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花败酱总皂苷胶囊中齐墩果酸的含量测定【药学论文】.doc
5页药学论文-黄花败酱总皂苷胶囊中齐墩果酸的含量测定【摘要】 目的建立一种黄花败酱总皂苷胶囊质量控制的定量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扫描法以石油醚-醋酸乙酯(3∶1)为展开剂,λS=530 nm,参比波长 λR =700 nm,SX=3结果此系统分离效果好,斑点前后无杂质干扰,适于定量分析黄花败酱胶囊中含齐墩果酸 1.655 mg/g结论该方法灵敏、简便、准确,可用于该制剂的含量测定 【关键词】 黄花败酱总皂苷胶囊;齐墩果酸;薄层扫描法Abstract:ObjectiveTo develop a method for the quantitative determination of oleanolic and in Patrinia scabiosaefolia Fisch total saponin gleation capsule.MethodsTLCS method was set up with ligarine -ethylacetate(3∶1) as the mobile phase,λS =530 nm, λR =700nm,SX=3.ResultsThe content of oleanolic acid was 1.6554 mg/g.ConclusionThe method is sensitive, simple,specific and accurate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oleanolic acid in Patrinia scabiosaefolia Fisch total saponin capsule.Key words:Patrinia scabiosaefolia Fisch; Oleanolic acid; TLCS method黄花败酱系败酱科(Valerianceae)败酱属植物黄花败酱 Patrinia scabiosaefolia Fisch 的根、根茎或带根全草。
具有清热解毒、排脓破淤之功效可用于治疗肠痈、下痢、赤白带下、产后淤滞腹痛、目赤肿痛、痈肿疥癣等症[1]文献报道其具有镇静催眠、抗菌、抗病毒、抗肿瘤、升白、防治骨类疾病等多方面药理作用[2]其抗肿瘤作用的主要有效成分是总皂苷类化合物,其中,单糖链皂苷的作用最强[3]因此,我们将黄花败酱根及其根茎经提取、水解、纯化等步骤制备成单糖链总皂苷的胶囊剂,其皂苷中的苷元为齐墩果酸和常春藤皂苷元为了保证药效、控制药品质量,本实验采用薄层色谱扫描法对其中的齐墩果酸进行了定性鉴别和含量测定1 仪器和试剂 日本 CS-9301PC 型薄层扫描仪(日本岛津),定量点样毛细管,硅胶 H(青岛海洋化工厂),齐墩果酸对照品 (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黄花败酱胶囊(实验室自制),所有试剂均为分析纯2 方法与结果2.1 供试品溶液制备取胶囊内容物约 0.5 g,精密称定加 10%硫酸溶液 10 ml,于水浴中回流加热 1 h,放冷,置分液漏斗中,用 15 ml 醋酸乙酯分 3 次萃取,分取醋酸乙醋层,合并,水浴蒸干,加少量醋酸乙酯溶解残渣,转入 10 ml 容量瓶中,用醋酸乙酯定容,作为供试品溶液2.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定齐墩果酸对照品,加入醋酸乙酯制成每毫升含有 1 mg 的对照品溶液。
2.3 薄层条件薄层板为含 0.3%羧甲基纤维素钠的硅胶 H 板,石油醚-醋酸乙酯(3:1)为展开剂,预饱和 15 min,展开,取出,晾干,喷 10%硫酸乙醇溶液,置105℃干燥箱烘约 10 min 至呈紫红色斑点,取出,在薄层板上覆盖同样大小的玻璃板,周围用胶布固定2.4 层析及结果 取硅胶 H 板,按薄层色谱法[4]实验吸取上述供试品、对照品溶液各 4 μl 分别点于同一硅胶 G 薄层板上,按上述展开系统展开 15 cm,取出晾干,喷以 10%浓硫酸乙醇溶液于 105℃烘 10 min 供试品色谱中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有相同颜色的斑点2.5 含量测定 2.5.1 扫描条件 双波长反射法锯齿扫描 λS=530 nm,λR=700 nm,SX= 32.5.2 线性关系考察用定量毛细管分别精密吸取齐墩果酸对照品溶液2.0,3.0,4.0,5.0,6.0 μl 点于同一块硅胶 H 薄层板上,展开取出,晾干,喷以显色剂,烘烤 10 min 到出现紫色斑点,按上述条件展开,扫描测定其峰面积,以齐墩果酸的量为横坐标,以斑点峰面积积分值为纵坐标作图,绘制标准曲线得回归方程为 Y= 123.0X+8.693,r =0.998 0 (n=5)。
结果表明,点样量在 2.0~6.0 μg 范围内,浓度和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2.5.3 精密度及重复性同一点测定齐墩果酸 RSD=1.29%(n=5);异板测定 RSD=2.8%(n=5);同板测定 RSD=1.72%(n=5)2.5.4 稳定性实验 精密吸取齐墩果酸对照品溶液和供试品溶液 5 μl 点于同一块薄层板上,展开,显色后每隔 30 min 测定 1 次峰面积结果在 2 h 内斑点面积值基本稳定齐墩果酸对照品 RSD=0.14%,供试品溶液 RSD=0.08%2.5.5 回收率实验精密称取已知含量的样品 3 份,加入一定量的齐墩果酸按供试品溶液的制备方法操作,依法测定,计算回收率为 99.02%,RSD 为1.66%结果见表 1表 1 回收率实验结果(略)2.5.6 样品含量测定结果 精密吸取 3 份供试品溶液 5μl,齐墩果酸 4,6μl,分别交叉点于同一硅胶 H 薄层板,进行扫描测定,用外标二点法计算供试品溶液中齐墩果酸含量结果见表 2表 2 黄花败酱胶囊中齐墩果酸的含量测定结果(略)3 讨论近年来研究认为,黄花败酱单糖链皂苷有抗肿瘤作用我国黄花败酱野生资源十分丰富,本项研究将黄花败酱根及其根茎经提取、水解、纯化等步骤制备成单糖链总皂苷的胶囊剂。
采用薄层色谱扫描法对其皂苷的苷元进行定性和定量鉴别,为黄花败酱胶囊的质量控制提供了可靠的定性、定量方法用薄层扫描法测定齐墩果酸的含量,对于薄层展开剂的选择,根据文献资料,先后试用了多种展开剂,石油醚-醋酸乙酯(3∶1)系统分离效果好,Rf 值适中,斑点前后无杂质干扰,适宜于定量分析用 10%浓硫酸乙醇液显色后的板易褪色,所以必须在显色后,盖上同样大小的一块玻璃板,四周用胶布密封,尽快在短时间内扫描,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减少误差只要严格按拟订方法操作,就能得到满意结果实验表明,本法的回收率高、重复性好、方法稳定,对产品的质量控制可行参考文献】[1]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上册[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86:1340.[2]王瑞俭,孙宝民.黄花败酱的药理研究与临床应用[J].长春中医学院学报,1997,13(62):46.[3]毛金军,王丽敏,张明远,等. 黄花败酱提取物抗肿瘤作用的实验观察[J].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04,5:38.[4]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Ⅰ部[S].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附录 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