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角的度量 .doc
6页《角的度量》教学设计教学内容:角的大小、角的计量单位,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 教学重点: 介绍量角器和角的度量的方法教学难点: 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教学关键: 进行对比练习教学目标: 1、认知角的计量单位——度,并学会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能正确测量角的度数 2、理解角的两条边叉开的大小决定角的大小原理 3、通过“摆”、“量”、“画”,加深学生对角的大小的印象,发展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教具准备: 三角板、量角器、PPT学具准备: 三角板、量角器、每人一张正方形的纸教学过程:一、组织活动、发现问题 1、画角每个学生画一个角 2、比较角的大小先同桌之间比较角的大小,然后小组(前、后桌4人为一小组)之间比较角的大小,并说明理由 3、回答问题:你用什么方法比较大小?怎么确定角的大小? 第一个问题学生回答:容易比较的用眼睛观察;难于比较的用重叠的方法进行比较第二个问题:学生说不清楚 4、教师板书(画角,∠1=60° ∠2=70°方向相反) 提问:∠1大还是∠2大?大多少?学生发现问题: (1)∠1和∠2的大小难于比较: (2)“大多少”(相差多少)更是无从谈起。
二、探索新知,解决问题 1、揭示课题 教师: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必须学会一个新的知识-——角的度量板书课题) 2.认识量角器 (1)教师讲述:同学们都知道,度量线段的长短常用的工具是直尺,度量角的大小也有工具,那就是量角器,也叫半圆仪 板书:量角器 (2)学生观察量角器观察它是什么形状?上面有什么?用你的语言进行描绘第2/6页 教师小结:你们手中的量角器的大小、颜色虽然各有不同,但它们都具有刚才同学们所说的特点,这说明了你们观察的非常仔细量角器的中心是一个点量角器上有许多刻度,从中心到各刻度之间的连线叫做刻度线为了方便使用,量角器上有两条0刻度线和两圈刻度一个是内圈0刻度线,一个是外圈0刻度线两圈0度分别是内刻度和外刻度 学生在自己的量角器上找一找量角器的中心、两条0刻度线看一看内刻度和外刻度 3、教学角的计量单位 ( 1)讲述:同学们都知道,计量线段长短的常用单位有米、分米、厘米等,计量角的大小的常用单位是“度”,用符号“°”表示板书:度 符号“°” (2)1度的角有多大呢?把半圆分成180等份,每一份所对的角的大小是1度,记作1°。
学生找到1°、10°、30°的角 (3)实践内刻度:找到55°、70°、130°、180°的角外刻度:找到80°、15°180°的角 (4)质疑为什么要设计内外刻度?学生小组观察、思考、交流第3/6页 汇报:因为角的朝向不同,开口朝左边的用外刻度,开口朝右边的用内刻度,会比较方便 教师:每一种工具的设计都有其巧妙之处,今后在使用过程中要善于观察和思考,从而能够正确使用工具解决问题 4、学习角的度量方法课文第37页下半部分,测量∠1和∠2的度数) ( 1)谈话:刚才同学们提出用量角的方法比较∠1和∠2的大小,你会用量角器量角码?各小组尝试量角 (2)汇报量的结果请量∠1的小组派一人演示量角过程,边量边叙述量的过程请量∠2的小组派一人演示量角过程,边量边叙述量的过程教师询问其它同学的具体量法得出结论:∠1=60°∠2=120° (3)质疑同学们刚才是用内刻度来量的,那么用外刻度能测量吗?谁来演示一下 (4)归纳方法 教师:把量角器放在角的上面,使量角器的中心和角的顶点重合,0刻度线和角的一条边重合,角的另一条边所对应量角器上的刻度,就是这个角的度数。
为了便于记忆,我们找一找两个步骤中的关键字:点点重合、线边重合、读准度数5、教学例1第4/6页 (1)电脑课件出示:(两个相等的角,,一个角的两条边长一些,另一个短一些 ( 2)猜一猜,∠1和∠2哪个大? ( 3)课件演示:将两图慢慢平移至重合,学生发现∠1和∠2一样大 (4)提出问题: 你刚才为什么说∠2比∠1大?是什么因素影响你的判断?现在,你有什么发现? 结论: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边的长短没有关系,角的大小要看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叉开的越大,角越大;叉开的越小,角也越小提问:角的大小为什么与两边的长短无关?学生:因为角的两边是射线,射线是可以无限延长的三、课堂巩固练习 1、实际测量老师板书在黑板的角的度数,比较出∠1和∠2的大小 2、教材第38页第1题 (1)读题,看清题目要求 (2)同桌互相指出相关的度数,感受30°、45°、60°、90°、120°的角的大小 (3)尝试估计 3、教材第39页第3题第5/6页 (1)课件出示,老师说明题意2)指名说出各钟面时针和分针所成的角度,其他同学判断4、教材第39页第4题1)明确题意。
2)先估计,再实际测量3)把度数结果写在书上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想一想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