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预防养护技术分析.docx
8页高速公路沥青路面预防养护技术分析 Summary:伴随着我国科技的持续进步,建筑行业不断发展与进步,在高速公路中技术应用的重要性越加明显基于此,简单分析沥青路面预防养护技术的重要性以及其在高速公路中常见的问题,并深入探究预防养护技术在高速公路沥青路面中的技术要点,具体涉及裂缝填封技术、稀浆封层养护技术、雾封层预防养护技术、薄层罩面及石屑封层预防养护技术等内容,以供业内人士参考Keys:高速公路;沥青路面;预防养护技术引言:高速公路的建设工程是城市建设中的核心内容,其安全性、经济性与工程质量直接关系到城市的经济发展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高速公路的预防养护技术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各类建设项目中因此,高速公路沥青路面预防养护技术成为工程技术领域的一个热点课题1.沥青路面预防养护技术的重要性1.1延长公路的使用寿命预防养护技术通过根据高速公路的实际情况,以制定详细的养护计划,明确养护内容、周期和标准通过定期对沥青路面进行全面的巡检和检测,以及时发现潜在问题,便于后续养护工作的开展在此基础上,该技术能有效加强工作人员对于高速公路的预防养护能力,确保其具备专业的养护知识和实操能力同时,通过引进和应用先进的养护技术与机械设备,以提高沥青路面的养护效率与质量。
该技术要求相关部门建立科学的养护管理体系,以实现对沥青路面养护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与信息化[1]1.2提高沥青路面的力学性质沥青路面预防养护技术通过裂缝处理、灌缝养护、表面处理等诸多措施,以提高沥青路面的力学性质,进而增强其承载能力、性能和耐久性裂缝处理,通过在裂缝表面或间隙处涂抹粘结剂、填充剂,可以迅速封闭裂缝,防止水分侵入,从而提高沥青路面的抗裂性能;也可以采用热再生法,利用高温加热沥青路面,使老化的沥青重新软化,恢复其原有的粘结力,以提高沥青路面的整体力学性质灌缝养护,通过选择科学的灌缝材料,可以有效填补裂缝,防止裂缝进一步扩展,进而提高沥青路面的结构稳定性灌缝工艺,通过优化灌缝工艺,确保灌缝材料能充分渗透到裂缝处,以形成坚固的填充层,进而增强沥青路面的抗拉强度和抗弯强度1.3有效防止交通事故的出现通过按计划对沥青路面进行磨耗层施工和裂缝处理,修复路面的坑洼区域,以减少车辆行驶时的颠簸和震动,保障行驶安全;也可以使用高粘度材料、磨耗层施工,以改善路面的摩擦度,进而增加交通工具的轮胎与路面之间的摩擦力,以减少打滑现象出现,降低事故风险;还可以通过修补裂缝、填补坑洞,进而防止因路面损坏导致的车辆损坏和失控。
此外,稳固的路面结构能够更好地承受车辆荷载,减少因路面变形或断裂引起的交通事故2.在高速公路中沥青路面常见的问题2.1路面裂缝沥青路面所采用的材料在温差较大的区域容易发生膨胀和收缩,导致路面产生裂缝同时,高速公路的车流量大,且重载车辆较多,长期的车轮碾压会对沥青路面造成磨损,当磨损程度超过沥青混合料的抗拉强度时,路面就会产生裂缝在此基础上,沥青路面在太阳光照射、氧化作用以及其他恶劣天气等因素的影响下,会使道路摩擦力、抗压力等性能下降,经过车辆密集碾压,道路将会产生裂缝部分高速公路存在地基沉降、基层材料的不均匀沉降等问题,进而导致沥青路面出现裂缝2.2路面坑槽暴雨、暴雪等恶劣天气是造成沥青路面出现坑槽的主要原因,当雨水或雪水渗入路面的裂缝中时,昼夜温差过大会造成沥青热胀冷缩,性能下降在此基础上,受到众多车辆的反复碾压,将会导致沥青层剥落,从而形成坑槽同时,流水还会携带灰尘、泥沙等杂质,进入路面裂缝处,影响其粘连性,进一步加剧道路坑槽的形成高速公路上的重载车辆对沥青路面造成的压力超出了其设计承载能力长期的重复荷载作用使得沥青混合料的结构遭受破坏,出现沥青层断裂的情况,进而形成坑槽此外,部分施工团队在施工过程中对于路面的摊铺温度过低、压实度不足、混合料配合比不合理等,都会导致道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出现材料脱落和结构松散的问题,从而形成坑槽,影响沥青路面的质量。
2.3路基沉陷部分高速公路所处区域的土壤在被水浸泡后,会出现体积膨胀;在无降水且温度较高时会出现体积收缩,容易导致路基不稳定,进而引发路基沉陷同时,地下水的水位变化也会影响路基处土壤的含水量,造成土壤体积的变化,从而引起路基沉陷在部分地区,存在喀斯特地貌,断层、溶洞等地质结构的存在导致路基不均匀沉降,形成沉陷区域在道路设计时,若排水系统设计存在缺陷,会导致排水不畅,路面积水会增加路基区域土壤的含水量,引起路基软化和沉陷3.预防养护技术在高速公路沥青路面中的技术要点3.1裂缝填封技术裂缝填封技术在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预防防护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能有效对道路中存在的裂缝进行识别并加以填补,以保证沥青道路的完整性与安全性该技术主要包括检测措施、清洁措施、材料选择策略、操作策略、养护措施五个重要实施措施检测措施,通过组成一支高素质、高质量的养护队伍,根据养护方案或计划定期对道路进行裂缝检查,可以使用红外热像仪、激光测距仪等专业检测设备对沥青路面进行定期巡检,有助于准确识别出裂缝的位置、宽度、长度和分布情况;再根据探测技术识别出来的裂缝类型,包括横向裂缝、纵向裂缝、网裂等,遵循相关标准和规定对所探测到的裂缝按照严重程度进行分类,并实时记录与上报,便于后续的修补工作开展。
清洁措施,通过及时清除沥青路面和裂缝内的杂物、积水和松散碎石,进而确保修补材料能够与路面具有良好的粘合度;还需要对裂缝两侧的沥青面层进行打磨、切割,以形成一定宽度的清洁边缘,以便修补材料能够牢固嵌入材料选择策略,通过根据裂缝的特点和环境条件,以选择科学、合理的填封材料进行裂缝填补,包括热拌沥青碎石、冷拌沥青混合料、橡胶沥青、聚氨酯密封剂等同时,在选择材料时,应充分考虑其性能,确保所选材料具有良好的粘结性、耐候性、弹性和抗裂性能操作策略,对于较小的裂缝,可以采用人工撒布、机械喷涂的方式进行填封;对于较大的裂缝,需要在裂缝处,填充一层支撑材料,然后再进行封层处理在此基础上,对于热拌材料,需要控制好施工时的材料温度、环境温度,以确保材料可以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进行拌合和铺设养护措施,压实作业是路面养护的重要手段,通过使用振动压路机对修补后的裂缝进行压实,以确保修补材料与原路面紧密结合,无明显的起伏趋势;在裂缝修补完成后,应保留适当的养护期,通过在修补路段外摆放施工标准,并摆放锥形桶,避免车辆过早通行对修补路段再次造成损害3.2稀浆封层养护技术稀浆封层养护技术是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养护的关键手段,有助于提升道路的使用寿命和可靠性。
该技术主要由材料选择、材料配比、施工准备、温度控制、施工方法、缓冲期、效果评估七个重要部分组成材料选择,稀浆的封层材料通常由沥青乳液和适量的骨料组成沥青乳液的选择应根据当地气候条件、交通负荷和路面状况来确定,以保障其良好的粘结性和耐久性骨料则应选择粒径适中、清洁无杂质的碎石或砂砾材料配比,沥青与骨料的实际配比应基于实验,以确保稀浆封层的粘度、渗透性和粘结性,进而满足施工要求例如,配合比为矿料:最佳沥青乳液用量:水=100:12.9:6.0,沥青乳液的最大使用量不得超过15.0%;根据相关标准与规范要求,可取10.7%~15.0%为沥青乳液用量容许范围,取中值为最佳用量,即沥青乳液为12.9%,用水量为6.0%[2]施工准备,通过对施工现场的沥青路面进行彻底清扫,去除尘土、油污、积水等杂物,确保路面干净、干燥;也需要对有裂缝、坑槽的损坏部位进行预先修补,以防止稀浆封层施工后出现局部脱落温度控制,稀浆封层材料的施工温度应控制在制造商推荐的温度范围内,以确保沥青乳液的流动性和粘结性施工方法,通过使用专业的喷洒设备均匀地将稀浆封层材料喷洒在路面上,确保覆盖均匀,无漏喷和堆积现象,在施工过程中应注意控制行车速度,避免因车辆行驶过快而导致材料溅射、覆盖不均匀。
缓冲期,施工完成后,应设置适当的养护期,期间应避免车辆通行,以免影响材料的固化和粘结;养护期结束后,需待材料完全固化后,方可开放交通效果评估,施工完成后,应对稀浆封层的外观质量、粘结强度、抗车辙性能等进行评估,确保达到预期的养护效果3.3雾封层预防养护技术雾封层预防养护技术在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养护的应用中,有助于减少道路大规模维修和修补频率雾封层预防养护技术通常使用较细的骨料和具有粘结性和弹性的改性沥青乳液,以抵抗微小裂缝的扩展在选择材料时,应充分考虑到道路所处区域的气候条件、交通流量和实际的路面状况,以确保雾封层材料能够适应环境变化,并提供有效的保护该技术的材料配比应根据制造商的推荐进行调整,确保材料具有适当的黏度和渗透性例如,按照质量份数计算,包括超细水泥10~30份、乳化沥青100份、再生胶10~20份、渗透剂5~15份等,并且材料应在工厂采用专业的搅拌设备进行预混,以确保材料的均匀性和质量控制[3]在施工前,应保障沥青路面的清洁,无杂物;还要避免裂缝、坑槽的存在,进而确保雾封层材料能够充分与路面紧密贴合同时,雾封层施工应选择在无极端天气、温度适宜的时间进行,以确保沥青乳液的流动性和粘结性。
例如,若温度过高将导致沥青过度软化,造成性能下降此外,该技术通常采用专门的喷洒设备均匀地将材料喷洒在路面上喷洒过程中应控制喷洒速度和压力,确保材料分布均匀,无漏喷和堆积现象3.4薄层罩面及石屑封层预防养护技术在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预防养护技术中,薄层罩面及石屑封层预防养护技术不仅能加强道路的质量,还能提升道路的安全性能薄层罩面通常使用微表处治材料、改性沥青碎石混合料,这些材料具有良好的粘结性和耐磨性,能够有效提高路面的抗车辙性能;石屑封层技术则通过使用石屑与沥青乳液的混合物,石屑的粒径一般在25mm内,以确保封层的均匀性和密实性,具体的材料配比为石屑:乳化沥青=0.049:1,以确保材料强度达到预期的养护效果,然后根据设计要求,将摊铺厚度控制在35mm以内然后需要对基层进行清理,移除杂物和积水,以及进行拉毛处理,以增加道路的粘结力同时,薄层罩面施工时,应在适宜的温度下进行,通过保持沥青混合料的摊铺温度在150—180摄氏度之间,以确保材料的可压实性、流动性和粘结性;石屑封层施工温度需保持在170摄氏度以上,以确保沥青乳液能够均匀地与石屑混合,形成稳定的封层薄层罩面施工通常采用摊铺机进行铺设,然后使用压路机进行碾压,先进行静压,再进行振动压实,以确保罩面与基层紧密结合,进一步确保材料与路面紧密贴合:石屑封层施工则需要使用纤维碎石同步封层车或其他喷洒设备,将沥青乳液与石屑混合后均匀喷洒在路面上:或者先喷洒沥青乳液,然后再撒布石屑,以确保石屑均匀覆盖。
4.总结:展望未来,随着材料科学的进步、计算机模拟技术的提升和大数据分析技术的应用,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预防养护技术更加高效、实用特别是在智能化、自动化技术的加持下,未来的预防养护技术将更加依赖于精细化管理和智能化决策,由此开展的相关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必须得到大力支持Reference:[1]武宏涛.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超薄磨耗层养护技术的应用分析[J].运输经理世界,2024,(08):138-140.[2]朱传玺.高速公路沥青路面预防养护的时机及对策分析[J].运输经理世界,2024,(07):101-103.[3]王洋.浅谈高速公路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3,(30):136-138.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