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传统文学注定不会成为快餐.pdf

1页
  • 卖家[上传人]:ldj****22
  • 文档编号:39877402
  • 上传时间:2018-05-20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673.73KB
  • / 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A19~A22日前, 胡润研究院携手IP 版权运营机构猫片, 推出 《2017 猫片·胡润原创文学 IP 价值 榜》 , 100个最具价值的中国原 创文学IP上榜 其中, 天蚕土豆 的 《斗破苍穹》 排在榜首, 南派三 叔的 《盗墓笔记》 位列第二,《凡 人修仙传》 位列第三 据悉, 该榜单依据1998年 以来的各大原创文学平台的作 品, 通过全网的阅读量、 推荐量 和收藏量等大数据做出初步筛 选, 再由胡润研究院以及业内资 深文学编辑根据作品影响力、 文 学价值和历史转化价值综合评 分后排列出结果 在榜单中, 50 个最具潜力的中国原创文学IP 也几乎全是网络文学作品 其中 不少已被改编成影视剧或游戏、 漫画, 如 《琅琊榜》 、《后宫 · 甄嬛 传》 、《花千骨》 、《三生三世十里 桃花》 、《鬼吹灯》 、《诛仙》 等等 此外, 在刊发这份榜单的 《胡润 百富》 杂志中, 还发布了一份 “最 具价值的原创文学作家” 统计 在该统计中, 上榜的三十多位作 家全部属于网络文学作家 相比之下, 榜单中的非网络 文学作品仅是 “零星出现” 今年 大热的 《人民的名义》 只排在第 21位, 播出多年的战争题材作品 《亮剑》 排在第28位, 麦家的 《风 声》 排在榜单第44位。

      无独有偶, 今年1月出炉的 “2016中国原创文 学风云榜” 聚焦原创文学IP价值, 榜单分别统计了男女作家作品 的各前十位, 也全为网络小说, 同样不见非网络文学的身影 网络文学成IP价值榜主 力, 是否意味着传统文学遭遇 “寒流” ? 对此, 有观点给出了 “是” 的 答复, 认为 “网络文学受欢迎, 是 因为它是草根自由生长的, 有真 实的需求, 有其娱乐性” , 所以有 更强的生命力; 也有网友认为, 网络文学适合快餐时代, 但大部 分网络文学作者的人生阅历和 知识储备支撑不起一部优秀的 作品, 只能填充之以略显空洞的 情感,“读者可以从中得到虐心 或者欢爽, 但却得不到阅读中最 有用的东西, 那就是作者通过作 品传达出的对人生的理解和感 悟 这也是一部优秀作品和一部 快餐作品最大的区别” , 该观点 则认为:“所谓的开卷有益, 不太 适用于网络文学 ” 当然, 也有观 点认为, 网络文学和传统文学各 有各的需求, 无所谓输赢 网络文学和传统文学的这 场PK, 是值得深思还是无意义? 请看本期 “争鸣” 刘依佳传统文学注定不会成为 “快餐”□涂启智网络文学是网络科技手段与快餐文 化需求相结合的产物, 它成为 “最具价 值” 自然是一种成功与骄傲, 但是将它与 “传统文学遇冷” 联系起来, 未免有些牵 强附会。

      《琅琊榜》《三生三世十里桃花》 等大红 大紫的网络文学作品, 内容主要分为玄幻、 仙侠、 传奇、 宫斗等类型, 通过描绘让人感 到新奇而又陌生的特定环境, 塑造超凡脱 俗的人物形象, 设计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 营造出一个与尘世迥然有别、 光怪陆离的 魔幻世界 它们天然地与现实社会生疏隔 膜; 即便是反映特定人群生活的宫廷争斗 小说, 也与普罗大众的生活相距甚远 网络文学的 “陌生化” 与 “距离化” 场 景, 恰是网络作家为迎合众多网民文化消 费意愿做出的 “艺术处理” 固然不能否认 等网络文学作品的艺术特色与艺术成就, 然而着眼其思想题材, 终归属于快餐文化 范畴 网络文学远离厚重深刻社会题材, 没有对现实重大题材的感应与触摸, 缺 乏对民生痛痒疾苦的关切与拷问, 呈现 娱乐、 消遣、 表象、 肤浅特质 众多网民远 离传统文学, 对网络文学情有独钟, 或许 是因为沉重的生活压力需要快餐文化娱 乐来消解或者减轻 网络文学攻城掠地, 并不意味传统文 学遭遇惨败 传统文学因为思想内涵厚重乃至沉重, 从来都是小众读物, 注定不会 成为大众快餐 抛去物质抑或功利考量, 传统文学对世道人心乃至民族气质都会 有潜移默化地滋养影响。

      从人文视角观 察, 传统文学大多在怀抱 “仰望星空” 高 远理想的同时, 以悲悯情怀观照普通百 姓生活, 着力于揭示平民乃至弱势群体 生存状态, 力求以刺破苍穹的 “呐喊” 声 促使社会变革进步 因为传统文学具有 浓郁沉潜的人文内涵与叛逆精神, 它才 更容易受到一部分 “以天下为己任” 的知 识分子青睐, 而不是芸芸众生 再进一步说, 网文成 “最具价值” , 只 是从商业效应与经济效益角度而言, 并不 等于说人文精神方面盖过传统文学 打个 比方说, 一个足球运动员收入不知要比专 家学者高出多少倍, 但你显然不能说足球 运动员比专家学者对社会的贡献更大、 更 有价值 就像不能因为大街小巷的快餐受 到多数食客欢迎, 我们就轻易下结论快餐 比精心烹饪的菜肴或者老火靓汤更有营 养; 同样, 不能因为网络文学受到众多网 民追捧, 我们就断然看轻传统文学的价 值 网络文学娱乐消遣特征明显, 传统文 学启蒙教化功能突出, 它们拥有不同的受 众与粉丝, 也各有相对独立的生存发展空 间, 所以, 简单地将任何一方的发展态势 同另一方对比, 确实失之偏颇看似强势, 其实是 “文学泡沫”□耿银平2017年7月31日星期一主编刘依佳美编张铭伟值班主任苗卫国■话题在 《2017猫片 · 胡润原创文学IP价 值榜》 中, 绝大部分的席位属于网络文 学作品。

      有人说, 网络文学成 “最具价 值” , 意味传统文学遭遇 “寒流” 也有人 不以为然, 认为网文只能填充之以略显 空洞的情感, 撼不动纯真厚重的传统文 学及其坚韧的初心 单从榜单来看, 网络文学确已创造 了辉煌的市场化价值,“小说未写完, 版 权已卖出” 但是不要忘了, 这仅是一种 刻意包装的文化营销的胜利 因为这种 文学, 有太多的资本操控和程序化操纵, 有唯利是图的文化产业化思维杂糅其 中,“按照合格消费品标准认真制作” , 将 文化产品当成了麦当劳、 星巴克一样的 商品, 虽然声势浩大, 体量巨大, 但因为 缺乏走心的节奏和温情的情感律动, 疏 忽了 “文不惊人死不休” 的文学敬畏感、 艺术指标, 没有从心灵深处打动人, 这种 所谓的文学价值, 根本不能和厚重致远、 钟情情怀的传统文学, 相提并论 它最多 是一种虚张声势的 “文学泡沫” 而已 既然是 “泡沫化文艺” , 它的硬度、 韧 度, 都高不到哪里去, 肯定经不起现实的 风吹浪打和时间的考验 未来的时段内, 这些曾引起轰动的网文原创文学注定会 被人们遗忘 举个例子, 前两年非常火爆 的IP文学、 IP电影, 现在的你还愿意耐心 咀嚼和品味吗? 这种后劲不足, 已经击中 了网文的天然软肋: 貌似强大, 其实却是一种病态的虚胖浮肿。

      它的文化光彩, 当然就是所谓的昙花一现效应 这就是笔者要强调的观点, 无论 文学如何发展, 至高无上的规律却要永 远仰视: 始终走心, 坚守初心, 以情化人 这个近似铁律一样的规律, 在红尘滚滚 的商业化进程中, 可能会受到怀疑、 抵 制, 甚至是嘲讽, 但规律就是规律, 真理 就是真理, 任何怀疑和挑战也颠覆不了 能让人最终记住的, 肯定是走心的精品 力作, 而不是所谓的市场化的产物、 工业 化的玩偶 比如长篇小说 《穆斯林的葬 礼》 、《平凡的世界》 是传统文学, 创作时 根本没有什么 “IP倾向” , 霍达在写作 《穆 斯林的葬礼》 的过程中, 写得 “心绞痛一 次次发作” ; 路遥写完 《平凡的世界》 , “这位40岁不到, 原本铁塔般壮实的汉 子, 两鬓已新添了许多白发, 满脸皱 纹, 颜色憔悴, 形容枯槁, 看上去全然 像一个老人” 作者为写作付出了生命 一样的沉痛代价, 如此走心, 当然会让 人记得住 纯粹的传统文学作品最终 能收获纯粹而久远的文化怀念 让市场的归市场, 文学的归文学 吧, 所谓的网络文学, 可能会干扰文学 规律一阵子, 却不能干扰一辈子 甚至 会在所谓的干扰中, 不得不败下阵来。

      因为无心, 语言和形象会非常生硬; 因 为无魂, 被市场和金钱牵着鼻子走, 怎 么会不迷失方向呢?《夕拾》 周刊投稿邮箱: bdrenwen@在一个市场化和娱乐化占主导的年 代, 网络文学显然比传统文学更容易获得市 场的青睐 这一点, 日前发布的 《2017猫片 · 胡润原创文学IP价值榜》 足以说明: 榜单上, 50个最具潜力的中国原创文学IP同样几乎 全都是网络文学作品 不过, 人们在看到网 络文学蓬勃发展的同时, 也有丝隐忧: 网络 文学成IP价值榜主力, 是否意味着传统文学 从此被湮灭? 对此, 我的看法是: 不能把网络 文学的受追捧归咎于传统文学的遇冷, 就像 宋词的兴起并不意味着唐诗的失败一样 在文学的发展史上, 我们今天所认可 的很多经典, 比如唐诗、 宋词, 在其诞生之 初, 它们的身份也是草根, 在某种程度上 也扮演着如今 “网文” 的角色 相对于四书 五经, 唐诗就是 “网文” ; 相对于唐诗, 宋词 就是 “网文” ; 相对于宋词, 元杂剧就是 “网 文” ; 相对于元杂剧, 明清时期的小说就是 “网文” ; 相对于明清时期的章回小说, 现 当代文学就是 “网文” 。

      在这里,“网文” 就 是文学草根性的代名词 通过简单梳理, 我们就可看到, 在草根和经典之间并不存 在着不可逾越的鸿沟 相反, 文学的发展 史反复证明: 经典曾经是 “网文” , 就像任 何一位圣贤在刚出生之际都是哇哇啼哭 的婴儿一样 经典的形成与品质有关, 也 与时间有关 经过大浪淘沙, 上一个时代 中的 “网文” 精品, 往往就会成为下一个时 代人们心目中的文学经典 一部文学的发 展史, 从某种意义上也可说是 “网文” 不断 地成长为经典的历史 同时我们还应该看到, 在网络文学不 断成为经典的过程中, 原有的经典也并没 有被埋没, 它们沉淀了下来, 依然具有永 恒的文化价值 不论今天网络文学的IP市 场价值有多大, 我们都不能据此否定唐诗 宋词和四书五经的文化价值和经典地位 网络文学和传统文学的关系也大概如此 两者之间本来就不是你死我活的关系, 而 是相融共生、 各安其位、 各取所需的关系 在一个文化多元、 市场细分的社会条件 下, 传统文学仍然有其不可替代的审美价 值和文化属性 只不过, 它的这一部分价 值和功能有时很难于通过市场变现的方 式迅速体现出来而已 可是, 反过来说, 市场变现能力从来 都不是衡量文学作品的唯一标准。

      对文学 作品而言, 最理想的情况是 “叫好又叫座” , 可真实的情况往往更为复杂: 有些作品确实 是 “叫好又叫座” , 但也有一些作品是 “叫好 不叫座” , 还有一些文学作品是 “叫座不叫 好” , 当然最差情况也有, 就是 “既不叫好, 也 不叫座” 所以, 我们切忌用一把尺子衡量, 而是以达观的心态乐观其成经典曾经是 “网文”□郑连根。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