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三历史第五单元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ppt
39页领略导师思想的魅力 追寻人类解放的历程复习必修Ⅰ第五单元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发展历程的特点: ①从空想到科学(空想社会主义到科学社会主义即 马克思主义); ②由理论到实践(马克思主义到巴黎公社再到十月 革命); ③由一国实践到世界多国实践(苏联到二战后的社 会主义阵营)专题概述: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发展历程( 国际共运史)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空想到科学----马克思主义诞生理论到实践----巴黎公社 一国到多国----苏维埃俄国到二战后亚欧人民民主国家的建立(形成社会主义阵营)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发展到挫折----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东欧巨变及苏联解体)挫折到奋起----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到现实----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发展的趋势:vv什么是什么是“ “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创立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创立 的思想体系,是无产阶级革命理论包括的思想体系,是无产阶级革命理论包括三大三大 组成部分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和 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科 学社会主义学社会主义。
其中无产阶级专政学说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其中无产阶级专政学说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 一、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历史条件:(1)经济基础: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但贫富差距扩大,资本主义制度弊 端和固有矛盾日 益暴露 社会矛盾日趋激化 (2)阶级基础:无产阶级登上政治历史舞台无产阶级登上政治历史舞台﹝ ﹝ ﹝ ﹝欧洲 三大工人运动﹞﹞ ﹞﹞ (3)思想基础:19世纪早期人类优秀文化成果(4)主观条件:马、恩的主观努力:理论研究和革理论研究和革 命实践命实践--------根本条件根本条件如: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的 空想社会主义学说:傅立叶、欧文、圣西门(马义 三个来源)2、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1848年《共产党宣 言》的发表 内容: 阐述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阐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资本主义的必然灭亡 肯定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中历史作用 指出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暴力推翻资级统治, 建立无级政权 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同资产阶级进行斗争 3、意义 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使无产阶级斗争有了科学理论指导,社会主义运 动 蓬勃发展问题探究:《共产党宣言》的问世为什么 会成为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 《共产党宣言》第一次较为系统完善地阐述了马 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 指明了斗争的目标—— • 革命的基本力量(主力)—— • 实现目标的手段(方式)—— • 革命的理论依据——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无产阶级,暴力革命,社会主义必然取代资本主义1、在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中,最基本的是 : A.工业革命深入发展,资本主义的弊端暴露 B.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C.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D.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2.(2010高考广东文综21题)《新编剑桥世界近 代史》中有这样的评述:“两个学说都发现了变化 的原因在于斗争——生存竞争和阶级斗争这两 个学说最终形成于 A. 17世纪初期 B.18世纪中期 C.19世纪中期 D.20世纪初期C3.(2008年广东单科,20)马克思、恩 格斯说:“由于阶级对立的发展是同工业 的发展步调一致的,所以这些发明家也不 可能看到无产阶级解放的物质条件,于是 他们就去探求某些社会科学、社会规律, 以便创造这些条件发明家”是指 A科学社会主义者 B空想者 C巴黎公社领导人 D第一国际领导人 B4.(09年广东文基卷)32.马克思指出:“资产 阶级不仅锻造了置自身于死地的武器,它还产生 了将要运用这一武器的人——现代的工人,即无 产者”这里的“武器”是指( )A.暴力革命 B.代议制民主C.先进的生产力 D.科学社会主义C【解析】马克思描述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的过程是为了 证明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合理性和必然性,因为 类似的运动又在进行,生产相对过剩造成经济危机,社会 所拥有的生产力已经不能再促进资产阶级文明和所有制关 系的发展。
资产阶级的关系太狭窄,再容纳不了它本身所 创造的财富同时,也锻造了置自身于死地的武器(社会 化的生产力),并产生了运用这种武器的人——无产阶级 5.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与下列哪些国家和地区 的历史经验有密切关系 A.美英法 B.英法俄 C.美法德 D.英法德6、之所以说《共产党宣言》的问世标志着马克 思主义的诞生,主要是因为: A、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B、揭示了无产阶级历史使命 C、吸取了人类文化的优秀成果 D、第一次较为完整系统的阐述马克思主义的基 本原理DD(1)阶级基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使法国工人 队伍壮大 (2)思想基础:各种社会主义学说和马克思主义 思想的传播(4)直接原因(偶然性):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企 图解除巴黎人民的武装(3)根本原因:普法战争中惨败,资产阶级临时政 府对外投降卖国,对内镇压工人运动的反动政策﹝ 民族矛盾导致阶级矛盾激化﹞二、巴黎公社((18711871、、3 3、、18-518-5月)月)(马克思主义的 实践)1、革命爆发的背景民族矛盾尖锐导致阶级矛盾激化的产物 ,是一次自发性的革命,特殊的城市起义 ,不能阻止资义发展(偶然性)7、马克思说巴黎公社“不过是特殊条件 下的一个城市的起义”。
其含义是指: A、巴黎公社起义的爆发是由于生产关 系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B、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时机只在巴黎 一个城市成熟 C、巴黎公社革命具有自发性和偶然性 D、巴黎公社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 一次伟大尝试C2、经 过:1)1871年3月18日爆发:巴黎工人推翻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2)3月28日建立巴黎公社----第一个无 产阶级性质的政权 3)5月28日资产阶级临时政府镇压了巴 黎公社---巴黎公社失败3、巴黎公社的革命措施 ((1 1)政治方面)政治方面1)除旧--废除旧军队、旧警察、取消资产阶级的法庭和 议会,代之以国民自卫军,并建立工人阶级自己的治安、 司法、立法机构(废除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新的国家机器 )----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伟大创举或尝试 2)布新--设公社委员会为最高权力机关;实行民主集中 制;公职人员由民主选举产生,人民有权监督和罢免规 定工职人员薪金的最高限额(2)经济方面: 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交给工人合作社管理; ;实行八小 时工作制;颁布有利于工人的劳动法令触及了资本主 义私有制,明显的无产阶级性质3)教育 :实行免费义务教育;开办职业学校4 4、失败原因:、失败原因:﹝﹝ ﹝﹝经验教训﹞ ﹞ ﹞ ﹞客观原因:客观原因:普法普法联合绞杀联合绞杀(敌 强) 主观原因:主观原因:没有乘胜打击敌人,没有乘胜打击敌人,没有接管法兰西银行,缺乏财 政支持;缺乏工农联盟,,孤军奋战。
缺乏先进的政党的领导 根本原因:资本主义正处于上升时期,资本主义正处于上升时期,还还 不到被推翻的程度不到被推翻的程度5、历史意义: A、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B、丰富了马克思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专政 的学说 C、 经验教训成为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宝贵 财富; D、公社战士的英勇不屈、视死如归精神永 垂史册• 6.特点: • (1)历史地位:巴黎公社是自19世纪30年代以 来国际工人运动的最高峰,也是这一阶段工人运 动的一个总结• (2)它与过去的最大不同之处,也是它最重要 的创造与贡献,就是打碎旧国家机器,建立了无 产阶级专政巴黎公社伟大意义之所在,就表现 在这里8.(2010年高考福建文综21题)《法国政治制度 史》写道:“1871年的巴黎公社是劳动群众通过其 政治代表当家作主的新政治制度的萌芽”对此解 读准确的应包括 ①“巴黎公社”是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的产物 ②“劳动群众”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社会主义政权 ③“政治代表”是公社委员 ④“新政治制度”是无产阶级专政的制度 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③④【解析】此题考查对巴黎公社概念的全面把握。
从背景 看①解读正确,从过程和性质看③④解读正确,建立世 界上最早的社会主义政权一般认为是俄国十月革命,巴 黎公社只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一次尝试,从材料中萌 芽一词也反映了这点,故选D 【启示】还是强调对历史概念的全面把握9. (2009高考广东单科)下列关于巴黎 公社的表述,正确的是 A.公社实行直接民主的政治制度 B.公社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C.人民有权罢免公社公职人员 D.公社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C10、巴黎公社的失败是必然的,这是因为 A A. .巴黎公社没有统一的政党领导巴黎公社没有统一的政党领导 B B. .巴黎公社的领导者没有足够的军事领导能力巴黎公社的领导者没有足够的军事领导能力 C C. .巴黎公社历史上第一次无产阶级专政的尝试巴黎公社历史上第一次无产阶级专政的尝试 D D. .1919世纪世纪7070年代正处于资本主义的发展时期年代正处于资本主义的发展时期11、 巴黎公社为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提供的最主要 的经验的是( ) A.同强大的敌人战斗时英勇不屈,视死如归 B.联合农民,建立工农联盟 C.用暴力手段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 政 D.清除败类,纯洁革命队伍c12、巴黎公社的社会经济措施中,最能体现其阶级 性的是: A.监督铁路运输和军需生产 B.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交给工人合作社管理 C.民主选举公职人员 D.建立工人阶级的治安、司法和立法机构 13、巴黎公社是国际工人运动史上的伟大创举,主 要表现在 A、废除了旧的军队、警察、法庭等,建立新的国 家机构 B、规定工作人员的年薪一律不得超过工人的最高 工资 C、实行一系列保护工人阶级的政策 D、接管逃亡资本家的工厂,交给工人合作社管理BA(一)、十月革命的历史条件 :• 1、客观条件: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 • A、经济上:具有帝国主义特征,且俄国的资本主 义发展,但仍是落后的农业国 • B、政治上:腐朽的沙皇统治,使俄国成为各种矛 盾的焦点 • C、一战激化了俄国的各种矛盾 • 2、主观条件:无产阶级队伍壮大;成熟的布尔 什维克党领导和列宁主义的指导(革命成功最优 越的条件)。
三、三、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由理社会主义由理 想变为现实想变为现实十月革命是必然性十月革命是必然性 和偶然性的统一和偶然性的统一(二)、十月革命的进程 • 1、二月革命 • (1)结果:A、推翻沙俄专制;B、形成两个政权并存 的局面(工兵代表苏维埃和临时政府) • (2)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 2、四月提纲 • 内容:A、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B 、提出“全部政权归苏维埃”;C、和平方式夺权 • 3、七月事件 • 影响:暴露临时政府的反动,意味着和平方式夺权不可 能,布尔什维克准备武力夺取政权 • 4、发动武装起义:攻占冬宫,彼得格勒武装起 义取得胜利满足人民三大要求) 政治:经济:外交:-----掌握政权(最核心) ⑴《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宣告新政权的建 立 (全部政权归苏维埃) ⑵选举成立新政府---人民委员会 ---满足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愿望 -----建立经济基础(最根本) 《土地法令》(封建地主私有制----分给农民耕 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