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中国文学史》第一卷 袁行霈版考研笔记.docx

5页
  • 卖家[上传人]:亦***
  • 文档编号:293948273
  • 上传时间:2022-05-18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2.14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中国文学史》第一卷袁行需版考研笔记总绪论第一节 文学本位 史学思维与文化学视角对文学史的理解:文学史即文学的历史,文学史著作要在广阔的文化 背景上描述文学本身的演进历程文学史包含一下几个内容:一、文学本位.立足文学本位,重视文学所具有的的艺术感染力和审美价值诗歌 可以证史但不能代替历史1 .紧紧围绕文学来阐述文学开展的历程文学史研究的三个层面:①文学创作的社会政治、经济背景②文学创作的主体一一作家(生平、思想、心态……)③文学作品(核心内容).看见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鉴赏的作用,关注文学思潮的开展 演变2 .看见文学传媒对文学作品的影响所谓文学本位就是强调文学创作这个主体和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文 学鉴赏以及文学传媒这两翼二、撰写文学史应当有史学思维.改变按时代顺序将一个个作家作品简单排列的模式而更注重历史 的脉络,描述传承流变的过程1 .改惯用的评价式语言为描述性语言说明情况、现象、倾向、风格、 流派、特点,并予以解释;说明创作的得失及原因;说明文学开展变 化的前因后果三、文化学视角(文学的演变本就与文化的演变息息相关)借助哲学、考古学、社会学、宗教学、艺术学、心理学等邻近学科的成果,参考它们的方法。

      加油〜第二节中国文学的演进外部因素: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民族矛盾、地理环境等影响文学演进的因素文学开展的不平衡:文体、朝代、地域L内部因素:—俗与雅一文体与文体之间相反相成的因素相互作用文体与其它文体之间复古与革新、文与道文学开展的不平衡:1 .文体①各种文体形成和成熟的时代不同②文体从萌生到成熟,其过程的长短不同.朝代①各个朝代文学的总体成就不一样(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②朝代内文学开展的不平衡2 .地域①不同朝代各地文学开展有盛衰变化②不同地域有不同的文体孕育生长(说明中国文学的发源地不止一个)相反相成的因素相互作用L俗与雅:诗经中的“国风”本是民歌,但经孔子整理,被儒家奉为 经典后变雅在俗与雅之间,主要是俗对雅的影响和推动,以及由俗 到雅的转变2 .各种文体的相互渗透和融合:(吸收其他文体的艺术特色以求得新变;诗词赋之间的区分与融合)各种文体都有其独特的体制与功能, 构成了文体之间的界限,文体辨析是一个问题,文化融合更是一个关 系到文学开展的大问题如魏晋以后赋吸取了诗的特点而使抒情小赋 兴起,形成赋的诗化;苏轼赋予词诗的功能;周邦彦以赋为词3 .复古与革新之间的交替与碰撞(文学体裁的内部运动)魏晋之后文学走入自觉或半自觉的道路,不断革新,修正弊病,推动 开展。

      4 .文与道的离合(指文学与儒家伦理道德和政治思想的关系)文学适合儒家思想,与道合:杜甫、韩愈、白居易、陆游文学局部离开儒家思想:陶渊明、李白、苏轼、曹雪芹第三节中国文学史的分期三古、七段上古:先秦两汉(公元3世纪之前)①先秦 ②秦汉中古:魏晋至明中叶(公元3世纪至16世纪)③魏晋至唐中叶(天宝末)④唐中叶至唐宋末 ⑤元初至明中叶(正德末)近古:明中叶至五四运动(公元16世纪至20世纪初)⑥明嘉靖初至鸦片战争⑦鸦片战争至五四运动着眼于文学开展变化本身进行分化文学开展变化本身可以分解为创作主体、作品思想内容、文学体裁、 文学语言、艺术表现、文学流派、文学思潮、文学传媒、接受对象的 开展变化九个方面。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