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形势与政策思考题.pdf
31页1 边界问题一、试分析地缘政治环境对我国周边安全的影响我国的安全环境存在着双重性:一方面,相对和平稳定的安全环境不断得到巩固和发展;另一方面,我国邻国众多、情况复杂,面临一些不安全因素和潜在的威胁 1)西方军事强国对我国周边安全环境的影响在世界军事强国中,美国对我国的安全环境影响最大从主流看,美中建交后的关系是向前发展的,但是由于政治及战略利益,美国对我国的安全威胁应该是综合的、长期的、带有根本性的 2)周边热点地区发对我国的影响朝鲜半岛:南北双方的立场相差甚远,军事对峙的僵局很难打破,朝核问题突出,给我国造成很大压力 印巴问题:两国存在民族怨恨、宗教纠纷、领土争端印度大力发展核武器,积极谋求世界大国地位,对我国的安全环境产生了不利的影响中日关系:从历史的、发展的角度看,日本对我国的安全存在着现实和潜在的威胁 3)边界和海洋权益的领土争端尚存我国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以及印度等国家的领土争端我国与日本关于东海大陆架的划分争端、钓鱼岛争端我国与东南亚一些国家关于南沙、西沙群岛主权归属和南海海域划分的争端,解决争端的前景尚不明朗简述中国地缘政治环境(简洁:邻国多,关系复杂,包括世界上最穷的和战乱最多的国家; 1.8 万公里海岸线,不论陆上还是海上邻国,均对中国怀有敌意;朝鲜越南地缘政治相当不利,四周虎视眈眈;人口最多,公开宣布 8 个有核武器的国家有 4 个在我国周边;不利环境导致中国外交重点一直是“周边外交” 。
)详细:1、中国地缘政治环境之复杂世界少有,边界漫长,邻国众多,陆地 14 个,海上 6 个,强邻环境,情况复杂,关系微妙,承受着来自于周边的巨大安全压力,复杂的地缘政治环境使中国高度重视周边外交,始终坚持与邻为善,妥善解决和周边国家的边界问题是中国赢得和平周边环境的重要内容2、 中国陆地邻国 14 个, 已有 12 个和中国妥善解决了边界问题, 占陆地边界总长 90%, 只有印度、布丹和中国陆地边界未划定中国海域面积 300 万平方公里,一半以上和邻国存在划界争议,在黄海和韩国、朝鲜,在东海和日本、韩国,钓鱼岛主权之争严重升级,在南海和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尼、文莱存在海域划界及岛屿主权之争其中对南沙岛礁的占领形成四国五方军事割据3、南海现状南海问题十分复杂,已形成六国七方的介入,四国五方军事占领的武装割据格局南海北掠夺的支离破碎,海域被分割,岛礁被侵占,资源被掠夺的情况非常普遍,中国版图传统疆界 9 段线已名存实亡南海对中国国家利益和安全的重要性: ( 1)战略价值,设计中国领土主权的完整; ( 2)涉及中国海上通道和能源通道等重要安全利益; ( 3)经济价值,影响中国的经济利益,油气、渔业资源等。
)二,如何看待中国同邻国的陆地边界划定问题中国与苏联,以及后来与俄罗斯的边界问题,是经过漫长、艰苦的谈判才解决的中俄边界问题的解决,消除了两国关系中的障碍和隐患,有利于创造良好的周边环境,有利于我国内的建设和发展中国与俄、哈、吉、塔边界问题的解决表明,只要本着平等协商、互谅互让的精神,尊重国际法基本准则,以公正合理为出发点,通过和平方式解决国与国之间的争端、实现互利双赢是可以做到的中国政府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边界问题也是在这一政策和睦邻友好外交方针的指引下,通过与邻国的平等协商解决的我国的边界问题是历史遗留问题,情况错综复杂同时,边界问题关系到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也关系着2 我国能否与邻国和平相处、能否有一个稳定的周边环境,非常敏感为使边界问题获得圆满解决,我国政府从国家的整体和长远利益出发,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在实践中提出并遵循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原则和方法,包括:(一 )坚定地维护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二 )在平等的基础上友好协商,通过互谅互让求得公平合理的解决,问题解决之前维持现状不变;(三 )历史与现实相结合,既照顾历史背景,又照顾已经形成的现实情况;(四 )按照国际法的一般原则对待历史上的旧界约,遵循国际惯例划界和勘界。
新中国在边界问题上的政策和立场是一贯的,即准确把握维护国家领土主权与稳定周边的关系,通过平等协商,互谅互让、公平合理地与有关国家解决边界问题边界问题是相邻国家间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两国关系的好坏直接决定着边界问题的解决进程,同时边界问题本身又反过来影响着国家关系的发展为了推动我国与邻国边界问题的解决,同时也为了发展与邻国的友好合作并为我国内经济建设创造和平稳定的周边环境,我国政府一直秉承睦邻友好的方针与邻国处理包括边界问题在内的双边关系实际工作中,我国政府准确把握维护国家领土主权与稳定周边的关系,实现了睦邻友好与解决边界问题的相互促进三、 南海问题现状, 中国的困境与对策, 你认为如何维护我国南海权益?南海问题主要是指中国与某些东南亚国家在南海主权归属上的争议其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南沙群岛主权归属问题;二是领海、大陆架和专属经济区的划分问题南海问题的产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主要有:一是经济因素南海资源丰富和重要的贸易通道对有关争端方经济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二是法律因素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提升了南海的价值三是中国因素海洋意识的淡薄和自身力量的制约使中国忽略了对南海的经营南海问题不仅仅是中国与南海地区有关争端国的海域之争,而且,背后还有大国背景,南海地区是多种国际政治力量交汇的地区。
南海问题不仅涉及到法律问题,而且也涉及到经济和地区安全问题南海问题的现状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多方占领越南迄今为止共占领中国南沙岛礁 29 个之多,是侵占南沙岛礁最多的国家菲律宾非法将我国 41 万平方公里的海域划入其版图,并占领 9 个岛礁马来西亚于 1983 年 8 月和 1986 年 10 月以军事演习为名侵占了弹丸礁、 光星仔礁和南海礁, 此外还将 27 万平方公里南沙海域划入其版图印度尼西亚和文莱虽没有侵占南沙岛礁,但分别侵入了我国传统海域 5 万和 3 万平方公里中国台湾省控制着南沙群岛最大岛屿太平岛,而中国是南沙群岛的合法拥有者,却只占有 7,个岛礁这样南海海域形成了 6国 7 方纷争的局面第二,扩充军备越南基于海洋战略利益的计量,比较早地实施海洋战略,着手打造强势海军最近,据俄罗斯纽带新闻网报道, 越南海军正在建造 30 至 40 艘 400 吨级的军舰, 并计划投入 38 亿美元, 在越南东北部建造一座占地 3000 公顷和可停靠 4 万吨级战舰的大型军港, 2006 年 2 月 1 日,菲律宾总统阿罗约已下令购买无人间谍飞机数架进行海洋侦查和监控,以保卫其海疆新的间谍装备将会使菲律宾“情势觉察优势以便在非法活动发生时迅速有效的介入”南海争端。
马来西亚把军队的职能由镇压国内暴动调整到保护专属经济区和领土上,声称以捍卫其在南海所谓的“主权” 尽管马来西亚军费预算相对低一些,但已把相当一部分用到它所侵占的原属于中国的岛礁上第三,联合对华在国际关系中,力量弱小的一方常常通过联合或结盟的方式增强自身的力量,以共同对付强大的第三方联合方式通常分为两种形式:一是几个国家处在一个国际组织中,以组织的名义共同与第三方对阵;二是在某一国际争端中具有共同利益的两个或多个国家暂时联合起来应付第三方,协调行动而在其他国际问题上未必有共同的利益,甚至有矛盾冲突第一种联合的形式就是以东盟组织的名3 义在南海问题上与中国博弈东盟以“一个声音说话”加强了与中国在南海问题上的对抗与谈判的实力第二种形式的联合主要是东南亚争端各国相互支持对方提出的解决争端的建议和联合开发资源第四,大国插手 (笔记)南海地区因其重要的战略地位和丰富的资源引起区外大国的关注南海地区是日本重要的运输道、商品市场、投资场所和能源来源地之一南海地区的航道对日本经济的发展和国家安全极为重要冷战后,日本积极“南下”关注南海问题印度政治经济军事力量明显增长促使印度积极推行“东进”政策,意在扩大在南海地区的影响,扩大其在南海的“利益范围” 。
日本和印度介入了南海问题的共同的手段有:加强与东盟的军事上和安全上的联系,大肆炒作南海问题,使之国际化和复杂化美国是影响南海问题走向的大国冷战后,美国的亚太安全战略的重点是欲通过南海问题防范和制约中国的崛起其对南海问题的态度发生了重要的变化:由消极中立变为积极介入美国加大了对南海地区的军事渗透美国与东南亚国家的联合军事演习越来越多,演习的目的越来越清晰,即直接针对南海问题这种意图集中体现在“卡拉特”演习该演习的设想是“某一地区性大国”派兵占领了南海上有争议的岛礁并封锁了南海上的国际航道,美国应东南亚相关国家的要求,进行军事和人道主义援助,维护地区安全和海上航行自由 2004 年 1 月美菲举行的 Balikatan-04 的演习,出现了新特点:一是演习地点首次出现在南海有争议的海域;二是首次把演习的目的定为抵御外来入侵第五,南海地区局势渐趋复杂 1.南海问题东盟化,国际化, 2.削弱中国话语权 3,摩擦冲突的风险增加对策,应有的对策谋划和建议分析南海问题涉及到中国的发展问题,主要表现在南海丰富的资源和重要的贸易通道当代中国的经济出现两个特征:一是能源的巨大消耗;二是对外贸易的急剧增加可以说,中国未来的发展取决于南海问题的顺利解决。
中国应从经济、军事和外交等方面来消除南海问题对中国经济安全的制约一 )重视南海经济开发,充分利用南海的丰富资源现在南海地区虽然相对稳定,但是,另一种“冲突”在进行,即南海地区的争端国对南海资源的大肆掠夺,目前,中国在南海的开发力度不大首先,中国要和东盟有关国家联合开发南海现在中国和东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关系较好,联合开发具有较好的基础可以先搁置主权,共同开发,从“高级政治”转移到“低级政治”上(二 )增强中国军力,保证航线的安全“国际间的文明只有在实力对等的国家间发生弱肉强食是国际斗争铁的法则弱者有权利但无能力享有保障的文明” 力量比财富更加重要 ,, 因为国家力量是一种动力, 新的生产资源可以由此获得开发,力量比财富更加重要, 因为力量的反面 —— 软弱无能 —— 足以使我们丧失所有的一切, 不但使我们既得的财富难以保持,就是我们的生产力量,我们的文化,我们的自由,还不仅这些,甚至我们国家的独立自主都会落在力量上胜过我们的那些国家的手里” 中国必须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为中华民族的生存与发展,争夺更多的海洋利益,分享应得的利益份额西部大开发和建设海洋强国是促进中华民族复兴的两翼三 )加大外交力度, 增强和平解决南海问题的可能性, 努力达成东南亚各国的共识, 积极开展与东南亚合作南海地区是我国 21 世纪的战略重点。
中国必须充分发挥自己的外交智慧,防止力量的联合首先,与有关国家的双边谈判依据争端国对南海问题态度的不同,大体可分为两类:一是激烈型,如越南和菲律宾;二是温和型,如: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文莱因此,应区别对待在坚持中国国家利益的前提下,考虑到其特点既解决了边界争端,又促进了两国合作,其次,作为一个国际组织的东盟介入南海问题比较温和,体现了国际组织发挥协调作用的功能 .最后,搞好中美关系是关键美国是影响南海问题走向域外大国,其亚太安全战略,尤其是其对华政策决定着美国对南海问题的态度中国应该加强与美国的合作,寻求共同利益的增长点四) (笔记:中国的南海政策主张)(五)始终奉行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切实加强国际经济建设4 只有综合国力,才能切实维护我们的利益(南海问题产生原因:笔记)四、中国在南海问题的基本立场1、中国政府一贯主张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2、中国主张有关各方在南沙问题上采取克制、冷静、建设性的态度3、中国高度重视南海国际通道的畅通4、南海问题是中国与有关国家间的问题 五、你认为中国该如何 维护自己的海洋权益?1、完善我国的海洋立法,目前在我国现行的海洋立法中,海洋区域的军事利用、海洋军事行动等方面的内容仍是空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