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古代诗歌四首教案设计.docx

8页
  • 卖家[上传人]:bin****86
  • 文档编号:59094558
  • 上传时间:2018-11-04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0.19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学生会的老师就像这个大家庭里的家长,他(她)们慈爱而又严厉,老师们教会我们做人,教会我们学习,教会我们工作老师对我们的关心与疼爱我们始终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古代诗歌四首教案设计  ①了解诗词有关知识  ②品味语言,体味诗词意境  ③有感情地反复诵读并熟练地背诵  ④启发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品味语言,体会意境,诵读并背诵  唐宋诗词是我国古代文化的艺术瑰宝,多读多背必有好处课前让学生再搜集一些与之相关的诗词,以开阔视野,拓展思路,增加积累  学习《观沧海》、《次北固山下》  观沧海曹操  1、导入新课:  曹操,字孟德,东汉末政治家、军事家、诗人诗人当时正处在自己事业的最高峰他已削平了北方群雄,现在又打垮了乌桓和袁绍残部,消除了后患,统一了北方如果再以优势兵力去消灭南方割据势力,他就可以荡平宇内,一统天下了《观沧海》正是北征乌桓归途中经过碣石山时写的大战之前,身为主帅的曹操,登上当年秦皇汉武也曾登过的碣石山,又当秋风萧瑟之际,他的心情像沧海一样难以平静他将自己宏伟的抱负、阔大的胸襟融会到诗歌里,借着大海的形象表现出来,使这首诗具有一种雄浑苍劲的风格,成为一篇流传至今的优秀作品。

        2、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学生自由朗读,扫清文字障碍,教师正音学生带着问题,自主学习  [问题组]  ①全诗以哪个字展开来写的?  ②这首诗写了几层意思?哪些诗句是写现实的?哪些诗句是想像的?  ③诗中哪些诗句最能体现作者博大的胸怀?  :  [明确]  ①全诗以“观”字统领全篇,以下由“观”字展开,写登山所见  ②全诗写了三层意思  第一层:交代观海的地点,直陈其声,非常质朴,“观”字领全篇  第二层:描写海水和山岛  海水荡漾,山岛耸立  ——动静相映衬,显示了大海的辽阔和威严  树木百草,秋风洪波  ——静动相配,显示了大海的惊人力量和宏伟气象[这一层全是写现实中的实景]  第三层:借助奇特的想像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描写的是虚景,从两个“若”字可以看出]  最后两句是附文,是为和乐而加,与诗的内容无关  3、研读与赏析  “日月之行”至“若出其里”诗句,诗人将自己这种昂扬奋发的精神融会到诗里,表现了诗人博大的胸怀  基调苍凉慷慨,历来被视为“建安风骨”的代表作  次北固山下王湾  1、导入新课  古时交通不发达,流落外乡或在外任职的人久不得归,自然会产生故园之思,因此乡愁成了诗歌中的一个重要主题。

        感知内容  2、学生自由朗读,思考下列问题:  ①诗的四联各写了什么内容?四联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②哪些诗句直接表达了思乡之情?  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明确:  [明确]:  ①首联:诗人在船上,想像船到镇江后,还要乘驿车到别处,暗含旅途奔波之劳颔联:船上所见景色潮平”,两岸才显得宽阔;“风正”,帆才有悬空的态势潮平”又为“江春”作铺垫颈联:既写景又点明了时令残夜”指夜将尽而未尽之际,即将是天亮时的情景,残夜而东方海日已升,旧年而江上已是春天——时间过得太快了,诗人已来,少有此句尾联:诗人离家已久,尚不能归,见到此景,自然想到要借雁足来传递家书了这首五言律诗四联之间,相为因果,浑然一体  ②尾联直接表达思乡之情全诗笼罩着一层淡淡的乡思愁绪  3、研读与赏析  学生自主探究想像“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是怎样的情景如果你身临其境,将会有怎样的感受?  [讨论明确]:  “阔”是“潮平”的结果春潮涌涨,江水浩淼,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岸平了船上的人视野也因之开阔此句写得恢弘阔大;“风正一帆悬”愈见精彩悬”是端端直直高挂着的样子诗人不用“风顺”而用“风正”,是因为光“风顺”还不足以保证“一帆悬”,风虽顺,却很猛,那帆就鼓成弧形了。

      只有既是顺风,又是和风,帆才能“悬”,而“正”字兼包“顺”与“和”的内容可见写景极为传神全诗和谐优美  《钱塘湖春行》《天净沙·秋思》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1、导入新课:  钱塘湖是西湖的别名提起西湖,我们自然会想起苏轼的名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读了白居易的这首诗,仿佛真的看到了那含睇一笑的西施面影诗中描写了西湖早春的明媚风光,抒发了诗人喜悦的感情  2、感知内容  学生自由朗读,扫清文字障碍教师正音,思考下列问题  [问题组]  ①诗的四联各写了什么内容?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是初春的景色?  ②哪句诗说明诗人已陶醉在美好的湖光山色之中了?  学生自己合作探究明确:  [明确]  ①首联:诗人从大处落笔,写行经孤山寺贾亭时看到的山光水色初平”,写春水初生,略与堤平云脚低”,写白云低垂,与湖水相连,勾出了早春的轮廓颔联:写莺燕,是诗人所见莺是春的歌手,都争着飞到向阳的树上去歌唱;燕是春的信使,已开始衔泥筑巢,一片生机勃勃之势颈联:写花草,着重表现诗人的感受马在浅草地上走得很轻快,看花的时间长了,眼前一片姹紫嫣红,使人目不暇接,会产生迷乱的感觉尾联:直抒胸臆,表达诗人喜悦的心情。

      行不足”,是因为看不足,说明诗人流连忘返  ②“最爱湖东行不足”一句说明诗人流连忘返,已完全陶醉在这美好的湖光山色中了  3、研读与赏析  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几处”为什么不是“处处”,“谁家”为什么不是“家家”?  [讨论明确]:  诗人对周围事物的选择是典型的莺是歌手,燕是春的信使只因是初春,故不是处处,不是家家从这莺和燕的动态中,把春的活力,大自然从秋冬沉睡中苏醒过来的春意生动地描绘出来,使人可以想像出,过不多久,姹紫嫣红开遍,草长莺飞的景色就会到来  4、作业:  背诵这三首诗  练习:一、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1、导入新课  七百多年来,人们说起“乡愁”,就会想到这篇作品因为它极其出色地运用了景物烘托的写法,将抒情主人公置于特定氛围中,使主观意绪和客观环境达到了高度的统一这是一篇抒情作品,仅用28个字,就生动地表现出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的悲哀  2、感知内容  ①教师范读,学生仿读  ②学生闭目,随着老师的描绘想像这幅画面,感悟内容,体会思乡之情——  深秋的黄昏,一个风尘仆仆的游子,骑着一匹瘦马,迎着一阵阵冷飕飕的西风,在古道上踽踽独行他走过缠满枯藤的老树,看到暮鸦在树梢上盘旋,昏鸦要归巢了;他走过横架在溪流上的小桥,看到“小桥流水人家”,炊烟缕缕,是一派清雅、安适的景象。

      这时太阳就要下山了,太阳也回家了;自己却还没有找到投宿的地方,迎接他的又将是一个漫漫难熬的长夜唉,自己有家难归,令人心碎肠断,更添悲愁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学生交流自己想像的画面,及作者所表达的浓重的思乡情学生根据作品提供的信息作简笔画,加深思考  3、研读与赏析  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明确]:  作品中前三行全写景,人物未出场,但每一个景物细节都意味着他的存在——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是主人公眼中的景物,景物紧紧扣着“情”;古道,是他的行经路;瘦马,是他所骑;而西风,也正吹在他身上,透着一种悲凉仅仅28个字,一个长期漂流他乡的游子的悲哀就这样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文字不多,然而思乡之情却绵绵柔长,缠绕在读者心头  学生配乐朗读  4、拓展延伸:  学生交流自己搜集的诗歌,可展开朗诵比赛,以提高朗读水平各小组可展开竞赛,看谁背诵的诗歌多  5、作业:  ①将搜集的诗歌抄写下来,增加积累  ②展开想像,将《天净沙·秋思》改写成一篇散文,下节课交流  6、教后反思:   时间如白驹过隙,弹指间,我已在学生会工作了一年这其中有酸有甜有苦也有辣,然而这就是生活,过于平淡倒显得无味,酸甜苦辣俱全方能体现出人生的多彩,方能值得回味,方能使人进步!。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