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高校教职工心理症状及其影响因素的相关分析.doc
8页1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高校教职工心理症状及其影响因素的相关分析【摘要】 对 1132 名高校教职工进行问卷调查,探讨了高校教职工应激生活事件、社会支持、领悟社会支持、应对方式与心理症状的关系运用验证性因子分析得出指标对应的因子负荷显著用结构方程模型对数据进行拟合,发现应激生活事件、社会支持、领悟社会支持、消极应对、积极应对对症状总分有直接影响,应激生活事件、领悟社会支持、社会支持、消极应对对症状总分有间接影响 【关键词】 心理症状; 验证性因子分析; 结构方程模型; 应激生活事件; 社会支持; 领悟社会支持; 应对方式近年来,高校教职工的心理素质更是引起了众多学者和教师的关注,有关高校教职工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从对教职工心理健康的研究来看,主要从社会环境、学校现象、自身和家庭等方面讨论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从而提出了增进高校教职工心理健康的对策与方法,以利于高校教职工的心理健康在研究心理因素的相关作用时采用回归分析方法,由于单一的回归会产生变量间共线性的问题以及不能处理潜变量,因此不能准确的揭示各种变量间的关系本研究借助结构方程模型来说明高校教职工心理应激因素之间的关系,构建高校教职工心理应激模型来揭示生2活事件、应对方式、社会支持、领悟社会支持等因素影响高校教职工心理反应的作用与途径,对促进高校教职工心理健康发展提供方法和实证性依据。
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某地区高校招生第一、二、三、四批录取院校(即:重点大学、普通本科院校、独立学院和高职高专)各 3 所,有效问卷1132 份(占发出问卷 87.0%) ,其中女教师 463 名(40.9%) 、男教师 275 名( 24.3%) 、女管理干部(或其他科技人员) 289 名(25.5%)和女工人 105 名(9.3%) 1.2 工具调查内容包括:①个人资料:内容包括性别、学历、职称等一般情况;②生活事件量[1] ;③简易应对方式问卷[ 2] ;④社会支持评定量表[3] ;⑤ 领悟社会支持量表( PSSS) [4 ] ;⑥症状自评量表(SCL 90) [5] 1.3 统计方法3用 SPSS11.5 建立数据库,采用 lisrel 8.7 建立结构方程模型进行相关分析2 结果2.1 验证性因子分析高校教职工应激生活事件、积极应对、消极应对、社会支持、领悟社会支持、症状总分的验证性因子分析模型分为 6 个维度,分别为高校教职工应激生活事件、积极应对、消极应对、社会支持、领悟社会支持、症状总分其中应激事件的指标为家庭、工作学习、社交及其它这 3 个因子的得分积极应对的指标为解决问题、求助的因子得分,消极应对的指标为退避、幻想、发泄、忍耐的得分。
社会支持的指标为主观支持、客观支持、支持利用度的因子得分领悟社会支持的指标为家庭支持、朋友支持、其它支持的因子得分症状总分的指标为 10 个因子的因子得分 25 个指标的因子负荷最小为 0.48,最大为 0.95,最小的显著性 t 值为 13.15. 可知每个指标的因子负荷都是显著的模型拟合指标为 Chi Square=2191.31, df=260,RMSEA=0.08 ,NFI=0.95,NNFI=0.95 ,CFI=0.96 由 6 个维度的相关矩阵可知,应激生活事件与症状总分存在4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正相关,与领悟社会支持有统计学意义的负相关;领悟社会支持与症状总分及消极应对存在具有统计学意义的负相关,与积极应对和社会支持有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正相关社会支持与症状总分及消极应对存在具有统计学意义的负相关,与积极应对存在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正相关消极应对与症状总分和积极应对存在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正相关,积极应对与症状总分相关不显著,应激生活事件与积极应对、消极应对、社会支持的相关性不显著2.2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将应激生活事件作为外生潜变量,症状总分、积极应对、消极应对、社会支持、领悟社会支持作为内生潜变量。
各个因子的指标应对方式与验证性因子分析模型相同我们给出两个相互竞争的模型:模型 1: 在模型中假定:①应激生活事件是预测症状总分的有力变量,对症状总分有直接影响;②应激生活事件作为影响心理症状的一个重要因素,积极应对、消极应对、社会支持和领悟社会支持可能在应激生活事件与症状总分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③积极应对、消极应对、社会支持和领悟社会支持对症状总分有直接影响,5但无交互效应模型 2: 在模型中假定:①应激生活事件是预测症状总分的有力变量,对症状总分有直接影响;②消极应对、社会支持、领悟社会支持对症状总分有直接影响,应激生活事件经过领悟社会支持对症状总分有间接影响,领悟社会支持与积极应对、消极应对、社会支持之间存在交互影响表 1 两个模型的拟合指标(略)模型 2 中发现由于应激生活事件到积极应对的路径系数为0,删除应急生活事件到积极应对这一路径,得到应激生活事件、应对方式、社会支持与症状总分的整合模型见图 1图 1 模型 2 应激生活事件、应对方式、社会支持与症状总分的整合模型及效应得分(略)由模型 2 发现社会支持对症状总分有最强的负效应,直接效应为-0.64应激生活事件对症状总分的直接效应为 0.28,应激生活事件通过领悟社会支持、社会支持、消极应对、积极应对对症状总分的间接效应较弱,应激生活事件通过社会支持对症状总分的效应为-0.04,通过领悟社会支持对症状总分的间接效应为-0.01,领悟社会支持对症状总分的直接效应为 0.12,通过社会支持对症状总6分的间接效应为-0.44,可见领悟社会支持对症状总分有负效应。
3 讨论高校教职工社会支持对症状总分对很大的负效应,应激生活事件和消极应对对症状总分有较大的正效应,表明社会支持高校对教职工的心理状况的影响较大高校教职工受到社会、学校、学生、职业的压力,同时又有过高的自我期望和成就动机,使得高校教职工对社会支持的要求较高,希望更多的被尊重该结果与文献[10]的研究结果有所不同,比较发现社会支持对症状总分的效应明显较大,而应激生活事件对症状总分的效应偏小参考文献】1 张亚林,杨德森.生活事件量表.见:汪向东,王希林,马弘,编著.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增刊:101~ 108.2 解亚宁,简易应对方式问卷.见:汪向东,王希林,主编.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增刊:122~124 .3 肖水源,社会支持量表.见:汪向东,王希林,主编.心理7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增刊:127~ 131.4 姜乾金,领悟社会支持量表.见:汪向东,王希林,主编.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增刊:131~132 .5 汪向东.心理卫生量表评定手册(增订版) .心理卫生杂志,1999,33 ~ 34.6 陈丽辉,陈静芳,刘艳红,等.大学教师 SCL 90 结果分析.健康心理学杂志.2001,9(6):47l~472. 7 董巍,封冰,宋晓霞.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厦其与成就动机的关系.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6 ,14(1) :66~67.8 侯杰泰,温忠麟 ,成子娟. 结构方程模型及其应用 .北京: 科学教育出版,2004.9 钟霞, 姜乾金,吴志霞,等. 生活事件、社会支持、压力反应对医务人员应对方式的影响.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4,13(5) :560~ 562.810 余欣欣, 郑雪. 初中生应激生活事件、社会支持、应对方式与心理症状关系的结构模型.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8,22(2):8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