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自动跟踪补偿消弧线圈成套装置技术条件.docx
36页Q/LB.□XXXXX-XXXX自动跟踪补偿消弧线圈成套装置技术条件目次前言 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基本功能、构成和分类 34.1 基本功能 34.2 构成 34.3 分类 45 使用条件 45.1 消弧线圈、接地变压器等一次设备及其附件 45.2 消弧线圈控制器 56 成套装置技术要求 66.1 自动跟踪时间 66.2 系统电容电流测量误差 66.3 装置启动电压 66.4 残流 66.5 残流稳定时间 66.6 装置额定运行时间 66.7 补偿电流下限 66.8 级差电流 66.9 中性点位移电压 76.10 谐波电流 76.11 补偿状态退出 76.12 识别系统单相接地状态 76.13 脱谐度设定 76.14 并列运行 77 主要部件技术要求 77.1 消弧线圈 77.2 接地变压器 97.3 控制器 117.4 配套设备 158 检验规则 158.1 出厂试验 158.2 型式试验 158.3 特殊试验 168.4 试验项目 169 试验方法和要求 189.1 成套装置 189.2 消弧线圈 209.3 接地变压器 219.4 控制器 229.5 阻尼电阻 249.6 电力电子器件 2410 标志、标签和随行文件 2411.1 标志 2411.2 标签 2511.3 随行文件 2612 包装、运输和贮存 2612.1 包装 2612.2 运输 2612.3 贮存 26附录A(规范性)成套装置真型试验或模拟试验 2735自动跟踪补偿消弧线圈成套装置技术条件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自动跟踪补偿消弧线圈成套装置(以下简称成套装置)的基本功能、构成、分类、使用条件、成套装置和主要部件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设备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6kV~66kV电压等级中性点谐振接地系统的自动跟踪补偿消弧线圈成套装置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 1094.1 电力变压器 第1部分 总则GB/T 1094.2 电力变压器 第2部分 温升GB/T 1094.3 电力变压器 第3部分:绝缘水平、绝缘试验和外绝缘空气间隙GB/T 1094.6 电力变压器第6部分电抗器GB 1094.11 电力变压器第11部分:干式电力变压器GB 2536 变压器和开关用的未使用过的矿物绝缘油GB/T 4797.4 电工电子产品自然环境条件 太阳辐射与温度GB/T 9361 计算站场地安全要求GB/T 10230.1 分接开关 第1部分: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GB/T 11287 电气继电器 第21部分: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振动、冲击、碰撞和地震试验 第1篇:振动试验(正弦)GB/T 13384 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GB/T 7261-2016 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基本试验方法GB/T 13729 远动终端设备GBT/14537 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冲击与碰撞试验GB/T 14598.26-2015 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 第26部分:电磁兼容要求GB/T 17626.9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脉冲磁场抗扰度试验GB/T 17626.10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阻尼振荡磁场抗扰度试验GB/T 16927.1 高电压试验技术 第1部分:一般定义及试验要求GB/T 50064 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设计规范GB/T 50065 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消弧线圈arc suppressing coil接到电力系统中性点与地之间,用以补偿单相接地故障(谐振—接地系统)时的相对地电容电流的电抗器3.2 自动跟踪补偿消弧线圈成套装置arc suppressing coil apparatus with automatic follow compensation该成套装置在系统正常运行时实时自动测量系统电容电流;在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时自动进入补偿状态,在系统中性点与地之间输出与系统单相接地电容电流相对应的感性补偿电流,以限制接地电流及消除接地电弧;接地故障消除后自动退出补偿状态3.3 接地变压器 earthing transformer接到电力系统中,为系统提供一个直接接地或经阻抗接地的中性点的三相变压器或电抗器注: 接地变压器也可以向本地辅助负载供电3.4 系统电容电流(IC) system capacitive current三相系统总的电容电流为(3/Xco),为系统线对中性点电压,Xco为每相对地容抗3.5 系统单相接地电容电流 single-phase grounding capacitive current中性点不接地或中性点谐振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时流经接地点的电容电流。
当系统发生单相金属性接地时,系统单相接地电容电流数值等于或接近系统电容电流3.6 预调式装置preset apparatus装置在系统正常运行时测量系统电容电流,并预先调节电感值到设定的补偿状态,单相接地发生后对系统单相接地电容电流进行补偿注: 装置在系统正常运行时由专用设施(阻尼电阻等)抑制装置的电感与系统对地电容的串联谐振;当单相接地故障发生后,自动退出此设施以输出设定补偿电流;当检测到接地故障消除后自动投入此设施3.7 随调式装置 post-set apparatus装置在系统正常运行时测量系统电容电流,并设定补偿参数,单相接地发生后自动进入设定补偿状态,对系统单相接地电容电流进行补偿注: 装置在系统正常运行时其电感量远离与系统对地电容发生串联谐振的值;当单相接地故障发生后,自动进入设定的补偿状态以输出设定补偿电流;当检测到接地故障消除后其电感量自动远离谐振点3.8 残流 residual current谐振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时,经消弧线圈补偿后流过接地点的电流3.9 残流稳定时间decay time for residual current系统发生单相接地开始时刻到残流小于设定值的时间间隔。
3.10 自动跟踪时间automatic follow time系统在正常运行中,当系统电容电流发生一定程度变化时,装置由一种设定状态调整到另一种设定状态的时间注: ①预调式装置设定状态的调整由执行机构实施,状态调整需要时间,其自动跟踪时间包括系统电容电流变化更新测量时间和装置由变化前设定状态调整到变化后设定状态的时间②随调式装置设定状态的调整由控制器设定,其状态调整时间可忽略不计,自动跟踪时间仅为系统电容电流变化更新测量时间3.11 启动电压threshold voltage装置判断系统发生单相接地从而进入补偿状态的系统中性点对地电压3.12 脱谐度(υ) off-resonancedegreeυ=(IC-IL)/ IC×(100%) ……(1)式中:IC-系统电容电流;IL-消弧线圈输出的补偿电流当υ<0时,为过补偿;当υ=0时,为全补偿;当υ>0时,为欠补偿3.13 级差电流step current有级调节的装置相邻档位在消弧线圈额定电压下输出电流之差3.14 金属性接地故障direct grounded fault系统某一相直接与地连接的故障,此时系统中性点对地电压通常达到或接近相电压。
3.15 阻抗接地故障resistance grounded fault系统某一相经过一定的阻抗与地连接的故障,此时系统中性点对地电压受接地阻抗影响,通常小于相电压3.16 电弧接地故障arc grounded fault系统某一相经过电弧与地连接的故障3.17 装置额定运行时间apparatus rated operation time系统单相接地故障时装置在额定容量状态下允许运行的时间4 基本功能、构成和分类4.1 基本功能自动跟踪系统电容电流的变化并据此设置补偿状态;当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时,装置应立即做出判断并启动,并尽快达到设定的补偿状态;档接地故障消失时,装置应能及时退出补偿状态状态;装置宜采取减少级差电流或无极调节等措施减少残流,利于接地电弧的自行熄灭;装置不应对系统产生不良影响并应满足系统的相应要求;装置应易操作少维护,结构应紧凑4.2 构成装置一般包括:为系统提供人工中性点的接地变压器(可带其他负载);在系统中性点与地之间接入的提供感性补偿电流的消弧线圈;控制消弧线圈行为的控制器;以及保证成套装置正常工作的相关辅助设备,或者由具备以上相应功能的设备组成装置典型构成示意图如图1所示。
注:经用户和制造商双方协议,还可配套提供选出和跳开接地故障线路的选线装置、跳闸装置以及记录接地故障有关参数的故障录波装置等图1 装置典型构成示意图4.3 分类4.3.1 消弧线圈补偿电流的调节原理分类原标准:调匝式、高短路阻抗变压器式(相控式)、调容式、调气隙式、直流偏磁式、磁阀式等修改为:调匝式、相控式、调容式、调气隙式、直流偏磁式、磁阀式等4.3.2 装置投入及退出补偿状态的方式分类预调式和随调式4.3.3 一次设备绝缘介质分类油浸式和干式4.3.4 其他形式分类有级调节式和无级调节式;组合式、一体式、分立式等5 使用条件5.1 消弧线圈、接地变压器等一次设备及其附件5.1.1 环境条件a) 海拔高度不超过1000mb) 环境温度日最高温度:40℃;日最低温度:-25℃;日最大温差:25Kc) 相对湿度不大于95%;d) 日照条件阳光辐射不大于1000W/m2(晴天中午);注1:在一定的阳光辐射条件下,为了使温升不超过规定值,必要时可采取适当的措施,如加盖屋顶、强迫通风等,或者降容注2:阳光辐射的详细资料见GB/T 4797.4e) 安装环境大气污秽条件:支柱绝缘子盐密不大于0.03mg/cm2;无爆炸危险、无严重霉菌; 地震引发的地面加速度ag: 水平方向不大于3m/s2;垂直方向不大于1.5m/s2 (设计中不需特殊考虑此限度内的地震问题)。
5.1.2 消弧线圈接地条件消弧线圈的接地应满足 GB/T 50065及其他相关标准的要求,具体如下:a) 消弧线圈的接地端子应采用专门敷设的接地线接地;b) 接地线的截面应按消弧线圈额定电流进行热稳定校验,敷设在地上的接地线长时间温度不应大于150℃,敷设在地下的接地线长时间温度不应大于100℃;c) 接地线应便于检查潮湿的或有腐蚀性蒸汽的房间内,接地线离墙不应小于10mm;d) 接地线应采取防止发生机械损伤和化学腐蚀的措施;e) 接地线与接地极的连接,宜用焊接;接地线与消弧线圈接地端子的连接,宜用螺栓连接,并应加设防松垫片5.2 消弧线圈控制器5.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