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学科专业硕博连读研究生培养方案.doc
16页内学科(专业)硕博连读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代码:100201 )—、 培养目标1、 热爱祖国,品德优良,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团队精神2、 培养博学多才,在本领域具有坚实宽广的理论基础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熟悉本 学科的最新研究状况及发展趋势;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能力,在本领域中做 出创新性成果的高层次创造性人才3、 精通一门外语,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并具有一定的外语写作和国际学术 交流的能力如果第一外语不是英语,则第二外语必须选英语4、 身心健康二' 研究方向内科学(传染病)1. 病毒性肝炎研究病毒性肝炎的病原学、发病机理、抗病毒治疗等2. 流行性出血热研究肾综合症出血热的病原学、发病机理、诊断和治疗等3. 新出现传染病研究新出现传染病的病原学、发病机制、流行病学、临床诊断及治疗内科学(风湿病)1、 常见风湿性疾病病因与病理生理的研究1) 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相关致炎细胞因子的病理生理作用2) 高尿酸血症和痛风发病机理的研究3)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病因学研究2、 常见风湿病病理学诊断的研究1) 类风湿关节炎的早期诊断2) 系统性红斑狼疮并血液学的组织病理学和免疫学研究3) 系统性血管炎的实验室诊断。
3、常见风湿病临床防治研究1) 中药治疗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有效成分的提纯、药理学机制的研究2) 强直性脊柱炎治疗研究3) 生物制剂治疗炎症性风湿性疾病的临床研究内科学(呼吸系病)1.(1) 分子发病机制(2) 易感性(3) 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基础及临床研究2.(1) 病因及发病机制(2) 早期诊断(3) 多学科综合防治3. 支气管哮喘(1) 炎性发病机制(2) 综合防治4. 呼吸系感染性疾病1、 病原学2、 耐药机制5. 凝血纤溶系统与肺部疾病内科学(消化系病)1. 功能性胃肠病发病机制2. 消化系肿瘤的早期诊断3. 慢性肝病的发病机制4. 胰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内科学(内分泌与代谢病)1.糖尿病(1) 重点研究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在糖尿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以及基因诊断、 治疗的探索2) 慢性并发症的发病机制及治疗2. 甲状腺疾病的遗传因素及基因多态性研究及中西医结合治疗3. 肥胖的病因、发病机制及干预治疗4. 其它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的遗传学研究及基因治疗内科学(肾病)1. 肾小球疾病的发病机制以及基因诊断、治疗的研究2. 肾间质、肾小管疾病的发病机制以及防治的研究3. 肾脏疾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研究。
4. 肾脏疾病的流行病学研究内科学(心血管病)1. 冠心病和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诊断、药物和介入治疗以及PCI后冠状动脉再 狭窄的防治2. 高血压病的发病机制和防治措施3. 心律失常的电生理机制、药物和介入治疗4. 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内科学(血液病)1. 贫血的诊断与治疗:对再生障碍性贫血、难治性贫血、溶血性贫血及其他继发性贫 血和造血原料缺乏所致贫血的诊断、治疗及预防策略进行研究2. 恶性血液病的诊断与治疗: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急慢性白血病、淋巴瘤、多发 性骨髓瘤、恶性组织细胞病等的诊断和治疗措施进行研究3. 止血与血栓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包括血小板数量、质量异常、凝血因子异常、纤维 蛋白溶解系统功能异常及高凝状态与易栓倾向等的诊断与治疗研究三、培养方硕博连续研究生的培养实行导师个别指导或导师负责与指导小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 式成立硕博连读研究生指导小组,由3-5名本专业和相关学科的专家(具有副教授 及以上职称)组成,其中应有一名校内跨学科的导师或校外导师,研究生导师任组长四、 学习年限硕博连读研究生学制5年五、 应修总学分与课程设置应修总学分:40,其中必修25学分(含培养环节学分)。
1. 必修课(学位课)思想政治理论,3学分;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2学分第一外国语,3学分专业外语(博士),2学分(培养方案中有1门及以上全英语教学必修课程的,相应专业研 究生选修并通过课程考核,可免修专业外语)专业课:(其中:学位专业课(3学分)学位专业课由导师组开设,可采取以下三种形式之 一:①经典著作或文献阅读:写出读书报告3篇,由导师或导师小组评定成绩,每篇为 1学分②由本专业组织统一授课,采取课程考试方式③由本专业(未统一开课的)命题 并组织考试,具体的考试方式由各专业自行决定2. 选修课(非学位课)专业选修课:非专业选修课:硕博连读研究生在学期间须至少修读1门公共选修课或1门跨培养单 位选修课;第一外国语为非英语的硕博连读研究生,“第二外国语(英)”为必选3. 补修课跨学科硕博连读研究生须补修本专业硕士阶段主干课程1-2门补修课程成绩必须合 格但不记学分六' 培养环节1. 前沿讲座,6学分前沿讲座旨在使研究生熟悉本学科的重要学术理论和前沿性成果,提高研究生参与 学术活动的兴趣,提升学术交流能力前沿讲座由两部分构成,一是要求研究生参与一定 数量的学术活动,包括各类学术论坛、学术讲座、学术会议等;二是要求研究生主讲一定 数量的前沿讲座。
1) 参加学术讲座或学术讨论会2学分参加学院或学校组织的学术讲座 0.1学分/次参加省级及以上学术会议 0.2学分/次(2) 综述报告或研究进展报告2学分要求博士研究生在读期间做综述报告或科研报告6-8次,其中至少在学科或学院研究 生论坛报告2次由导师组进行考核,考核合格方能获得学分在本学科做综述或研究报告 0.3学分/次在医学院研究生论坛做综述或研究报告 0.4学分/次在省级以上学会做综述或研究报告 0.6学分/次国际学术会议做研究报告 1学分/次(3)课题计划书撰写1学分要求博士生在广泛进行文献调研的基础上撰写一份科研基金计划书,要求立题新颖、 思路清晰、课题设计合理由导师组进行评审,评审合格方可获得学分2. 讨论班,1学分讨论班指一定范围内的研究生在指导者的引导下围绕特定主题进行研讨,一般以研究 方向或课题组为单位设立讨论班定期举行,每期有明确的主题,要求研究生充分参与讨 论,展开学术争鸣讨论班是一种极具研究强度的学习形式,旨在通过参与者的直接交流 和思想碰撞,以开拓思维,激发创新,养成研究生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讨论班同时 也是一种学术指导形式,鼓励导师或导师组依托讨论班对研究生进行有效的学术指导。
博士研究生自第二学期开始,应至少每两周参加一次讨论班每次讨论班应有完整记 录(主持人/组织者签字、参加人员名单、讨论主题,考核成绩)3. 资格考试硕博连读研究生在入学后第三学期进行转博资格考试,具体按学校有关文件执行4. 中期考核硕博连续培养研究生中期考核要求在第五学期完成由5-7名专家组成考核委员会负 责对博士生入学以来的思想表现、科研能力、论文的设计与准备及健康状况等进行综合考 评考核合格者进入博士论文研究与写作阶段每年中期考核优秀比例不超过20%,暂缓通过比例不低于15%,学生出现下列情况之一,则中期考核暂缓通过1 两门以上课程不及格;%1 中期考核专业英语或专业知识考试不合格;%1 存在违规违纪或学术不端行为;%1 课题研究进度缓慢,无法正常毕业5. 临床实践1学分临床医学硕博连读研究生(学术型)应参加临床实践至少一年临床实践阶段按课程 形式进行设置,由导师组负责安排在二级学科内相关科室轮转研究生的临床实践安排(时间、科室)确定后需提交各培养单位教育处备案临床实 践由轮转科室及导师组负责考核评估(实践课成绩N70分为合格),医学院负责进行检查 临床实践不合格者不能毕业七科学研究与学位论文1、 选题和开题报告博士论文的选题直接关系到论文的质量和水平,要求博士生在广泛调查研究,大量阅读 文献资料,熟悉本学科的国内外发展前沿的基础上,明确主攻方向,在导师的指导下确定 论文题目。
开题前必须完成对不少于60篇相关文献的综述,字数不少于5000字综述由导师组 3位及以上成员进行审核,并给出评定、备案博士研究生正式进入论文工作前必须先进行开题报告,听取专家意见,完善论文思路, 开题报告要求在第二学期完成博士生的开题报告必须在本学科或相关学科范围内公开进 行,由学科负责人或导师(指导小组负责人)组织3〜5名相关学科专家对开题报告进行论 证,专家中博士生导师的比例不低于50%博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的内容应包括:选题的 目的、依据,目前国内外进展的状况,研究的基本内容,采用的方法与手段,预期达到的 水平,科研的条件,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进度安排,与本课题有关的工作积累、 已有的研究工作成绩;经费预算等开题报告完成后,开题指导小组进行充分讨论评价后, 方可确定研究的题i开题报告必须有文字记录并备案2、 定期检查学位论文的进展情况研究生在开题后的论文研究阶段,必须向导师组(含相关专家)进行至少2次以上论文 中期报告,由学生向导师组及相关专家汇报工作进展,考核组考核研究生课题研究相关原 始资料,对研究生课题进展及中期报告给出评价,并对今后工作给予指导中期报告要求 有文字记录备案。
研究生应定期向导师及导师组汇报论文进展情况,及时解决论文研究进行过程中存在 的问题,使课题得以顺利进行3、 学位论文预答辩博士研究生应在申请学位论文答辩前1个月,由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组织进行公开 预答辩预答辩委员会成员对博士学位论文及相关进行严格、认真的审查,详细指出论文 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提出改进意见预答辩所有要求(包括程序、时间)与正式答辩相 同,有关预答辩工作按研究生院相关规定执行4、 实验纪录认真进行原始材料审核(在论文中期报告和预答辩时进行),毕业论文研究原始记录使 用统一的实验记录本,按学院制定的统一审核表,由导师及专家进行审核并备案5、 学位论文博士学位论文按照《山东大学论文规范》要求执行论文应数据可靠,分析合理恰当、 写作规范,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社会价值6、 发表学术论文要求以第一作者(山东大学为第一作者单位)在SCI收录期刊上发表与学位论文相关的学术论文(不含综述),且论文影响因子累计5分及以上;或JCR2区及以上论文, 且论文单篇影响因子为3分及以上备注:1.论文影响因子及分区:参见由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提供的JCR期刊影响因子 及分区情况表);2.对以并列第一作者发表的论文须与本人的学位论文有关,论文篇数及影响因 子均按并列作者人数平均后计算。
临床医学硕博连读研究生不允许提前毕业八.毕业及学位授予研究生学习期满,修满规定的学分、成绩合格,并完成前沿讲座、讨论班、学位论文 等规定的培养环节,通过论文答辩,发给山东大学毕业证书;经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议 通过后,可授予博士学位证书M寸:需阅读的主要经典著作和专业学术期刊目录本培养方案课程设置情况表论著1.《实用内科学》 陈激珠主编2. 《传染病学》 王季午主编3. 《实用传染病学》李梦东主编4.《现代感染性疾病与传染病学》彭文伟主编5,《肝炎学大全》 叶维法主编6.《乙型肝炎基础和临床》骆抗先主编7.《医学细胞与分子生物学》陈诗书主编8.《PCR技术实验指南》黄培堂等译9.《分子克隆》期刊a) 中华医学杂志b) 中华传染病学杂志c) 中华实验与临床病毒学杂志d) 中华肝脏病学杂志M寸:需阅读的主要经典著作和专业学术期刊目录(风湿病)论著1、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