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复方甘草酸苷联合特非那定治疗慢性荨麻疹94例疗效观察.doc

4页
  • 卖家[上传人]:gg****m
  • 文档编号:204199939
  • 上传时间:2021-10-25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63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复方甘草酸昔联合特非那定治疗慢性尊麻疹94例疗效观察【摘耍】目的观察复方廿草酸苗联合特非那定治疗慢性尊麻疹的 疗效方法治疗组口服复方甘草酸昔和特非那定;对照组口服特非那定, 两组连续用药血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7. 87%高于对照组74.47%,复发 率低结论复方甘草酸苛联合治疗慢性尊麻疹可以提高治愈率,降低复 发率关键词】特非那定;复方甘草酸昔;慢性尊麻疹慢性寻麻疹是指皮损反复发作超过6周以上的寻麻疹由于该病病因复 杂[1],治疗相对比较困难但是通过适当的治疗通常可以缓解,治疗仍 然以控制症状为主[2]笔者从2009年1月一一2012年12月,应用中西 医结合方法治疗慢性尊麻疹94例,取得了一定的临床疗效1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入选患者94例,年龄14-65岁,男45例,女49例; 平均年龄33.8岁;平均病程9. 2个月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47例, 两组在年龄、性别、病程及皮疹严重程度上具有可比性1.2诊断依据 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临床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3]为依据1.3入选标准 病程M6周,病因不明,风团每次发作持续时间W24h,每周风团至少发作3次在1个月内未全身应用过皮质类固醇激素和抗组 胺药物,周内未外用皮质类固醇激索,无其他脏器疾病,未在哺乳期和妊 娠期内,同时能遵医嘱按时服药者。

      1.4治疗方法1.4. 1治疗组患者服用特非那定60mg, 2次/d,维生素C 0.2g, 3次 /d,复方甘草酸昔500mg, 3次/d;对照组给予特非那定60mg, 2次/d, 维生索C 0. 2g, 3次/d治疗期间忌烟酒、辛辣食物及鱼、虾、蟹等,同 时避免过度劳累,情绪紧张、忧郁等精神因素1.4.2观察方法 治疗期间及停药2w、3w. 4w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 对痊愈患者追踪观察3个月,每月复诊1次统计复发率1.4.3疗效标准 痊愈为皮损完全消退,自觉症状全部消失;显效为 皮损消退>70%,自觉症状明显改善;有效为皮损消退>30%,仍有少量皮损 出现,自觉症状有所改善;无效为皮损消退W30%,有新皮疹出现,自觉 症状无改善[4]有效率以痊愈加显效计2结果2. 1总体疗效 治疗组总有效率97. 62%高于对照组6& 08%总复发率 在追踪第3个月治疗组共1例,对照组共3例,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复发 病例再使用本法治疗依旧有效宙于慢性尊麻疹病因复杂复发率高,后期 追踪难度大,所以后期复发率未继续观察到治疗组和对照组各出现2例 轻度思睡、口干、头昏,均可耐受,未作处理,随着用药逐渐消失,均未 影响疗效观察。

      两组疗效比较,见表13讨论慢性尊麻疹是以反复发生风I才I伴剧烈瘙痒为特征的变态反丿应性疾病, 原因甚多,发病机理可以是免疫性的(最常见的IgE介导的I型变态反应) 和非免疫性的冃前认为组胺是引起尊麻疹的主要炎症递质病因治疗是 疾病治疗的基础,在避免根本诱因情况下使用药物治疗,复方甘草酸昔片 的主要成分为廿草酸,具有抗变态反应、抗炎症和免疫调节作用[5]其 抗炎作用主要是通过选择性地抑制与花生四烯酸发生反应的代谢酶的活 性完成的,这使得前列腺索、白三烯等炎性介质无法产生,并抑制肥大细 胞释放组胺特非那定片为H1拮抗剂,具有特异的外周H1拮抗作用,有 抗5-拜色胺、抗胆碱和抗肾上腺素的作用两药有协同抗过敏作用,安全 性高,使用方便,不良反应低,可以提高慢性尊麻疹的治愈率,减少其复 发率总之慢性尊麻疹的疗效主要取决于患者,若是患者不忌发物,不注 意避免诱因,这也是为何许多临床报道治愈率高、复发率低的治疗方法真 正临床使用的时候其实效果并不理想的主要原因之一 [6]参考文献[1] 郝飞,钟华•慢性尊麻疹发病机制和治疗策略的思考•中华皮肤科 杂志,2010. 1, 43 (1): 3-5.[2] 王恒志,饶红霞•慢性尊麻疹的药物治疗[B]•中国药事2008, 22 (10): 915.[3] 陈园桃,新编中医病症诊疗常规[M]・北京:中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9: 363-364.[4] 顾文涛,穆华•咪呼斯汀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慢性蓉麻疹[J]・ 中华皮肤科杂志,2004, 37 (9): 21.⑸ 赵炳玉,周恒科•复方廿草甜素治疗尊麻疹疗效观察[M]・中国医 药导报,2006, 3 (6): 80.[6]杨川,寸鹏飞,勾金凤,余倩颖•刍议慢性蓉麻疹的中医药防治要点[B]•新中医,2011. 1, 43 (1): 136-137.。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