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西方心理学史总结(终稿)(共24页).doc

24页
  • 卖家[上传人]:des****85
  • 文档编号:241181574
  • 上传时间:2022-01-16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8KB
  • / 2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 西方心理学史总结(终稿) 西方心理学史总结 绪论与第一章 西方心理学的起源与建立 1、 西方心理学史的编纂原则: 时代精神说和伟人说 精神说和伟人说最早由波林在 1950 年发表的《实验心理学史》 作出区分, 在波林看来,时代精神作用就是社会的文化条件阻止或者促进科学的发展 伟人说则主张科学上的一切 进步和变化都是直接由指引和改变了历史进程的独特的伟人 的意志和力量决定的 从根本上说, 时代精神说和伟人说的统一原则就是处理好个人与其时代历史条件的辩证 关系, 而且这种时代条件不光是社会文化条件, 还应包括政治、 经济诸条件 2、 古希腊繁荣时期哲学心理学思想 1)普罗泰戈拉 他主张人是一切事物的尺度, 这句话对人本主义心理学有重要意义 他第一个明确提出, 政治上、 伦理上的美德可以由教育养成, 他最早从自 然研究转移到注意人事问 题, 引起人们关心人怎样思想、 怎样欲望等问题, 这对于心理学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2)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认为知识即回想, 从而看出他支持先天论。

      他认为知识是人的理性中固有的,教育只是设法把人所固有的知识引出来, 这也是他产婆术 的依据 他认为灵魂和肉体从根本上说是不同的东西 3)柏拉图 柏拉图作为苏格拉底的学生, 继承并发展了他的思想 柏拉图认为, 世界的本体是由理念构成, 世界万物都是理念派生出来的, 只有理念才是唯一真实可靠的东西 灵魂也 来自理念, 且可以在人死亡后离开人体回归理念世界, 从而灵魂可以永生、 轮回转世 柏拉图把人分成三个等级, 哲学王、 武士和劳动者, 和他的灵魂或心理三分法对应, 即理性、 意气和情欲 这是西方心理学史上最早的知、 情、 意的心理现象三分法 他认为, 人的一切知识都是先天就有的, 所谓学习就是在教学的帮助下对先天知识(理念形式)的回忆, 这就是理念回忆说 这一学说成为后来欧洲心理学关于天赋观念和内省法的最初表达形式 柏拉图提出一种联想的观点, 即认为对感性对象的学习, 实质上就是基于感性对象与理念形式相似或者两者经常有联系, 从而唤起人们的回忆 这是关于联想的相似律和接近律的最早描述 4)亚里士多德 亚里士多德是柏拉图的学生, 代表古希腊繁荣时期哲学思想的顶峰, 也是欧洲历史上对心理现象做过全面系统描述的第一人, 他的《论灵魂》 是西方心理学史上第一部关于 心理学的专门著作。

      亚里士多德认为魂是生活的动力、 生命的原理, 是身 体的形式, 灵魂与身体是统一不可分割的 这是心身统一为生命现象的唯物论观点 但是他又认为灵魂是生命的本质, 身体只是灵魂的工具, 只有灵魂才使得肉体的动作得以实现 亚里士多德反对柏拉图知、 情、 意的三分法, 他认为灵魂是整体的, 不可能分为部分, 但灵魂的功能可以分为两类, 一是认识功能, 另一个是动求功能 前者包括感觉、 记忆、 想象和思维, 后者包括欲望、动作、 意志和情感 他的这种分法是西方心理学史上最早的知与意的二分法 他在探讨回忆的条件时, 指出相似的、、 接近的和相反的事物有助于回忆 这是近代联想主义者称之为相似律、 接近律和对比律的雏形 3、 近代哲学心理学思想 1)笛卡尔 笛卡尔认为, 知识和能力是先天具有的, 因此, 他主张天赋观念论 他的反射论思想对生理学和心理学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笛卡尔认为人的心灵和身 体这两个实体可以 相互影响, 心灵仿佛是身体运动的指挥者 这就是他所谓的心身交感论 2)洛克 洛克是联想主义心理学的创立者, 他第一个提出联想 的概念, 认为联想是观念的联合, 为联想主义心理学奠定了 基础。

      他认为观念有两个来源, 一类来自 感觉, 另一类 来自反省 3)斯宾诺莎 斯宾诺莎认为心与物这两种属性是属于同一实体, 心或物的变式都只是这同一实体的变式, 这就是他的心身 一元论思想 他把知识分为三种: 感性知识、 理性知识和直观知 识, 只承认理性的可靠性, 否认感性的可靠性 他认为联想的条件是同时经验到的, 并提出情绪是由联想而推移的现象, 认为情绪有两类, 一类是心的主动状态, 一类是心的被动状态 4)莱布尼茨 莱布尼茨认为世界是由单子构成的, 物质只是单子的外部表现, 灵魂是人体中的最高单子 由此, 他对心身关系提出了预定和谐 的心身平行论 他认为, 灵魂单子和身体单子是互不影响的, 其间没有因果关系, 它们按照各自的规律活动, 预定和谐 论作为笛卡尔的对立面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5)赫尔巴特 赫尔巴特第一次明确宣称心理学是一门科学并提出意识阈 和统觉团 的概念 意识阈是指一个观念要从完全抑制状态进入一个现实观念的状态必须跨过的一道界限, 它不是固定不变的, 因为意识可以和无意识相互转化。

      而任何观念进入意识内, 都必须与意识中原有的观念整体相和谐, 否则就会被排斥, 这个观念的整体就是统觉团 赫尔巴特的思想对韦伯、 费希纳、 冯特和弗洛伊德的思想都有直接的影响 4.赫尔姆霍茨对神经冲动传导速率测定的意义 赫尔姆霍茨的研究的重要意义是使心理学家认识到心理过程是可以进行试验和测量的, 过去无法形容的灵魂 居然可以时间化, 从而打破了心理不能实验和测量的神话 5.韦伯定律和费希纳定律 韦伯定律: K= I/I I 代表刚刚能引起较强感觉的刺激增加量, k 是常数, I 代表原来的刺激量 费希纳定律: S=KlgR, 其中 S 是感觉强度, R 是刺激强度, K 是常数 第二章 内容心理学 1、 冯特 1)1879 年于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也是科学心理学诞生的标志 (如果这个都不记得了 , 千 万别说自 己是学心理学的 ) 2)1881 年创办《哲学研究》, 实际上是实验心理学第一种杂志 3)实验内省法: 把实验法和内省法结合起来, 以实验条件控制内省, 即在实验控制的条件下观察自我的心理过程, 以消除主观内省所带来的不利影响。

      实验内省法的原则: 1.要让被试了解自我观察开始的时间, 以便使被试做好一定的心理准备; 2.观察自我的过程开始以后, 被试必须集中注意于内部的心理活动, 避免各种无关刺激的影响; 3.必须控制实验条件, 使自我观察的过程能重复进行以便于验证; 4.经常变化刺激条件, 如增加或减少刺激, 或调整刺激的强度, 以使被试能把刺激和自己的心理过程分离开来 4)心理与生理的关系: 心身 平行论 人的心理不是大脑生理过程产生的结果, 心理过程与生理过程是两个独立的、 平行的系列 虽然心理过程总是有生理过程相伴随, 但心理过程并不依赖生理过程, 心理过程有自己的规律性, 不受生理过程支配 5)最基本的心理元素: 感觉和情感 感觉由作用于感官的刺激所引起, 它具有强度和性质两种特性 情感则是直接经验的主观方面, 它伴随感觉而产生, 是感觉的主观补充 6)情感三维说: 愉快不愉快、 紧张松弛、 兴奋沉静 统觉: 德国理性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即表示那种把特定心理内容由意识的范围提升到注意焦点的过程, 相当于我们现在所说的选择性注意。

      它具有心理组合的功能 7)心理复合的规律: 1.创造性综合原则 由各种不同的心理元素组成的心理复合体并非原有元素的简单相加, 元素的组合产生了新的性质; 2.心理关系原则 不同元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决定了各个元素的意义; 3.心理对比原则 两种相反或相对抗的意识状态在一定范围内可以相互加强 8)民族心理三要素: 语言、 神话和风俗 9)对冯特的评价 贡献: 1.使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2.创立关于感觉和情感的学说 3.所创立的实验心理学和民族心理学折射出冯特对心理学未来研究取向的构想 4.心理学发展的促进者, 培养了 一批优秀的心理学者; 局限: 1.片面地将实验内省法局限于初级心理过程, 该方法事实上可以研究高级心理过程 2.片面地认为心理学是一门纯科学, 事实上心理学是可以应用的 2、 艾宾浩斯 1)心理学史上第一次对记忆的实验研究, 是一项首创工作具有历史意思, 为实验心理学打开了一个新局面, 即用实验法研究所谓的高级心理过程, 打破了冯特的错误论断 2)深刻的概括了心理学史的本质, 即心理学有一个漫长的过去, 但有一个短暂的历史。

      3)与狄尔泰论战, 认为心理学史人文科学, 用解释理解的方法研究心理学, 而艾宾浩斯是用实验说明的方法研究心理学, 引出说明与解释之争 第二章 意动心理学 1、 布伦塔诺的意动心理学 研究对象: 意动 研究方法: 经验法(主要包括内部知觉或反省, 自 然观察法) 2、 斯顿夫 现象学: 一种哲学体系, 由斯顿夫的学生胡塞尔于 1900 年所著《逻辑研究》 中提出,起源于康德 现象学认为, 不能把现象同物区分开来, 呈现在我们意识中的一切都是现象,人们只认识自己被意识的现象 斯顿夫认为, 一切科学的研究对象都是直接经验 3、 形质学派 形质学派, 又称格拉茨学派, 于 年间由厄棱费尔和麦农创立 将布伦塔诺的意动心理学应用到形、 形质问题的研究上, 认为形、 形质的形成有赖于意动 1910 年该学说又经威塔塞克的努力继续传播 之所以被称为形质学派是因为其主要成就在于形质的形成 对格式塔心理学有直接影响 在知觉理论上, 是由元素主义到格式塔心理学的桥梁 4、 二重心理学 二重心理学主张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应是内容和意动的统一, 领导者是符茨堡学派的领袖屈尔佩(冯特的学生), 第一个明确提出二重心理学主张的则是麦塞尔(屈尔佩的学生)。

      二重心理学的目的在于调和冯特的内容心理学与布伦塔诺的意动心理学 但是他们没能把内容和意动看做一种对立统一的关系, 相反却认为二者在经验中可以互相分离 对二重心理学的评价: 贡献: 1) 提出心理学努力的方向, 对内容和意动的整合 2) 通过实验发现了无意象思维的存在 局限: 1) 内容与意动的区别是站不住脚的 2) 为了解决心理学是否研究内容和意动的问题, 而仅仅说我们可以兼收并蓄, 这是极端的折中主义的懒汉做法 第四章 詹姆士的实用主义心理学 1、 什么是意识流? 詹姆士主张, 意识不是一些割裂的片断, 而是一种整体的经验, 一种川流不息。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高等学校学生手册.doc 2025年区教育系统招聘编外教师储备人才事业单位考试押题.doc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认识轴对称现象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用乘法估算解决问题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不进位)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1200张纸有多厚教学设计范文.doc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多位数除以一位数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平移、旋转现象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多位数乘一位数教学设计范本.doc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平移与旋转教学设计范文.doc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乘数中间有0或末尾有0的乘法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进位)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不进位)》教学设计与意图.doc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我学会了吗教学课件.pptx 2025年连云港市妇幼保健院招聘专业技术人员考试笔试试题.docx 2025年深圳市大鹏新区发展和财政局招聘考试笔试试卷.docx 2025年绵阳市梓潼县财政投资评审中心招聘考试试题.docx 2025年来宾市妇幼保健院招聘考试笔试试题.docx 2025年无极县教育系统招聘教师考试笔试试卷.docx 2025年灵山县第三中学调配教师考试笔试试题.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