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学生应如何树立个人理想.doc
13页高中生发展指导第一讲 理想篇加里宁说:“无论哪个时代,青年的特点总是怀抱着各种理想和幻想什么是理想?理想是人们对未来想要达到的目的、目标或状态的合理的、有依据的现象如何进行合理的、有依据的想象,以达到目的,常常困扰着中学生现就中学生应怎样确立自己的理想,略述本人浅见 一、要明确理想的类别1、理想按其内容可分为社会理想和个人理想社会理想是人们对未来社会制度和社会面貌的预见和希望个人理想包括每个人的道德理想、学习理想、职业理想、生活理想等道德理想是对做人的标准和道德境界的向往和追求即人们对道德人格的向往学习理想是对学习文化和社会知识的追求职业理想是指人们对未来工作的向往和追求生活理想是人们对未来的吃、穿、住、行、爱情、婚姻、家庭等具体目标的追求社会理想贯穿于其他理想之中,又是每个人全部理想的基础和归宿中学生应有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社会理想革命家陶铸告诉我们:“无论在什么样的社会里,一个人的理想,是为了多数人的利益,为了社会的进步,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也就是说,合乎社会发展规律,就是伟大的理想”同时中学生应有符合社会规范及自身实际的个人理想理想按奋斗的时间长短可分为长期的远大理想和近期的具体理想,远大理想是指人们在某一方面或各个方面的远大追求,往往需要人们通过较长的时间乃至终生的努力奋斗才能实现。
近期理想是人们在当前一段时间内更为明确具体的追求,通过较短时间就能达到的目标远大理想是近期理想的集合中学生既要树立远大理想,更要确定近期目标通过不断奋斗达到一个个近期目标,逐步实现远大理想,犹如“积小流而成江海” 二、要注意理想的特点1、理想具有能动性理想属于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它对人生、对社会有着重大的指导和促进作用理想是社会进步的助推器,是人生航程的指南针;理想是人类发展的动力源泉,是人生奋斗的精神支柱,正如列夫.托匀斯泰所言“理想是指路明星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而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理想的能动作用对于中学生无疑是至关重要的2、理想具有可变性世界在不停地运动,社会在不断地发展,人们的理想不能一成不变,应随着社会历史条件及个人实际活动的广度、深度不同而变化当理想脱离了社会及自身现实而难以实现就应当作相应的调整、修正不要“在一棵树上吊死”当实现不了这个理想就应有新的理想3、理想具有稳定性社会环境和个人条件在一定时期内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所以人们的理想也应维持一定的稳定有了稳定的理想,才能坚定的追求,毫不动摇地为之奋斗如果理想处于随时摇摆的装态,它就不成为理想,而是空想、幻想,人们将无所适从。
英国著名学者培根曾说:“毫无理想而又优柔寡断是一种可悲的心理”为了既定的理想,就有了前进的方向 三、要切合现实的条件1、确立理想要符合客观条件客观条件是人们确立理想的外部环境任何理想都是一定的社会经济关系和其他社会条件的产物,不可能脱离当时的社会现实中学生确立理想,应与我国当前的社会制度、国家法律、伦理道德、经济水平、家庭条件、学校环境等客观条件相适应从发展的角度看,可以高于现实,但不能脱离现实,就像列宁所说的那样:“人需要理想,但是需要人的符合自然的理想,而不是超自然的理想”2、确立理想要切合主观条件主观条件是人们确立理想的内在依据每个人的理想不尽相同,主要是因为各自的条件有别中学生在确立个人理想时,应切合自身的基础、现状、潜能、兴趣、意志、性格、情感等条件对自我有比较全面适当的评估,既不妄自尊大,也不妄自菲薄,依据自身的条件,确立最适合自我的理想 综合主客观条件,即有了“天时、地利、人和”只要不懈地努力,生活的理想就能成为理想的生活居里夫人说得好:“如果能追随理想而生活,本着正直自由的精神,勇敢直前的毅力,诚实不自欺的思想而行,则定能臻于至美至善的境地”第二讲 心理健康篇目前,我们学校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如何呢?根据已有知识和实践经验,我认为我们学校学生中常见的心理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类:(一) 适应问题。
适应的本意是指人们对来自外界和内部的刺激在持续不断的影响个体时,所产生的感受能力如果适应不良,它将会降低人们对刺激的承受心理,使人与周围环境不能相对平衡适应不良的问题集中表现在初一和高一年级,尤其是初一因为,进入中学后,他们会发现中学的学习生活与小学是完全不同的:其一,由一个学校到另一个新学校,环境发生了变化,许多地方都相对陌生其二,中学的学习内容明显大增,课业负担重,难度也加大了,而且学习方式肯定与前一阶段的不同,所以,刚上初中或高中的学生在这方面也可能不适应其三,人际关系的变化,新的人际圈需要自己去建立,对于不善交际的人来说,又会感到困难因此,适应不仅是指要适应新学校的新环境,它还包括适应完全不同于小学的学习方式、方法、内容,更包括人际关系的适应新生往往会被这一问题困扰,而感到烦恼,要么是学习跟不上,要么是人际关系处理不好但是,这样的问题大多在第一学期后会得以解决而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就会有严重的心理压力,导致情绪失调,重则会诱发为心理疾病二)情感问题情感是和人的社会需要相联系的一种较高级而稳定的体验对于中学生而言,情感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亲子沟通和异性交往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这个年龄段正是主观需求欲望比较多、比较强烈的时期,而家庭、学校和社会又不能完全满足他们的欲望和要求,于是必然产生心理上的不平衡,抑郁、暴躁等。
他们的这种不满往往直接指向父母进入中学后,他们的认知能力、学习能力等各方面都得以发展,自认为自己已长大成人了,不想让父母过多地管教,最易产生逆反心理,往往采取与积极向上相对立的行为方式,带着偏激、盲目的色彩,或以极端方式发泄久而久之与父母在感情上出现裂痕,不愿与父母沟通等,这必然会给他们带来苦恼,带来不愉快的情绪体验在情感上,中学生难以解决的另一个问题是异性交往13、14到17、18岁的少年正是情窦初开的时期,他们对情爱都充满美好的向往因此,这个时期,容易出现令老师和家长害怕的“早恋”问题其实异性吸引以致于异性间的单独交往也属正常,只是交往双方,无论他们是不是真的在恋爱,都会遭到教师、家长以及周围人的压力和反对而他们自己也面临着以学业为重,还是以感情为重的选择,于是他们的内心充满了困惑、矛盾和痛苦,出现问题在所难免在这种情况下,有的同学表现出强烈的逆反心理,你不让我谈,我偏要谈给你们看看,从而把自己逼上了绝路,荒废了学业,耽误了一生有的同学为此很烦恼,整天闷闷不乐,郁郁寡欢,心理十分压抑其实在中学阶段,你们无力承担组建婚姻与家庭的重任,你们也不可能在中学阶段选择好真正适合与你的伴侣,因为恋爱、婚姻与家庭都是社会的产物,是建立在社会基础之上的。
三)学习问题这是作为一个学生在整个学习阶段中都存在的问题有的学生学习刻苦,态度端正,智力发展正常,可学习效率低下,他们要么是学习技能障碍,要么是方法欠缺,长期失败使学习自信心丧失那么,怎样才能让我们的生活充满乐趣呢?有一为智者说过这样四句话:一是把自己当成别人比如,有些同学善于欺侮别人,话一定要在别人的话上面,你试着想一下,如果别人这样对待你,你是什么感觉还有一些同学喜欢抽烟,总认为自己抽烟的样子一定很酷,到底是不是很酷呢,这里我不做评价,你只要看一看哪一个小学生或者幼儿园的小朋友抽烟的摸样是不是很酷你就知道了也就是说,只要你把自己当成别人,你自己就会明智许多,许多问题也就想开了智者的第二句话是,把别人当成自己也就是说要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一下,要同情别人的不幸,在别人需要的时候给予恰当的帮助,富有善心的人才是心灵的富裕者智者的第三句话是,把别人当成别人就是说要充分尊重他人的独立性,不要侵犯他人的权利,不要侵吞他人的财物智者的最后一句话是,把自己当成自己,也就是说自己的事情一定要自己做,通过自己的努力劳动创造的幸福才是最大的幸福最后,祝愿全体同学都能够成为心理健康,心灵充实,生活幸福的人。
第三讲 学习篇爱因斯坦有个成功的公式:A=X+Y+ZA代表成功,X代表艰苦劳动,Y代表正确方法,Z代表少说废话这个公式指明事业成功的三要素对于学业来说,成功也有三要素:学习成功=心理素质十学习方法十智能素质 1、提高学习心理的素质 (1)学习的动机学习需要动机由于学生的个人需要而产生的学习内驱力很重要有人有旺盛的求知欲,对学习有浓厚的兴趣,正是如此,如升学、就业、兴趣、爱好、荣誉、地位、求知欲、事业、前途等都是我们要努力强化学习的动机,如树立远大理想;参加各种竞赛,挑战强者,激起学习欲望;看到自己学习成果而受鼓励,从而增强自信,经受挫折,要有不甘失败和屈辱的精神 (2)学习的兴趣浓厚的学习兴趣与效率有密切关系,可以从好奇心和求知欲中激发学习兴趣如物理的实验,化学的变化等,容易引起人的好奇和求知;培养对各门功课的兴趣往往是刻苦学习后,才发现知识的奥秘和用途,才提高学习成绩,所以一定要钻进“书海”去;把知识应用于实践,激发兴趣,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分析解决出问题时,那种成功感易激发学习兴趣 (3)学习的情感、意志和态度将积极的情感同学习联系起来,防止消极情绪的滋生,可以促进学习善于控制自己,是学习意志力培养的关键。
控制和约束自己的行动,控制不需要的想法和情绪,可以使思想集中到学习上来,这点是尤为重要的 2、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1)预习 在测览教材的总体内容后再细读,充分发挥自己的自学能力,理清哪些内容已经了解,哪些内容有疑问或是看不明白(即找重点、难点)分别标出并记下来这样既提高了自学能力,又为听课“铺”平了道路,形成期待老师解析的心理定势;这种需求心理定势必将调动起我们的学习热情和高度集中的注意力 (2)听课 听老师讲课是获取知识的最佳捷径,老师传授的是经过历史验证的真理;是老师长期学习和教学实践的精华因为提高课堂效率是尤为重要的,那么课堂效率如何提高呢? a、做好课前准备精神上的准备十分重要保持课内精力旺盛,头脑清醒,是学好知识的前提条件 b、集中注意力思想开小差会分心等一切都要靠理智强制自己专心听讲,靠意志来排除干扰 c、认真观察、积极思考不要做一个被动的信息接受者,要充分调动自己的积极性,紧跟老师讲课的思路,对老师的讲解积极思考结论由学生自己的观察分析和推理而得,会比先听现成结论的学习效果好 d、充分理解、掌握方法 e、抓住老师讲课的重点有的同学在听课,往往忽视老师讲课的开头和结尾,这是错误的,开头,往往寥寥数语.但却是全堂讲课的纲。
只要抓住这个纲去听课,下面的内容才会眉目清楚结尾的话虽也不多,但却是对一节课精要的提炼和复习提示同时还要注意老师反复强调的部分 f、做好课堂笔记笔记记忆法,是强化记忆的最佳方法之一笔记,一份永恒的笔录,可以克服大脑记忆方面的限制俗语说,好记忆不如烂笔头,因此为了充分理解和消化,必须记笔记同时做笔记充分调动耳、眼、手、心等器官协同工作可帮助学习 g、注意和老师的交流,目光交流,提问式交流,都可以促进学习 (3)作业的方法 作业是提高思维能力,复习掌握知识,提高解题速度的途径通过审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可以达到巩固检验自己的目的当然在分析问题时,可有几条思路,如顺推法、逆推法、双向法、辅助法、排除法等,另外作业是千万不可COpy的,那样毫无意义不理解的也要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