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学案-第7课_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3页.pdf
3页第 7 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学习目标 】1. 了解契丹兴起和西夏建立的基本史实2. 知道辽与北宋之间的战与和,掌握澶渊之盟的背景、内容和影响3. 正确认识北宋与辽、西夏的关系【学习重点 】契丹的兴起和与北宋的关系【学习难点 】如何评价澶渊之盟【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1. 时期,契丹族与汉族的联系日益密切唐朝末年,北方汉人北出长城,带去了中原先进的_ 和生活方式2.10 世纪初,统一契丹各部, 建立政权, 都城在阿保机建国后,发展生产,创制 _,国力不断增强3. 生活在我国西北地区的, 唐朝时,与中原文化的接触渐多,有所发展4.11 世纪前期, _称大夏皇帝,定都,史称5. 仿效制度,订立官制、军制和法律, 并鼓励垦荒, 发展,还创制了西夏文字6. (1)辽太宗时,占领州,从此,辽与中原王朝的冲突加剧2)时,北宋与辽保持友好关系,双方互通使节3)宋太宗时,向辽发动数次战争遭到失败,只好采取政策 (4)时, 签订“” , 辽朝退兵,宋朝给辽此后很长时间,辽宋之间保持着局面7. 北宋与西夏和谈,订立和约,元昊向宋,宋给西夏岁币此后,宋夏兴旺二、合作探究你对于“澶渊之盟”有何看法?三、练习巩固1. 建立了契丹国的少数民族首领是()A.元昊B. 赵匡胤 C. 松赞干布D.耶律阿保机2. 下列选项中属于契丹族建立政权措施的是()建立政权,定都上京临潢府创制文字统一契丹各部订立“澶渊之盟”A. B.C.D.3. 下列选项不属于党项族首领元昊的治理措施的是()A.发展农牧经济 B. 创制西夏文字C.仿效唐宋制度,订立官制、军制和法律 D. 与北宋联姻4. 辽大举进攻北宋时,在宰相寇准反对迁都退让下,亲征前线抵抗辽军的皇帝是()A.宋太祖 B.宋太宗 C.宋真宗 D.宋仁宗5. 在中国的历史上, “澶渊之盟”使中国北方出现了一段和平的时期,那么这一盟约订立的双方是()A.南唐和辽B. 北宋和辽 C.北宋和西夏 D. 西夏和辽6. 辽、宋、西夏之间时战时和,下列对发生的这些战与和的说法错误的的是()A.北宋送给西夏“岁币”B.北宋对西夏称臣C.签订停战协议后双方撤军,各守疆界D.北宋送给辽“岁币”7. 阅读材料,问答问题。
材料: 宋军打退辽军以后,双方相持,势均力敌,辽没有取胜的希望,建议议和北宋答应每年送给辽银十万两、绢20 万匹1)这次战役亲征的皇帝是谁?是哪位大臣劝他亲征的?(2)宋辽之间的这次议和在历史上被称为什么?四、课后反思参考答案:一、1. 隋唐 生产技术 2. 耶律阿保机上京临横府文字 3. 党项族 社会生产 4. 元昊 兴庆府西夏 5. 唐宋 农牧经济 6. (1)燕云十六(2)宋太宗 (3)防御(4)宋真宗澶渊之盟 岁币 和平 7. 称臣 边境贸易二、对北宋而言,在胜利的前提下,反而签订送“岁币”的和议,这是屈辱的,它反映了北宋政治的腐败;北宋以金钱换得了和平,也反映了辽宋实力的均衡对辽而言,条约的签订满足了辽统治者不断掠夺财富的欲望,此后南北贯通、互市不绝,双方保持了100多年的相对和平的局面,使经济和文化都呈现出繁荣的景象从长远看,因契丹族也是中华民族的一员,有利于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统一三、1.D 2.A 3.D 4.C 5.B 6.B 7.(1)宋真宗2)“澶渊之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