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区域的基本含义学案文科.doc

8页
  • 卖家[上传人]:宝路
  • 文档编号:15631164
  • 上传时间:2017-11-05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39.94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教师寄语:不经三思不求教,不动笔墨不读书努力就会成功,拼搏就有希望!第 1 节 区域的基本含义一、区域之间的自然界线各 洲 的 界 线(1)亚欧分 界 线 :乌 拉 尔 山 脉 、乌 拉 尔 河 、大 高 加 索 山 脉 、土 耳 其 海 峡   (2)亚非分界线:苏 伊 士 运 河 、红 海 、曼 德 海 峡   (3)南、北 美 洲 的分界线:巴 拿 马 运 河   (4)欧 洲 与非 洲 的分界线:直 布 罗 陀 海 峡 、地 中 海   (5)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白 令 海 峡   (6)南 美 洲 与南 极 洲 的分界线:德 雷 克 海 峡   (7)欧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丹 麦 海 峡 世 界 大 洋 界 线(1)太 平 洋 与北 冰 洋 的界线:白令海峡即楚 科 奇 半 岛 的克利古贡角与苏 厄 德 半 岛 的约 克 角 连线   (2)太平洋与大 西 洋 的界线:通过合 恩 角 的经线即从火 地 岛 沿德雷克海峡西端到查理 斯 角连线   (3)太平洋与印 度 洋 的界线:沿马 六 甲 海 峡 北端、苏 门 答 腊 岛 西岸、爪 哇 岛 南岸、新 几 内 亚 岛 (伊 里 安 岛 )南岸,澳大利亚大陆、巴 斯 海 峡 、塔 斯 马 尼 亚 岛 ,再大致沿146°52'E 到南 极 一线为界。

        (4)大西洋与印度洋的界线:通过非洲南端—— 厄 加 勒 斯 角 的经线(东经 20 度) 我 国 人 口 密 度 界 线大致以黑 龙 江 的黑 河 ——云 南 腾 冲 一线该线东南人口稠密,西北人口稀疏 我 国 地 势 阶 梯 界 线一、二级阶梯界线:昆 仑 山 、阿 尔 金 山 、祁 连 山 、横 断 山 脉   二、三级阶梯界线:大 兴 安 岭 、太 行 山 、巫 山 、雪 峰 山 我 国 气 候 界 线(1)季 风 区 与非 季 风 区 的界线:大兴安岭、阴 山 、贺 兰 山 、巴 颜 喀 拉 山 、冈底斯山,与 400 毫米降水量等值线大约重合该线西北为非季风区,东南为季风区   (2)降水量和干湿区的界线   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界线(800 毫米等降水量线):大体沿着青 藏 高 原 的东南边缘,向东经过秦 岭 ——淮 河 一线   半湿润区与半干旱区的界线( 400 毫 米 等 降 水 量 线 ):从大兴安岭向西南,经张 家 口 、兰 州 、 拉 萨 附近,到喜 马 拉 雅 山 的南坡   半干旱区与干旱区的界线(200 毫米等降水量线):阴山、贺兰山、祁连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3)热量界线   1 月 0℃等温线(亚 热 带 与暖温带界线):青藏高原东南边缘——秦岭—淮河一线暖温带与中温带的界线:鸭 绿 江 口 —长城(山 西 境内稍偏南)—祁连山— 天 山 一线   教师寄语:不经三思不求教,不动笔墨不读书努力就会成功,拼搏就有希望!(4)我国太阳年辐射总量丰富、贫乏界线:从大兴安岭向西南,经北 京 西侧、兰州、昆 明 ,再折向北到西 藏 南部此线西北,太阳能资源丰富.此线东南贫乏 我 国 四 大 海 域 的 界 线渤 海 与黄 海 的界线:辽 东 半 岛 老 铁 山 角 ——山 东 半 岛 蓬莱角;   黄海与东 海 的界线:长江口北岸启 东 角—— 济 州 岛 西南角;   东海与南 海 的界线:广 东 南 澳 岛 ——台 湾 岛 南端鹅 銮 鼻 我 国 水 文 界 线(1)内流区与外流区的界线:   北段: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祁连山的东端   南段:200 毫米等降水量线   (2)长 江 与黄 河 水系的界线:巴颜喀拉山、秦岭   (3)长江与珠 江 水 系 的界线:南 岭   (4)太平洋水系与印度洋水系(澜 沧 江 与怒 江 )的分水岭:怒山。

      我 国 三 大 自 然 区 的 界 线(1)东 部 季 风 区 与西 北 干 旱 半 干 旱 区 的界线:400 毫米降水量等值线即从大兴安岭向西南,经张家口、兰州、拉萨附近,到喜马拉雅山的南麓   (2)东部季风区与青 藏 高 寒 区 的界线:3000 米等高线   (3)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与青藏高寒区的界线: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 我 国 东 部 季 风 区 内 四 个 自 然 地 区 的 界 线(1)东北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与华 北 暖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的界线:日平均气温大于等于 10°C 积温 3200°C 等值线   (2)华中亚热带湿润地区与华北暖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的界线:日平均气温大于等于 10℃积温 4500°C 等值线即秦岭——淮河一线   (3)华中亚热带湿润地区与华 南 热带湿润地区的界线:日平均气温大于等于 10℃积温7500℃等值线 我 国 西 北 干 旱 半 干 旱 区 两 个 自 然 地 区 的 界 线贺兰山一带,相当于 200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我 国 综 合 地 理 界 线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它是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最冷月均温 0°C 等温线的地方、大于等于 10°C 积温 4500°C 的地方、800 毫米等降水量线的地方、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河流有无结冰期的分界线、温 带 落 叶 阔 叶 林 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分界线、钙质土与酸性土壤如红壤的分界线、小麦与水稻的分界线、农业旱地与水田的分界线、农作物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与一年两熟或三熟的分界线、 长江 水 系 与黄河水系的分界线, 地形较完整(平 原 、高原为主)与地形较破碎(盆地、低山丘陵为主)的分界线、河流汛期长短、河流多少等的分界线。

      二、活动题答案:1、P3 页第 2 题自然景观:气候 、地形、植被、土壤、水文等教师寄语:不经三思不求教,不动笔墨不读书努力就会成功,拼搏就有希望!地点 景观特征热带沙漠 火热干燥,降水稀少,河流短缺,植被缺少,沙漠广布,沙丘连绵热带雨林 终年高温多雨,水源充足,树木高大茂密,成层分布,四季常绿,动植物种类繁多热带草原 一年分干湿两季,湿季草木葱茏,生机盎然,干季枯黄,一派衰败景象高山地区 水热随海拔高度而变化,自然景观垂直变化明显我们的家乡 一年四季分明,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自然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由于冬季落叶,夏季绿叶,所以又称“夏绿林”,目前,该类森林已残留无几,大部分地区为农业生态系统所代替,河流较少,水量小,汛期一般在 7-8 月,有结冰期2、P3 页第 3 题图名 地域类型 地理景观 人口分布 产业活动图 1-5 农业区域 聚落规模较小,以平房为主,周围农田环绕,一派田园风光人口较少,分布较分散以农业活动为主图 1-6 工业区域 聚落规模较大,工厂、楼房林立,道路纵横交错人口较多,分布较集中以工业活动为主图 1-7 商业区域 建筑物高大密集,白天人流和车流川流不息,经济活动繁忙人口高度集中,昼夜差别很大以商务和服务业活动为主3、P4 页第 1 题。

      区域空间结构的变化交通运输 城市发展区域发展早期 交通方式单一,线路较少,交通运输线路表现为线状,还没有形成网络为乡村地域,农业用地面积大,城市狭小区域发展中期 交通交织成网,出现了铁路运输 乡村地域发展为城镇地域,农业用地面积变小,城市区域扩大区域发展晚期 交通网络密集,线路四通八达 农业用地转变为城市用地,城市规模不断扩大总体变化趋势 交通线路由简单变为复杂,由线状发展成为网络状乡村地域逐渐发展为城镇地域,城市规模不断扩大4、P5 页第 2 题1980 年 1980 年----2000 年----2020年的变化趋势变化原因 主要动力三次产业结构第一产业所占比重最大第二、三产业的比重上升,第一产业比重下降人口比重 城市人口比重小 城市人口的比重增加区域经济的发展和工业化的推进,城市化社会经济的发展教师寄语:不经三思不求教,不动笔墨不读书努力就会成功,拼搏就有希望!城市数目 城市数目少 城市数目增多 进程加快5、P7 页第 1 题1)表中的四个地区 A 地区城市化水平最高因为 A 地区第一产业所占比重最小,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最高,经济最发达2)A, B 两地区工业相对发达,因为这两个地区第二产业产值比重最高。

      3)C、D 两地区农业经济占有比较大的比重,因为这两个地区第一产业产值比重高 4)D 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因为该地区第一产业产值比重最高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最低6、P7 页第 2 题农业地区 工业地区 城市地区人口分布特点 分散,第一产业人口占绝对优势相对密集,第二产业人口比重大非常密集,第二二产业人口比重大产业分布特点 面状,农业经济占有相当大的比重点状,工业经济比重上升点状,第三产业增长速度超过第二产业产业结构特点 以第一产业为主 以第二产业为主 以第二、三产业为主对外经济联系 较少 加强 密切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小,主要是生态破坏大,主要是环境污染 大,主要是环境污染7、P7 页第 3 题区域发展产业结构变化特点 产业的产值比重原因早期 农业经济占有相当大的比重,第一产业所占比重最大一三二;一二三中期 随着工业化的推进,工业经济比重迅速上升,第二产业所占比重最大二一三;二三一晚期 随着城市化水平不断提升,尤其是服务业的发展,第三产业的增长速度逐渐超过第二产业,先进科技和信息、金融等成为区域发展的主导力量三二一区域经济的发展是产业结构变化的主要原因,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由于区域中资派配置的变化和人均收入的差异,导致劳动力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

      3、拓展阅读1、区域的划分:区域是以某种指标为依据划分的既可以是单一指标,如通常以积温为指标将某个地域划分为不同的热量带;又可采用综合指标,如可以根据语言、宗教等指标将世界划分为东亚文化区、中东与北非文化区、欧美文化区等一般来说,区域既可以按自然要素特征来划分,如根据自然条件差异,将我国划分为三大自然区;也可以按人文要素特征来划分,如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可以把一个区域教师寄语:不经三思不求教,不动笔墨不读书努力就会成功,拼搏就有希望!划分为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2、区域的空间尺度区域的空间尺度可大可小大尺度的区域,可包括全球陆地、全球海洋或北美洲、西欧、中东地区等若把我国看成一个空间单元,大尺度的区域,可以包括几个甚至十几个省区,如东部沿海经济地带、长江沿岸经济带等;中等尺度的区域,可以包括一两个省区及相邻省区,如长江三角洲地区、京津唐工业基地等;更小尺度的区域,可以是一个省内的部分地区,如辽中南工业区,也可以是城市内部的某个区域,如上海市浦东新区等一般来说,区域的空间尺度越大,描述的区域特点就越宏观;反之,尺度越小,描述得就越具体,越详细四、能力训练1、读图 1-1,1-2,完成长三角地区与松嫩平原地区的地理条件的对比。

      长江三角洲 松嫩平原地理位置差异气候条件差异土地条件差异矿产资源条件教师寄语:不经三思不求教,不动笔墨不读书努力就会成功,拼搏就有希望!差异思考:(1)导致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年平均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年降水量分布各呈现什么规律?形成这种分布规律的主要原因分别是什么?(3)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河网密度的差异,对农业生产会产生哪些影响?2、不同区域,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建筑物呈现出诸多不同不仅传统民居如此,而且现代城市的住宅楼也如此1)下面列出的是我国南北方传统民居的差异,分析形成这些差异的自然原因:——北方民居正南正北的方位观比南方强调——北方民居的墙体严实厚重,南方民居的墙体轻薄膜——从北到南,民居的屋顶坡度逐渐增大,房檐逐渐加宽,房屋进深和高度逐渐加大2)下面列出的是我国南北方城市住宅楼的差异,分析导致这些差异的自然原因:——如果不考虑地价、建筑材料等因素,建同等面积的住房,北方的建筑成本比南方高;——建同样高度的多幢楼房,北方楼房的南北间距比南方大教师寄语:不经三思不求教,不动。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