上,大部分柱子和上轨道梁之间有空隙,为了保证柱子侧面与上轨道梁的连接,在柱子侧面用HILIT技术进行植筋3.2框架柱切断由于该工程设计是先施工上下轨道(置入滚轴),后切断框架柱,给切断柱子的施工带来困难,上下轨道间的间隙仅为60mm(滚轴直径),在平移施工前,考虑了多个柱子切断方案,最后选用钢筋混凝土钻石钢线切割机施工,克服了施工空间狭小的困难,又节省了大量时间,全部柱子切断仅用了3天时间4.牵引力控制及监测建筑物向西平移时设计12台1000KN穿心千斤顶,向南平移时为11台1000KN穿心千斤顶,为保证建筑物平移时同步前进,用3台高压油泵站分别控制千斤顶,当建筑物出现不同步偏离时,可调节高压油泵站的压力,现场在建筑物4个角部各设置一个百分表观察同步情况对建筑物平移中的动力特性进行了监测,现场布置了加速度拾振器,通过SD380信号分析仪,现场画出加速度时程曲线,根据百分表观测结果和加速度观测结果来调整前进速度和泵站油压现场监测的8层加速度最大值为0.0984g,一层加速度最大值为0.116g,通过调整油泵站油压,使加速度峰值降低,8层为0.0429g,一层为0.0558 g。

      由于该建筑物平移距离长,平移速度要求较快,设计的牵引系统达到了预期效果,最快时每小时达2m,一天可平移18m为了验证滚轴和轨道涂抹润滑油的效果,现场施工时对照了抹与不抹润滑油对牵引力大小的影响经检测,不抹润滑油时,总牵引力为4227KN,抹润滑油后,总牵引力为3170KN,因此,对轨道和滚轴抹润滑油可减小约25%的牵引力5.顶升换向建筑物向西平移96.9m后,进行了顶升换向,设计顶升时是分段顶升换向〔3〕,②~③轴线、④~⑤轴线和⑦~⑧轴线分三次顶起,控制顶起位移为4mm,每个柱子均设百分表观测顶起位移,以顶升位移量控制油压,换向后,柱子荷载通过南北向(横向)上轨道梁传至滚轴和下轨道梁顶升方案安全可靠,容易操作,上部结构未见异常,顶升过程井然有序6.导向装置由于该建筑物移动距离长,平移时除通过调节油泵油压保证同步前进外,还考虑了导向装置,以保证整体平移过程中建筑物不偏离下轨道,现场控制上下轨道偏离量为50mm,当偏离量超过50mm时,启用导向装置,主要是在上轨道梁侧面加支撑,通过实践证明,效果非常好7.沉降观测在建筑物②轴、⑤轴、⑧轴设置6个水准观测点(图3),每天观测一次,最大沉降量为2.92mm,主要发生在柱子切断时,由于下轨道均座落在岩石层上,所以沉降量非常小,在原址、换 图3 表1 观测点沉降量 测点日期1234562000.10.3(初次)0000002000.10.22(截柱子)1.871.801.812.072.031.932000.11.10(转向)2.251.42.342.861.872.692000.12.24(新址)2.481.692.493.132.512.92 向处和新址处的沉降量见表1。

      8.结束语临沂市 局办公楼工程建筑物高度高,平移距离长而且顶升换向,其整体平移技术复杂,对施工要求高,在施工方案论证时,每一个关键技术环节均考虑了2个以上的施工方案,做到有的放矢,现场对施工质量进行了严格的控制,并加强了现场监测,根据监测结果的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改进了设计方案和施工方案,确保了该工程的顺利进行,也为该类工程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参考文献1. 张鑫 徐向东 都爱华,国外建筑物整体平移技术的进展,工业建筑,2002年 2. 姚国中,黄自新,房屋整体平移技术及模拟试验研究,建筑结构,1995,11. 3 贾留东 张鑫 孙剑平 徐向东,临沂市 局8层办公楼整体平移设计,工业建筑,2002年.4 张天宇等,某建筑组团整体平移技术,第四届全国建筑物鉴定与加固学术讨论会论文集,昆明,1998年11月.。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