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沥青拦水带[1].doc
6页沥青混凝土拦水带施工方案一、沥青混凝土拦水带概况根据设计和实际需要进行设置拦水带,除超高段外侧、桥梁通道和部分自由散排路面雨水段外,路基填筑段均设置拦水带拦水带设计为沥青混凝土结构,厚度为 9cm,宽度 18cm,采用厂拌专用滑膜机连续施工二、施工准备情况1.施工人员安排沥青拦水带的施工,使用我单位专业沥青施工队,具有多年沥青混凝土施工经验其中设沥青拌和队 1 个,人员 10 人,负责拌和站从原材料验收到成品料出场之间所有的工作;设现场施工队 1 个,人员 8 人,负责沥青拦水带的施工和交通管制详见施工队伍人员组织及分工表:施工队伍人员组织及分工表施工组 机械操作手 1 人,放料 3 人,整理及清扫 1 人;拦水带队队长 1 人 辅助组 下承层清扫、粘层油的涂刷 2 人;机械组 装载机司机 3 人拌和队:队长、工班长各 1 人 拌和组 指挥上料、装车人员 1 人,辅助人员 4 人。
2、原材料准备及配合比设计(1) 、沥青:采用 A 级 90#道路石油沥青(2) 、矿料:碎石按 4.75-9.5mm、2.36-4.75mm 和机制砂不同规格分别堆放,以利施工时掺配方便碎石石质坚硬、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并有适当的级配3) 、矿料级配组成比例:根据热料筛分结果,进行了矿料组成设计矿料级配宜符合表 1.2 要求,沥青用量宜在正常试验的基础上增加 0.5%~1.0%,双面击实 50 次的设计空隙率宜为 1%~3%基底需洒布用量为 0.25~0.5kg/m2 的粘层油 沥青混凝土拦水带矿料级配范围 表 1.2筛孔(mm) 16 13.2 4.75 2.36 0.3 0.075通过质量百分率(%) 100 85~100 65~80 50~65 18~30 5~15比例为:4.75-9.5mm:2.36-4.75mm:机制砂:矿粉=32:12:38:184) 、最佳油石比:6.3% 3、施工机械设备准备沥青拦水带拟投入的施工机械设备,按“合理配套、满足需要”的原则,并在施工中根据需要随时再增加设备,拟投入的机械设备详见以下表。
机械设备投入表序 号 名 称 型 号 数 量1 沥青拌和楼 玛莲尼 4000 型 1 套2 装载机 ZL50 型 2 台3 三轮车 加保温措施 2-4 台4 拦水带滑膜机 LC-20 1 套5 小推车 1 台5、试验检测仪器、设备沥青拦水带投入的检测试验仪器,本着满足检验、检测及测量的需要,提高检验、检测和测量精度的原则,配备先进、齐全的试验、测量和质检仪器设备投入的试验、测量、质检仪器设备详见下表序号 机械名称 规格型号 单位 数量 备注1 全站仪 拓普康 台 12 水准仪 拓普康 台 13 燃烧式沥青含量测定仪 NACP 台 14 马歇尔成型仪 台 15 沥青蜡含量测定仪 WSY-10 台 16 马歇尔试验仪 HDMS-20A 台 17 路面材料强度试验仪 CBR 台 18 2000KN 压力机 NLD-2000D 台 19 600KN 万能试验机 WE-600A 台 110 电动击实仪 DJD-1 台 111 最大理论密度仪 台 112 针入度仪 HDLZ-IV 型 台 113 软化度仪 HDLR-3 台 114 延度仪 HDLD-III 台 1 15 路面钻芯取样机 ZZHF-160 台 116 静水力学天平 SJ-5kg-1 台 117 电子天平 JA6100 台 118 电子分析天平 MP200A 台 119 台秤 TGT-100 型 台 120 案秤 AGT-10 型 台 1四、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1、施工方法施工采用厂拌滑膜法。
2、施工工艺流程施工准备—放线定位—涂刷 SBR 乳化沥青油—滑膜机就位—混合料拌和—运输—滑膜—检验施工工艺框图:3、施工准备(1) 、对沥青上面层进行清扫,保证表面干净,拦水带 3 米范围内无疏散碎石和泥块、尘土等杂物2) 、用全站仪在路线直线段每隔 10 米,曲线段每隔 5 米精确放出拦水带外边线,使线形顺直3) 、在拦水带位置涂刷粘层油,以利于结合紧密4、混合料拌和拌和楼根据试验室提供的配合比拌料,掌握好拌和时间(45s) ,使拌制出来的混合料无花白,且配合比符合规范要求的误差范围内,控制混合料出场温度在 160-170℃施工准备 施工放样准备原材料设备准备 拌制混合料 运输混合料 滑膜施工 检 测 混合比设计 (1) 、拌料前对拌和楼及配套设备进行检查,使各动态仪表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对计量装置进行标定,保证混合料中沥青用量及集料的称量偏差符合要求。
2) 、严格控制沥青混合料的拌和时间,保证混合料拌和均匀,所有矿料颗粒全部裹覆沥青结合料,使出场沥青混合料均匀一致,无花白料,无结块成团或严重离析现象,发现异常应及时调整拌和时间5、运输车辆的运输能力应保障大于拦水带铺筑能力,使能连续均匀不断地进行铺筑运送沥青混合料的运输车辆以三轮车为宜,不能装的太多,防止停留时间长,温度散失多,运输三轮车两侧挡板应配备棉被,顶应用帆布覆盖应根据滑膜速度和沥青混合料施工用量来确定沥青混合料运输速度,做到温度散失与滑膜速度匹配,一般在滑膜现场不能超过 3 辆料车三轮车应有紧密、清洁、光滑的金属底板,底板应涂一薄层油水混合液(植物油和水的比例可为 1:3) ,以防止混合料粘到底板上;装车前,运输车底板应排干积水,每台车都必须配备一个保温蓬布,其大小应能覆盖整个车厢,以保证混合料不受下雨或低温影响沥青混合料运至摊铺地点后应凭运料单接收,并检查拌和质量,不符合温度要求或已经结成团块、已遭雨淋湿的混合料不得铺筑在道路上6、拦水带的施工施工时根据已放拦水带边线进行划线,作为施工标准线,确保线形顺直,将具有连续成型功能的拦水带成型机置于边线上,开动机器,边走边往料仓内加料,行走速度要匀速、缓慢。
滑膜时沥青混合料温度不高于 150℃,不得低于 100℃为宜温度过高,拦水带容易坍塌和变形,温度过低,拦水带不密实,易透水混合料到达后,应用插入式温度计测量其温度,若发现温度过高,可以放置,待温度降到合适程度时再施工,若发现温度偏低时,应加快滑膜速度和加大夯实频率发现有不合格的混合料时,作废弃处理,不能进行施工滑膜速度一般控制在 2-4m/min滑膜遇大纵坡,上坡时,为避免滑模机自身重力挤压沥青混合料,应有一人向前牵引滑膜机;下坡时,为防止滑膜速度过快造成成型拦水带压实度不达标出现裂缝,派一人向后拉滑膜机加强管护,派专人负责成型后的拦水带的管护,不得践踏、污染拦水带滑膜完成后应进行交通封闭五、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1、施工质量目标确保拦水带各项指标验收合格2、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明确人员分工成立沥青拦水带施工质保小组,做到任务到人、责任到人;组织施工人员学习招标文件、投标范本、施工及验收规范和业主有关的技术文件;做好施工前的技术交底工作,使施工人员明确施工任务的内容、质量标准和要求。
3、确定运输车的行车路线,使沥青混合料能尽快地运输到施工现场4、质量控制(1) 、取样和试验①、沥青混合料按统计法取样,以测定集料级配、沥青含量、压实度等集料取样地点在沥青掺入前的热拌设备旁沥青含量试验在拦水带滑膜机前料车上取样压实度试验从滑膜好的拦水带上钻取试样②、所有试验结果均报监理工程师审批2) 、质量检验①、基本要求沥青混合料的矿料质量及矿料级配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沥青材料及混合料的各项指标符合设计和施工规范要求沥青混合料的生产,每日做抽提试验及马歇尔稳定度试验严格控制各种矿料和沥青用量及各种材料和沥青混合料的加热温度拌和后的沥青混合料均匀一致,无花白、无粗细集料分离和结团成块现象摊铺严格掌握压实度和顺直度,细致找平,要注意控制滑膜温度,使拦水带达到符合要求的密实度②、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标准见表 5.1,见表 5.2沥青拦水带质量控制标准 表 5.1项目检查频度及单点检验评价方法 质量要求或允许偏差 试验方法外观 随时表面平整密实,不得有塌陷、裂缝、推挤、油汀、油包等缺陷,无明显离析目 测接缝 随时 紧密平整、顺直 目 测施工温度滑膜温度 逐车检测 符合要求 插入式温度计厚度 随时 设计值的5%;-3mm 插入法量测松铺厚度及压实厚度;附录G总量检验 压实度每2000M2检查1组,逐个试件评定并计算平均值实验室标准密度的98%,最大理论密度的94%,试验段密度的99%T0924、T0922本规范附录E宽度 每50米1个断面 不小于设计宽度纵断面高程 每50米1个断面 ±10mmT0911沥青拦水带实测项目 表 5.2项次 检查项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1 直顺度(mm) 102 宽度(mm) ±53 顶面高程(mm) ±10③、外观鉴定表面平整密实,无坍塌、松散、裂缝等现象,线形顺直。
5、质量控制难点及要点拦水带施工的难点及要点主要是对压实度、直顺度的控制⑴、压实度的控制首先要保证沥青混合料的出厂温度、到场温度、滑膜温度等温度控制,只有在规定的温度内进行滑膜施工,才能保证拦水带的压实度;第二、按照确定的夯实振幅、频率进行滑膜施工⑵、直顺度的控制首先要保证施工放线的准确性,经常检查线形是否直顺,特别是注意曲线段线形是否顺直其次,滑膜时严格按照标线滑膜,做细做精,保证滑膜时按照标线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