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端午节是韩国的.doc
10页端午节是韩国的由韩国申报的江陵端午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确定为“人 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然而,专家称这不是坏事韩国 申遗成功对我们的端午文化不会有什么冲击 ,无形文化遗产是全人类 共享的财富 ,我们的文化传统被别国认同 ,我个人认为不是一件坏事 这是中国民俗学会理事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刘魁立在接受记 者采访时说的韩国的端午祭 VS 中国的端午节1、粽子方面中国:粽子的品种、花色都日益繁富,形状、用料和馅类亦按各地的饮食习惯和口味而有所不同韩国 :韩国的端午祭 ,在端午这一天要吃“艾子糕”,喝益仁 汁,妇女们用菖蒲汤洗头发或饮用菖蒲水,或用菖蒲露化妆,称为 “菖蒲妆”士大夫人家的门柱上贴朱砂符借以避邪,君臣之间要 互赠端午扇表示祝贺2、习俗方面中国 :中国端午节的许多习俗如插艾蒿、菖蒲、吃粽子、饮雄 黄酒、戴荷包、五毒兜兜,拴五彩缕,划龙舟、纪念屈原等习俗 ;韩国:在韩国的端午习俗中并不存在但韩国江陵地区的端 午祭,端午祭有着繁琐的祭祀仪式,祭祀、演戏、游艺是其主要内 容如果从迎神的“前夜祭”算起,一般要举行五个昼夜 ; 如果从 “山神祭”算起到送神止,时间长达 20 多天 ;如果从“谨酿神酒” 算起,则长达一个月的时间。
其中的祭祀仪式保存了完整的形式和 内容,可以说是韩国江陵端午祭的核心这也是韩国江陵端午祭 1967 年被指定为韩国第 13 号无形文化财产的主要原因3、纪念方面中国:纪念屈原韩国:陵端午祭期间的祭祀仪式主要来自神话传说,他们所祭祀的神灵是“大关岭山神”、洞 (村落 )城隍,被神化的人物有十二位之多,如金庾信、国师城隍“梵日国师”、大关岭国师女城隍 郑家女等4、影响方面中国的端午节和韩国的端午祭还有一个非常大的不同在于 ,中 国的端午节几乎是全民共庆的一个节日,中国 56 个民族中有 36 个 民族是过端午节的,而在韩国其实除了江陵之外的其他地区,对端 午祭,其实很多韩国人已经不是很清楚了韩国的端午节“端午节”起源于中国,这毋庸置疑中国学界关于端午节 由来的解释很多,普通人所熟悉的就是“纪念屈原的节日”今天 的端午节似乎只剩下吃粽子和电视里闪过的龙舟比赛的画面依稀 记得小时候的端午节有趣得多,缝香囊、挂菖蒲和艾草、吃咸鸭蛋, 翻翻书本,端午节好像还有很多其他传统活动,可惜这些习俗都已 经尘封太久了早在几千年前,我们的阴历纪年法连同节气和很多节日都传 到了朝鲜半岛和日本等周边国家韩国的书本上在解释这些文化时 也经常指出“是中日韩等国家共同拥有的”,大多数韩国人心中明 白这些文化的发源地就是中国。
端午节也是如此,韩国江陵市端午 节文化院的网站上也特意标明“端午节是中日韩三国共同的节日”, 还详细介绍了朝鲜、中国与日本过端午节的不同习俗但是韩国人 认为韩国江陵的“端午祭”有自己独创的文化内容,而且对保存韩 国传统文化具有很高的价值,这是他们将“江陵端午祭”申请为 “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依据韩国的江陵端午祭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地方性的民间祭祀活动, 虽然也用“端午”这个名称,但活动的内容与我们国家的端午节习 俗和端午节涵义完全不同所谓彼“端午”非此“端午”也韩国的端午祭祀期从为阴历四月初五持续到到五月初七,所 谓“江陵端午祭”是指在韩国江原道江陵市举办的以端午祭祀为内 容的重要民俗活动,它是这个期间的一次大型的民众文化活动 “江陵端午祭”是政府组织的,有专门的江陵端午祭组织委员会 这个节期从 6 月 13 日到 17 日,其中包括各种娱乐活动和仪式活动 比如荡秋千、摔跤、绘画、歌舞表演、做传统打糕等,此外还有来 自外国的各种艺术表演在节日广场上,一个表演场地连着另一个 表演场地,人们尽情享受各种娱乐而在河对岸,则是火热的商品 集市,卖服装、用具、食品的摊位,挤满整条街 江陵端午祭的文化基础是韩国的传统信仰,其中萨满教 ( 韩国 称巫教 )信仰是最突出的特点。
现在这个节日的仪式表演主要有三类: 祭祀仪式表演、巫堂 (萨满 )表演、面具戏剧表演它们是最鲜明的, 也是被广泛接受的江陵端午节祭祀活动的文化特征这个活动从山 神祭祀开始,以驱赶魔鬼的活动结束,其中还有各式各样的仪式活 动,如有萨满表演的山神祭祀山神祭祀结束时,参与者要在江陵 举着牌匾和作为神灵栖息的树游行五月初七晚上有送神仪式和驱 鬼,其中牌匾、纸花都被烧掉,送往神灵居住的地方人们向神灵 鞠躬,向他们祈祷富有和运气这些活动是在不断吸收民间传说、 佛教和儒家因素下积累而成的江陵端午祭的核心是巫堂祭祀,它 主要为巫舞表演,韩国学者认为,这些表演是把民间传说带入现实 世界的一个渠道江陵端午节祭祀是一个充满地方特色的节日活动,这一点仅 从萨满祭祀仪式同其他地区此类文化现象的比较上,就可见一斑 在江陵端午祭的萨满 ( 韩国称巫堂 ) 祭祀仪式中,这里的萨满与汉城、 仁川的很不同其一,供祀方式不同这里只有神灵牌位,上写大关岭国师城隍之神位、大关岭国师女城隍之神位神位上其余的部 分就是鲜花而汉城、仁川地区没有神位,都是神灵画像,鲜花也 不摆放在神灵位置上其二,仪式形式不同汉城、仁川的仪式是 降神形式,每个表演者都有萨满祭祀对象前来附体于祭祀者的各种 表演。
这里的萨满一般不降神,只是表演歌舞有的甚至就是唱传 统民歌其三,服装不一样在这里一般的萨满由于不降神,并不 经常换服装在汉城、仁川的萨满,换服装就等于更换神灵身份一 样,换言之,神灵不同是通过服装替换来表现的在江陵基本没有 了这个形式,服装基本不变同时这里的萨满还头戴白花,表示巫 女的身份其四,主要萨满的巫术技术不一样江陵端午祭的主要 萨满降神时是用嘴咬盆,盆是在一个装着神具的架子中央因此整 个架子都被她咬起,力量很大然后帮手们从架子中撤出盆,萨满 仍旧咬着它不放一个巫女与她对唱,反复询问各种事情表演昏 迷状态的萨满应答着,观众不断往她叼着的盆中送钱,祈祷这是 整个仪式最热闹的情景而汉城、仁川的萨满有踩铡刀表演,这里 没有此类表演其五,观众祈求萨满帮助的形式不一样汉城、仁 川的观众是交钱上香、叩头 ;这里是交钱烧纸萨满把燃火的纸片上扬,最后变成灰片高高飞扬,以示吉祥中韩文化之争“江陵端午祭”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消息传到中国,很多人 误认为韩国把“端午节”作为韩国人创造的传统节日申请为世界文 化遗产,感到难以接受最近笔者为研究人们对韩国的看法而进行 了大量访谈,很多年轻人都谈到“端午节事件”是导致他们厌烦韩 国的重要原因之一。
但当他们明白了“端午节”和“端午祭”的区 别之后,其中很多人表示既然有这样的差别,韩国的做法可以理解 大多数被访者都认为中国不应该因此责备韩国人,反而应该反省自 身,学习韩国重视传统文化的做法2005 年年底,中国也开始对文化遗产进行全国范围内的调查 和登记,并把 6月的第 2 个星期六定为“文化遗产日”笔者所访 谈的被访者们都认为这是中国的一个进步,之所以有这样的进步, 可能也是因为“江陵端午祭”给我们上了一课然而中国开始重视传统文化的消息在韩国媒体上又引起了一波骚动有韩国报纸小心翼翼地推测,如果中国把传统节日都申请 为世界文化遗产来报复韩国的话,韩国的国民可能会感到难以接受 如果这场“传统文化战争”打响,又会成为影响中韩关系的棘手难 题文化交流本来是美谈,文化同宗原本应该使我们感到更亲近, 然而一个“原创与专利权”的问题突然横在中韩之间文化不同于 实物产品,在传承和传播的过程中总是流动的,流到不同的环境中 就会发生相应的改变尤其是中国的很多传统文化流入韩国、日本 等地已经有千年历史,各个国家甚至相同国家的不同地区在传承这 些文化的时候都进行了修改和发挥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哪个国家 能够证实其具有独创性的文化,那么在其申请“专利”的时候,我 们没有理由不给予承认。
世界教科文组织在审核世界文化遗产时有 “独创性”的准则,笔者的访谈发现大部分被访者们都同意这一原 则,中国人的这一态度可能是那些预测“中韩文化战争”的韩国人没有料想到的另外,既然是几个国家共同传承和发展的文化,我 们何不作为共同的主人继续传承、交流和发展下去 ?如果这样想来,要解决中韩之间“传统文化原创之争”,重要的是两国人民之间能够对上述原则达成共识,互相理解和包容 话说起来简单,但可能做起来并不轻松听说今年的“江陵端午祭” 邀请中国的学者参加,以促进我们彼此之间的了解这种努力对中 韩关系非常有益,可惜我们做得还不够多有了“端午节”的教训, 希望我们文化交流的道路越走越成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