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教案.docx
5页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教学设计)教师:陈文开【课标要求】课标要求为“举例说明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和主要方式”本节的内容就一定要抓住举例和通过对比分析主要交通方式从而对其进行理解以及应用在生活实际当中教材分析】交通运输是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先行官”交通因素是影响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之一,是区域经济学习的先导因此,本节课又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本节内容从全书来看并不是一个重点,但是连接和丰富学生关于“农业”“工业”方面的知识至关重要,因此应当融汇更多内容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比较五种主要交通运输方式特点,结合实例学会选择合理的运输方式2、了解现代交通方式的发展方向3、结合实例,分析影响交通运输布局的因素,探寻主导因素过程与方法)1.能够通过实际案例,举例说明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及其重要性2.能够联系生产、生活的实际案例,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培养学生获取有用信息的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及发散思维能力3.能够根据交通运输线路区位选择的理论和方法,对某一地区交通线路的类型选择、布局提出合理建议或方案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求真、务实的态度对待交通运输线路的布局和建设,树立科学的决策观。
教学重点】五种主要交通运输方式特点教学难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因素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师)上课!同学们大家好首先,我们来分享一则消息:在今年的5月5日,我国自主研发的大飞机C919在上海的浦东国际机场首飞成功,这一激动人心的消息意味着我国将打破国外公司对大飞机行业的垄断,这不但能够为我国航空产业带来巨大收益,还会促进我国航空产业的整体发展国外媒体纷纷给予高度的关注和评价!“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常见的交通运输方式有哪些?它们各自有什么特点?又有哪些因素影响它们的布局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下第五章第一节《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通过对这节课的学习,我想应该能帮助我们解答以上问题学习目标展示】我们先来看下这堂课的学习目标展示学习目标)【预习反馈】同学们都回去预习了这节课,那我们来看看大家的预习成果如何?在5道选择题中,第2和4道选择题的得分率比较低62.79%和18.6%,我们来一起看下这两道题目第2题给了一张五种交通运输方式随距离变化的运价图,在只考虑运费和距离两个因素对运输方式产生影响下,我们可以看出80千米以内属于短距离,运费最低的是公路,最高的是航空,这说明公路适合短距离运输;80~550千米属于中距离,其中铁路的运价是最低的,航空仍然是最高的,因此可以推断铁路运输适合中长距离;而550千米以外属于长距离,此时运价最低的是水运,所以水路运输适合长距离;而在整个过程中,航空运输始终处于高运价的水平,但是大家发现没有,随着运输距离的变化,航空运输的价格浮动变慢甚至停滞,这说明航空运输虽然昂贵,但是还是适合长距离运输的。
第3道题目问的是“对高铁走向起决定性作用的是什么?”绝大部分人选的是自然资源分布、自然条件或者技术条件那么我们可以这么思考,如果自然条件、资源分布或技术条件是对高铁线路起决定性作用,那么在我国资源丰富的的中西部地区,高铁的数量应该比东部地区来的多,高铁也只能建在自然条件好的平原地区,或是技术水平先进的地区,而实际上情况并不如此所以,真正对高铁走向起决定性作用的应该是政府决策和人民需求在填空题中7、8、9、11这四个空格的错误率比较高,我们来看下,它们分别是,位于我国的西南边陲、属于内陆地区、地处我国的喀斯特地貌以及跨越我国的珠江水系同学们初中这部分内容都还给老师咯!大家预习的还可以接下来,我们来完成自主探究一的第1题自主探究一】(1分钟)好,我们请同学上台来连下线请同学上台)我们来看下,他连的对吗?(展示多媒体答案)有些同学可能会疑问,易死亡变质的活物或鲜货是否可以用飞机来运输?我想这个问题不能那么简单的答是或者否主要还是看所运的货物能否承担起航空运输这种最昂贵交通运输方式因此,可以说绝大部分活物或者鲜货是不能用飞机来运的,极少部分例如荷兰的郁金香,在通过市场拍卖后,利用飞机空运到世界各地。
我们再来看下这张图汶川地震中飞机运输重型机械)这是在汶川地震中,俄罗斯大型直升运输机米-26,在运输挖掘机到地震现场咦,不是说空运的运量很小、价格又很昂贵吗?那就应该运输那些体积小,价格高的货物啊?为什么会拿来运大型挖掘机?是的,因为在地震发生过程中,导致地面的道路遭到破坏,为了最快让这些挖掘机械进入到现场,并第一时间进行抢救,所以,就利用了最高效的航空运输这就说明,航空运输运输的货物不仅是贵重有时候也是急需的接下来,请同学们完成自主探究第2题,并将完成对答案拍摄后上传3分钟)好了,我们来看下同学们上传的答案,大家说回答的好不好?让我们给他们点个赞!让我们当场做两道题目老师推送1分钟)好,大部分同学已经完成,并把答案发送给我了我们来看下同学做的情况当场反馈)第2题中,很多同学选了D,我们来看下,题目中的丁,它的运量最大,可是速度却最慢,我们可以判断出,它是水运而在当代中国最重要的运输方式应该是铁路运输而非是水运 通过这部分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交通运输方式在选择的时候,首先要考虑货物的特点、运输的距离和运费,然后再根据不同的交通运输方式进行选择比如:1、 长距离的应该选择航空或者水路运输,中长距离的选择铁路运输,而短距离的一般选择公路。
2、 运费高昂的一般选择航空,运费较低廉的一般选择铁路或者水路运输3、 货物量大的一般选择水路运输或者铁路,货物量小的一般选择公路或者航空4、 运输时间要求较快到达的一般选择航空或者铁路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各种常见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以及如何因地制宜选择交通方式来运输货物那么,到底交通运输线路是如何进行布局的呢?接下来,请同学们看下这张表课件展示)这是一张1952年到2019年的中国最高和最低人均收入或者GDP的表格,通过这样一张表格,我们在里面可以很清晰的发现,在收入最低的5个地区中,出现频率最高且有关联的是贵州、广西和云南这三个省份而这三个地区,都处在我国的西南地区这说明,我国西南地区常年来属于贫困落后地区我们再来看下这张中国金属矿场资源分布图,在图上,我们清晰的看到,西南地区有较多的矿产资源那么问题就来了俗话不是说的好吗,“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通过这张矿产图,我想象的西南人民的生活是这样的可是,现实的生活是这样的!(课件展示)为什么明明拥有这些“金山”、“银山”?可是经济却如此的贫困?同学们说的都非常的好,资源优势只有开发才能转化为经济优势,可是在所有阻碍资源开发的因素中,我想排在首位的应该是交通这个因素吧!接下来,请同学们利用(3分钟时间)完成自主探究二的第1、2题,并将结论拍下后发送给老师。
自主探究二】 时间到了,我们来展示下同学们的答案随机选取两个同学答案)第一位同学的答案,我给3个赞,第二位同学的答案,我给4个赞那好我们来看下这张图,首先,我们要清楚南昆铁路线具体的线路位置,我们知道它南起广西南宁,北至贵州的红果,西至昆明现在我们可以把铁路线分成两段来看,前半段从南宁到百色,大家发现没有,基本上这一段的铁路分布和河流的流向一致,所以我们可以推导出,这一段铁路沿着河流布局再来看下后半段,铁路并没有沿河流布局,但是它所经过的地区等高线基本上比较宽疏,那么我们可以推导出,这一段的铁路线分布地区地势相对和缓,坡度比较小所以,综合来看,整条的南昆铁路线沿着河谷地带或者山间平地进行布局,其原因是由于这些地区地势和缓,铁路修建难度小我们再来看下这段阅读材料,其中提到了南昆铁路沿线地区岩层破碎,多滑坡、坍塌经过的溶岩地貌区375公里,通过7度以上的高烈度去242公里,膨胀区146公里,而且从南宁到昆明海拔落差高达2019多米这些资料无不在证明,铁路在修建的时候遇到的地形起伏大,地质条件复杂多滑坡、坍塌、溶岩、地震多发区等自然障碍所以,通过这两道题目的解析,我们清楚的看到,任何一条交通运输线路在设计布局的时候都会受到自然条件的限制,而克服这些自然障碍的手段,就是科学技术。
请同学们在第4页的学习心得里,把它记录下来:自然条件是交通线路修建的限制条件,而技术则是保障条件所以,南昆铁路线在布局的时候能不能选择从南宁到昆明的直达路线啊?(生答:不能)为什么?(生解:因为直达的话穿过的地形起伏太大,修建难度太高,不符合交通线路布局的原则但是,请大家看下这张图,2019年从新南昆线建成通车我们先来思考下,新南昆铁路线的优点和缺点分别是什么?(请学生回答)说的很好,新南昆的优点是以直达运输为主,但是它的缺点也很明显,就是跨越的地形区起伏大,铁路修建的难度高那么,已经有了一条南昆铁路线路,为什么还要再修建一条新南昆线呢?请大家完成自主探究二的第3、4题,并将答案拍照上传,时间3分钟!好,我们来看下大家的上传的答案这个答案我给3个赞,这个答案我给4个赞!同学们在答案中提到了,新南昆线是由于技术的进步才进行修建的?那么,我们整理下这个思路,就会变成技术才是铁路修建的主导因素只有技术够了,铁路才要修建,技术不够铁路就不修建?这显然是不成立的因为,我们刚才总结过,技术只不过是铁路修建的保障那么撇开技术这个因素的话,到底还有什么因素是导致新南昆线诞生的原因呢?我们来看下这段阅读,通过这段材料我们可以发现,旧的扶贫铁路线已经不能满足新时代的经济发展的需求,因此催生了这条新南昆线。
所以,新南昆线不取湾,而取直,实际上是为了提高运输效率,满足日益新增的运力需求真正的从扶贫铁路转为合作发展铁路!这个转变告诉我们两点:1、交通运输路线布局会随着社会发展变化,而发生改变;2、经济因素越来越成为交通路线布局的主导因素,而自然因素对交通线路的影响在逐渐减弱南昆铁路修建带来的经济和政治影响比较简单,我直接把答案推送给各位! 接下来,我们当堂训练下两道题目限时题目推送)【教师小结】 同学们,今天这堂课,我们通过前面的学习,了解了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和应用;以及交通运输线路的布局及其影响因素请同学们回去后,完成阳光课堂(P72—73)这节课就上到这里,下课!【板书】一、 常见的交通运输方式特点和应用1、 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的比较2、 实际应用二、 影响交通运输布局的因素1、 自然因素2、 社会经济因素3、 技术因素【教学反思】本节课以三环五步教学模式进行推进,从课前预习、课堂探究练习、再从课后复习反馈三个环节来推进其中在课堂探究中,有课前预习反馈、课堂探究讨论、当堂训练巩固三个步骤进行,利用提分宝大数据诊断,帮助教师更好的掌握学生预习情况,从而有针对性的进行讲析;在课堂探究中,利用交互式白板、IQCLASS软件,实现师生互动,并实时进行课堂练习的当场训练反馈,从而帮助老师掌握学生学习动态,让整个学习过程更精细化管理;最后通过课后推送的方式,及时让学生完成课后习题。
在上这节课的时候,我重点放在课堂探究和师生课堂互动以及实时反馈上,通过信息技术手段,能让答案展示更加容易,从而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本节课我重点探究的问题在交通运输线路在布局时的影响因素,从材料一到材料三,推导出其受到自然、社会、经济和技术等因素的影响,其中社会经济因素越来越成为主导因素学生在上这课的时候比较活跃,但是时间流程比较多的花在学生互动上,可能会造成时间上的不充裕,同时对于学习的总结我也比较重视第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