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儿遗尿宁颗粒治疗肾气不足型小儿遗尿症96例临床试验临床医学论文.doc
4页小儿遗尿宁颗粒治疗肾气不足型小儿遗尿症96例临床试验_临床医学论文 作者:张雪荣, 肖飞, 向希雄, 黄志军, 翟莉【摘要】 目的 评价小儿遗尿宁颗粒 治疗 肾气不足型小儿遗尿症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对肾气不足型小儿遗尿症患儿96例,采用分层区组随机、双盲双模拟、平行对照方法进行临床研究其中小儿遗尿宁颗粒组72例(口服小儿遗尿宁颗粒),阳性对照组24例(口服盐酸甲氯芬酯胶囊)疗程均为28 d观察疾病疗效和证候疗效结果 小儿遗尿宁颗粒对疾病疗效的总有效率为94.29%,阳性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5.65%非劣效检验结果显示,小儿遗尿宁颗粒组疗效不劣于阳性对照组对中医证候的总有效率为91.43%,阳性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2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小儿遗尿宁颗粒对肾气不足型小儿遗尿症的治疗效果不劣于阳性对照药盐酸甲氯芬酯胶囊,且临床应用未见副反应发生 【关键词】 遗尿/中医药疗法; 小儿遗尿宁颗粒/治疗应用; 肾气不足; 儿童小儿遗尿症是指小儿≥5岁,睡眠状态下不自主排尿≥2次/周,持续6个月以上,无明显生理反应和其他不适反应本院儿科参与由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 医院 负责主持,在Ⅱ期临床试验基础上,以盐酸甲氯芬酯胶囊为阳性对照,对小儿遗尿宁颗粒进行Ⅲ期临床试验。
对其治疗小儿遗尿肾气不足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了疗程4周的随机、双盲双模拟、阳性药对照临床试验现将临床试验结果作简要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试验设计 本项试验采用平行对照、随机、双盲双模拟临床研究的方法选择200506~200608湖北省中医院儿科门诊肾气不足型小儿遗尿症患儿,共96例,小儿遗尿宁颗粒组男51例,女21例,共72例(脱落2例),年龄5岁2个月至14岁,病程11个月至10年;阳性对照组男13例,女11例,共24例(脱落1例),年龄5~14岁,病程10个月至9年小儿遗尿宁颗粒组和阳性对照组人口学资料、病情、病程、合并疾病、生命体征、体格检查、疗前1周遗尿次数、主症计分和、证候计分和及中医证候单项评分等,两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高等医药院校教材《儿 科学 》[1],指5岁以上小儿夜间排尿不能控制,经常尿出而无知觉,排除因泌尿道感染、畸形、蛲虫病、脊髓损伤、癫痫、大脑发育不全、糖尿病、尿崩症等原因引起者 1.2.2 中医诊断标准 肾气不足证辨证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1)主要症状:睡中遗尿、熟睡不易醒;(2)次要症状:尿清量多、面色淡白、精神不振、形寒肢冷;(3)舌质淡、苔白、脉沉迟无力。
具备全部主症和次症中至少2项, 参考 舌脉,即可确诊 1.3 纳入病例标准 (1)符合小儿遗尿西医诊断标准;(2)符合中医肾气不足证辨证标准;(3)平均每月夜间遗尿次数在15次以上;(4)年龄5~14岁;(5)家长或监护人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1.4 用药方法 小儿遗尿宁颗粒组应用小儿遗尿宁颗粒(武汉健民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批号:20050301),5~7岁,每次5 g,每日2次;8~14岁,每次5 g,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阳性对照组应用盐酸甲氯芬酯胶囊(上海旭东海普药业有限公司,批号:20050301),每次100 mg,睡前半小时服用,每日1次为实现双盲,两组分别同时口服空白胶囊或空白颗粒服用方法同药物,疗程均为28 d另外,试验期间,不得使用兴奋中枢类西药及温补肾阳、固涩小便中药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两组组间治疗前后比较分析,先对变量分布进行正态检验服从正态分布时,用t检验或自身t检验,非正态分布用非参数统计方法 2 结果 2.1 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 2.1.1 疾病疗效根据积分法判定 (1)临床痊愈:治疗后夜间不再遗尿,或“主症计分和”为0;(2)显效:治疗后夜间遗尿次数减少50%以上,或“主症计分和”减少60%以上;(3)有效:治疗后夜间遗尿次数减少但不到50%,或“主症计分和”减少30%~60%;(4)无效:治疗前后夜间遗尿次数无明显好转,“主症计分和”减少30%以下。
2.1.2 中医证候疗效标准 (1)痊愈:“证候计分和”减少≥95%;(2)显效:“证候计分和”减少≥60%且<95%;(3)有效:“证候计分和”减少≥30%且<60%;(4)无效:“证候计分和”减少<30% 2.2 对疾病疗效的评定 见表1表1 两组小儿遗尿症患儿疾病疗效评价表1结果表明,两组肾气不足型小儿遗尿症患儿疾病疗效评价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3 证候疗效的评定 见表2表2 两组小儿遗尿症患儿证候疗效评价颗粒组7016(22.9)22(31.4)26(37.1)6(8.6)91.4阳性对照组236(26.1)6(26.1)6(26.1)5(21.7)78.3 表2结果表明,两组肾气不足型小儿遗尿症患儿证候疗效小儿遗尿宁颗粒组总有效率高于阳性对照组,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4 安全性分析 本次试验两组均无副反应两组用药前后生命体征变化及差值的组间比较,自身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小儿遗尿症是儿科常见病之一,据国外统计,5岁儿童小儿遗尿症占15%,随年龄增长,患病率逐年下降至10%~15%,到15岁时,小儿遗尿症占2%~5%,成人以后仍有2%~4%的小儿遗尿症[4]。
而Kim(韩国)在该国随机取样自21个地区调查23 949例5~12岁小儿,结果显示学龄前小儿中男孩27.8%,女孩21.5%有遗尿,至小学分别为11.2%和6.9%[5]国内资料,湖南省儿童精神卫生问题流行学调查,调查时间点为19900630T24,共抽查8 644例4~16岁儿童,结果显示儿童功能性遗尿的时点患病率为2.3%,以6岁组最高,男女之比为1.6∶1[6] 它不仅影响患儿的身心健康与生长发育,同时也增加了家庭的精神与生活负担随着对儿童素质 教育 的重视、健康教育的深入及医学模式的转变,小儿遗尿症越来越受社会及医学、药学领域的关注20031102~03在上海召开的 中国 首届小儿遗尿专题研讨会指出:儿童尿床是个大问题,积极防治已是刻不容缓!人们通常不认为遗尿症是疾病,而被看成是件不体面的事可使患儿产生自责、羞愧、恐惧、退缩、缺乏信心加之家长不当责罚,进一步挫伤患儿自尊心,更加忧郁自卑,羞于见人,不喜欢与他人交往和参与集体生活,形成孤僻内向性格成人后遗尿症虽己痊愈,但其不良的人格特征可能伴随终生所以遗尿需要早期 治疗 ,以免带给患儿不良心理影响 目前国内外对本病的治疗仍缺少高效的药物,西药治疗此病只有30%~60%的效果,而且复发率高。
小儿遗尿宁颗粒主要由益智仁、肉桂、菟丝子、麻黄、白果等药组成,有温肾宣肺、运化脾胃、缩尿止遗的功效,适用于治疗小儿功能性遗尿,中医证属肾气不足证益智仁、肉桂、菟丝子三味辛温之药配合应用能温肾补命门之火,益精缩尿为君药麻黄辛开,能温阳化气宣肺通调水道白果涩平能敛肺定喘缩小便,二药一开一合通调水道相得益彰,用麻黄治疗遗尿症是当前临床中的新热点,故此针对遗尿患儿肾脾肺三脏不足的表现本方组方经典,充分体现中以基本理论的应用,主要治疗小儿遗尿症 小儿遗尿宁颗粒临床研究工作由武汉健民中药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申办,在本院完成了96例小儿遗尿临床试验,显示小儿遗尿宁颗粒对肾气不足型小儿遗尿症的治疗效果不劣于对照药盐酸甲氯芬酯胶囊,充分证实了该药温肾宣肺、运化脾胃、缩尿止遗之功效,适用于治疗小儿遗尿肾气不足证试验过程中未发现明显副反应,是治疗小儿遗尿肾气不足证的有效药物之一,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 文献 】 [1] 杨锡强,易著文.儿 科学 [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223. [2]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86.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政局.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第三辑(1997年). [4] 王琦,孙丽娟,刘淑平.小儿遗尿病的近期研究概况[J].实用医药杂志,2007,24(7):863864. [5] 杨霁云.小儿遗尿症临床诊治及研究的现状:第二届国际小儿排尿节制学会会议侧记[J].中华儿科杂志,2000,38(5):335336. [6] 罗学荣,万国斌,苏琳雁.湖南省4~16岁儿童功能性遗尿的流行病学调查[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1995,20(3):2232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