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年中考历史试题考点分类汇编3(交流、交往(中外、地区间交流交往、对外政策)).docx
42页交流、交往(中外、地区间交流交往、对外政策)一、选择题◆(2015·山西省)2.某历史兴趣小组进行研究性学习,收集到一些资料下面这组图片资料体现的主题是 ( D ) 丝绸之路上的商队 玄奘 鉴真 郑和下西洋路线图A.唐朝的经济繁荣 B.明朝的科技成就及影响C.古代经济重心南移 D.古代的对外友好交往◆(2015·内蒙古巴彦淖尔市)7.下列三幅图片体现的共同主题是 丝绸之路 郑和下西洋 一带一路A.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 B.加强亚欧非三洲联系C.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 D.东西方文明交往通道◆(2015·浙江杭州)7.随着“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大幕的正式开启,人们对其历史更加关注下列关于“一带一路”史实与结论的搭配,正确的是史实结论A西汉设置西域都护府标志着丝绸之路的开通B丝绸之路通到安息说明陆上丝绸之路最远只达两河流域C西汉时西域的葡萄、核桃等传入内地丝绸之路的开通使两地的交流更加频繁D宋元时期的海上丝绸之路因只运输丝绸而得名◆(2015·浙江温州)16.十五世纪前期,郑和沿着温州人周达观的航线七下西洋,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
一个世纪以后,麦哲伦船队经东南亚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这两大航海壮举的共同意义是A.加快了殖民扩张的速度 B.促进了区域文明的交流C.刺激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D.改变了世界贸易的格局二、非选择题◆(2015·福建泉州)2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宋元时期,在工商业发达的基础上,海外贸易有所发展,由于当时西夏、辽、金、蒙古与宋对峙,宋军费支出浩大,不能不谋求广开财源,注目于发展海外贸易南宋偏安江南之后,中西陆路交通几乎断绝,海外交通空前发达——摘自《中外文化交流史》(1)据材料一,指出宋元时期的海外贸易和海外交通发展的原因3分)材料二 明朝政府从维护封建统治的目的出发,在政权体制逐渐巩固健全之后,立即放弃宋元时期实行的重商主义开放政策、回到封建主义的传统老路上 ——摘自《泉州史迹研究》(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理解“回到封建主义的传统老路上”的含义3分)材料三 见图10、图11 图10 图11----摘自《历史----经济成长历程》(岳麓书社)(3)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图10、图11所示内容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影响。
共4分)24.(1)原因:工商业发达;谋求广开财源;中西陆路交通几乎断绝3分) (2)含义:实行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3分) (3)图10主要影响:清政府的闭关锁国政策导致闭塞、停滞、落后,阻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2分) 图11主要影响: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顺应了经济全球化潮流,加强了我国与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贸联系,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2分)◆(2015·福建厦门)36.(10分)习近平的周边外交首推“亲、诚、惠、容”概念自古以来,中国政府民间都秉承与邻为善的友好理念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为人传道一(佛法),唐风(唐文化)洋溢奈良城(日本当时的都城)——郭沫若诗材料二 我们相信,中印两国的关系会一天一天的好起来……新中国成立后,就确立了处理中印两国关系的原则,那就是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的原则——《周恩来选集》下卷材料三 我们并不要求各人放弃自己的见解,因为这是实际存在的反映但是不应该是它妨碍我们在主要问题上达成共同的协议我们还应在共同的基础上来相互了解和重视彼此的不同见解……16万万亚非人民期待着我们的会议成功。
——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的讲话(1)材料应送人的中日民间交往事件是什么?两分2)依据材料二,概括中国政府让两国关系“一天天好起来”的处理原则2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外交原则的国际意义2分)(3)依据材料三,周恩来促进“会议成功”的“金钥匙”是什么?(2分)综合以上材料概括中国与周边国家交往的特点2分)36.(1)鉴真东渡 (2分)(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分) (答“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得 1分) ;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2分)(3)求同存异 (2分)友好(与邻为善) 、和睦(和平) 、互惠、包容(尊重、平等) (任答两点得 2分)◆(2015·广东深圳市)33.(14分) 文明的交流与融合,推动了各地区各民族的共同发展与进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9所示为我国古代著名的丝绸之路 材料二 郑和的船队到达各地,先会见当地的国王、首领,赠送礼品,表示通好的愿望, 邀请他们访问中国接着,就同当地的官府和商人开展贸易在古里进行交易时,国王派人和他们商议货价,写成合约,最后握手、击掌为定,不再悔改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三 19世纪中叶,……首先是中国,然后是日本,被迫敞开国门,接受西方的商人、 传教士、领事和炮舰。
这两个远东国家都受到T根本的影响,不过是以完全不同的方式日本采纳和利用西方强国的手段,并将它们用于自卫及后来的势力扩张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四 2015年4月,习近平在访问巴基斯坦时指出,中巴经济走廊是实现共同发展的重要抓手,要让它的发展成果惠及巴基斯坦全体人民,进而惠及本地区各国人民这进一步表明中国一贯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同周边国家开展合作,让周边国家得益于中国发展,使中国也从周边国家共同发展中获得稗益和助力 ——《半月谈)》2015年第9期 问题一:图9中字母A处是当时哪座城市?(1分)西汉末年,由丝绸之路传入中国的是哪一宗教?(1分)这一时期,还开通了哪一条海上交通要道?(1分) 问题二: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哪里?(1分)根据材料二,概括郑和下西洋的影响2分) 问题三:19世纪中叶以前,中日两国都实行了哪一对外政策?(1分)材料三提到的中国“被迫敞开国门”是从哪一战争和哪一条约开始的?(2分)19世纪中叶以后,日本通过哪一事件,走上了与中国截然不同的发展道路?(1分) 问题四:材料四反映出新中国在处理国与国关系中一贯秉承的基本准则是什么?(1分)“中巴经济走廊”项目又赋予了该准则什么新的内涵?(1分) 问题五: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中国应该走怎样的对外发展道路?(2分)(1)长安;(1分) 佛教(1分) 海上丝绸之路。
1分) (2)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1分)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加强了我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2分)(3)闭关锁国政策;(1分) 鸦片战争;《南京条约》(2分) 明治维新1分)(4)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分) 实现共同发展,惠及本地区各国人民1分)(5)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1分)◆(2015·广西百色)16.(10分)建设“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海上丝绸之路”)是以习近平同志为主动应对全球形势深刻变化、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我国的对外交往史历经荣辱衰,见证了民族复兴之历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丝绸之路于西汉开通,当时以陆路为主;唐朝时,对外交往活跃,丝绸之路水路并重,全面繁荣;明初,海上丝绸之路得以空前繁荣,其中最为壮观的,要数15世纪初的郑和下西洋材料二 (清朝时期)外国商人入境中国受到严格限制与中国的通商是季节性,仅于广州一处口岸,且管制甚严他们不得进入中国内地,种种规章制度转为限制他们的活动范围而定——摘自(美)基辛格《论中国》材料三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广东省委原书记习仲勋提出:“利用临近港、澳的有利条件,在广东搞出一个出口加工区。
邓小平当即表示赞同:“还是叫特区好!” “中央没有钱,可以给些政策,你们自己去搞,杀出一条血路来!”请回答:(1)唐朝时通过陆路到天竺(今印度)游学的著名人物是谁?(1分)结合所学知识,概述郑和下西洋的目的和影响?(1分)(2)材料二清朝实行怎样的对外贸易政策?(1分)采取此政策造成了什么严重危害?(1分)(3)根据材料三,中国共产党做出了什么决定?(1分)这一决定有何重大意义?(1分)(1)玄奘1分)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2分,答宣扬国威也给分)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机枪了我共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2分,只答“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给1分)(2)闭关锁国1分)不利于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导致中国在世界上落伍1分)(3)设立经济特区1分)是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利于吸收外资,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2分)◆(2015·贵州黔东南)16.观察图片,回答问题1)上图为汉朝时开通的中外交通要道,请分别写出它的名称及起点2 分)(2)奉汉武帝之命,为开辟这条交通要道做出重要贡献的人物是谁?(1 分)(3)唐朝时有两位高僧也曾经为中外文化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们是谁?(2 分)(4)明朝时曾出现过中外交流的高峰,与之相对应的历史事件是什么?(1 分)(1)丝绸之路;长安(2分) (2)张骞(1分) (3)鉴真、玄奘(2分) (4)郑和下西洋(1分)◆(2015·海南省)21.友好交往,和平共处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陆地丝路之繁荣】材料一 丝绸之路以商队运输形式从中国到古罗马,连接了欧亚大陆的两端丝绸之路流通着大量的、品种多样的手工业品和农产品商人、传教士和其它一些旅行者,也带着他们的信仰、价值观念和宗教信念来自远方——杰里﹒齐格勒《新全球史》(1)写出材料一中,往来于丝绸之路上的物品和文化4分)由此可知,丝绸之路在历史上起了什么作用?(2分)【海上丝路之昌盛】材料二 明初海上丝绸之路得以空前繁荣从1405年到1433年的28年间,郑和连续7次统率百艘巨舰,27000多名官兵,渡南洋,过印度洋,达红海,航程总计16万海里,历经东南亚、南亚、西亚和东非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王介南《中外文化交流史》材料三 郑和每到一地,都以中国的丝绸和瓷器换取当地的特产或馈赠当地的国王,与当地居民公平交易,互通有无不占别国一寸土地,未掠他人一分财富——《郑和下西洋——伟大的和平使者》(2)根据材料二、三,概括郑和下西洋的特点4分)【一带一路之复兴】材料四 2015年3月,习近平在博鳌论坛上发表演讲,再次谈及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这一宏伟构想从历史深处走来,融通古今连接中外,承载着丝绸之路沿途各国发展繁荣的梦想,赋予古丝路崭新的时代内涵。
3)结合材料,谈谈你对“古丝路崭新的时代内涵”的理解(2分)(1)物品:农产品、手工业品每点1分,共2分)文化:信仰、价值观念、宗教信念答出其中两点即可,共2分)作用:促进了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其他答案意思相符亦可,2分)(2)特点:时间长、次数多、规模大、范围广、公平交易、和平交往公平交易”“和平交往”至少要答出一点每点1分,共4分)(3)理解:古丝路曾搭起古代中国与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