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部编版高中语文教材爱情题材选文探究.docx

10页
  • 卖家[上传人]:I***
  • 文档编号:225233493
  • 上传时间:2021-12-17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55.16KB
  • / 1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部编版高中语文教材爱情题材选文探究 盘丹内容摘要:语文教学中渗入情感教育是发挥语文课程育人功能的必然要求,在情感教育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部编版高中语文教材选取了支离破碎、虚伪自私、忠贞美好几种主题的爱情题材作品,凸显了品格完善、价值导向、能力提升三方面价值取向关键词:部编版高中语文教科书 爱情题材 价值取向新课标要求,教育要“贴近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实际,充分反映学生的成长需要,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①”,爱情教育是情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爱情选文在语文教材中总有一席之地高中阶段的学生生理、心理、认知等多方面发生极速变,青春期引起心理不安和冲动,学生开始对两性关系好奇,从对父母的依恋转变为渴望被异性关注网络新媒体的迅速发展,中学生主动或被动接受“爱情”的输入,良莠不齐的网络作品表现形式和价值观较为复杂,中学生盲目地“输入”会导致其对产生爱情混乱的认知苏霍姆林斯基提出:“社会的重要任务,首先是家庭和学校的重要任务,是培养道德高尚的、美妙的爱情②”,这就要求老师在教学中,依托爱情题材选文,开展情感教育,及時引领学生树立正确、高尚的爱情观,理解爱情的真谛文章旨在对部编高中语文教科书中爱情题材选文进行统计分析,梳理探析部编版高中语文教材中爱情题材选文的价值取向。

      一.部编版高中语文教材爱情题材选文统计“爱情题材”可分为狭义、广义两个方面,狭义的爱情题材,指以爱情为主线的作品,如《静女》;而广义的爱情题材,则指主题丰富且涉及到爱情因素,且不一定作为主线例如《红楼梦》《声声慢》等③本文讨论的爱情题材选文即从广义角度理解1.选文数量分析从整体上看,爱情题材选文在部编版高中语文教材中分布较为均衡,选择性必修上册中选文比例相对较低,为10.53%从数量上看,部编版高中语文教科书选文篇目共135篇,爱情题材选文共18篇,占全部选文比例不到两成(14.07%),整体比例不算高除了选必修上册只出现2篇爱情题材选文,占比为10.53%,稍微偏低其余四册教材中均选入4篇爱情题材选文,所占比例分别为11.43%、14.29%、15.38%、14.81%2.选文体裁分布在部编版教材中,爱情题材诗歌作品占全部爱情题材选文的一半,体现出部编版教材选编过程中,意欲借助古代爱情题材的朦胧表达,在教材中模糊化、含蓄化地处理爱情题材的设计④紧随其后的是爱情题材小说,选文数量为5篇,占比为27.78%;戏剧、书信体裁选文分别为3篇、1篇,占选文比例16.67%和5.56%,爱情题材散文在部编版教材中没有涉及。

      3.选文题材分布从部编本高中语文教科书爱情题材选文年代来看,时间跨度较大,从古代到近代作品均有涉及,如西周的《诗经》和近代小说《边城》经统计,古代爱情题材选文为11篇,近现代爱情题材选文为7篇,分别占爱情题材选文的61.11%和38.89%可以看出,部编版教材相较近现代爱情题材作品更偏向于古代爱情作品纵观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部编版高中语文教材中爱情选文数量适中,涉及时代广泛,体裁类别较全面,符合高中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必修上册选文主题类型较为单一,以青涩恋情和真挚思念主题为主,情感特点单纯,易于学生学习理解接受;体裁上以诗歌为主,诗歌语言优美凝练的特点,便于学生在朗读和背诵中得到审美的熏陶必修下册多为的具备多义主题的爱情小说、戏剧,如《雷雨》《红楼梦》《哈姆莱特》,体现了错综复杂的爱情关系和社会现象,有助于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提高思辨能力,从反面强化学生对正确爱情观的认知选择性必修在爱情题材选文相较起必修在体裁、主题方面则更加均衡,兼具不同体裁、不同年代、不同主题选文,适合心智更为成熟的学生学习探究二.爱情题材选文主题分析1.封建迫害、幻灭破碎的爱情在世界几千年文明发展过程中,陈旧的社会阶级制度和封建礼教曾对社会产生深远影响,三纲五常、包办婚姻等封建制度让无数有情人深受其害,成为封建制度的牺牲品。

      部编版高中教材选择了一些受封建残害的经典爱情题材作品,例如必修下册中的《红楼梦》和《红楼梦》,选择性必修下册中的《孔雀东南飞》陈徐陵的《孔雀东南飞》是典型的封建礼教残害所致的悲剧甜蜜相守的焦仲卿刘兰芝夫妇,在封建思想的婆婆强压下逐渐分崩离析婆婆怨刘兰芝不守妇道,她委屈求全暂回娘家,哥哥逼其再嫁,夫妻两虽心怀爱情理想,也只能相伴黄泉《红楼梦》中黛玉和宝玉的爱情悲剧也源于社会的悲剧贾府的统治者们选择严酷的方式破坏宝黛之间的恋情,这份爱从一开始就被宣判失败于宝钗而言,虽得宝玉其人,未得其心,宝玉出家为僧也标志着宝钗的理想爱情失败,其也成为封建制度的牺牲品《雷雨》中的周朴园年轻时与女仆的女儿相爱,并育下两子,但面对周家给自己安排的门当户对的大小姐,周朴园选择屈服并将侍萍赶走,绝望的侍萍抱着刚出生的儿子企图结束生命,即使最后被救下,却又为三十年后的悲剧埋下种子面对旧社会、阶级和封建礼教的迫害,这些爱情一触即溃,即使反抗也依然走向失败的定局两败俱伤的捍卫形式更是将悲剧性直击读者心,“欣赏悲剧的最终目的不是使人伤也流泪,而是使人在悲痛中振作,化悲痛为力量,进而产生快感……一旦把这种沉痛的感情升华到更深层的领悟阶段,就会感受到它的无穷威力,感受到永恒不朽,感受到正义的力量,于是愉悦的感情油然而生。

      ⑤这些爱情悲剧让人叹惋的同时也具有丰富的审美价值2.虚假伪善、充满私欲的爱情相恋时爱情总是甜蜜美好,但甜言蜜语也可能是“糖衣炮弹”,承诺的背后亦可能是虚假和自私盲目沉溺爱情中,容易陷入爱情的圈套部编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下册的《雷雨》、选择性必修上册的《复活》以及选择性必修中册的《玩偶之家》都呈现了虚假、虚伪、自私的爱情典型在《复活》中,农奴的私生女玛丝洛娃与大学时期赫留朵夫相识时,感受到了他的真挚和纯洁的爱再次相遇时,不知眼前人已经变成堕落放纵的浪子赫留朵夫诱奸了单纯的少女后只留下一笔钱便转身离去,玛丝洛娃最终大着肚子被赶出家门,沦为娼妓《玩偶之家》的男主人公海尔茂更是个不折不扣的伪君子,他伪装出一副爱妻子、爱家的好男人形象,其实对他来说,娜拉只是一个美丽、脆弱的“玩偶”他曾对娜拉说愿为其付出生命,但娜拉伪造签字的信件可能对他不利时,伪君子的面露便暴露无疑,爱意变为无尽指责这些虚假、自私的爱往往充满极强诱惑性、迷惑性,但并不是真正的爱,因其从一开始就带有目的性和针对性,略施小计就让人沉溺其中,不受控制部编版高中教材选编此类爱情作品,为社会、情感阅历较少的高中生展示出美好爱情的反面,以达到警示作用。

      3.离别愁绪、无法厮守的爱情别离是常态,相聚是奢华在交通、通讯不发达的古代,当和爱人分隔两地,漫长的孤独、等待和思念,为爱情添了几份惆怅和寂寥部编版语文教材中,必修上册的《声声慢》《涉江采芙蓉》《鹊桥仙》,选择性必修中册的《锦瑟》都是表达相爱之人由于无法厮守产生的忧愁和思念《涉江采芙蓉》中叙述的是东汉末年,社会动荡,民不聊生,为了生计,爱人远走他乡女子在家中采下莲花和兰花,却无人可赠,心中满是对远方爱人的牵挂和思念《锦瑟》叙述,曾与爱妻缠绵悱恻的岁月已经逝去,爱人终究無法归来,那些美好仿佛是一场梦,空留“我”一人聆听悲伤的乐声,与忧愁为伴表达出悲伤、惆怅的消逝幻灭感《声声慢》同样也是表达了李清照对爱人的思念和无限的“愁”意,当时国破家亡,而自己还和丈夫阴阳两隔,即使三杯两盏也无法消去浓重、凄惨的哀愁和无可寄托的孤寂心情涌上心头在这些爱情作品中,他们面对与爱人千里之隔甚至阴阳两别,表达出绵长、真挚的思念和牵挂,爱人和爱过的回忆成为他们唯一的寄托分离后漫长的等待,等待时的孤独惆怅不仅仅出现在古代和文学作品中,即使在科技发达的现代,离别亦是常态4.自由平等、忠贞美好的爱情“愿得一人心,白首不分离”是古往今来男女对爱情最高的追求,而“举案齐眉,琴瑟合鸣”更是代表着夫妻间的尊敬、平等、和谐。

      教材中的经典爱情作品,展示男女主人公对爱情的坚贞不渝,以及为追求独立、平等的爱而奋力抗争,如必修上册的《鹊桥仙》,选择性必修中册的《小二黑结婚》和《荷花淀》,凸显深厚真挚的爱情《鹊桥仙》的作者秦观借牛郎织女的传说歌颂了人间至死不渝,久别重逢的牛郎织女在金秋白露夜相会银河鹊桥,那漫长等待的苦闷在相见一刻,已胜过人间无数次的约会讴歌了充满理想、纯真和亘古永恒的伟大情感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一句更是千古传诵《静女》含蓄巧妙地展现了一对年轻男女约会的故事未到约定时间,小伙早已忐忑、焦急的守在原地,等着姑娘赴约;故意躲在一旁偷偷观看小伙的反应的姑娘,看到心上人焦急的模样,才略带娇羞和调皮的拿着小礼物现身只一根不起眼的小草,却也让小伙发出感叹“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体现了相恋男女约会的甜蜜之景《小二黑结婚》中的男女主“小二黑”和“小芹”在思想保守的农村长大,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时代,受新思想影响的他们追求自由恋爱,不顾家长反对,不怕恶势力破坏,利用《婚姻法》保卫自己的爱情并打败封建思想,幸福结婚《荷花淀》中的水生嫂,得知丈夫即将离家参军报国,心中充满不舍和担心,依然选择以大局为重最后水生嫂和白洋淀的女人们也加入到抗战的队伍中,这是她们对丈夫奔赴前线的支持,更是在这过程中将小家之爱升华为家国之情。

      这些作品展示了男女主人对待感情生活的真诚、淳朴、勇敢,表现了有情人的相知、相悦、相恋、相嬉,包括对理想生活的追寻、对自由恋爱的憧憬,令人体会到爱情的青涩、纯洁和真挚三.爱情题材选文价值分析1.品格锤炼:促进学生品格的培养健全培养素养中学生品格,情感教育是一个重要的工具部编版教材以爱情题材选文为情感教育的依托,突出展现选文中主人公的优秀品格如《氓》和《玩偶之家》中面对爱情的谎言,依旧保持自尊、自爱的女性形象;面对家长反对、封建阻挠依旧自信、坚定的社会主义新青年代表小二黑和小芹;面对深刻忏悔“复活”后的赫留朵夫,玛丝洛娃表现出善解人意、宽容豁达的优良品格;以及众多悲剧性爱情作品中塑造的人物形象,面对抗争失败的结局,依旧体现出不惧挫折、积极抗争的刚健品格⑥这些人物身上优秀、高尚的品格,令人物形象更为生动,令作品更具经典性、可读性部编版教材中选取此类爱情故事,帮助学生认识、了解经典爱情作品中男女主人公的优秀品格,可以熏陶初中生的内在心灵,提供高尚人格的标准,为健全人格的养成打下基础2.价值导向: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爱情观是人生观的反映,树立正确的爱情观是保证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部编版教材选取多种类型、主题爱情题材代表作品,选文中的主人公有的面对三纲五常、包办婚姻等封建思想迫害,依旧不屈不挠地为爱抗争,只为求得爱情的独立自由,体现出自由、平等、互爱的爱情价值追求;有的与爱人千里分隔或阴阳两别,面对漫长持久的孤寂落寞,他们坚持忠贞与专一,在平淡的守候中传达爱的真谛。

      部编版教材中爱情题材选文能够加深学生对正确的、高尚的爱情观的认识与了解,引导学生追求独立、自由、平等、和谐的爱情观、人生观3.能力提升:基于核心素养提升学生能力部编版高中语文教材贯彻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要求,精选了不同年代、不同体裁、不同国家的经典爱情题材作品,呈现了多种爱情类型主题,基于核心素养要求,提升学生能力爱情悲剧能促使学生透过表象,化悲痛为力量,在毁灭中重塑真、善、美,引发学生思考,进而探究其合理性与必然性,⑦在思考和探究过程中提升审美力、鉴赏力以及思辨能力《声声慢》《鹊桥仙》等诗歌类作品语言凝练,节奏感强,富有音乐美;《红楼梦》《边城》等小说类作品语言生动,文化内涵深厚,情节曲折惊奇通过对不同类型、不同主题爱情题材选文的学习,在夯实文学基础、提升语言文学能力以及审美能力的同时,令学生从爱情题材作品中感受爱的魅力,提升对爱情作品审美鉴赏的能力,落实语文核心素养,全面提升学生语文能力参考文献1.中华人民。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