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2023年精选穷人教案模板汇总5篇.docx
33页2022-2023年精选穷人教案模板汇总5篇穷人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 1、通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沙俄时代穷人的悲惨生活,教育学生学习渔夫和桑娜勤劳、善良、乐于助人的美好心灵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注意细节描写,叙编《穷人》的故事 教学重点:从桑娜和渔夫的行动和思想活动中体会穷人的美好心灵 教学难点 :续编《穷人》的故事 教学准备:投影仪,自制投影片 课堂教学活动流程 阶段目标 设计意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评价 1、复习导入 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通过复习前节的内容导入 新课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穷人》这课的最后一部份内容同学们回顾一下前面学的内容 师板书 等待丈夫:温暖、舒适 抱回孤儿:探望西蒙、 坎坷不安 一、桑娜等待丈夫归来 2、桑娜发现西蒙死了把她的孩子抱回了家 3、分角色朗读这一部分感知主要内容 深层研读让学生通过认真研读体会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1)指名学生分角色朗读在朗读过程中归纳部分的内容,找出自己不懂或认为感兴趣的问题,提出来大家讨论 (2)自由组合分角色朗读让学生归纳这部分内容,师板书 (1) 三名同学分角色朗读 (2) 学生自由组合角色朗读 三、理解这部分内容,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
给学生自由学习的空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同学共同研究,讨论,回答这些问题 生:写渔夫出海归来,听说西蒙死了,主动提出抢回孤儿,夫妻不谋而合 (1)渔夫回家,为什么桑娜不敢抬起眼睛看她? (2)当渔夫问她 “你在家里做些什么的时候,又娜的神态如何? (3) 两个沉默是什么意思 (4) 渔夫听说西蒙死了,渔夫听说西蒙死了,渔夫的脸变得怎样?为什么? (5) 渔夫是怎么决定的? 四、评读 评写法学习用朴实的语言表达真情实感培养学生概括能力 这篇文章哪些地方写得取感人?为什么? 说说渔夫和桑娜各是怎样的人? 指名学生总结全文写了什么? 续编《穷人》的故事注意两点 (1)要把握故事情节的主线,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 (2)无论最后发展成什么样子,主线不能变,人物思想不能变 描写桑娜坎坷不安的心情桑娜和渔夫的对话 桑娜、勤劳、善良、乐于助人渔夫:憨厚正直,关心他人的美好的心灵 本文讲的是 反映了 表现了 根据要续编《穷人》的故事 附板书设计 : 温暖 舒适 穷 等待丈夫 人 抱回孤儿穷人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课文中出现的新词,抄写描写环境的句子。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渔夫夫妇的高尚品质及沙俄时代穷人的穷困和悲惨 3、根据课文内容,展开合理的想象,学习心理活动的描写方法 4、练习续写课文 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渔夫夫妇的高尚品质和沙俄时代穷人的穷困和悲惨 2、根据课文内容,展开合理的想象,学习心理活动的描写方法 教学难点: 练习续写课文 教学准备: 课前搜集资料、课件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出示课题、解题 1、师:同学们,本文作者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他是19世纪俄国伟大作家出身贵族,但同情被剥削被压迫的农奴青年时期就开始文学创作,他全部的创作时间达六十多年其作品无情地揭露了封建沙皇制度和资本主义势力的种种罪恶他的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托尔斯泰晚年时把法国著名作家雨果的叙事诗《穷人》改编成了一篇文章,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穷人》,板书课题课文为什么用“穷人”做题目?今天我们就要来了解一户普通的穷人家庭的生活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自由读文,读准字音,读通全文 2、提出不理解的字词,全班交流 用生字生词卡片检查生字读音。
搁板:屋内固定在墙上放置器物的木板 顾惜:顾全爱惜 抱怨:心中不满,诉说别人不对 倾听:细心地听 宁静:(环境、心情)平静 沉思:静静地想,深深地思考 黧黑:皮肤黑而黄 忐忑不安:形容心情不安定忐忑,心神不定 自作自受:自己做错了事,自已承受不好的后果,自食其果作,读zuò,不读zuō 喃喃:拟声词,连续不断地小声说话的声音 张罗:本课是“料理”的意思读作zhāng luo 忧虑:忧愁、担心 3、默读课文,完成练习 第一步:学生思考: (1)本文写的穷人指谁?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2)你感觉这些穷人怎样?你还读懂了什么? (3)按照以下提示把全文分成三部分:(寒风呼啸的夜晚,焦急地等待丈夫→抱回两孤儿,忐忑不安地继续等待→渔夫回家,主动提出收养孤儿) 第二步:检查自学情况 (1)本文写的穷人指谁?(板书:桑娜渔夫)谁来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2)你感觉这些穷人怎样?(很善良)(板书:善良)你们还读懂了什么?(师随机板书) (3)把课文分成三部分,你是怎样分的? (第一部分1—2自然段,第二部分3—11自然段,第三部分12—27自然段) 三、学习课文,感悟“穷” 1、教师导语:这篇课文课题是“穷人”,课文中写了哪些穷人?(桑娜渔夫西蒙)但文中未出现一个“穷”字,字里行间却处处看出“穷”意。
现在,请大家快速再读读课文,找出文中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了“穷” 2、学生自学课文,探究穷人“穷”在哪里同学们读课文,完成填空练习 课件出示: (1)桑娜和渔夫从早到晚的干活,还只能___________;孩子们没有___________;吃的是___________,菜___________鱼 (2)西蒙的两个孩子她一个人张罗,如今又加上病寡妇的日子___________! (3)一只苍白僵硬的手像要抓住什么似的,从___________垂下来 (4)母亲在临死的时候,拿___________盖在他们的身上,还用___________包住他们的小脚 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4、小组交流,畅谈对“穷”的理解 5、指名反馈,多角度感受穷人的“穷” (1)从屋内的摆设看出“穷” “渔夫的妻子桑娜坐在火炉旁补一张破帆 “古老的钟发哑地敲了十下,十一下……” “屋子里没有生炉子,又潮湿又阴冷 (2)从孩子的吃、穿看出“穷” “孩子们没有鞋穿,不论冬夏都光着脚跑来跑去;吃的是黑面包,菜只有鱼 “显然,母亲在临死的时候,拿自己的衣服盖在他们身上,还用旧头巾包住他们的小脚。
(3)从桑娜和渔夫的忙碌看出“穷” “丈夫清早驾着小船出海,这时候还没有回来桑娜听着波涛的轰鸣和狂风的怒吼,感到心惊肉跳 “丈夫不顾惜身体,冒着寒冷和风暴出去打鱼,她自己也从早到晚地干活,还只能勉强填饱肚子 “‘糟糕,真糟糕!什么也没有打到,还把网给撕破了倒霉,倒霉!天气可真厉害!我简直记不起几时有过这样的夜晚了,还谈得上什么打鱼!还好,总算活着回来啦’” 5、教师小结、过渡:渔夫每天早出晚归地捕鱼,即使是在风暴袭击的恶劣天气里,仍冒着寒冷与危险出海;而桑娜也从早到晚地干活,即便他们这般勤劳,也还只能勉强填饱肚子,而且吃的只是黑面包和鱼,足可见他们是多么穷苦,简直是在煎熬中度过而邻居西蒙穷得没钱看病,只能死去,这穷苦的生活真令人心酸啊!不过穷是很穷,但桑娜家的小屋里却充满温馨 6、理解句子:“海上正起着风暴,外面又黑又冷,这间渔家的小屋里却温暖而舒适 (1)“温暖”是指炉火未熄灭,与外面的寒风呼啸形成对比 (2)“舒适”是指地面干净,食具闪亮,孩子安睡,与丈夫在狂风大浪中打鱼形成对比 (3)通过对比,体会桑娜的勤劳能干,也体会渔夫一家的生活虽艰辛,却也很温馨 7、教师小结第一部分(第l、2自然段):写渔夫的妻子桑娜在寒风呼啸的深夜焦急地等待着出海捕鱼的丈夫归来。
这一部分的描写交待了三个要点: 一是故事发生的环境——恶劣的自然环境和穷困的家庭环境; 二是介绍了人物——勤劳善良的桑娜和她的丈夫; 三是渔夫为了一家人正在海上打鱼,与风浪搏斗 这三点使读者看到了穷人渔夫一家的生活现状,起到了“点题”的作用,同时与后面故事的发展,与人物的精神、品质都有着紧密的联系 四、课堂小结桑娜一家的生活是这么穷,而且自己已经有了五个孩子,为什么还要主动收养西蒙的孩子呢?下节课让我们跟随作者的描述,走进桑娜和渔夫的内心地界,去感受他们那高尚而美好的心灵 五、作业设计 1、书写本课生字新词 2、熟读课文,思考课后习题 第二课时 一、复习谈话,导入新课 1、上节课我们知道了桑娜一家的生活十分艰难渔夫和妻子桑娜一家有五个小孩,但是他们却不顾自家的贫穷,收养了邻居西蒙的两个孤儿,所以现在他们要抚养七个孩子 2、这节课我们再次走近桑娜,倾听她的心声 二、走进心理,体会品质 1、上节课我们对课文进行了分段,请同学们大声地告诉老师第二大段是怎么划分的,包括哪些自然段?主要意思是什么? 第二部分(第3—11自然段)写桑娜知道了邻居西蒙死了,并且抱回了西蒙的两个遗孤。
下面请同学们自己轻声读3到11自然段,画出描写桑娜心理活动的语句 告诉老师“桑娜抱回了西蒙的两个孩子后,心里是——” 从课文中找出最能体现桑娜从邻居家抱回孩子后的心情的词语忐忑不安) 2、下面老师请一位同学朗读课文9~11自然段,要能读出桑娜忐忑不安的感觉 思考:桑娜忐忑不安地想了哪些事情? 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如今叫我怎么对他说呢? 3、如果按照先后顺序,你觉得这四句应该是—— (学生交流) 出示: ①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②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③这是闹着玩的吗?④他会说什么呢?⑤如今叫我怎么对他说呢? 指名读 思考:为什么课文不按这样的顺序来写呢? 4、这就是“忐忑不安”的意思这时的桑娜头绪万千、思绪混乱 5、再读9—11自然段你又从哪些词语读出了“忐忑不安”?(神情激动,惊,沉思) 桑娜心里慌张、不安 6、你能把9—11自然段读出忐忑不安的感情来吗?(指名读) 读了描写心理活动的句子,让我们看到了桑娜矛盾的心理世界她先是激动,继而紧张、担忧甚至责备自己,最后坚定的复杂心理说明桑娜心中已坚定了要把孩子抱过来,但坚定中又有那么多忐忑不安。
由于桑娜家庭的贫穷,由于桑娜热爱丈夫、同情孤儿,所以才会有如此复杂的心理活动虽然桑娜的内心活动十分复杂,但是收养孤儿的决心没有动摇 这层中,连续用了五个省略号,主要是表明思路的断断续续和思考内容的变换,桑娜心理十分复杂与矛盾有的省略号还有更丰富的内容,如第一个省略号“……是他来啦?”省略了桑娜听到门口有什么响动,于是想到“……是他来啦”第二个省略号则省略了她往门口看了看这个动作,然后得出结论:“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原来是那样焦急地盼望丈夫归来,现在又担心他回来发现两个孩子后会不同意收留,这第三、四个省略号表现出桑娜此时矛盾的心理 下面请同学们围绕省略号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