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个学习好习惯.doc
3页9个学习好习惯 好习惯之一 提前预习的习惯 • 预习可以有学期预习、周预习、日预习一般是对三四年级以上的学生来说的 • 学期预习,是在发下新书后对新书感到特别新鲜好奇的情况下进行针对课本(主要是英语、数学、语文)目录做一个大体的浏览 • 周预习,则需要独立进行,需要特别细致往后看书,哪些地方看不懂,就用彩笔特别标记出来如果周预习特别细致,那么一般不需要进行日预习 • 如果周预习比较粗,或者没有进行周预习,则需要进行日预习,一般 20 分钟即可 好习惯之二 细心观察的习惯 • 观察习惯的培养,首先生活中处处留心,处处留心皆学问遇到新奇的事物,比如去动物园看动物,出去旅游看风景等,,仔细地观察细部,审视细节,不要只是笼统地看大概 • 观察要从形状、声音、颜色、味道、数量等方面入手 • 与相邻的或者相似的事物进行对比,比如看到鸭,就同鹅进行对比• 其次,课堂的学习中同样需要细心观察比如,用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同时边观察边思考: 1. 你能找出平行四边形面积和三角形面积之间的关系吗? 2. 平行四边形的高与三角形的高之间有什么关系? 3. 你能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吗? 其实,这些都是非常良好的观察训练。
好习惯之三 勤于动笔的习惯 • 平时读自己的课外书时,拿一支笔,摆开一个本,边读边动笔动笔,可以用是标注,用线段或者符号把自己特别感兴趣的词句标注出来 • 开始时可以先摘抄,不要大段大段摘抄,而是要有选择,选择自己特别感兴趣的片断 • 之后,可以是批注,在自己的课外书的空白处,简单批一个词,如“精彩”、“太妙了”、“不对”之类,以后可以批注完整的一句话,再往后,可以用几句话,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意思总之,一定要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 • 外出时,及时把所见所闻和感想记录下来,哪怕非常粗略、非常简单,都要记录,假以时日,就养成习惯了 • 养成写日记、记随笔的习惯开头时可以非常简单,几个字,不会的字可以用拼音甚至符号,之后是一句话,再之后可以逐渐复杂,写成片断,甚至写成完整文章关键是培养习惯日记、随笔,仍然是以片断为主 好习惯之四 质疑发问的习惯 向老师质疑、发问没有弄懂问题时,不要得过且过,羞于开口,要善于发问,大胆地问 • 可以找一些书刊当中的错误 • 仔细看电视、读报刊,找出自己在发音、用字方面的错误 好习惯之五 勤查工具书的习惯 • 遇到问题时,先不要去问老师或者专家,先到工具书里去查找。
• 如果家中有电脑,尽量安装一些工具书软件,如《金山词霸》、《中国百科全书》等 好习惯之六 背诵的习惯 • 学习英语,不一定细抠语法和句式等等,在读准音的前提下,把英文课文全文背诵过• 对于中小学语文课本所选的中国古典诗文,尽量都记诵过同学们如果能够记诵大量的古典诗文,将会受益终身这也是中国传统语文教育的一个良好教学方法 • 对于一些常见常闻的历史典故、艺术故事,不必死死板板地去记,而是熟悉即可 • 一些常用的数学、物理、化学公式和数据,还是能够达到开口就能说得上来为好当然用到时可以去查阅工具书,但如果是处于记忆的黄金时期的少年儿童力所能及,那么把一些常用公式、数据背过,储存在自己大脑中,不是受益终身吗? 好习惯之七 仔细审题的习惯 • 读题时,声音轻,心情平静,不添字,不漏字,不读错字,不断句,逐字逐句、逐符号地读• 边读边划用―――(虚线)划出表示条件的句子,用——(实线)划出问题的句子,用着重号标出关键句子 同时,能够用线段画图,图示出相应的数量关系好习惯之八 定期复习整理的习惯 • 每天晚上在做家庭作业前,将当天学过的知识及时浏览一遍 • 学会运用表格来复习整理。
每周末,及时将所有知识进行一次系统整理运用表格的过程,实际就是重新消化知识,梳理成体系的过程 • 学会对着教材的目录、章节题目,进行回忆整理目录、章节就是知识的提纲 • 复习整理不要超过半小时 好习惯之九 认真书写文字的习惯 • 从最基本处着手,从刚开始学着写字时,就把每个字的笔画、笔顺写准确 • 生活中,即使写一个留言条,字体也要工整,不能随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