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红外遥控器解码程序.doc
40页红外线遥控器在家用电器和工业控制系统中已得到广泛应用,了解他们的工作原理和性能、进一步自制红外遥控系统,也并非难事 1.红外线的特点 人的眼睛能看到的可见光,若按波长排列,依次(从长到短)为红、橙、黄、绿、青、蓝、紫,如图1所示 由图可见,红光的波长范围为0.62μm~0.76μm,比红光波长还长的光叫红外线红外线遥控器就是利用波长0.76μm~1.5μm之间的近红外线来传送控制信号的 红外线的特点是不干扰其他电器设备工作,也不会影响周边环境电路调试简单,若对发射信号进行编码,可实现多路红外遥控功能2.红外线发射和接收 人们见到的红外遥控系统分为发射和接收两部分发射部分的发射元件为红外发光二极管,它发出的是红外线而不是可见光,如图2所示 常用的红外发光二极管发出的红外线波长为940nm左右,外形与普通φ5mm发光二极管相同,只是颜色不同一般有透明、黑色和深蓝色等三种判断红外发光二极管的好坏与判断普通二极管一样的方法单只红外发光二极管的发射功率约100mW红外发光二极管的发光效率需用专用仪器测定,而业余条件下,只能凭经验用拉距法进行粗略判定。
接收电路的红外接收管是一种光敏二极管,使用时要给红外接收二极管加反向偏压,它才能正常工作而获得高的灵敏度红外接收二极管一般有圆形和方形两种由于红外发光二极管的发射功率较小,红外接收二极管收到的信号较弱,所以接收端就要增加高增益放大电路然而现在不论是业余制作或正式的产品,大都采用成品的一体化接收头,如图3所示红外线一体化接收头是集红外接收、放大、滤波和比较器输出等的模块,性能稳定、可靠所以,有了一体化接收头,人们不再制作接收放大电路,这样红外接收电路不仅简单而且可靠性大大提高 图3是常用两种红外接收头的外形,均有三只引脚,即电源正VDD、电源负(GND)和数据输出(Out)接收头的引脚排列因型号不同而不尽相同,图3列出了因接收头的外形不同而引脚的区别 红外接收头的主要参数如下: 工作电压:4.8~5.3V 工作电流:1.7~2.7mA 接收频率:38kHz 峰值波长:980nm 静态输出:高电平 输出低电平:≤0.4V 输出高电平:接近工作电压红外遥控系统 通用红外遥控系统由发射和接收两大部分组成,应用编/解码专用集成电路芯片来进行控制操作,如图1所示。
发射部分包括键盘矩阵、编码调制、LED红外发送器;接收部分包括光、电转换放大器、解调、解码电路screen.width-333) {this.width=screen.width-333;this.alt='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 border=0 onmouseover="if(this.alt) this.style.cursor='hand';" onclick="if(this.alt) window.open('http://www.xie- 遥控发射器及其编码遥控发射器专用芯片很多,根据编码格式可以分成两大类,这里我们以运用比较广泛,解码比较容易的一类来加以说明,现以日本NEC的uPD6121G组成发射电路为例说明编码原理当发射器按键按下后,即有遥控码发出,所按的键不同遥控编码也不同这种遥控码具有以下特征:采用脉宽调制的串行码,以脉宽为0.565ms、间隔0.56ms、周期为1.125ms的组合表示二进制的“0”;以脉宽为0.565ms、间隔1.685ms、周期为2.25ms的组合表示二进制的“1”,其波形如图2所示。
screen.width-333) {this.width=screen.width-333;this.alt='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 border=0 onmouseover="if(this.alt) this.style.cursor='hand';" onclick="if(this.alt) window.open('http://www.xie- src="http://www.xie- onload="if(this.width>screen.width-333) {this.width=screen.width-333;this.alt='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 border=0 onmouseover="if(this.alt) this.style.cursor='hand';" onclick="if(this.alt) window.open('http://www.xie- 人的眼睛能看到的可见光按波长从长到短排列,依次为红、橙、黄、绿、青、蓝、紫。
其中红光的波长范围为0.62~0.76μm;紫光的波长范围为0.38~0.46μm比紫光波长还短的光叫紫外线,比红光波长还长的光叫红外线 红外线遥控就是利用波长为0.76~1.5μm之间的近红外线来传送控制信号的 、 常用的红外遥控系统一般分发射和接收两个部分 发射部分的主要元件为红外发光二极管它实际上是一只特殊的发光二极管,由于其内部材料不同于普通发光二极管,因而在其两端施加一定电压时,它便发出的是红外线而不是可见光 目前大量使用的红外发光二极管发出的红外线波长为940nm左右,外形与普通 5发光二极管相同,只是颜色不同 红外发光二极管一般有黑色、深蓝、透明三种颜色 判断红外发光二极管好坏的办法与判断普通二极管一样:用万用表电阻挡量一下红外发光二极管的正、反向电阻即可 红外发光二极管的发光效率要用专门的仪器才能精确测定,而业余条件下只能用拉距法来粗略判定 接收部分的红外接收管是一种光敏二极管 在实际应用中要给红外接收二极管加反向偏压,它才能正常工作,亦即红外接收二极管在电路中应用时是反向运用,这样才能获得较高的灵敏度 红外接收二极管一般有圆形和方形两种 由于红外发光二极管的发射功率一般都较小(100mW左右),所以红外接收二极管接收到的信号比较微弱,因此就要增加高增益放大电路。
前些年常用μPC1373H、CX20106A等红外接收专用放大电路最近几年不论是业余制作还是正式产品,大多都采用成品红外接收头 成品红外接收头的封装大致有两种:一种采用铁皮屏蔽;一种是塑料封装均有三只引脚,即电源正(VDD)、电源负(GND)和数据输出(VO或OUT)红外接收头的引脚排列因型号不同而不尽相同,可参考厂家的使用说明成品红外接收头的优点是不需要复杂的调试和外壳屏蔽,使用起来如同一只三极管,非常方便但在使用时注意成品红外接收头的载波频率 红外遥控常用的载波频率为38kHz,这是由发射端所使用的455kHz陶振来决定的 在发射端要对晶振进行整数分频,分频系数一般取12,所以455kHz÷12≈37.9 kHz≈38kHz也有一些遥控系统采用36kHz、40kHz、56kHz等,一般由发射端晶振的振荡频率来决定 红外遥控的特点是不影响周边环境、不干扰其它电器设备由于其无法穿透墙壁,故不同房间的家用电器可使用通用的遥控器而不会产生相互干扰;电路调试简单,只要按给定电路连接无误,一般不需任何调试即可投入工作;编解码容易,可进行多路遥控 由于各生产厂家生产了大量红外遥控专用集成电路,需要时按图索骥即可。
因此,现在红外遥控在家用电器、室内近距离(小于10米)遥控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多路控制的红外遥控系统 多路控制的红外发射部分一般有许多按键,代表不同的控制功能当发射端按下某一按键时,相应地在接收端有不同的输出状态 接收端的输出状态大致可分为脉冲、电平、自锁、互锁、数据五种形式脉冲”输出是当按发射端按键时,接收端对应输出端输出一个“有效脉冲”,宽度一般在100ms左右电平”输出是指发射端按下键时,接收端对应输出端输出“有效电平”,发射端松开键时,接收端“有效电平”消失此处的“有效脉冲”和“有效电平”,可能是高、也可能是低,取决于相应输出脚的静态状况,如静态时为低,则“高”为有效;如静态时为高,则“低”为有效大多数情况下“高”为有效自锁”输出是指发射端每按一次某一个键,接收端对应输出端改变一次状态,即原来为高电平变为低电平,原来为低电平变为高电平此种输出适合用作电源开关、静音控制等有时亦称这种输出形式为“反相”互锁”输出是指多个输出互相清除,在同一时间内只有一个输出有效电视机的选台就属此种情况,其它如调光、调速、音响的输入选择等 “数据”输出是指把一些发射键编上号码,利用接收端的几个输出形成一个二进制数,来代表不同的按键输入。
一般情况下,接收端除了几位数据输出外,还应有一位“数据有效”输出端,以便后级适时地来取数据这种输出形式一般用于与单片机或微机接口 除以上输出形式外,还有“锁存”和“暂存”两种形式所谓“锁存”输出是指对发射端每次发的信号,接收端对应输出予以“储存”,直至收到新的信号为止;“暂存”输出与上述介绍的“电平”输出类似在家用电器和工业控制系统中红外线遥控器已得到广泛应用,了解他们的工作原理和性能、进一步自制红外遥控系统,也并非难事1.红外线的特点:人的眼睛能看到的可见光,若按波长排列,依次(从长到短)为红、橙、黄、绿、青、蓝、紫,如图1所示由图可见,红光的波长范围为0.62μm~0.76μm,比红光波长还长的光叫红外线红外线遥控器就是利用波长0.76μm~1.5μm之间的近红外线来传送控制信号的红外线的特点是不干扰其他电器设备工作,也不会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