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发达国家银行承兑汇票市场发展的借鉴意义.doc

3页
  • 卖家[上传人]:pu****.1
  • 文档编号:539921327
  • 上传时间:2023-11-28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5.51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发达国家:由快速发展到逐渐停滞  银行承兑汇票最早起源于英国19世纪的伦敦已成为各国贸易和国际金融中心,世界各地的借款人汇集于此由于许多外国借款人不被当地的投资者所认可,由他们签发的汇票很难转让当时伦敦的私人银行虽然有熟练的资信鉴别技术,但苦于没有足够的资金,无力直接向外国借款人贷款这时他们发现利用自己娴熟的资信鉴别技术,对外国借款人的汇票进行承兑,将自己的信用借给外国借款人,对其债务进行担保,即可收取一定的费用,取得收入在这种情况下,银行承兑汇票得以产生  20世纪初,美国政府为了发展对外贸易和将纽约建成能够与伦敦竞争的国际货币市场,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积极刺激银行承兑汇票市场的发展美联储除了鼓励银行签发、转让银行承兑汇票外,还直接参与二级市场交易:以高于市场价格的价格买入银行承兑汇票,从而增加市场对银行承兑汇票的需求,促进市场的繁荣除此之外,美联储还同意接受以银行承兑汇票为担保的再贴现、再贷款申请,或同意与银行签订以银行承兑汇票为交易对象的回购协议,美联储的措施对美国银行承兑汇票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二战后,美国银行承兑汇票再次获得发展国际贸易的迅猛增长、石油和其他商品价格的上涨等都刺激了银行承兑汇票市场的增长。

      1982年10月,美国国会通过银行出口服务法,大大放宽了银行承兑汇票的限额,致使市场竞争加剧,承兑手续费下降,银行承兑交易额上升然而,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银行承兑汇票的增长速度明显下降,1979-1989年期间,美国银行承兑汇票市场余额的年均增长率从前十年的20%下降到6.1%,是所有货币市场工具中增长最缓慢的从1989-1998年,银行承兑汇票余额出现了负增长,市场余额也已经下降到了143亿美元,仅占除政府短期证券外所有货币市场工具交易余额的0.6%,到2000年,余额仅为103亿美元  国外票据市场实际上是分为商业票据市场和银行承兑汇票市场国外商业票据市场非常发达,到2000年8月末,美国商业票据市场的未清偿商业票据余额已经达到15590.54亿美元  然而,在二战以后,随着政府各项扶持和鼓励政策的停止以及货币市场的演变,包括美国、英国、日本等西方国家在内的大部分发达国家的银行承兑汇票正经历从过去的快速发展到缓慢发展,乃至逐渐停滞的过程  银行承兑汇票市场萎缩的主要原因在于:  (1)银行承兑汇票的最主要特点是以银行的信用代替商业信用80年代以来,国际银行业的风险增大,银行的财务状况恶化,部分银行倒闭。

      这一切促使投资者开始回避银行承兑汇票  (2)其他替代融资工具的产生和更广泛的使用,如欧元贷款、银行承兑额度、商业票据等而所有这些融资手段的成本都比银行承兑汇票要低,尤其是备用信用证的产生对银行承兑汇票产生了不小的冲击  (3)鉴于银行承兑汇票市场已经成熟,美联储开始终止若干对银行承兑汇票市场的优惠政策如从1974年起,不再为其代理外国中央银行和政府金融机构购买的银行承兑汇票进行担保此外,美联储还从1977年起停止购入银行承兑汇票的交易这无疑对市场的发展产生了不良的影响  我国:正值发展期  在大部分西方发达国家银行承兑汇票市场逐渐萎缩的时候,我国是否还有必要开发银行承兑汇票市场?  答案应是肯定的从本质上看,银行承兑汇票就是以一定的成本将国际贸易的风险转移给愿意承担风险的第三者的一种金融工具,银行愿意承担这种风险,是因为他们自认为是确定信贷风险和将信贷风险分散到上千种不同贷款中的专家在进出口双方相距甚远且无法确认对方的信誉时,如果没有银行的介入,交易难以顺利达成正因为双方认可的银行信用替代了双方并不熟知的商业信用,交易双方的利益才得到有效的保证,也使得银行承兑汇票的持票人和投资者免遭信用风险。

      这正是为什么银行承兑汇票起源于国际贸易,并大量地应用于国际贸易中的原因在发达国家,银行承兑汇票很少应用于国内贸易这是因为企业面临更多的融资渠道,其中一些,如商业票据、银行信贷额度等,有着更加优惠的市场利率此外,国内交易双方比较容易了解对方的资信和财务状况,在完善的商业信用制度下,供货方通常愿意直接向购货方提供短期贷款(也就是应收账款),而并不一定非要使用银行承兑汇票  我国的情况与西方发达国家有着很大的区别一方面,我国的货币市场不发达,企业所面临的融资渠道和融资工具短缺,除了银行短期贷款,几乎没有其他融资工具另一方面,我国的社会信用制度尚在建设之中,人们的信用观念比较淡漠,特别是商业信用很不健全,企业的信用不透明,信用活动缺乏强有力的法律规范和制度保证在这种情况下,仅仅靠企业之间以应收账款方式提供短期贷款,必将形成企业之间的债务拖欠  正是为了解决企业较大范围的货款拖欠问题,我国才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了银行结算制度的改革,通过推广票据结算,逐步实现商业信用关系票据化然而自票据结算推广以来,商业承兑汇票遭到冷落,银行承兑汇票受到欢迎,这说明在当前整个社会制度不健全的情况下,相对于商业信用而言,银行信用毕竟有着更高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因而,银行承兑汇票市场在我国仍然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银行承兑汇票市场的发展不仅是保证供货方合法权益、使交易得以顺利进行的需要,而且也是强化债务约束、加快我国信用制度建设的需要银行承兑汇票是在具体的经济活动的基础上产生的,它把经济活动中债权人和债务人应该履行的义务以一种标准化的方式规定下来,从而使这种义务或责任得以强化不守信用的企业开出的汇票,是得不到银行的承兑和贴现的,在二级市场上也很难转让出去而银行的参与不仅使债权人的权益得到保障,而且也使债务人的债务得以履行银行承兑汇票的承兑、贴现、转贴现和再贴现设计到了多个可追偿的责任人,形成了多个债权、债务的连带责任关系,这就使得仅仅涉及两方当事人的信用行为演变成为一种社会化、市场化的信用行为,从而从客观上强化了企业、银行的债务约束,形成了相互监督机制,对于社会信用制度的建设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把好控制关  由于银行承兑汇票的运用可以增强银行的信用创造能力,因此,各国对银行承兑汇票市场有严格的管理  在英国,英格兰银行要逐一审批银行和贴现公司的资格,只有由经过审批的银行和贴现公司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才是合格的票据,英格兰银行才为其提供再贴现或接受以这种票据为担保的贷款申请  美国1913年联邦储备法案中对银行承兑汇票的合格性有明确的规定,美联储将此作为是否购买或是否接受银行的再贴现申请的标准。

      同时,美联储对每家银行承兑汇票的最高金额做出了如下规定:银行承兑汇票的总额不得超过银行资本的150%(经美联储特许,这一限制可以放宽到资本额的200%),否则,超过这一限额就必须上交存款准备金对任一出票人承担的银行承兑汇票金额不得超过银行资本和公积金的10%,以便防止银行信用创造的无限制扩张和控制银行所面临的风险  我国可以考虑参考西方国家的做法,加强对金融机构承兑资格和承兑规模的控制  (1)金融机构开展承兑业务必须经监管部门审批  (2)建立承兑的规模限制,可以削减银行信用扩大对货币政策的抵消作用,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3)将承兑垫款计入不良贷款,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限制银行不顾自身情况盲目增加承兑总量的冲动。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