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22届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思妇闺情诗解析与专练----统编版高三总复习.docx

17页
  • 卖家[上传人]:人***
  • 文档编号:538841564
  • 上传时间:2023-04-22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5.81KB
  • / 1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2022届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思妇闺情诗解析与专练 -- 统编版高三总复习 2022年高考考点:思妇闺情诗解析与专练 考点: 1.《饮马长城窟行》 2.晏几道《临江仙》 3.(北宋)晏几道《蝶恋花》 4.皇甫冉《春思》 5.(唐)无名氏《蝶恋花》 6.杜牧《寄远》 7.(明)许炯《望夫石》 8.李璟《山花子》 【考点解读】 一、概念 所谓思妇闺情诗,指的是以闺中思妇的情怀或愁绪为主要写作内容的诗歌这些诗歌思想内容不是很高,但在艺术技巧上却很值得我们去探讨闺怨诗主要抒写古代民间弃妇和思妇(包括征妇、商妇、游子妇等)的忧伤,或者少女怀春、思念情人的感情 二、题材分类 序号 类别 示例 1 抒发别离苦情 五代词人李璟的《摊破浣溪沙》: 菡萏香消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还与韵光共憔悴,不堪看 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多少泪珠无限恨,倚栏干 例诗解析 开篇“菡萏香销翠叶残”一句,所用的名词及术语,传达出了一种深微的感受菡萏”就是“荷花”,也称“莲花”,后两个称呼浅近通俗,而“菡萏”则有一种庄严之感。

      翠叶”也即“荷叶”,而“翠叶”之“翠”字,则既有翠色之意,又可使人联想到翡翠及翠玉等珍贵之名物,也同样传达出了一种珍美之感然后于“菡萏”之下,缀以“香消”二字,又于“翠叶”之下,缀以“残”字,词人对如此珍贵芬芳之生命的消逝摧伤的哀感,便已尽在不言中了若改为“荷叶香销荷叶残”,虽意义相近,音律尽合,但感受却已全非了 过片两句,写得尤为哀切动人细雨梦回鸡塞远”指思妇在梦中梦见征人,及至梦回之际,则落到长离久别的悲感之中,而征人则远在鸡塞之外至于梦中之相见,是梦中之思妇远到鸡塞去晤见征人,还是鸡塞之征人返回家中来晤见思妇,则梦境迷茫,不可确指,也不必确指的细雨”二字,雨声既足以惊梦,梦回独处时,雨声更足以增人之孤寒寂寞之情其下句以“小楼”之高迥,“玉笙”之珍美,“吹彻”之深情,而同在一片孤寒寂寞之中,所以必将上下两句合看,方能体会此“细雨梦回”、“玉笙吹彻”之苦想与深情这二句情意虽极悲苦,其渲染的意境、其文字与形象却极为优美 2 描写美人迟暮的,通过人物的外部动作捕捉内心细腻的感受 晚唐词人温庭筠的《菩萨蛮》: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峨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月交相映。

      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例诗解析 词的上片写闺中女子春眠懒起,意绪慵迟的情景起句将眉喻为山,初见文心叠,相当于蹙眉之蹙字;金,指唐时妇女眉际妆饰之“额黄”次句写懒起女子的睡态,从行云流动设喻,生动地传写出鬓发轻笼拂扬之状一个“度”字使鬓发有了飞动感受;一个“欲”字又赋人的鬓发以人的情感;而“香腮雪”三字,则从视觉和嗅觉两个角度突出了女子容颜的美艳整句活画出一幅女子未醒的娇慵神态 三四两句写她梳妆打扮的情景这女子懒懒地起床,姿态娇慵,无精打采然后慢吞吞地洗梳、画眉、弄妆 这里“懒”、“弄”、“迟”三字,富有表现力地描摹了她的情态,不言自喻地刻画了她的心情 下片描写女主人公梳洗后照镜、着衣的情景前两句写她梳洗打扮后,再用前后镜仔细照容,人脸与插戴的鲜花交相辉映,脸如花,花映脸,花容月貌,相互辉映结拍两句,写女子穿上成双成对的金鹧鸪的罗襦闺中之人,见此图纹,不禁有所感触行文至此,温庭筠以自己高超的语言技巧揭开了女主人公懒起、迟妆、意慵的原因,使人心领神会 3 借思妇闺情寄寓作者自己的人生感慨 李商隐《嫦娥》: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例诗解析 诗中所抒写的孤寂感以及由此引起的“偷悔灵药式”的情绪,融入了诗人独特的现实人生感受,而含有更丰富深刻的人生意蕴在黑暗污浊的现实包围中,诗人精神上力图摆脱世俗,追求高洁的世界,而追求的结果往往使自己陷于更孤独的境地清高与孤独的孪生,以及由此引起的既自赏又自伤,既不甘变心从俗,又难以承受孤独寂寞的煎熬,这种微妙复杂的心理,在这里被诗人用精微而富于含蓄的语言成功地表现出来了,这是一种含有浓重伤感的美,在旧时代的清高文士中容易引起广泛的共鸣诗的典型意义也正在这里 【考题对接】 一、《饮马长城窟行》 饮马长城窟行① 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远道不可思,宿昔②梦见之 梦见在我傍,忽觉在他乡他乡各异县,辗转不相见 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入门各自媚③,谁肯相为言④ 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⑤呼儿烹鲤鱼⑥,中有尺素⑦书 长跪读素书,书中竟何如?上言加餐饭,下言长相忆 【注释】①饮马长城窟行:这是一首抒写怀人情愫的诗歌②宿昔:指昨夜③媚:爱④言:代传讯息⑤双鲤鱼:指刻成鲤鱼形的藏书信的函⑥烹:煮假鱼不能煮,此处将打开书函说成烹鱼。

      ⑦尺素:古人写文章或书信用的绢帛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本诗开篇以沿河的青草连绵不断引出女主人公对远离家乡的丈夫的思念,奠定全诗忧愁思恋的感情基调,领起下文 B.“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两句,用“枯桑”和“海水”暗示那远方的人纵然感情淡薄也应该知道她的孤凄和想念 C.本诗最后说有位客人从远方带来装有丈夫书信的鲤鱼形状的木盒,解除了她的思念之苦,在书信中获得了远方传来的情意 D.全诗以第三人称的角度为我们刻画出一个思妇形象,全诗语言清新,语句简短质朴,但感情浓郁,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2.本诗表达了抒情主人公对远方丈夫的思念之情,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抒情主人公是用哪些手法表达的思念之情? 一、《饮马长城窟行》【答案】 1.D【解析】D.“全诗以第三人称的角度为我们刻画出一个思妇形象”,错误,这一首描写思妇之情的诗歌,应该是“以第一人称的自叙口吻” 2.①比兴手法,写出女主人公的孤独寂寞、强烈的怀人之情②顶针手法,字词上回环往复,富有音韵美,强化了抒情色彩。

      ③衬托(对比)手法,用邻人得归家中,与家人团圆亲近反衬自己的冷清孤凄④虚实结合,梦中近在咫尺,醒来天各一方,抒发女主人公对丈夫的思念之深、忧伤之重⑤借代手法,诗中用双鲤鱼代指书信,表达了女主人公对丈夫的期盼和思念 【解析】 “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开篇运用了比兴手法,以沿河的青草连绵不断引出女主人公对远离家乡的丈夫的思念,奠定全诗忧愁思恋的感情基调; 诗歌的前八句,每句协韵,两句一转,前一韵的末句与后一韵的首句,词语相同重叠,环环相扣,逐层推进这种联绵顶真的用法,富有音韵美,强化了抒情色彩; “入门各自媚,谁肯相为言”,同乡的游子各自回家亲爱,有谁肯向我告诉我丈夫的讯息?运用了衬托(对比)手法,用邻人能够回到家中,与家人团圆,而自己的丈夫却未归家,表现了自己的冷清孤寂; “梦见在我傍,忽觉在他乡”,梦里见他在我的身旁,一觉醒来发觉他仍在他乡诗歌运用现实与梦境相交错的表现手法,虚实结合,使得诗中情节似梦非梦、似真非真,从而将主人公因思念而情思恍惚、意象迷离的形象烘托得淋漓尽致; “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双鲤鱼,代指信函远方客人送来丈夫的书信,表达了与丈夫别离的女主人公在家中“独守”的悲苦和对丈夫的思念之情。

      二、晏几道《临江仙》 临江仙 晏几道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记得小蘋①初见,两重心字罗衣②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注释】①小蘋,作者朋友的歌女②说法不一,有人认为是“心”字形熏香熏过的衣服,有人认为是衣上有“心”字状花纹 1.对这首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前两句写自己所见,楼台已经“高锁”,帘幕已是“低垂”,昔时的欢宴之所,而今已人去楼空,令人感慨 B.“春恨”是作者在春天来临之时产生的一种莫名惆怅,很可能与小蘋有关去年”二字,点明这春恨由来已久 C.“落花”与“微雨”营造了低沉悲凉的氛围诗人在落花之时,“独立”于微雨之中,意境凄美,感情哀伤 D.整首词并没有一句直言自己对小蘋的思念,但因思念而起的惆怅又弥漫全篇这首词的抒情含蓄蕴藉,余韵悠长 2.这首词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请简要分析 二、晏几道《临江仙》【答案】 1.B【解析】B.“很可能与小蘋有关”理解错误,依据“去年春恨却来时”可知,该句承上启下,先说明了和小蘋是在去年春天分别的,后又用“却来时”将回忆拉到现在,是说随着今年春天的到来,去年的愁思又重新涌上心头,从而引出下文的“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表达自己惆怅寂寞之情,所以,“春恨”是作者在春天来临之时产生的一种莫名惆怅,而这种惆怅之情与小蘋紧密相关。

      2.①融情于景,开篇两句虽为写景,没有直接抒情,但情已在景中了②对比,“去年春恨”时是初见,今年再来时,却是斯人独立,两相对比,更显孤独凄凉③反衬(以乐景写哀请),燕子双飞,反衬愁人独立,令人惆怅不已;“落花”“微雨”,本是极清美的景色,本词中,却象征着芳春过尽,伤逝之情油然而生④虚实结合,词的上片写作者眼见之景,为实写;词的下片回忆和小初识和分别时的情景,一实一虚,表现出词人苦恋之情、孤寂之感 【解析】 首先,开篇就用两个六字对句描写了梦醒后的孤寂凄苦,虽然并没有直接抒情,但早已经是寓情于景,情在景中了,词人对小蘋深深的思念显露无遗 其次,“去年春恨”“来时”,正是与“小初见”的良辰;今年再来时,尽管又是落花时节,然而只有斯人独立,佳人已去今年春天的到来,去年的愁思又重新涌上心头,今昔对比,让人更加孤独凄凉 再次,“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写的是孤独的词人,久久地站立庭中,对着飘零的片片落英;又见双双燕子,霏微的春雨里轻快地飞去飞来落花”“微雨”,本是极清美的景色,本词中,却象征着芳春过尽,伤逝之情油然而生燕子双飞,反衬愁人独立,因而引起了绵长的春恨,以至梦后酒醒时回忆起来,仍令人惆怅不已。

      这种韵外之致,荡气回肠,令人流连忘返 最后,上片起首两句,写午夜梦回,只见四周的楼台已闭门深锁;宿酒方醒,那重重的帘幕正低垂到地梦后”“酒醒”二句互文,写眼前的实景,对偶极工,意境浑融楼台”,当是昔时朋游欢宴之所,而今已人去楼空词人独处一室,寂静的阑夜,更感到格外的孤独与空虚下片追忆初见小蘋温馨动人的一幕,追忆“初见”及“当时”的情况一实一虚,表现词人苦恋之情、孤寂之感 三、(北宋)晏几道《蝶恋花》 蝶恋花 (北宋)晏几道 梦入江南烟水路,行尽江南,不与离人遇睡里消魂无说处,觉来怅消魂误 欲尽此情书尺素,浮雁沉鱼,终了①无凭据却倚缓弦歌别绪,断肠移破秦筝柱 【注】①终了:纵了,即使写成 1.全词抒写____________(之情)用词典雅精致,如下阕为避免直白重。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