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专业精品文档().doc
80页高一 ·联赛班·春季第 2 讲·教师版1第二第二讲讲 递递推数列(推数列(1) )本讲概述竞赛中出现的数列问题绝大部分是递推数列,即给出数列若干项之间的关系式及初始值,由此确定 整个数列.这种递推数列问题主要应用于计算机技术中,因此近年来随着科技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在高 考和竞赛中经常出现此类问题. 递推数列问题一般出法有:1、给出初值与递推式,探讨该数列各种性质,如通项、求和、增减性、 界、数论性质等等;2、对于一个组合问题或代数问题,通过归纳给出其递推模型进而求解; 对于第一类问题,往往给出的递推式较为晦涩,难以直接看出其关系,需要较高的变形技巧才能将 其变为“可识别”的已解决问题;第二类问题的难点则主要在于如何通过实际情境建立递推模型,至于 求解往往是平凡的.本讲主要解决第一类问题,并侧重于利用代数变形技巧进行转化的问题,下一讲则结 合数学归纳法讲述先猜后证的方法. 本讲首先给出关于递推数列的一些常见结论,以及常见的递推数列变形技巧,相当大比例的递推数 列问题最终将利用这些基本结论和方法求解. 定义定义 1 1 对任意n∈N,由递推关系),,,(21nknknknaaafaL确定的数列{an}称为递推数列,或称递归数列。
若f是线性的,则称此数列为线性递推数列,否则称为非线性递推数列 定义定义 2 2 若数列{an}从第k项以后任一项都是其前k项的线性组合,即①1122n kn kn kknaaaar L其中n∈N,是常数,,则称{an}为k阶线性递推数列,①称为{an}的线性递归方程12,,,,kr L0k如果,则有0r②1122n kn kn kknaaaa L由此所确定的数列{an}称为k阶齐次线性递推数列,与递归方程组②相应的代数方程③ 12 12(0)kkk kkxxx L称为k阶齐次线性递归数列{an}的特征方程 例如,公比为q的等比数列是一阶线性递归数列,递归方程为an+1 =q an(n∈N,a1≠0,q≠0) 等 差数列是二阶线性递归数列,递归方程为an+2=2 an+1―an(n∈N) 著名的裴波那契(Fibonacci)数列也 是二阶线性递归数列,递归方程为an+2= an+1+an (n≥1),初始条件为a1= a2=1 但在竞赛问题中,我们不必过多理会上述严格的定义,而只需要对二阶、三阶的递推数列问题掌握一 些常见技巧就可以了. 竞赛中的递归数列一般有以下类型: 一、一阶递归数列一、一阶递归数列 1.常系数的一阶递归数列一般形式为:,其特例为: 为常数)aaapqpaann ()0(11高一·联赛班·春季第 2 讲·教师版2(1) ,这是等比数列。
1(0)nnapap(2 ) 1(0)nnapaqp当p=1 时数列为等差数列; 当p≠1,p≠0,q=0 时数列为等比数列 (可以看到,我们以前所学的等差等比数列只是递推数列 的最简单情况) 2.变系数的一阶递归数列一般形式为:,其特例为: 为常数)aaanpnqanpann ()0)(()()(11(1) 1( )(0)nnapaq np当时,称为等差型数列;进一步,当时即为等差数列1p 1( )nnaaq n( )q nd(2) 1( )( ( )0)nnap n aqp n当时,称为等比型数列;进一步,若(非零常数) ,即为等比数列0q 1( )nnap n a( )p nd二、二、二二阶递归数列阶递归数列 二阶齐次线性递推数列的递推关系可表示为:21(1)nnnapaqa这里都是常数,且.一般地,我们称(1)式所对应的一元二次方程为特征, p q,0p q 2rprq方程,并记其两解为,那么:, (1)当两解互异时,可设,其中 A,B 为待定系数,可由初值确定;nn naAB(2)当两解相同时,可设,其中 A,B 为待定系数,可由初值确定;()n naAnB对于 3 阶乃至一般的 n 阶的情形,由于联赛中一般不涉及,此处不再赘述,有兴趣的同学请自行查 看相关资料;对于特征方程的来由,由于篇幅关系也直接给出结论.三、其它递推数列三、其它递推数列对于非线性或非齐次递推数列,常用的思考方法是将非线性转化为线性关系,非齐次转化为齐次, 也可以先用不完全归纳法探求猜测通项公式或求和公式,再用数学归纳法进行证明。
当然还有一些其它 的方法,如换元法,不动点法,幂函数方法等.其中幂函数方法高中阶段原则上不涉及;下面我们再给出 不动点法的几个结论:定义定义 3 3 方程的根称为的不动点 )f xx( )f x定理定理 1 1 若,p 是 f 的不动点,满足递推关系 (n≥1),则( ),0,1f uaub a{}nu1()nnuf u,即是公比为的等比数列事实上这就是一 1(2)所列出之数列)1()nnupa up{}nupa高一 ·联赛班·春季第 2 讲·教师版3定理定理 2 2 设,{un}满足递推关系 (n≥1),初始条件( )(0,0)aubf ucadbccud1()nnuf u11()xf x①若f有两个相异不动点p,q,则 . 其中 11nnnnupupkuquqapckaqc②若f只有唯一不动点p,则,这里111nnkupup2ckad上面两个结论证明较易,此处略去.事实上,以上给出的几乎所有的结论都不要刻意地记忆,而是通过一 定量的相关问题的训练,达到“得其神而忘其形”的效果.近年来,上述本属于竞赛内容的数列知识逐渐普及到高中常规教学内容中,并常在高考中以压轴题 形式出现.因此本讲假定各位学生对这些基础知识已有一定程度的理解,本讲除前几道问题较为基础以外 后面都需要一些变形的技巧.教师版特别备注教师版特别备注:部分班次可能层次较高,前几道基础性问题可选择讲述.例题精讲 【例 1】 求解下列各数列的通项:(1)11211,21nnaaan (2)11121,2(...),1,2,3...nnanaaaan【解析】(1) ,11211,21nnaaan111112 111111111()()2(1)1222nnnnkk kkkaaaakkk 11111111111(1...)2232435211nnnn25 (1)4252 4 (1)4 (1)n nnnn n nn n(2)1121212(...)2(...)2(1)2(1)nnnnnnnnaaaaaaaanaana11(1)2 3(1)(2) ...(1)...1 21n nnnanaaafff nnnn 注注 本题实际上给出了类似型与型数列求通项的一般方法1( )nnaaf n1( )nnaf n a【例 2】 求解下列各数列的通项: (1);432nnSan(2)2 112,23nnaSann【解析】(1)原式中取 n=1 得到,11 3a ,111(432)(43(1)2)443nnnnnnnaSSananaa高一·联赛班·春季第 2 讲·教师版4,取,并令,1413nnaa134113q p3nnnbaa则为首项为,公比为等比数列,{ }nb8 34 3故1184844( )33( )32 ( )33333nnn nnnbaa (2)22 111(23)[(1)2(1)3]23nnnnnnnaSSannannaan,取,则,1 11123223222nn nnnnnaanaan 2n nnab 1123 2nnnnbb以下可完全按照例 1(1)连消法来解:,则,将两式相减最后得到1111 123 2nnk kkbbbT 12 123 22nk kTk 11211213211 ()222222nnnnnnnTbbT 注注 本题实际上给出了类似型与型数列求通项的一般方法1nnapaq1( )nnapaq n【例 3】 求满足下列条件数列的通项:;12211,2,56nnnaaaaa【解析】这是典型的 2 阶齐次线性递归数列,可直接利用特征方程法求解:原递归关系式对应的特征方程为,其根为 2,3.256rr设通项为,并由23nn naAB1221011,2,562nnnaaaaaa从而1211 22 2310n nABAABBa 注注 本题利用先猜后归纳证明的方法可方便地猜出通项.【例 4】 求解下列各数列的通项:(1);1 1 140,(2)2n n naaana(2)21 12 ,2n naaa aaa【解析】本例两道题目都符合不动点方法的形式,故以下用不动点方法求解: (1)易求得不动点为; 此处给出不用套公式的普通方法:1,4设,代入原式并整理得(也可直接代入公式44 11nn nn nnabbaab13 2nnbb )apckaqc从而1143204 ()42214()3nn nn nnbbab (2)设1111nnnnn nnnabbbbaaaaaaabn注注 (1)中找到不动点之后也可设,亦可化简,可能运算量还要小一些.1 4n nba高一 ·联赛班·春季第 2 讲·教师版5【例 5】 已知 a1=1,,求 an,nnaa41 (1611) 1)(241nan【解析】为了使递推关系不含根号,我们自然令,即代入原递推关系得nnab241),1(2412nnba,即]) 1(24141 [161) 1(24122 1nnnbbb.)3()2(22 1nnbb因 bn>0,故有,即令(即 x=3),两式相减得321nnbb23 211nnbb23 21xx,即.)(211xbxbnn)3(2131nnbb可见 bn-3 是首项为 b1-3=,公比为的等比数列,所以23532411a21. 32,)21(2321n nn nbb于是) 1(2412nnba).)(23/() 1232(] 1)32[(2411211222 Nnnnnn注注 本题为 1986 年联邦德国数学奥林匹克题,将难以消去的部分整体换元是一种重要方法【例 6】 设正整数列 a0,a1,a2,…满足 a0=a1=1 且,求该), 3 , 2(21212Lnaaaaannnnn 数列的通项公式. 【解析】原递推关系两边除以可得21nnaa).2(21211naa aannnn令,则 b1=1,且 bn-1=2bn-1(n≥2),即 bn+1=2(bn-1+1),1nn naab故 bn+1 是以 b1+1=2 为首项,q=2 为公比的等比数列,所以 , 12,22211 1 n nnn nbb即 ,221) 12( n nnnbaa所以 .) 12() 12() 12(121212 00121LLnnnnn naaa aanaaa注注 本题为 1993 年全国高中联赛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