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8第四章--罪犯教育的对象.ppt

29页
  • 卖家[上传人]:W****
  • 文档编号:200308669
  • 上传时间:2021-10-04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1.23MB
  • / 2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2021/8/6,1,第四章 罪犯教育的客观对象,一、罪犯教育客观对象之罪犯个体 二、罪犯教育客观对象之罪犯群体 三、罪犯教育客观对象转化过程,2021/8/6,2,第四章 罪犯教育的对象第一节 罪犯个体,一、罪犯的概念 罪犯是触犯了刑法,被人民法院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无期徒刑、有期徒刑并接受刑罚的人2021/8/6,3,罪犯的特征:,1、罪犯是实施了犯罪行为的人 2罪犯是特定条件的自然人:达到法定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 3、罪犯是被依法剥夺自由的人,2021/8/6,4,二、罪犯的属性,(一)人性 1、物质性-客观存在性 2、生物性 3、思想性主观能动性 4、社会性 5、公民性,2021/8/6,5,(二)罪性,1、人身自由受到限制 2、存有社会化缺陷 3、法律规范意识薄弱(明知故犯、过失型、不懂法) 4、道德水平低下 5、需要强烈畸形(内容&手段) 6、心理及行为需要矫正 7、以接受教育改造为服刑主要任务,2021/8/6,6,补充:马斯洛需要层次结构论,2021/8/6,7,三、罪犯在教育改造中的地位,(一)从罪犯教育过程的组织与实践来看 罪犯处于客体地位 (二)从罪犯教育发生作用的条件来看 罪犯处于主体地位,2021/8/6,8,第二节 罪犯群体,一、罪犯群体的含义 罪犯个体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形成相应的行为规范、产生同一性心理感受的结合体。

      它是教育影响作用于罪犯个体的中介2021/8/6,9,群体分类:,血缘群体(家庭、亲属等)、地缘群体(地理位置)、业缘群体(职业分工);正式群体(监区、分监区、犯人小组、联号)&非正式群体(朋友、兴趣小组、老乡);我群体&他群体(以是否与自己关系密切,能否带来共同利益为标准),2021/8/6,10,罪犯非正式群体,略,2021/8/6,11,二、罪犯群体动力(群体得以发展的内部力量),(一)群体规范(约束群体成员的行为准则) (二)群体压力(从众效应) (三)群体内聚力 吸引力,有助于罪犯遵守规范、履行义务、实现群体要求2021/8/6,12,三、罪犯群体心理及行为,一、竞争与合作: 竞争是群体内的个体为了满足自我利益而与他人争胜的心理和行为活动(群体压力的结果) 合作是群体内的个体为了实现共同的目标而与他人协作的心理和行为活动(群体凝聚力),2021/8/6,13,二、从众与服从: 从众是指个体由于受到群体的压力而在心理或行为上表现出与多数人一致的现象行为上&心理和行为上) 服从是群体中的个体在受到来自群体的规章制度或权威意志的压力时,不管内心是否愿意,都按照要求或指示去行动的一种心理和行为。

      2021/8/6,14,三、相互感染 是指在无压力条件下,群体中的成员相互之间通过语言、表情、动作等方式引发情感上的交流,从而在相同的情绪控制下表现出大致相同的行为2021/8/6,15,四、责任扩散 是指个体在群体中比在独处时承担更少的责任以致失去个人责任感的心理现象若群体内聚力强,这种现象会更加明显2021/8/6,16,五、冲突与对抗 冲突是指个体与群体或个体相互之间在心理或行为上的矛盾斗争对抗是个体拒绝群体规范或权威的要求甚至产生相反的心理和行为2021/8/6,17,四、罪犯教育客观对象的群体效应,1、认同感:是指群体内各成员对一些重大事件或原则问题保持共同的认识和评价(服从&从众心理) 2、归属感:是指个体自觉地将自己归类,依属于某一群体的一种需要、情感或意识(群体内聚力作用,深层次) 3、力量感:是个体所感受到的群体用赞许、鼓励和帮助等方式对其行动表示支持的力量具有力量感的个体会使自己与群体的活动保持一致,实现既定目的,2021/8/6,18,(三)罪犯正式群体,罪犯教育客观对象正式群体是监狱组织为了执行刑罚而依据有关法规建立起来的群体是监狱在行刑过程中为了实现刑罚的目的而将罪犯教育客观对象组织起来的结合体。

      2021/8/6,19,正式群体的形成与发展,一、按照法律的规定,按照三分工作要求将收押犯进行编队,形成罪犯教育客观对象正式群体形式上) 二、群体的活动目标和任务确定,监狱人民警察指定组长等群体中的职能人员,群体结构形成并运转逐渐形成心理上联系) 三、群体中积极改造的骨干队伍得以形成,并成为群体核心 四、群体中的大多数成员接受改造要求,并对改造目标、任务形成共识群体规范、舆论形成) 五、改造集体成为改造主体(集体的要求:改造目标确立;组织机构形成;集体规范建立;监狱人民警察的有效影响),2021/8/6,20,第三节 罪犯转化过程,一、转化阶段 强制-半强制-自觉改造 (一)表面服从阶段:口服心不服;抗拒改造行为 (二)自愿认同阶段:被动改造 (三)自觉改造阶段:主动改造,2021/8/6,21,思考:如何促进罪犯由消极改造向积极改造转化?,2021/8/6,22,二、促进罪犯转化的条件,(一)加强罪犯认罪服法教育,促使罪犯知法守法酸葡萄心理,2021/8/6,23,(二)激发并维持罪犯的核心需要 早日获得自由,2021/8/6,24,(二)遏制并矫正罪犯的消极心理(自卑、抑郁、焦虑、人际敏感等),2021/8/6,25,(三)改善并净化罪犯的改造环境: 就是控制并消除狱内的消极非正式群体,扶持并引导狱内积极的非正式群体,大力建设正式群体。

      形成积极向上的改造氛围2021/8/6,26,(四)树立监狱干警的威信 专业性:取决于监狱人民警察受教育程度、专业训练、社会地位、社会经验及年龄 可信性:赏罚分明、执法公正 吸引力:外貌&性格等,2021/8/6,27,(五)注意教育方式的选择,2021/8/6,28,思考题,1、如何认识罪犯的属性? 2、罪犯群体效应有哪些? 3、如何促进罪犯转化?,2021/8/6,29,如何理解罪犯教育的主导因素?,。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