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高中语文 12(敬业与乐业)课件 语文版必修4 课件.ppt

18页
  • 卖家[上传人]:金**
  • 文档编号:208806999
  • 上传时间:2021-11-08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373KB
  • / 1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梁启超梁启超简介: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是中国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政治活动家、教育家、学术大师是位爱国主义者、世界名人他名成于政治,功成于教育与学术,而学术则成于饮冰室书斋内梁启超自幼受过良好教育,比较系统地学习了中国古代典籍勤奋好学加之天资聪颖使他十二岁考中秀才,十七岁考中举人,享有“神童”美誉 敬业与乐业是梁启超七十多年前,对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学生的一次讲演,虽然时间已经过去七十多年了,但梁启超先生所讲的内容对我们仍然很有教育意义教学目标 1学习这篇讲演词论证条理清晰,论据生动有力 2理解文章的中心论点,了解敬业与乐业的重要,以及怎样才能做到敬业与乐业议论文三要素论点:作者的观点和看法论据:论述论点的依据论证:论据论述论点的过程和方法道理事例阅读课文 要求:1把不理解的字词,难懂的语句做上记号;2试把每一段的段意归纳出来;3课文中多处引用论语礼记老子庄子等古代典籍的论述逐一用横线划出这些论述,认真想一想它们的意思明确:课文共九段总体结构是“总一分一总”式:开头总起全篇;然后分别论述敬业和乐业,两个分论点平行并列;最后总结全篇条理清晰,纲举目张。

      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揭示全篇论述中心 第二部分(第28段):论述敬业和乐业的重要第三部分(第九段):总结全篇,勉励人敬业乐业探究活动 思考: (1)作者怎样阐述什么叫“敬”? 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便是敬 (2)如何论述怎样才能做到“敬业”? 先引用庄子中的语句并作阐述,再举木匠做成一张好桌子和当政治家的建设成一个共和国家,挑粪的把马桶收拾得干净,和当军人的打胜一支压境的敌军这 两组例子,说明无论做什么都要丝毫不肯分心到事外(即敬业)接着从反面论述一个人对于自己的职业不敬的害处,指出敬业主义,于人生最为必要,又于人生最为有利,并引用庄子、孔子的名言,进一步强调敬业的重要举例和引用的自然结合使文章的说理立于不败之地3)作者举了怎样的例子来论述乐业的重要,又是如何论述乐业的道理的? 作者在第8段中剖析了生活中常会遇到的感叹“做工苦”这个实例,说明要“从劳苦中找出快乐来”,很自然地点到了“乐业”的“乐”紧接更深入一步,论述乐业的道理,分四点说明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这是作者的经验之谈,令人信服紧接着又引用孔子的两句名言进一步证明人生能从自己职业中领略出趣味(即乐业),生活才有价值,这种生活才算得人类理想的生活。

      探究活动 (4)作者在文章中提出了许多有关敬业和乐业的观点,你最信服的是哪一点?你有没有不同意见?说说你持这种意见的理由 1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2人类一面为生活而劳动,一面也是为劳动而生活 3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 4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 5人生在世,是要天天劳作的 6劳作便是功德,不劳作便是罪恶 7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 8凡做一件事,便把这件事看作我的生命,无论别的什么好处,到底不肯牺牲我现在做的事来和他交换 9敬业主义,于人生最为必要,又于人生最为有利 10从劳苦中找出快乐来 11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 12每一职业之成就,离不了奋斗 13因为每一职业之成就,离不了奋斗;一步一步的奋斗前去,从刻苦中将快乐的分量加增 14人生能从自己职业中领略出趣味,生活才有价值 15敬业即是责任心,乐业即是趣味中心意思: 这篇讲演针对听讲者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敬业与乐业的论题,深入地论述了敬业与乐业的重要性,殷切地希望大家发扬敬业、乐业的精神,去过人类合理的生活写作特点 (1)论证条理清晰,论据生动有力这篇讲演词开头提出了论题,中间主体部分分两层论述敬业和乐业的重要,末尾总结全篇。

      条理很清晰证明论点的过程,举了多种论据:有生活中的实例,有古代、外国著作中的事例,有作者亲身经历中卓有成效的经验,还有古人的流传至今的名言警句等这些论据的精选运用,使讲演词具体、生动,富有说服力2)语言通俗浅显,准确周密,概括有力全篇讲演用简明的短句,很少用长句;多用口语,明白如话,一听就懂;引用古代文句时,注重化深为浅同时文中多次用了设问句和反问句,引用不少古代名言警句,又自己提炼了许多精辟的警句,都使语言显得概括有力布置作业 (1)常规训练(2)课文中多处引用论语礼记老子庄子等古代典籍的论述逐一抄写这些论述,并借助书下注解写出其含义。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