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融资租赁中的折现率与实际利率.doc

5页
  • 卖家[上传人]:cn****1
  • 文档编号:530066455
  • 上传时间:2023-09-02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97.50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融资租赁中的“折现率”与“实际利率”《企业会计准则——租赁》 ( 以下简称《准则》 ) 中多次使用“折现率” 、“实际利率”等概念这些概念相互关系如何?使用中应注意哪些问题?本文试作一探讨一、折现率、折现率的适用与具体操作( 一 ) 折现率及其适用《准则》 中的折现率, 是指将未来因支付租金等可预计的现金流出量( 最低租赁付款额 )折合成现值时所适用的利率《准则》 规定,折现率只适用于承租人计算最低租赁付款额的现值,用相关利率作为折现率确定租赁资产入账价值时:(1)如果承租人知悉出租人的租赁内含利率,应当采用出租人的租赁内含利率作为折现率;(2)如果承租人无法知悉出租人的租赁内含利率,则采用租赁合同规定的利率作为折现率;(3)如果既无法知悉出租人的租赁内含利率,租赁合同又没有规定利率, 则采用同期银行贷款利率作为折现率 这就是法律术语上所谓的 “顺序适用” 二 ) 不同折现率对承租人租赁业务核算的影响采用不同的折现率时, 折合出的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也不同, 这样是否会妨害租赁资产的正确核算?笔者认为无大妨,原因是: (1) 如果采用的折现率较低,则算出最低租赁付款现值会高,当最低租赁付款额的现值高于租入资产的原账面价值时, 按《准则》 规定则采用租入资产原账面价值为入账价值,而舍弃最低租赁付款额的现值。

      (2) 必须采用最低租赁付款额现值为租入资产的入账价值时, 如果采用的折现率较低, 则租入资产入账价值较高而未确认融资费用较低, 因此分期计入损益的融资费用较低而租入资产折旧费用较高, 融资费用额与折旧费用额的反向变动会基本相抵; 反之,折现率高而租入资产入账价值低, 应分期确认的融资费用高而折旧费用低,二者高低变动的金额也会基本抵销 三) 具体操作采用适当的折现率计算最低租赁付款额现值的步骤和方法如下:第一步,确定最低租赁付款额《准则》规定,最低租赁付款额是指承租人应支付或可能被要求支付的各种款项 ( 不包括或有租金和履约成本 ) ,加上由承租人或第三方担保的资产余值;如果承租人有购买租赁资产的选择权, 且因购买价格特别优惠, 因此,租赁开始日就可以合理确定承租人必定会行使这种购买权,则购买价格也应当包括在内实践中,凡租赁合同中订有优惠行使购买选择价格的 ( 优惠价一般应低于或等于合同规. . . .定的购买选择日租赁资产公允价值的 5%),正常情况下则不存在担保余值;反之,租赁合同中确定担保余值的,也就不存在行使优惠购买权的价格因此,正常情况下:最低租赁付款额 =各期租金合计+担保余值, 或 =各期租金合计+行使优惠购买权时应付款项。

      第二步,确定折现率折现率除应按照以上介绍的顺序确定外,还应注意如下事项: (1) 租金付出应采用“年金现值 (PA) ”,担保余值或优惠购买价格则采用“复利现值 (PV) ”2) 采用同期银行贷款利率为折现率时, 因为银行贷款本金是到期一次归还, 而租金中的融资本金是用直线法或其他方法分期归还,所以用贷款利率为折旧率,租赁期一般应折半与贷款归还期比照第三步,查年金现值表和复利现值表年金现值和复利现值都可以通过计算取得,但计算麻烦,一般都可以从《管理会计学》等书籍中查到第四步,计算最低付款额现值 (见例题 )例: W公司作为承租人向 N 公司租入 R 成套设备一台套 ( 已使用 2 年,尚可使用 6 年) ,R设备起租日原账面价值 720 万元合同约定租赁期 2001 年 1 月 1 日至 2006 年 12 月 31 日,租金为每年 160 万元,年末支付,利率 7.92%,但 W公司获悉 N 公司租赁内含利率 8%;合同约定,租赁期满, W公司可以 1 万元优惠价购买 R 设备经测算,租赁期满时 R 设备公允价值为 30 万元 试算 W公司最低租赁付款额和折现率、 最低租赁付款额现值 ( 该设备无需重新安装,价值占 W公司全部固定资产比例超过 30%)。

      1、购买价格 1 万元,是预计购买时 R 设备公允价值 30 万元的 3.33%,低于 5%,因此,届时 W公司肯定购买 R 设备2、最低租赁付款额 =各期租金之和+行使优惠购买权的应付款项 =160× 6+1=961( 万元 ) 3、确定折现率:租赁合同约定利率 7.92%, N 公司租赁内含利率 8%,后者为第一顺序利率,故应采用利率 8%为折现率4、查表,确定租金现值和购买价现值: PA(6 期, 8%)=4.623;PV(6 期, 8%)=0.630 5、最低租赁付款额现值 =160× 4.623+1 × 0.630=740.31( 万元 ) 二、“实际利率” 、实际利率法及其适用与具体操作( 一 ) “实际利率” 、实际利率法及其适用“实际利率” ,就是按照每期租金、期数与租入资产入账价值以年金现值和复利现值折合的租赁内含利率;采用实际内含利率分摊未确认融资费用和分配未确认融资收益的方法,. . . .称为实际利率法《准则》 规定实际利率法可用于两个方面, 一是承租人分期摊销未确认融资费用, 二是出租人按期分配未确认融资收益 《准则》 同时规定: (1) 承租人分摊未确认融资费用,可以在实际利率法、直线法和年数总和法中任选一种方法使用; (2) 出租人按期分配未确认融资收益, 原则上应使用实际利率法, 只有在与实际利率法计算的结果无重大差异的情况下, 才可以选择使用直线法或年数总和法。

      二 ) 实际利率法的具体操作承租人采用实际利率法计算分摊未确认融资费用的步骤和方法如下:第一步,确认租入资产入账价值和未确认融资费用金额《准则》规定,承租人应在租赁开始日以“租赁资产原账面价值”与“最低租赁付款额的现值” 两者中较低者作为租赁资产的入账价值; 最低租赁付款额与租赁资产入账价值之间有差额, 为未确认融资费用, 在租赁期内各个期间进行分摊 上述例题中 W公司租入资产原账面价值为 720 万元,最低租赁付款额的现值为 740.31 万,因此,应以 720 万元为租入资产入账价值,入账分录为:借:固定资产—融资租入固定资产 (R 设备 ) 7200000未确认融资费用 2410000贷:长期应付款—应付融资租赁款 9610000第二步,确定融资费用分摊率承租人采用最低租赁付款额现值为租入资产入账价值时, 计算最低租赁付款额现值时采用的折现率即为融资费用的分摊率承租人采用租入资产原账面价值为入账价值时, 应按照租金期数、 每期金额和租入资产原账面价值以年金现值、复利现值计算融资费用的分配率 ( 实际利率 ) 依上例,根据公式:最低租赁付款额现值=租入资产原账面价值,则有:160× PA(6,r)+1 × PV(6,r)=720经多次测试,当 r( 利率 )=8%时: 160× 4.623+0.63=740.31 ;当 r 为 9%时: 160 ×4.486+0.596=718.356 。

      720 万元大于 718.356 万元而小于 740.31 万元,因此, R 设备租赁实际利率大于 8%而小于 9%,即在 8%与 9%之间,用插值法计算如下:(740.31-720) ÷(740.31-718.356) × 100%=(8%-r) ÷ (8%-9%)解上述方程求得: r=8.925% ,即:融资费用分配率 ( 实际利率 ) 为 8.925% . . .第三步,计算租赁期内各个期间融资费用分摊额 (见下表 )未确认融资费用分摊表 ( 实际利率法 )2001年 1月 1日注 ( 表 ) :以上公式中计算的融资费用分摊率实际为 8.92511615%;表中取用 8.925%,所以计算到最后少分摊 777 元 [1478795 × 8.925%-131205] 表中根据购买 R 设备优惠价应保留1 万元余额倒轧: 1478795-10000=1468795 ; 1600000-1468795=131205第四步,分摊融资费用融资费用分摊可与租金支付同时进行,比如例中W公司 2001 年度支付租金和分摊融资费用分录分别为:1、支付租金借:长期应付款——应付融资租赁款1600000贷:银行存款16000002、摊销融资费用借:财务费用642600贷:未确认融资费用642600出租人采用实际利率法分配未确认融资收益的具体操作, 与承租人采用实际利率法分配融资费用的方法基本相似, 不同点有: (1) 出租人应将最低租赁收款额 ( 含租金、 担保余值或优惠购买价 ) 和未担保余值之和与其现值 ( 租赁资产账面价值 ) 之和的差额记录为未实现融资. . . .收益, 按租金期数、 每期金额与租赁资产账面价值以年金现值、 复利现值折合的内含利率为实际利率;然后按实际利率法进行分配,分期确认收益; (2) 每年底应对未担保余值进行检查,如有证据说明其价值已经减少, 或减少后又得以恢复, 均应修正未实现融资收益和重新计算的内含利率,并根据重新计算的租赁投资净额 ( 应收融资租赁余额与重新确认的未担保余值之和与修正后的未实现融资收益之间的差额 ) 和内含利率, 重新确定应确认的融资收入,本文介绍从略。

      资料来源:中国投资理财网. . .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