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个人学钢琴心得体会4篇-钢琴培训心得体会.docx

30页
  • 卖家[上传人]:I***
  • 文档编号:243930517
  • 上传时间:2022-01-21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47.88KB
  • / 3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个人学钢琴心得体会4篇钢琴培训心得体会    个人学钢琴心得体会一:  一转眼就到了结业,从一开始手指都摆弄不好,到现在也能弹上一两首曲子,说实话,还是觉得挺好玩的,当一个个音符在指尖流淌的时候,那种舒适感是其他学科难以让我体会到的,而这加深了我对钢琴的喜爱,虽然我知道只有半个培训在大学里学习钢琴——即兴伴奏,但是我会将钢琴的学习有始有终的坚持下去  总结下这培训课程的学习吧,其实挺感谢老师对我们的理解,由于忙着考研,担心练琴会消耗我很多时间,老师在曲子的难度和进度上对我的要求降低了,而且每天几乎泡在图书馆的我只能利用双休日下午的时间,当做学习的放松去琴房练习老师布置的曲目,部分中午的时间也会把握住,总之是抓紧一切时间学习,抓紧一切时间练琴,挺充实的,累是有点,但是更多的是每天睡在床上问心无愧的舒适感  弹奏完《拜厄》,这培训我接触到了一本新的教材——《车尔尼599钢琴初级教程》,它被称为是“促进当今钢琴家演奏能力的绝佳教材”双手从高音谱号开始,系统地引入不同时值的音符以及其他音乐要素,简单而又快乐的演奏相对于《拜厄》的旋律感强,重复练习多的感受,《车尔尼599》一开始让我有点无从下手,记得第一次弹第30首的时候,我不止一次的觉得这没有什么旋律,练习起来也十分吃力,那次的感受至今难忘,可当回课时,在老师的指尖弹奏出来,我狠狠的愣了一下,我感慨原来它是这样的,有快慢有强弱有感情,不是毫无感觉的敲音。

      可是依旧当我信心百倍的回去弹奏下首曲子的时候,以往的不适感又来了,不过这次我找了个方法,下视频,边看边学,多听再弹,我找到了一种这样的学琴方式可是,这样会不会导致我识谱以及对节奏的把握产生依赖性呢,最终,我选择先自己练,再学习视频,两者结合学习这培训也开始进行《钢琴基础教程2》的学习,怎么说,虽然不用再回《钢基1》的课了,可是,这并不代表我能将上面所有的曲子弹好了,所以,每次弹琴的时候,我又从头开始,当练指法、练识谱一样从新来过,不想这么轻易的将它丢弃《钢基2》的感受就是乐曲很动听,但是每一首想弹好并不容易,《回旋曲》就给了我这样的感受,看起来很简单的谱,弹起来门道很多,很多细节不容忽视  其实,我很喜欢老师您的教学方式的,因为根据每个学生学习的进度教学,而不是集中授课,意味着您要麻烦很多,您要花心思,一个一个的指导,并根据他的练习情况去安排适合他的曲子,所以我想谢谢您,您的这种一一教学,让我们每个人知道自己的毛病在哪,怎样去提高  这培训的课程结束的好快,虽然担心着每次回课发挥的不好,去您那回课还是会很紧张,我想这一切的原因是因为我们太想练好了,我喜欢弹琴,喜欢手指在琴键上的跳跃,很美很幸福。

      暑假的到来,虽然会忙着考研,忙着上班,但是,绝对会有时间不时地在琴键上敲敲的,学琴不是一蹴而就,我相信长时间的努力是会收获的  最后,感谢老师的知道,祝老师假期愉快!  个人学钢琴心得体会二:  学琴过程并没有想像中那样十分美好,也不断地走一些弯路钢琴音乐知识浩如烟海,越是深入,反而越是觉得自己浅薄不过,无论怎样浅薄,只要有思考,就会有收获只要能坚持,就一定会找到快乐  喜欢,是坚持唯一的理由  下面就琴童学琴的技术基础写了些体会,当作两年陪练过程的反思因为是外行,所以有什么观点相左,不严谨的地方,请大家多多指导,交流言语包涵  在钢琴学习中,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况:  1. 换老师的时候,新老师一般都不会接着前任老师的进度来,而是先对学生进行一段时间的基础训练的调理一方面可能是显得自己更专业,一方面孩子的基本功也确实是个问题  2,学钢琴到了一定阶段,无论一天练多少小时,曲子都练不好听,不精巧,不细腻小毛病挺多,手指不听使唤陷入一个有进度没进展的误区  3.学琴的小朋友的家长,或者老师,盲目地追求进度在基础方面(如节奏,手指能力等)把关不严没有质量的进度说明不了任何问题反而还会带来许多副作用。

        遇到这样的情况,可以用一句话来总结:基础不好或基本功不好如果是从头来过,往往是无所适从,孩子也会非常厌烦  那么趁孩子还小的时候,为什么要一味地追求进度,而忽视基本功练习呢?到较高级阶段才发现问题多得学不下去了与其要从头补以前的功课,还不如趁早打好基础从而避免这些情况发生,少走弯路  (1)钢琴技术基础和音乐性的关系  个人认为,钢琴技术基础是音乐性是否能表现得出来,是否能将音乐想法传达得得心应手的基础  现在的孩子有好一些学琴的年龄差不多是5岁左右,都很小那么对这些小初学者来说,音乐性更重要呢还是打好技术基础更重要?现在普遍提倡寓教于乐,开发智力,快乐学琴,以兴趣为主再者钢琴本来就是为音乐服务的所以倾向于音乐性的更多或者更科学我也觉得没得错只是,音乐性固然很重要,自不必言说,但作为对技术性要求极高的乐器—钢琴来说,技术不仅显得重要,更是基础  手一放到钢琴上,离开了技术,音乐就是一句空话嘴里谈得出音乐,手上弹不出音乐如果基本功练得不扎实,怎么把心中充满对音乐的理解和感悟体现出来呢,那么这就会陷入一个“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窘境  这时你或许会说,孩子还小嘛,都没发育完全讲技术才是一句空话。

      是的,孩子小,我知道,所以我并不是说一下子就应该怎样怎样而是说在整个练琴过程中作为基石的技术应该得到足够的思考和重视找准方向,循序渐进尤其针对盲目追求进度而忽视基本功的学习情况而言  进度是一块诱人的奶油蛋糕领先的进度仿佛说明你的孩子天赋好,与众不同实则不然盲目追求进度是一个目光短浅,祸害无穷的误区通常表现在:  1.为了考级而考级  2.人比人,一味想跑在前头  3.夸大孩子的天赋能力  4.反正又不走专业,会弹曲子最重要  危害:曲子练不精细在进入稍高阶段后,能力阻碍进度,学习停滞不前白白浪费了宝贵的精力和时间  这就像修一栋房子,最终能修多少层,绝对取决于根基有多坚稳  基本功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音乐的表现因此学习钢琴,从把双手放到键盘上的那一刻起,就应该有计划,有方法,有针对地,循序渐进地训练钢琴技术基本功,这跟走不走专业一点关系都没有说实话我不太赞成一学琴一买钢琴就为孩子立志走专业的态度但是,就算不走专业,也一定要用专业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在我看来,学习钢琴演奏根本不分专业学法和非专业学法,既然买了钢琴,交了学费,下了决心,那么要学就得学好,学到底不仅学钢琴,学任何一门艺术也是这样所以无论走不走专业,在态度和学习方法上,一定要“专业”。

        基本功练习不要怕枯燥,所谓先苦后甜,苦尽甘来,在这上头体现得最明显了而且只要每次目标明确,开动脑子,少而精地练习,不仅事半功倍,而且可在很大程度上杜绝想像的那样枯燥  (2)初级阶段的技术基础手指能力  1,独立吗?灵活吗?短附点音符和波音的练习,对加强手指彼此之间的灵活性,不失为一种良方五根手指中4指独立性最差,支撑力弱,灵活性不够,下键无力所以对4指的训练又是重中之重  a次数4指要单独强化练习,练习次数是其它手指的数十倍坚持不懈,刻苦练习,量的积累产生质的变化,这在4指训练上体现充分4指通过训练达到独立后,不但不再是跑动障碍,反而能做出许多亮点来  b方法关于弱指的练习要讲方法保留音的练习对4指的训练是不错的方法另外,  要有针对性,目的明确对整体训练安排要做到心里有数每次练习少而精抓住一个问题不放,态度要执著障碍解决一个少一个,解决两个少一双每解决一两个障碍,肯定就是一个大进步  c注意力集中注意力集中才能聚集力量,才能主动灵活快速地下健  没有方法,就没有效果作为陪练的家长这时候最大的作用,就是引导孩子,不断思考最好的方法,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只要把好的练习方法养成了习惯,那么再枯燥的练习,也只是不好玩而已,而不再是一种痛苦。

        2.力量这一环节难点在4指和5指4指因为受独立能力的牵制,力量使不出来5指的难点在于太细弱,支撑力不够,缺乏爆发力可是,弱如5指,恰恰经常需要它负担外声部和音列中最高点音或最低点音演奏的重任所以,5指的力量,灵活性训练也是手指训练中特别要强调的  通过针对训练,彻底消除弱指,达到各指力量控制均匀  手指能力的训练目的是为了使手指最终能均匀,清晰,快速地跑动起来关于手指的快速跑动,但昭义先生有一段话我印像深刻:“我们的手指在没有正式进入快速反应跑动训练之前,用力形式主要是一个音一个音地用力这是正确也是必要的但是在快速跑动中,这种用力方式显然让跑动变得笨重,停滞,不流畅但要渡过这个难关,其实也不难仅仅一句话:把一个音一个力转变为一组音一个力或者反过来说,用一个力弹一组音或用一个力弹一串音这其实就是一种内心内在的感觉通过这种感觉让手指在琴键上不断实践 音阶和琶音  音阶和琶音的练习非常重要  通过对音阶和琶音的训练不仅可以大大提高手指能力而且音阶和琶音练好了,还可以直接作为半成品在乐曲中随心运用  问题是:  你每天都坚持练习了吗?怎么练习的呢?  1,你每天都练了吗?音阶和琶音每天都要坚持练一定的时间。

      时间不必太长,注意力要集中在乐曲之前弹奏一定时间的音阶琶音,让手指灵活起来,伸张自如  2.怎么练?如果不讲方法,只堆积时间,手指能力依然得不到提高针对跑动中的薄弱环节练习,哪个指跑不动?动作是否多余?哪个手指声音偏弱?左手的力量,节奏跟得上右手吗?  b大指的转指音阶和琶音能否弹得溜,大指的转指尤其重要上行音阶时大指要主动钻下行音阶时大指稍微惦一点,使手腕不上下抖动,保持平稳平稳是快速跑动的前提  另外三四指的跨指一要提前,二要主动,三要指法正确  3,指法清楚音阶和琶音的指法最容易把三四指搞混左右手指法要在完全搞清楚的前提下,才能研究其它问题  4.慢练音阶一定要一个音一个音弹清楚力量要用得透慢又要有度,不可太慢,要注意音阶练习的整体感一定不要急着快练,俗话说得好: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孩子小,不能控制,陪练家长在这时候要帮助孩子控制他潜意识里快的欲望  在这个练习的过程中,有6样事要做其中5件用耳朵1件用眼睛  第1件,听声音是否集中也就是说每个弹下去的音符是否有清晰的发声点无论是强还是弱,都应有清晰的发声点,如果找不到,那这个音显然完成得没有质量-----虚了直到听到为止  第2件.,听。

      声音是否生硬且砸这是因为太想听到那个点而对手没有控制没经过思考的用力咂的声音听起来凶巴巴的,很刺耳,很不爽直到听起来不砸不硬为止  第3件.,听节奏是否均匀有没有滑音,有没有清晰的拍点长音阶跑动时有没有拖沓上行渐强时不抢拍,下行渐弱时不拖拍找到清晰的拍点是关健这时可以考虑用节拍器帮忙节拍器的使用要合理,一定不能产生依赖使用节拍器的目的是帮助我们在没有节拍器的情况下弹奏也能节奏均匀  第4件,听力量是否均匀二指三指一般没有问题(不过二指时有惰性)大指容易太强,4,5指容易太弱力量不均匀直接导致声音不均匀训练过程中尤其要听1,4,5指的声音,由判断声音来指导如何针对练习该纠缠的地方就是要反复纠缠,看起来好像花多了时间,实则是扫除障碍,长远打算  第5件,听双手合的时候是否整齐双手合奏时两手手指须有相当整齐的触键声音指尖的感觉和内心的感觉可以与听觉相互配合一般来说左手跟不上的情况多左手要有更多的单独练习,使手指能力大概不输于右手,方能做到步伐统一  第6件.,看手腕是否平稳肩,肘,背等部位动作是否多余是否始终保持同一个高度,同一条线同一高度,。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