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计心理学在教学视频画面中的应用研究.docx
12页设计心理学在教学视频画面中的应用研究 惠恭健 梁艳琳摘要:教学视频是现阶段重要的数字化教育资源,为提升教学视频的质量,确保优质教学效果试从设计心理学的角度出发,结合中国大学MOOC中实际案例,从教学视频设计中构图设计、教学内容的视觉化表达、视觉风格三个方面设计入手为优质教学资源的设计提供可行性的方法和多样化的表征手段,以期为教学视频设计者设计过程提供相应借鉴关键词:教学视频设计心理学知识表征:G434:A:1003-0069 (2019) 03-0136-02引言教学视频集合了图片、文字、声音、动画等多种媒体,具有生动形象、声画并茂、隐性知识显性化等特征[1]其已成为现阶段重要的数字化教育资源,下、线上教学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国家精品课程、视频公开课和MOOCs等远程教育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2]视频的呈现方式影响着教学视频的可用性和易学性,进而对学习效果有着直接作用[3]但是现存教学视频质量参差不齐,大量存在问题的教学视频充斥在教学过程中,不仅不能发挥教学视频本身优势,还给学习者带来了视觉污染和不必要的学习负担,给教学带来了不佳的影响另外,在教学视频设计过程中缺乏相关理论支撑,多数教学视频仅依据设计者本人主观喜恶进行设计与开发,难以保证教学视频的质量和适用性。
一个优秀的教学视频应为学习者有兴趣学习,认知负荷低和容易理解的而设计心理学是研究人和物相互作用方式的心理学,其主要目的是增强设计的可用性与易用性,这与教学视频的初衷是不谋而合的由此可见,教学视频的呈现与设计心理学是息息相关的教学视频中集合了多种视觉表现符号,成为多种媒体的呈现媒介设計心理学中有诸多的原则能够指导教学视频的设计,笔者试从设计心理学的角度,结合中国大学MOOC中的案例,为教学视频画面设计过程提供科学且有效的策略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人手,分别是构图设计,教学内容的视觉化表达和视觉风格构图设计是站在整体角度上考虑画面的构成和布局,教学内容的视觉化表达指的是对画面中具体教学内容的设计视觉风格则涉及到色彩和字体等方面的内容一、教学视频的构图设计视频由一帧帧画面构成,所有的画面决定了其最终呈现效果教学视频类型众多,各个领域的教学内容,不同教学视频在构图和布局上差异也很大画面构图是对进入画面的各视觉元素按照视觉美感的方式进行有效的排列和组合构图完美的画面能达到一种视觉美感,让学习者能够感到舒适与愉悦教学视频在构图方面上强调科学性强,主题明确、重点突出、易接受等特性设计心理学中有关于人类视觉习惯的研究,有助于我们对画面构图进行把握。
如九宫格模型发现人类眼睛最敏感的地方四条线交汇点,因此也被人称为“趣味中心点”设计者利用九宫格中的四个交汇点当把最想要展示的内容放置在此,学习者的视觉会最快地感知到重点内容,自然而然地关注重要学习内容,为知识建构创造先行条件另外,受人生理结构的约束,人眼只有一个焦点,人类不能同时关注不同的位置,浏览信息时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一般是从左向右,从上向下看,而视觉注意力上部比下部强,左侧比右侧强因此,左上部和中上部是“最佳视域”[4]在设计过程中应该遵循人认知过程的心理顺序和思维的逻辑顺序,在“最佳视域”放置最想呈现给学习者的元素,让学习者无意识地关注到这些内容除此之外,设计心理学中也有相关的理论支持教学视频在布局上的设计一)均衡原则的画面构图从设计心理学的角度来讲,稳定感是人在长期生活中形成的一种视觉习惯和审美观念,人是趋向于均衡的但当画面中出现某一视觉因素打破均衡状态时,学习者会产生不适应、不舒服的感觉所以在设计教学视频画面时要注重画面的均衡性,比如说画面右侧显示教学素材时,这时教师画面相对应地放置在左侧,这样视觉上画面两侧是对等的,学习者在感官上是舒适的均衡原则是构图中最常用的法则,能给人带来视觉和心理上的统一均等的感觉,让人产生整齐、稳重和沉静的情绪,适合给学习者呈现教学内容。
如《中国衣裳一传统服装文化》从整个画面上营造了沉稳古朴的氛围,从构图上讲,就是利用平衡心理来达到这种的画面效果,如果在画面左侧出现了文字解说,在右侧展示相应的服饰样例就能达到画面的平衡感,学习者在看到这样的画面时就能感觉舒服、安稳,同时也符合传统文化之一主题,为学习者学习提供良好的认知环境二)对比原则的画面构图对比规则也是画面构图中很常用的一种方式设计心理学中也常常用对比对用户产生刺激,作为信号反馈给用户,引起用户足够注意或引导用户进行下一步操作对比规则主要是通过视觉元素之间的对比和反差,使观众不由自主地将注意力集中到最引人注意地物体上对比不仅包含色彩对比,明暗、大小、动静、虚实都能作为对比要素运用到画面构图中在教学视频的画面中对比依然是不可或缺的构图规则,通过对比构图突出重点内容或凸显双方差异,学习者能够更加准确地把握重点内容或区分相似事物如图1)中,《中国衣裳一传统服装文化》展现主讲人镜头时有一个惯用的运动镜头,从主讲人右侧开始往主讲人前方移动,画面中主讲人前方有一展架,此时就运用对比原则将展架虚化,焦点对准主讲人整个画面主讲人是最清晰的,学习者必然会将注意力放在主讲人身上此处镜头语言设计恰当,加入运动镜头,避免学习者因单一镜头产生无聊乏味的情绪;设置前景虚化,吸引学习者关注的同时,增加画面美观度。
三)集中原则的画面构图集中规则主要是利用色彩、光影、人的视线或运动方向等,建立优势对比,使主要人物从其他画面元素中脱颖而出,从而引起观者的视觉注意力和兴趣,将注意力集中于主体人物身上设计心理学中常常使用这种集中原则来抓住用户的注意力,如在电影院中,利用明暗对比将观众的注意力牢牢地集中于荧幕上从而忽略剧场的环境和其他观众将其运用到教学视频画面设计中,利用多种方式,将学习者的注意力集中于重点学习内容或者讲解者身上在影视作品中主要是利用运动、视线方向,光区和角度形成优势引导,将观众实现集中到主要人物身上教学视频画面相较于电视画面构图更加的简单,一般情况下不考虑光影等变化形成优势引导,要利用强化视觉元素引导学习者视线,学习者根据强化元素和讲解完成对知识的加工例如《中国少数民族神话赏析》MOOC中在对国外洪水文化进行讲解的过程中,用红色标记在神话动物中做出相应的标记,醒目准确进行地点表述,引导学习者的视线,降低学生的认知负荷(如图2)所示二、教学内容的视觉化表达教学视频画面内容是教学视频设计过程的主要部分,所要传授的知识集中呈现于视频画面上,画面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跟画面构图相同,画面内容也根据教学视频的类型与内容的不同,所使用的视觉元素差异化比较大。
如教师场景与PPT混合的形式通过PPT内容和主讲人画面表现教学过程,而可汗学院风格则运用手写和手绘展现学习内容但是无论什么类型的教学视频,画面设计应在科学设计原则指导下进行,单凭设计者主观经验和个人审美进行设计是不可取的画面内容的设计一般包括两个方面,关键字的提取和知识的可视化表征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中认为图式是认知发展中首个要经历的阶段,大脑处理图像比处理文本更加具有优势利用图式对知识进行合理的可视化表征,学习者能够更加直接的反映地具体的事物,减少人脑加工信息的负担由此可见,学习内容的可视化表征是画面设计的主要内容正确有效的表征方法,降低学习者认知负荷,加速对新知识进行有意义的建构,加深学习者对新授知识的理解在设计心理学中,做产品设计时会采取很多种方式来完成这一过程,将难以向用户表达的抽象事物具象化,展示给用户,如原型心理和概念模型都是比较常用的设计领域方法论一)原型理论的运用所谓原型是对一组刺激的抽象,包含了同一个模式的许多相似的形状[4]人的大脑中储存的记忆信息是不断向原型发展,原型则趋向于一种稳定的状态但是随着学习与经验的增加,原型会不断地进行重新建构这归功于人知觉的恒常性,将一类相似的事物进行归类和抽象,以原型方式储存在人脑中,这无疑减少了大量的信息记忆量,节约了处理信息的脑力资源。
当设计者选用与大脑中的形成的原型一致的元素,自然地与原型进行挂钩[5]用户快速地做出反应,从而降低认知负荷,减少差错和失误这是设计过程中运用广泛的手段教学视频画面设计也是以降低认知负荷,提升学习者对知识的理解程度为重要目的因此原型理论在教学视频画面设计中是有一定可行性的随着学习者不断成长,认知过程中建构了大量的物体原型,并随着认知发展不断改变,假设教学视频设计者根据学习者认知特征和生活经验来找寻最恰当的原型来对知识进行表征,缩短学习者加工学习材料的时间如在《中国衣裳一传统服装文化》中在讲解传统服装时都配有插图选用的插图简洁、直观,与学习者为学习之前对传统服装的原型相匹配,更加直观地展现了中国传统服饰如果仅仅用语言描述或词语表现,学习者就难以完全掌握二)概念模型的运用概念模型是存在人脑之中的,帮助人们将繁琐复杂的现实问题转化成可理解、可用的心理模型,帮助学习者理解复杂的事物在设计产品的过程中,设计师就是为用户提供适当的模型概念,让用户不在了解全部功能,就可以使用该产品,提升产品的易学性和可用性将设计心理学中概念模型引入教学视频画面设计的过程中,使得学习者面对复杂和抽象知识时依旧游刀有余,从整体上把握复杂情境。
如现实中复杂的物理现象对于初学者是很难领悟的,初学者无法将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同教授的物理知识联系到一起此时教学视频设计者提供相应的概念模型,将复杂的物理现象转化为更加容易讲解的图解的形式,除去干扰因素,将问题简单化,促进学生深度理解学习内容当学习者再次遇到相关知识的时候,学会利用之前习得的概念模型解决新的问题,产生学习迁移可以将概念模型理解为自我诠释工具,在多种情况下帮助学习者解决相应的问题在画面设计中对相对复杂的知识,为其提供概念模型,加速学习者理解学习内容,让学习者从整体上把握学习内容当设计者成功的将某一概念模型建立于学习者的认知结构中,在面对相似问题,学习者能刨除干扰因素,从宏观上审视整个复杂问题,对自己所处的情境有一定的掌控三、教学视频的视觉风格呈现教学视频的视觉风格是指教学视频从整体上呈现出的具有代表性的独特面貌,是学习者能够看到和感知到的视频风格是由画面中各个视觉要素呈现出来的,由颜色、质感、字体等多种要素共同体现从本质上说,视频风格作为一种表现形态,是从教学视频整体上呈现出来的代表性特点,是内容与形式相统一、设计者的主观因素与客观特征相统一而形成的一种难于说明却不难感觉的独特面貌[6]。
一)色彩的搭配最早的抽象表现主义艺术家之一汉斯·霍夫曼曾说过“色彩作为一种独特的语言,本身就是一种强烈的表现力量”教学视频设计者需要根据教学视频类型与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色彩运用到整个视频的画面中,色彩是教学视频视觉元素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合理使用色彩能从心理上给学习者带来愉悦与满足,提升学习的效率设计心理学领域中认为颜色本身具有较强的心理特征,使用不同的颜色学习者会产生不同的感受学习者在生活过程中积累的视觉经验、认知常识都是视频设计者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到的问题如红色代表热情与喜庆,在我国红色一般会用于比较正式的场合不同的教学视频在配色上也有着自己的特色如党政类教学视频,就会大量地使用红色,以红黄作为主要配色红色与黄色是国旗的颜色,党政知识使用类似的配色于主题相契合,为学习者营造庄严、敬重的氛围,创设适合的学习情境再如中国传统文化类视频课程中就会大量地运用水墨色来进行搭配,用墨的浓淡代表不同的色彩同时水墨作为传统文化比较有代表的元素,应用到传统文化类的视频课程中是比较符合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也预示着蓝色的流行,在计算机类的相关教学视频,在配色上多使用蓝色作为主色调同时现阶段蓝色象征着“高科技、高智慧”(如图3)。
综上所述,在不同类别中使用不同的色彩能够给学习者不一样的体验,视频设计者应该再结合教学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