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分享PPT.pptx
28页Click to edit Master title style,Click to edit Master text styles,Second level,Third level,Fourth level,Fifth level,8/1/2011,#,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分享,目录,地球与地图基础知识,大气圈与天气气候,水圈与海洋地理环境,岩石圈与地表形态塑造,生态环境与区域可持续发展,01,地球与地图基础知识,Part,01,02,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经纬网与地理坐标,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半圆,长度相等,指示南北方向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长度不等,指示东西方向经纬网,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可以确定地球标点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地球的运动及产生的现象,地球绕自身地轴旋转一周的运动,方向为自西向东,周期为一昼夜(24小时),产生昼夜交替和时差现象自转,地球绕太阳旋转一周的运动,方向为自西向东,周期为一个恒星年(365天6时9分10秒),产生四季变化和五带划分。
公转,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公式为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地图上表示地理事物空间位置的指向,常用方法包括一般定向法、指向标定向法和经纬网定向法地图上表示各种地理事物的符号和说明文字,包括各种自然和人文现象的符号和名称等03,02,01,地图的三要素和表示方法,02,大气圈与天气气候,Part,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成层、外大气层(散逸层)大气圈垂直分层,干洁空气(氮、氧、氩等)、水汽和固体杂质(成云致雨必要条件)大气组成,大气圈的结构和组成,大气运动及风的形成,大气运动根本原因,太阳辐射造成高低纬度间热量差异,形成“热力环流”摩擦力,近地面风向与等压线斜交,高空风向与等压线平行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是大气水平运动的原动力地转偏向力,与风向垂直,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冷锋(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暖锋(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准静止锋(冷暖气团势力相当)气旋(低气压)中心气流上升,多阴雨天气;反气旋(高气压)中心气流下沉,多晴朗天气天气系统及其变化,气旋与反气旋,锋面系统,1,4,2,3,气候类型及特征,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主要分布在赤道两侧。
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高温少雨,主要分布在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和内陆地区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湿润,主要分布在南北纬4060的大陆西岸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主要分布在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03,水圈与海洋地理环境,Part,水圈的构成,水圈包括海洋、湖泊、河流、冰川、地下水等水体,是一个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水圈的特点,水圈中水的分布广泛,储量巨大,但淡水资源非常有限水循环是水圈中最重要的运动形式,它使得水资源得以不断更新和补充水圈的构成和特点,河流地貌的发育过程,河流侵蚀地貌,河流在流动过程中,会侵蚀河床和河岸,形成各种侵蚀地貌,如V型谷、峡谷等河流堆积地貌,河流携带的泥沙在搬运过程中,因流速减慢等原因会逐渐沉积下来,形成各种堆积地貌,如冲积平原、三角洲等河流地貌的演变,随着时间的推移,河流地貌会不断发生变化侵蚀和堆积作用交替进行,使得河流地貌不断向成熟阶段发展海洋地理环境的特征,海洋是地球上最广阔的水体,具有独特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特性海洋中的海水温度、盐度、密度等物理性质以及海水的化学成分都呈现出明显的水平和垂直差异海洋地理环境的差异,不同海域的地理环境存在明显差异例如,大洋中脊是海底扩张的中心,而海沟则是板块俯冲消亡的边界。
此外,不同海域的生物种类和数量也存在显著差异海洋地理环境的特征和差异,海洋资源包括生物资源、矿产资源、能源资源和空间资源等其中,海洋生物资源种类繁多,包括各种鱼类、贝类、藻类等;海底矿产资源丰富,如石油、天然气、多金属结核等;海洋能源资源包括潮汐能、波浪能、海流能等;海洋空间资源则可用于交通、通讯、旅游等方面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类对资源需求的增加,海洋资源的开发越来越重要目前,人类已经能够通过捕捞、养殖、开采等方式获取大量的海洋资源同时,深海勘探技术的发展也为人类开发海底资源提供了新的可能在开发海洋资源的同时,保护海洋生态环境也至关重要过度捕捞、污染排放等行为会对海洋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破坏因此,需要采取科学合理的开发方式和管理措施,确保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例如,实施捕捞限额制度、建立海洋保护区、加强污染治理等都是有效的保护手段海洋资源的种类,海洋资源的开发,海洋资源的保护,海洋资源开发与保护,04,岩石圈与地表形态塑造,Part,由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的岩石组成的固体外壳岩石圈的定义,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由各种岩石组成,包括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岩石圈的组成,岩石圈的结构复杂,包括地壳的分层结构、地幔的分层结构以及地壳与地幔之间的相互作用。
岩石圈的结构,岩石圈的组成和结构,地壳受到各种力的作用,发生变形和变位,形成各种地质构造和地貌形态地壳运动,地球岩石圈被划分为若干刚性的岩石圈板块,板块之间相互作用,导致地壳运动和地震、火山等地质活动板块构造学说,包括离散型边界、汇聚型边界和转换型边界,不同类型的边界具有不同的地质特征和地貌表现板块边界类型,地壳运动及板块构造学说,STEP 01,STEP 02,STEP 03,地表形态塑造的内力作用,地壳运动,岩浆的侵入和喷出对地表形态产生重要影响,如火山喷发形成的火山地貌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岩石在高温、高压下发生变质,形成新的岩石和地貌形态地壳的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内力作用地表形态塑造的外力作用,风化作用,岩石在温度、水、大气等因素的作用下发生物理和化学变化,使岩石破碎、分解沉积作用,被搬运的碎屑物质在适当的地方沉积下来,形成新的地貌形态侵蚀作用,流水、风、冰川等外力对地表进行侵蚀,使地表形态发生变化搬运作用,侵蚀作用产生的碎屑物质被流水、风等外力搬运到其他地方05,生态环境与区域可持续发展,Part,03,生态系统的功能,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01,生态系统的组成,生物群落(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环境(阳光、水、土壤等)。
02,生态系统的结构,食物链、食物网、营养级等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环境污染(大气、水、土壤污染等)、生态破坏(森林减少、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减少等)生态环境问题,制定环境保护政策,加强环境监管和执法力度,推广清洁能源和环保技术,提高公众环保意识等治理措施,生态环境问题及治理措施,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制定符合当地实际的可持续发展规划,调整经济结构和产业布局,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实践案例,循环经济、生态农业、绿色旅游等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实践,全球环境问题及国际合作,全球环境问题,气候变化、臭氧层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等国际合作,签署国际环境公约,共同应对全球环境问题;促进环保技术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推动全球环保产业的发展等THANKS,感谢您的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