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关于时代楷模张桂梅的先进事迹.docx

17页
  • 卖家[上传人]:工****文
  • 文档编号:309964059
  • 上传时间:2022-06-14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2.32KB
  • / 1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关于时代楷模张桂梅的先进事迹 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事迹,肯定对各类事迹都很熟悉吧,事迹有两种用途:一是宣传典型,二是评选先进下面是给大家准备的关于时代楷模张桂梅的先进事迹,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关于时代楷模张桂梅的先进事迹1 2008年9月1日,在张桂梅老师的倡导下,在省、市、县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下和社会各界捐助下,丽江华坪女子高中开学了女子高中是全国第一家全免费的高中,是践行教育公平的改革先遣队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免除一切费用,同时也在党和老百姓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开学那天,一些家长放声哭起来,激动地喊出了:“感谢共产党,感谢政府,感谢全社会好心人!” 在女高建校10年中,张桂梅老师先后失去了三位亲人,但每一次,都没能回去看一眼但即便如此,在募捐中,她还是会遭到一些不解甚至有次被人放狗出来追咬小脑萎缩的她本来就不能很好的保持平衡,自然跑不过恶狗一番撕咬后,看着被狗撕破的裤腿和流血的脚,想着自己的委屈,她坐在地上放声大哭还有一次,在人群中募捐,被以为是骗子,被人在大庭广众之下把口水吐到脸上张桂梅为了心中那份对党的教育事业的忠诚,默默承受着 一、不忘教育初心用生命办学 办校10年来,3650个日夜身患重症、满身药味、满脸浮肿的张桂梅住在女子高中学生宿舍,与学生同吃、同住,陪伴学生学习。

      每天早上5点钟起床,托着疲惫的身躯咬牙坚持到晚上12点30分才睡,周而复始,常年如此 办校10年来,张桂梅每年春节一直坚持家访,亲自走访了1527名学生的家庭,没有在账上报过一分钱学生来自丽江市四个县的各大山头,家访行程十万多公里不管山路多么艰险,她从未退缩车子到不了,便步行;步行走不稳,爬也要爬到每次家访回来,她都要重病一次张桂梅用柔弱的身躯扛过了病痛带来的巨大的痛苦,用共产党人的信念,支撑着走进每个孩子的家 10年来,张桂梅老师为了女子高中,一直孜孜不倦的前行用生命陪伴着女高的孩子,忘记了失去亲人的悲痛,忘记了别人诸多不解、非议和委屈,忘记了头顶上的一长串殊荣,忘记了折磨她的病痛和不幸,忘记了年龄和生死,以忘我的精神投入到党的教育事业的实现中她坚信就是要让最底层的百姓看到希望;要让他们的孩子和所有孩子一样,享受教育的公平,享受到党和政府的阳光与温暖;学校就是要培养能回报社会、真正具有共产主义理想、能把自己从社会上得到的帮助再传递下去的学生她曾经这样说过:“如果说我有追求,那就是我的事业;如果说我有期盼,那就是我的学生;如果说我有动力,那就是党和人民 二、打破常规改革创新以信仰教育培养社会主义合格的接班人 女子高中靠什么走到了今天,刚开始的女子高中没有宿舍,没有食堂、厕所,没有围墙。

      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都住在教室里,食堂、厕所和邻近的学校共用困难可想而知,经常老师和学生哭成一片,教师辞职、学生不读是常有的事这时,在张桂梅那共产党人的坚定信念的影响下党支部率先打破常规,以党建统领校建 ,开创了 “五个一”党性常规活动,“五个一”即“全体党员一律佩戴党徽上班”、“每周重温一次入党誓词”、“每周唱一支革命经典歌曲”、“党员每周一次理论学习”、“组织党员每周观看一部具有教育意义的影片并写观后感交流” 张桂梅之所以为党的教育事业、为人民的教育事业锲而不舍、坚定不移、无私奉献,就是因为她具有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虽病魔缠身,遭受一次又一次的打击,却始终把学生放在心上,把党的教育事业放在心上 她把所有捐给她治病的钱和奖金、工资,共70多万元全部捐献出来修建乡村校舍,2015年,她把-党代表证、五一劳动奖章、奥运火炬和毕生获得的所有荣誉证书,毫无保留的全部交给了组织,全部保留在了县档案馆里她说:“是党为她指引了一条光明的人生路,是党为她铺满了鲜花盛开的路,她所做的算不了什么,她就是要以共产党人坚定的理想信念,为党和人民奉献自己的全部 关于时代楷模张桂梅的先进事迹2 清晨5点15分,张桂梅和往常一样,从女生宿舍的钢架床上爬起,坐着宿管员的电摩来到教学楼,在学生到来前,把每层楼的灯一一打开。

      清晨5点15分,张桂梅和往常一样,从女生宿舍的钢架床上爬起,坐着宿管员的电摩来到教学楼,在学生到来前,把每层楼的灯一一打开 10多年来,张桂梅每个上学日都坚持着这个颇具仪式感的习惯姑娘们怕黑,提前把灯打开让她们更安心 爱人早年病故,张桂梅膝下没有儿女,她把母爱奉献给了女高的孩子 每逢假期,不管工作多忙,她都要抽出时间去学生家中挨个家访10多年来,她的足迹遍布丽江市一区四县,行程超过10万公里 有年寒假,张桂梅到华坪县荣将镇家访在街头,张桂梅一眼就看到高三学生山启燕正在路边卖甘蔗都要高考了,不好好在家看书,咋跑来卖甘蔗?”张桂梅生气地问 了解到山启燕父亲患病、家庭困难,张桂梅经常偷偷给她塞生活费,直到她顺利考上大学如今,大学毕业的山启燕已成为一名幼师 张桂梅名下几乎没有任何财产,她没有房、没有车,所有收入都用在了女高的学生们身上,自己一件衣服能穿10多年 2018年初,张桂梅病危入院,华坪县县长到医院看望她躺在病床上的张桂梅拉住县长的手说:“我情况不太好,能不能把丧葬费提前给我,我想看着这笔钱用在孩子们身上 我将无我,让信仰的力量传递 9月5日,华坪女高高一新生端坐在操场上,聆听入学后的第一堂“校课”。

      每周“校课”,小到学习生活,大到理想信仰,张桂梅都亲自授课 如今,这堂课让张桂梅愈发感觉吃力63岁的她站在教学楼前,身形有些佝偻,手指、胳膊、颈背上贴满了止痛膏药早上起床时,脚疼得不敢着地有时我真想不干了,可看着你们,我告诉自己必须坚持张桂梅对学生说 看到有学生抽泣,张桂梅连忙说:“不哭不哭,我答应你们,我会好好的,陪你们读完这三年……”话音未落,100多名新生已哭成一片 前不久,张桂梅被中宣部、教育部评为“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教育部发出通知,要求教育系统深入开展向张桂梅同志学习的活动丽江市专门设立了“张桂梅教育基金”,所筹集资金将用于支持华坪女高发展、补助贫困学生 让张桂梅感到欣慰的是,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正在接过她手中的接力棒受她的精神感召,许多华坪女高的学生大学毕业后,放弃了留在大城市的机会,选择投身艰苦偏远山区的教育事业 周云丽是华坪女高第一届毕业生从小穷苦的她,以前愿望是“走出大山、赚大钱”,但女高改变了她的想法2015年大学毕业后,周云丽考取了宁蒗县城的中学教师岗位听说女高缺数学老师后,她毫不犹豫放弃了县城工作、放弃了正式编制,来到女高做代课老师,一年后才转正。

      “老师老了,我们长大了周云丽说,“我们要继续她未竟的事业 关于时代楷模张桂梅的先进事迹3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我确信自己已经很久没有引用过这句似乎从小学开始就再也熟悉不过的经典话语了但是,此刻,回想着张桂梅同志诸多的先进事迹,我还是由衷地想到了这句话并想到了作者司马迁在他笔下,亘古历史中的人物形象至今读来都还栩栩如生、历历在目,或王侯将相或乡野小民,或英雄人物或奸佞之徒……孔子作春秋而乱臣贼子惧,司马迁的笔将中华民族精神涂上了鲜明的对比之色,可谓泾渭分明,生命的意义、数千年往事都在这句千古名言的评判之中一目了然 “十二年,她让1645名女孩走出大山,考上大学,从此改变自己和家人的命运……”“办这个女高,我可以把命搭上”,她唯一的执念是“余生能培养出考上北大、清华的学生”……读着、看着、想着这位来自大山深处的老师妈妈的先进事迹,不禁让人情上心头,泪落两腮这位已经63岁的创办了全国第一所全免费公办女子高中——丽江市华坪县女子高级中学的校长,已经将她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用在了为助力教育、摆脱贫困的伟大事业中去了 张桂梅的行动重于泰山,精神更是高于泰山。

      且不去相比那些腐化的国家蠹虫,那些唯利是图不择手段犯罪分子,那些庸庸碌碌的无志之人,还有那些自私自利、浑浑噩噩的小人,就是对比一下那些也自认为忙忙碌碌、按时上班、仅仅得意于能够做好本职工作的我们,也着实让人有些无地自容,因为她是在拿命去奉献和付出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越来越多的无名英雄、民族脊梁的事迹被深度挖掘出来,我们才恍然明白,那些为了共产主义理想抛头颅洒热血的无产阶级革命先辈的大无畏精神已经在这个时代扎根、发芽、结果,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共产主义接班人光荣继承了下来,她以及她代表的这个群体的分量也随着伟大的时代愈发凸显起来在云岭大地这块山少边穷的土地上,在云南几任省委市委主要领导“前腐后继”的大背景下,在脱贫攻坚进入到最关键收尾时刻,员、人民公仆、人民教师张桂梅同志这种大公无私、公而忘私、甚至舍生取义,为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为共产主义理想奋斗、奉献全部的宝贵精神显得多么得难得可贵,怎么评价都不为过 一方面为张桂梅同志的先进事迹深深打动和感染,另一方面不免还是有些心酸、心痛,心酸她这后半辈子老了谁来照顾,心痛她身上的十几种病痛折磨,甚至这些病痛的种类和数量可能都还在不断增加。

      病危通知书、多次晕倒、步履蹒跚,这都成了常态,但她却说“只要还有一口气,就要站在讲台上”有人说,张妈妈的这口气,撑在他们这群姑娘身上我分明看到了,一个伟大的灵魂,在坚守着初心她的初心,是将全部精力奉献给大山深处的孩子,照亮他们前进的方向;她的初心,是毅然决然坚持自己内心的理想,将自己的生命熔化进神圣的教育事业;她的初心,是不顾一切用实际行动去改变人生的命运,用不妥协的精神改变贫困和落后的面貌 经历过高考的残酷竞争,我心里深深地知道这份奉献和付出有多沉重,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惊险也曾经让我久久不愿过多回味那段“教室、食堂、宿舍三点一线”的较为苦闷的岁月,但是,我在内心却始终坚信,那是唯一能够改变我命运的“龙门”她用勤劳和汗水为大山深处的孩子们挣来公平的机会,孩子们的进步成为张老师、张妈妈人生升华的最好见证在教育资源仍显匮乏和不平衡的今天,你的努力就是最好的通行证她代表的是云南摆脱贫困、改变懒惰、走出封闭、发展自我的灵魂呐喊这份精神尤其需要被呵护,边远山区孩子们的未来需要呵护,张桂梅老师更需要被呵护,她就是自我奋斗、努力拼搏去改变命运的代言人我知道她代言的珍贵,她是在为边远山区代言、为贫困地区的女孩代言,也是为未来代言。

      在她的努力之下,尊师重教的传统逐渐重新培养,像张老师一样的人还有很多很多,那是一份宝贵的精神图腾 是什么支撑着她一路走来?她说“有人说我爱岗敬业,有人说我疯了,也有人说我为了荣誉有人不理解,一个人浑身是病,却比正常人还苦得起支撑着我的,是员的初心和使命,让我直面这片热土时,心里不愧我不知道,那一排排的奖项对她而言意味着什么,但是,我知道如果没有她,就可能没有这所已经声名鹊起的免费女子中学,不会有更多的关注和关爱汇入到这个爱的河流之中;而同样的道理,如果没有她用尽毕生精力筹建和守护女子中学,她的人生也许就不会这样绚烂而纯粹 从她的经历之中我得知,她出生于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的一个满族农民家庭,在她很小的时候,母亲就病逝了,十多岁的她跟随参加“三线建设”的姐姐来到云南省中甸县(现香格里拉市),从此便与云南结下了不解之缘我也是外省来的人,也是从来的那天开始就想要扎根云岭大地,一方面发展自我,一方面为云南奉献云南人不排外,云南人的热情,云南人的豪情,都曾深深地感染过我凭着这份感动,我们就可以找到家的归属,凭着内化于心、外化于形的努力,我们就可以感动他人、感动世界因此,我们这群人也就有了共同的理想、共同的执念。

      张桂梅也想过,她死了以后,就。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