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析新媒体发展对书法艺术的影响.docx
5页浅析新媒体发展对书法艺术的影响 摘 要:美国学者约翰杜威曾在《作为经验的艺术》一书中提出艺术作品是人与人之间唯一完全无阻碍的传播媒介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也开始从传播学角度研究艺术传播问题Key:新媒体;书法艺术;传播学一、书法在新媒体时代下的现状中华传统文化时至今日还灿烂辉煌,很大程度上归功于汉字的千年传承汉字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有了文字记载以来中华文化之精粹,成为沟通交流不可替代的工具书法作为漢字载体在历史的浩瀚烟波里起到了传情达意的重要作用书法传播学的研究的发起是从传播学引进中国之后,主要对书家、书法字体的演变、真迹碑帖的传播、书法理论的探究等方面进行研究如:路云亭先生的《书法的人文传播》、邱振中先生的《我们的传统与人类的传统——关于中国书法在西方传播的若干问题》等互联网和媒体的高速发展逐渐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媒体全盛时代的到来使书法艺术从小众艺术转型为大众文艺,书法作为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冲击下仍践行自己的传承二、书法在新媒体时代下的进展书法学习方式开始多元化,书法教育随网络时代的到来普及新兴媒介使“展一次伤一次”的书法珍品有更多机会被大众赏析、品鉴相关公众号更是可以阅读专业的书法篆刻知识,既有图版资料性质的,也有学术研究性质的,供读者深入学习。
如:《书法报》《美术报》《书画翰林》《艺境》等报刊杂志书法家或书法爱好者建立的个人账号都为大众获取书法知识提供便利网络学习书法的普及让各类APP随之兴起:书法字典、字库APP给广大学书者查询生字带来便利;中华珍宝馆、名帖大全等APP为临帖开创了新方式;墨池APP作为中国首款书法社交APP,为书法爱好者提供了书法学习与分享工具相比书刊、报纸平面化的传播方式,电视与网络显然更有利于书法艺术的传播电视机的普及使观看电视节目成为人们休闲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相比枯燥的纸质阅读,电视节目视听合一传播手段也容易让受众产生真实的感受,适于各个阶层电视节目不仅忠实的记录了书法创作中细微的表现,动态的演示形成更强的冲击力与感染力三、书法在新媒体传播下的困境书法新媒体传播总统发展不平衡、效果不明显主要表现为网站数量极多,但访问量与关注度小,受众面窄报刊、杂志作为传统书法传播媒体仍然占据权威地位,书法网站、书法公众号和APP尚未取得主流话语权,急需发展和转型书法在实景型传播方面也没有受到艺术界重视,市场主流仍是雕塑、绘画和行为艺术书法艺术是个人情感的直觉表现,较难融入新媒体时代的艺术创作载体优越性和劣根性都比较明显。
汉字的笔画还具有明确的方向性和极强的可塑性,书法每一笔画都无法修改和掩饰、更不会在过程中擅自拖延和中断成功和失败两极性明显但是,当今媒介环境对于书法的传播既是机遇也有挑战从文字书写转化为现今集艺术性、社会性、文化性、审美性、传播性为一身的独特艺术形式,书法传播内容的良莠不齐和传播者水准的云泥之别使得一些真正优秀的作品与思想被淹没在互联网海量的信息中传统书法行业是由职业人士从事的精英行业,但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书法教育的普及,书法神圣的艺术价值不断发生改变受众的认知差距必然会使书法审美出现一定偏差,不利于名作的普及和传世还有一个问题不得不引发我们关注,大部分媒体使用简单拍照通过批量复制大面积传播,但是、电脑屏幕并不能获得极佳的艺术体验,使传播效果大打折扣技术的发展让大众对电子设备过度依赖,带来便利的同时也降低了人们的动手能力与思维能力,对书法艺术的传承造成了一定阻碍四、媒体时代的书法传播方略媒体深度影响艺术传播的当代语境,书法必须积极面对眼下的媒介化社会书法界应该有效地利用媒体进行传播和发展注重书法人才在新媒体方面的培养成为重中之重,深耕传统媒体在书法艺术中的影响力,促进传播可以深入社区生活,组织各种笔会和交流活动、开展相关讲座。
利用短视频网站扩大传播范围,确定目标用户,明确目标用户画像区分少儿或成人,以线上视频课引流线下注重平台搭建,结合新旧媒体展览方法同时开展实体展馆和虚拟展馆书法艺术还应该积极扩展海外市场,超越民族与国界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心,主动输出,如陈廷祐先生的《Chinese Calligraphy》无论古代还是现代,国内还是国外,人类对艺术的共情能力从未改变,中国书画也不例外在新媒体时代提升书法传播方式、促进书法发展迫在眉睫,值得大众深思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