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关公崇拜是一道独特的文化风景线.doc

7页
  • 卖家[上传人]:自***
  • 文档编号:79776340
  • 上传时间:2019-02-18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60.80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关公崇拜是一道独特的文化风景线关公,在天下海内外华人的心目中,既是一个万人师表的公众人物,又是一个难以言表的复杂人物说起其身份复杂和独特,可以从三个层面来解释:一是一个历史人物,特指西晋陈寿的史书《三国志》中的“关羽”;二是一个文学人物,特指明初罗贯中的小说《三国演义》里的“关云长”;三是一个戏曲人物,特指元代关汉卿杂剧《单刀会》等戏剧舞台的“红脸关公”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和戏曲说唱艺术里一连串精彩的传奇故事,让关公彻头彻尾成为了一个家喻户晓的英雄说不尽的民间故事和传说,更是给关公形象抹上了浓厚的神秘色彩,关公文化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纵观历史,中国古代名将多如繁星,但却只有关羽一个人,被后世尊为关帝、关圣、关老爷、关夫子也仅仅只有关羽一个人,获得了民间百姓和历代帝王这上下两个阶层的共同拥戴,形成了关公崇拜和关公信俗的独特风景一. 传奇人生到神奇形象称谓的升格关羽(160~219)的生辰正史不见记载民间对关羽生辰却流传有好几种说法比较、考证几种资料,较为可信且成公论的是:关羽生于汉桓帝延熹三年六月二十二日关羽的出生地河东郡解县常平里,(今山西省运城市解州镇常平村)羽生自有封建文化教养的农家,初名长生,后改为羽,取字云长,青少年时期在家习文练武兼作农事,“稍长娶妻胡氏,于灵帝光和元年(178)五月十三日生子关平”。

      大约在关羽23岁的时候,即光和六年(183),因斩杀恶豪吕熊而逃离家乡5年后至涿(今河北省涿州市)结识刘备、张飞,三人结为异姓兄弟时值黄巾农民起义的风暴席卷全国,统治者纠集各地军队,对起义军进行血腥镇压,关羽即随刘备在涿县招募乡勇,组织武装,先后参加了幽州太守刘焉、中郎将卢植、校尉邹清和校尉都亭侯公孙瓒的军队,同黄巾起义军作战献帝初平元年(190),刘备依附公孙瓒,被任为平原县(今山东省平原县)令,后领平原相,关羽、张飞并为别部司马,统领郡属军队建安二十四年(219),刘备击败曹操占领汉中,自称“汉中王”,拜羽为前将军、假节钺,列“五虎上将”之首八月,羽乘孙权与曹操交兵之机,率其主力北上攻打樊城、襄阳,放水淹杀曹军,斩杀曹将庞德,收降于禁,威镇华夏就在关羽志得意满之时,同年十月,孙权遣吕蒙抄其后路,袭取荆州羽腹背受敌,军心涣散,处境危艰十一月,羽从樊城撤军,企图夺回荆州,途中连遭吴军截击,部卒走失,战斗力大减羽见夺回荆州无望,且战且退,先抵麦城(今湖北省当阳县东南),欲逃往西川与刘备会合十二月,羽从麦城败退临沮章乡(今湖北省安远县北),被孙权伏兵所擒,与子平同时遇害,时年59岁千余年来,关羽累加追封,被历代尊为“关公”、“关帝”、“武圣”,奉祀庙宇遍布全国城镇乡里,成为家喻户晓的神化人物。

      上下五千年,人物何其多,流传影响远,唯恐几何人?纵观历史,上下求索,一个人,一辈子,称呼何其多,称谓何其杂,普天之下,唯关公也梳理关羽传奇人生,汇总关公神奇形象,从称呼到称谓,从史料到文学,从崇拜到尊崇,从宗教到信俗,从帝王到庶民,从黑道到白道,关公的地位在一步步升级,关公的名号在一下下升格1.史书记载称谓:关羽——羽在《三国志》里,晋臣陈寿评曰:“关羽、张飞皆称万人之敌,为世虎臣羽报效曹公,飞义释严颜,并有国士之风然羽刚而自矜,飞暴而无恩,以短取败,理数之常也据此观之,直呼关羽,或简称羽陈寿在书中表现出品题人物的兴趣他说刘备是英雄,曹操是人杰,孙策、孙权是英杰,诸葛亮、周瑜、鲁肃是奇才,庞统,高俊,程昱、郭嘉、董昭是奇士,董和、刘巴是令士,和洽、常林是美士,徐邈、胡质是彦士,王粲、秦宓是才士,关羽、张飞、程普,黄盖是虎臣,陈震、董允、薛综是良臣,张辽、乐进是良将,这都反映了当时的时代风气《三国志》取材精审,作者对史实经过认真的考订,慎重的选择,对于不可靠的资料进行了严格的审核,不妄加评论和编写,慎重的选择取材之源这虽然使《三国志》拥有了文辞简约的特点,但也造成了史料不足的缺点从魏、蜀、吴三书比较来看,《蜀书》仅得十五卷,较魏、吴两书更简。

      这大概是魏、吴两国的史料多于蜀的原故陈寿写《三国志》时,魏国已有王沈的《魏书》,吴国也有韦昭的《吴书》可作参考,这给陈寿搜集史料提供了极大方便而蜀汉既没有史官,也没有现成的史书可借鉴,搜集史料就非常困难陈寿费了很大气力,连一些零篇残文也注意搜寻,《蜀书》才仅得十五卷之数《蜀书》中的许多重要人物的事迹,记载都十分简略,可见蜀汉的史料是相当缺乏的由此可见,陈寿在《蜀书》里有关关羽叙事简略、史料不足也就不足为奇2.通俗演义称谓:关某——关公——关云长——关将军 元末明初罗贯中综合民间传说和戏曲、话本,结合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注的史料,在元代刊行《三国志平话》故事框架轮廓基础上,根据他个人对社会人生的体悟,创作了《三国志通俗演义》,现存最早刊本是明嘉靖年所刊刻的,俗称“嘉靖本”,本书24卷清康熙年间,毛纶毛宗岗父子删改后,成为今日通行的一百二十回本《三国演义》在章回体小说《三国演义》里,从第一回“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关公出场始,到第七十七回“玉泉山关公显圣,洛阳城曹操感神”关公显灵至,粗略加以统计,与关公有关的章节共计16回目其中,比较集中的有3回目,从第二十六回到二十八回,内容主要是“挂印封金”“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斩蔡阳”“主臣聚义”等,而更为集中并连续的有5回目,从第七十三回到第七十七回。

      内容大致涉及“攻占襄阳”“水淹七军”“刮骨疗毒”“败走麦城”“玉泉山显圣”等等在《三国演义》中,晋人罗贯中使用几种称谓:一是别人称呼最普遍且最多的“关云长”,如第五十回“诸葛亮智算华容,关云长义释曹操”,第六十六回“关云长单刀赴会,伏皇后为国捐躯”等等;二是关云长自称和对手称呼的“关某”,如第五十回里的“关某特来请死”“关某无能”,第二十七回的“关某休走”等等;还有一个作者唯一使用称其“美髯公”如第二十七回“美髯公千里走单骑,汉寿侯五关斩六将”,再有一个曹操的专用称呼“关将军”如第二十七回“恐将军途中乏用,特具路资相送第五十回的“关将军别来无恙!”第七十七回“关将军真天神也!”等3.戏曲舞台称谓:关大王——美髯公——红脸关公文学艺术作品中的关公形象可谓是多姿多彩,各具神韵不过人们对于关公最深刻的印象,莫过于妇孺皆知的红脸在中国人的传统认识中,红色代表着反抗的精神,代表着正直和正义,红色的背后,蕴涵着极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其实,关羽本不姓关,关公也原本不是红脸?关羽,本姓冯,名贤,字长生,后改姓关,名羽,字云长,本字寿长据民间流传说法,是一个典型的白面书生关于关羽的历史事迹,散见于不少史书,事迹最详实可信的,是陈寿的《三国志》,可在这本书中,从头至尾找不到任何关于关羽是红脸的记载。

      千百年来,从民间故事到艺人说唱,从文人加工到戏曲舞台,关羽逐渐从白面书生演变成为红脸大汉,《三国演义》的“定型”和戏剧文学的渲染,使红脸关公的形象家喻户晓这种打乱历史编码的造神行为,凝聚了中华民族红色崇拜的文化心理,表达的是人们对于忠义关羽的无限崇敬至于美髯公的真伪,《三国志》确有记载,刘备占领益州后封赏功臣,拜关羽督荆州事,同时封赏投诚的马超为平西将军关羽看到马超也被封赏,有些不高兴,于是写了一封信给诸葛亮诸葛亮在回信中提到“犹未及之髯之绝伦逸群”,意思是说马超的胡子不如关羽漂亮,以此劝慰了关羽4.黑白两道称谓:关二哥——关二爷在洛阳关林,以前经常有一些年轻人到关二爷坟前拜把子,认为只有这样做,才显得更有诚意,因为义薄云天的关老爷就在天上看着呢在香港,警察与三合会成员是对立的三合会早期是一个道教反清的帮会,所以会拜祭道教大神关羽而警察崇拜关帝的习惯是源于1930年代的油麻地警署某位华探长,其后扩展至各个纪律部队,如消防、海关等他们同样地推崇、尊敬关羽,称他为“关二哥”、“关公”、“关帝”等,因两方都相信,关公是会保卫尽忠尽义之人,所以双方都不认为存在信仰上的冲突黑白道上有个规矩,同辈多以兄弟相称,而长辈则尊称为爷,如此义结金兰、闯荡江湖恰遇桃园结义、匡扶汉室极其相似,排行老二的关羽以忠义深的青睐,习惯上南方及海外称“关二爷”“关二哥”居多,在北方习惯称呼“关老爷”。

      5.宗教崇拜称谓:关帝——关圣帝——武圣人关公是后人对关羽的尊称,也是一般的习惯称呼三国时,关公封为汉寿亭侯,从北宋时的宋徽宗始,关公开始称王,明万历年间始封大帝,从清代始,关公成神,最长的尊称是清世宗在雍正三年(1725年)的封号“三代公爵、圣曾祖、光昭公、圣祖、裕昌公、圣考、成忠公”,读起来拗口且多达20多个字6.民间信俗称谓:关老爷——关夫子——武财神关老爷的称谓最早始于清代,而财神爷的出现,完全是商业的需求,体现在山西商人把票号做大到遍布全国范围山东人写《春秋》,山西人读《春秋》,一部《春秋》五经,扬名立腕二人关公被作为考试神而成为关夫子综而观之,关公从一个凡人到圣人再到诸神,从一个关将军到关大王再到关圣帝,从关老爷到关夫子再到关财神,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一个历史发展的产物,一方面反映出历代帝王的一种政治诉求,另一反面折射出民间百姓的一种祈福需求二.彰显独特人格魅力六元素的升华关羽在历史上实有其人,生于东汉末,河东解良人,投刘备,与张飞、刘备桃园结义,成为刘手下大将官渡之战被俘,曹操善待之,封其为汉寿亭侯,但他封金挂印,过五关斩六将,仍投刘备后刘备取汉中,关羽守荆州先是水淹七军,大胜曹军;继则骄傲轻敌,败走麦城,死于东吴之手。

      并因而引发西蜀与东吴大战,火烧连营,致西蜀元气大伤,刘备、张飞先后亡故说起来,关羽非但不是什么神通广大的英雄,甚至还有愧于西蜀其死后在民间的影响,本来并不大 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武圣人是姜尚,与其相比,关羽虽有传奇经历,却无传奇功绩姜尚助周伐纣建立起的不朽功勋,关羽只能望其项背,不可同人而语在众星闪耀的三国时代,关羽似乎不是很耀眼论勇猛,关羽比不上吕布,因为三英战吕布都打不赢;论忠诚,关羽比不上许褚,因为人家起码没投降过;论智谋,关羽比不上周瑜,因为火烧赤壁全靠周郎;论才能,关羽也比不上马超,因为人家可是杀得曹操割须弃袍与同时代的人物相比,关羽的战功并不突出,而且还有性格缺陷,陈寿曾评价“羽刚而自矜”,而这样一位刚愎自用、傲慢自大的将领,为何能脱颖而出,成为新的武圣人呢?无他,“忠义”二字而已严格意义来讲,作为一名名副其实的败军之将,关羽似乎没有什么功绩可言,关羽的一生,除了斩颜良、攻襄樊之外,战绩乏善可陈,但有一个其他人都无法比拟的优势:忠义当然,许褚之于曹操,周瑜之于孙权,都是忠诚的,但能将忠和义一肩双担的,也只有关羽刘备和关羽既是君臣关系,又是兄弟关系,《三国志》的记载是“寝则同床,恩若兄弟”。

      关羽对刘备,既有臣下对君主的忠诚,又有兄弟之间的义气,而这些都是三国中任何人都不具备的初,曹公壮羽为人,而察其心神无久留之意,谓张辽曰:“卿试以情问之既而辽以问羽,羽叹曰:“吾极知曹公待我厚,然吾受刘将军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吾终不留,吾要当立效以报曹公乃去辽以羽言报曹公,曹公义之尽管陈寿对关羽的忠义故事只有短短数语,但罗贯中却据此大加渲染,造就了“屯土山约三事”“夜读春秋”“封金挂印”“过五关斩六将”“斩蔡阳”等诸多让人荡气回肠的故事,关羽的忠义形象顿时搞得起来关公匡扶汉室的战斗经历,奠定了蜀汉五虎上将之首的地位透过关公戎马倥偬、传奇一生的战争轨迹,折射出关公独特的人格魅力,即忠义仁勇、忠孝两全、忠义春秋、忠义人生,由此而升华为中华民族的一种文化符号——忠义精神细心分析一下,关公忠义人生,其独特人格构成,可概括为六大元素:1.忠:忠心,在关羽身上,从“身在曹营心在汉”的“过五关斩六将”。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