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法自然以恢复社会秩序的老庄道家社会思想课件.pptx

30页
  • 卖家[上传人]:夏日****8
  • 文档编号:278505953
  • 上传时间:2022-04-17
  • 文档格式:PPTX
  • 文档大小:1,002.60KB
  • / 3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第六章第六章 “法自然法自然”以恢复社会以恢复社会秩序的老庄道家社会思想秩序的老庄道家社会思想 道家与儒家一样,只是公元前5 世纪至前3 世纪风起云涌的“思想学派”中的两支,但它们是影响最为深远的两个思想流派两者的思想观念互若水火,分别反映了中国早期传统社会生活中两个互补的侧面:公与私,习俗和理智,自然与自发 2第一节 老子的社会思想 3n n老子即李耳,字聃,一字或曰谥伯阳汉族,楚国苦县历乡曲仁里(今河南省鹿邑县太清宫镇)人约生活于前571年至471年之间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被唐朝帝王追认为李姓始祖老子故里苦县亦因老子先后更名为真源县、卫真县、鹿邑县,并在鹿邑留下许多与老子相关的珍贵文物老子乃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存世有道德经(又称老子),其作品的精华是朴素的辨证法,主张无为而治,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在道教中老子被尊为道祖 45n n老子老子成书于成书于战国战国前期有人认为它基本上是前期有人认为它基本上是春秋时期春秋时期老聃老聃思想思想的记述,的记述, 又经过后人的又经过后人的加工加工和补充从汉初崇尚和补充从汉初崇尚黄志黄志以来,以来, 历代对历代对老子老子一书的一书的研究研究和注释之多,和注释之多, 仅仅次于次于儒家儒家的的论语论语。

      其注本有六、七百种,其注本有六、七百种, 较有影响者较有影响者除除王弼王弼注本外,注本外, 还有焦求还有焦求老子翼老子翼等近代有叙伦等近代有叙伦老老子求诗子求诗、朱谦之朱谦之老子校释老子校释、高亨高亨老子正诂老子正诂、任任继愈继愈老子今译老子今译和和老子新译老子新译张松如张松如老子校读老子校读资料较多资料较多老子老子一书在一书在国际国际上亦影响深远,上亦影响深远, 被译成多被译成多种种文字文字汉初的统治者统治者采取采取“ “与民生息与民生息” ” 的的政策政策, 曾一曾一度把老子的度把老子的“ “无为无为” ”思想思想作为信条;作为信条; 魏晋时期政治混乱,魏晋时期政治混乱, 战争频仍,战争频仍, 玄学家玄学家们感到人生无常,们感到人生无常, 也从也从老子老子中寻中寻找安慰老子老子的的思想思想基本上是消极的、软弱的,不得基本上是消极的、软弱的,不得意的意的知识分子知识分子, 失势的权贵往往从中寻求失势的权贵往往从中寻求精神精神寄托但老子老子对后世影响深远,对后世影响深远, 以它为主,以它为主, 形成了形成了中国历史中国历史上和上和儒家儒家对立的对立的道家学派道家学派 6一、理想社会的模式:小国寡民一、理想社会的模式:小国寡民 老子看到当时兵连祸结,人民饥寒交迫,阶级斗争日益尖锐的社会现实,而这种社会状况对农民小私有者阶层的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因此他们极为厌恶这个社会。

      老子代表农民小私有者的利益,提出了他的“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模式 7n n老子道德经第八十章老子道德经第八十章n n小国寡民(1)使(2)有什伯之器(3)而不用;使民重死(4)而不远徙(5);虽有舟舆(6),无所乘之;虽有甲兵(9),无所陈之(8)使人复结绳(9)而用之至治之极甘美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10),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n n1 1、小国寡民:小,使、小国寡民:小,使变小,寡,使变小,寡,使变少此句意为,使国家变小,使人民稀少此句意为,使国家变小,使人民稀少n n2 2、使:即使使:即使3 3、什伯之器:各种各样的器具什伯,意为极多,多种多样什伯之器:各种各样的器具什伯,意为极多,多种多样4 4、重死:看重死亡,、重死:看重死亡,即不轻易冒着生命危险去做事即不轻易冒着生命危险去做事5 5、徙:迁移、远走徙:迁移、远走6 6、舆:车子舆:车子7 7、甲兵:武器装备甲兵:武器装备n n8 8、陈:陈列此句引申为布阵打仗陈:陈列此句引申为布阵打仗9 9、结绳:文字产生以前,人们以绳记事结绳:文字产生以前,人们以绳记事n n1010、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使人民吃得香甜,穿得漂亮,住得安适,过得习惯。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使人民吃得香甜,穿得漂亮,住得安适,过得习惯n n一个国家,疆域不要太大,人口要少,这样子的话那些打战啊、徭役啊、祭祀啊等用的大鼎、大锅一个国家,疆域不要太大,人口要少,这样子的话那些打战啊、徭役啊、祭祀啊等用的大鼎、大锅就用不上了老百姓就会重视自己的生命,而不会背井离乡,迁徒远方那些车、船等便利的交通就用不上了老百姓就会重视自己的生命,而不会背井离乡,迁徒远方那些车、船等便利的交通工具,也就没人去乘它了,武器装备,也就派不上用场了让百姓回到结绳记事的时代国富民强工具,也就没人去乘它了,武器装备,也就派不上用场了让百姓回到结绳记事的时代国富民强到了鼎盛时代使人民对他们的吃食感到香甜,对他们的穿戴感到漂亮,对他们的住宅感到安适,到了鼎盛时代使人民对他们的吃食感到香甜,对他们的穿戴感到漂亮,对他们的住宅感到安适,对他们的习俗感到满意,时不时还可以看到邻国的老百姓,听到他们鸡犬的叫声,而彼此到死也不对他们的习俗感到满意,时不时还可以看到邻国的老百姓,听到他们鸡犬的叫声,而彼此到死也不相互来往相互来往 8 二、社会行为模式:寡欲、无知、知足二、社会行为模式:寡欲、无知、知足 随着社会的生产资料私有化发展,社会阶级随着社会的生产资料私有化发展,社会阶级对立越来越严重。

      对立越来越严重 n n老子反对儒家社会伦理思想,认为社会伦理规范老子反对儒家社会伦理思想,认为社会伦理规范都是社会混乱后的产物都是社会混乱后的产物 “大道废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有大伪;六亲不和和,有孝慈,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国家昏乱,有忠臣 ” ” (道道德经德经第十八章第十八章 )1 1、大道:指社会政治制度和秩序大道:指社会政治制度和秩序2 2、智慧:聪明、智巧智慧:聪明、智巧3 3、六亲:父子、兄弟、夫妇六亲:父子、兄弟、夫妇4 4、孝慈:一本作孝子孝慈:一本作孝子大道被废弃了,才有提倡仁义的需要;聪明智巧的现象出现了,伪诈才盛行一时;家庭出大道被废弃了,才有提倡仁义的需要;聪明智巧的现象出现了,伪诈才盛行一时;家庭出现了纠纷,才能显示出孝与慈;国家陷于混乱,才能见出忠臣现了纠纷,才能显示出孝与慈;国家陷于混乱,才能见出忠臣 9n n要解决社会问题,实现理想社会,老子认为首先要从根本上抛弃各项社会伦理准则而要做到这点首先是要使人“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现其本真,守其纯朴谓不为外物所牵(现其本真,守其纯朴谓不为外物所牵 )寡欲,就是他所谓的“俭”。

      要使人们寡欲,就必须先使人无知无求,这样才能无欲无知识,无智慧,才能寡欲只有无知才最容易知足10 三、社会管理模式:愚民与无为三、社会管理模式:愚民与无为 在老子的理想社会模式中,也有社会管理系统和社会管理人员,即他所谓的“圣人”他认为圣人治理社会必须做到两点:一是要愚民,二是要无为 11 (一)“愚民” 老子所谓“愚”,是一种混沌未开的淳朴状态老子认为,使民众回归淳朴是治理社会的重要策略 在方法方面,社会治理如同养育小孩,要时不时在方法方面,社会治理如同养育小孩,要时不时地哄 在政策施行上,应在政策施行上,应“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 在愚民工作没完成前,社会治理者要先在愚民工作没完成前,社会治理者要先“ “自愚自愚” ”当社会治理者和人民都达到当社会治理者和人民都达到“ “诚朴诚朴” ”后,理想后,理想中的社会就来临了中的社会就来临了12 (二)“为无为” 老子认为,得道的领导人(圣人)在管理社会时最根本的是要“为无为”他提出领导者应该“返朴归真”,心灵回到“无名之朴” 老子老子五十七章:五十七章:“ “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朴” ”。

      我无为我无为, ,民心自然归化我好静民心自然归化我好静, ,民心自然匡正我民心自然匡正我无事无事, ,我民自然富有我无欲我民自然富有我无欲, , 我民自然纯朴我民自然纯朴 13 第二节第二节 庄子的社会思想庄子的社会思想 庄子,名周,字庄子,名周,字子休,战国时蒙人子休,战国时蒙人(今河南、安徽交界(今河南、安徽交界处)和孟子同时,处)和孟子同时,或稍后于孟子生卒或稍后于孟子生卒年大约在公元前年大约在公元前369369年年至公元前至公元前286286年 14n n庄子名周,字子休(史记中司马迁并未提起庄子庄子名周,字子休(史记中司马迁并未提起庄子的字),与的字),与梁惠王梁惠王、齐宣王齐宣王、孟子孟子、惠施等大体、惠施等大体同时期,死时享年同时期,死时享年8484岁道家道家学说的主要创始人学说的主要创始人中国中国著名著名哲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思想家、文学家文学家,辩论家辩论家祖上系出楚国贵族庄子生平只做过地方上系出楚国贵族庄子生平只做过地方漆园吏漆园吏,几乎一生退隐因崇尚自由而不应同宗楚威王之几乎一生退隐因崇尚自由而不应同宗楚威王之聘庄子与道家始祖老子并称聘庄子与道家始祖老子并称“ “老庄老庄” ”,他们的,他们的哲学思想体系,被思想学术界尊为哲学思想体系,被思想学术界尊为“ “老庄哲学老庄哲学” ”,代表作品为,代表作品为庄子庄子,名篇有,名篇有逍遥游逍遥游、齐物论齐物论等,庄子主张等,庄子主张“ “天人合一天人合一” ”和和“ “清静清静无为无为” ”。

      代表作代表作庄子庄子( (庄子庄子是庄子和其弟是庄子和其弟子所著)并被尊崇者演绎出多种样版,名篇有子所著)并被尊崇者演绎出多种样版,名篇有逍遥游逍遥游、齐物论齐物论等,等, 15n n庄子主张庄子主张“ “天人合一天人合一” ”和和“ “清清静无为静无为” ”他的学说涵盖着当他的学说涵盖着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但精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但精神还是神还是皈依皈依于老子的哲学庄于老子的哲学庄子曾做过漆园吏,生活贫穷困子曾做过漆园吏,生活贫穷困顿,却鄙弃荣华富贵、权势名顿,却鄙弃荣华富贵、权势名利,力图在乱世保持独立的人利,力图在乱世保持独立的人格,追求逍遥无恃的精神自由格,追求逍遥无恃的精神自由对于庄子在中国文学史和思想对于庄子在中国文学史和思想史上的重要贡献,封建帝王尤史上的重要贡献,封建帝王尤为重视,在唐开元二十五年庄为重视,在唐开元二十五年庄子被诏号为子被诏号为“ “南华真人南华真人” ”,后,后人即称之为人即称之为“ “南华真人南华真人” ”,被,被道教隐宗道教隐宗妙真道妙真道奉为开宗祖师,奉为开宗祖师,视其为视其为太乙救苦天尊太乙救苦天尊的化身庄子庄子一书也被称为一书也被称为南华南华真经真经。

      其文章具有浓厚的浪其文章具有浓厚的浪漫色彩,对后世文学有深远影漫色彩,对后世文学有深远影响 16 一、论社会问题的形成原因一、论社会问题的形成原因 庄子的社会思想是消极厌世的,主张无为而超脱,所以对现实的社会问题很少正面论述但他既然不能离群索居,就不能回避现实社会从庄子一书的字里行间,仍然记录了一些其论述社会问题的思想 17(一)“仁义”对社会自然秩序的影响 “圣人生而大盗起!” (庄子庄子 胠箧篇胠箧篇 “ “胠箧胠箧” ”读音为读音为q qiq qi ,基本,基本释义为撬开释义为撬开箱箧箱箧,后亦用为盗窃的代称后亦用为盗窃的代称 )圣人不死绝,世间大盗也就不灭绝如此说来,圣人不死绝,世间大盗也就不灭绝如此说来,“ “圣人圣人” ”简简直就是直就是“ “大盗大盗” ”的同义词了。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