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创高嵌体在修复中的临床应用与研究.docx
6页微创高嵌体在修复中的临床应用与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微创高嵌体在牙体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72例牙体缺损患者按抽签法分组,甲组采取传统桩核全冠修复(36例),乙组接受CAD/CAM全瓷高嵌体微创修复(36例),评估两组修复情况结果:乙组患者治疗3个月及6个月牙龈健康状况均优于甲组,其食物嵌塞发生率低于甲组(P<0.05)结论:牙体缺损修复中选用微创高嵌体具有确切疗效关键词】微创高嵌体;牙体缺损;修复牙体缺损属于口腔科接诊的常见病例,主要指患者牙齿硬组织出现龋坏良好的冠部修复技术能够有效恢复缺失牙体硬组织及冠部形态与功能,确保患牙强度良好传统修复方式更倾向于对根管治疗后磨牙实施全冠修复,疗效一般高嵌体修复是指覆盖大于1个牙尖的间接修复体,其主要用来保持或者恢复该牙尖的垂直高度以恢复缺损牙体的形态和功能的修复体[1]本研究对我院牙体缺损患者应用微创高嵌体进行修复,分析修复效果,内容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72例牙体缺损患者为观察对象甲组男女比例21:15,年龄19~58岁,均值(38.47±2.95)岁;乙组男女比例20:16,年龄20~57岁,均值(38.46±2.96)岁。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P>0.051.2方法甲组:患者接受根管治疗后7~14d实施牙体预备,随后在上颌选择腭根、下颌选择远中根开展桩道预备;借助Bisco纤维桩及3M树脂核修复患者缺损牙体乙组:牙体预备时间与甲组一致,注意尽可能保留患者天然牙体组织将龋洞内腐质清理干净后向洞壁外展6°~10°,无倒凹借助CAD/CAM--Cerec3D 扫描系统为患者制作规格合适的修复体,并获取患者口腔牙齿3D信息直接制取光学印模采用Vita32色比色板于自然光下进行比色,磨切瓷块并逐步修改抛光(由工厂制作)后由患者试戴,观察边缘密合情况、邻接是否良好确认完全嵌合后对高嵌体组织面应用5%氢氟酸进行酸蚀处理,1min后将氢氟酸去除并吹干,再涂布硅化处理剂5min,涂通用型自粘接树脂水门汀进行永久粘固,调整咬合关系后抛光1.3观察指标分别于治疗后3个月、6个月借助改良版公众健康服务标准(UAPHS)评价修复情况[2],主要包含5个方面,完整性(A良好;B有小缺损、不影响使用;C折裂或脱落)、边缘密合性(A密合良好、探针未卡;B卡探针但无法探入;C卡探针且可探入)、继发龋(A无继发龋;B可探及继发龋)、牙龈健康状况(A牙龈健康、无炎症;B牙龈轻微炎症;C牙龈明显炎症、探诊有出血症状且伴随牙周袋)及有无食物嵌塞(A无食物嵌塞;B有食物嵌塞)。
1.4数据处理运用统计软件SPSS 21.0,[n(%)]表示计数资料、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意义2.结果2.1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修复体完整性、边缘密合性及继发龋情况比较(P>0.05),乙组患者治疗3个月及6个月牙龈健康状况均优于甲组,其食物嵌塞发生率显著低于甲组(P<0.05),见表1: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不同时期修复体情况评价[n(%)]项目程度甲组(n=36)乙组(n=36)3个月6个月3个月6个月修复体完整性A36(100.00)36(100.00)36(100.00)36(100.00)B0(0.00)0(0.00)0(0.00)0(0.00)C0(0.00)0(0.00)0(0.00)0(0.00)修复体边缘密合性A34(94.44)33(91.67)36(100.00)36(100.00)B2(5.56)3(8.33)0(0.00)0(0.00)C0(0.00)0(0.00)0(0.00)0(0.00)继发龋A35(97.22)34(94.44)36(100.00)36(100.00)B1(2.78)2(5.56)0(0.00)0(0.00)牙龈健康状况A30(83.33)29(80.56)36(100.00)#35(97.22)&B6(16.67)7(19.44)0(0.00)1(2.78)C0(0.00)0(0.00)0(0.00)0(0.00)有无食物嵌塞A30(83.33)29(80.56)35(97.22)#35(97.22)B6(16.67)7(19.44)1(2.78)1(2.78)&注:与甲组3个月比较,#P<0.05;与甲组6个月比较,&P<0.05。
3.讨论传统全冠修复中通常将大量牙体组织磨除,这容易影响剩余牙体组织的强度;同时,全冠预备也会对正常的邻接关系造成破坏,容易出现食物嵌塞情况,从而引发龈缘炎,不利于患者正常咀嚼[3]故积极探索更为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十分必要微创高嵌体所选材料为无毒无害且生物相容性高的陶瓷,这种材质能够随意切削,可确保嵌体外形精确,可与患者自身基牙密合,促使其牙齿咀嚼等功能恢复,美观度良好[4]本研究结果显示,乙组患者治疗3个月及6个月牙龈健康状况优于甲组且食物嵌塞发生率低于甲组(P<0.05),原因可能为高嵌体修复无需开展桩道预备,减少根折裂的风险,且领接关系良好,患牙内健康结构得到保留,可避免食物嵌塞情况发生,从而有效维护其牙龈健康状况有报道指出,剩余牙体保留情况是决定修复体抗折强度的重要因素本研究采用的高嵌体,摒弃既往覆盖全部牙合面的情况,其主要依据患者牙合面缺损程度合理制定牙尖覆盖范围,能够尽最大限度地保留患者自身牙体组织,符合微创修复理念综上所述,采用微创高嵌体对牙体缺损患者进行修复操作,修复体不仅具有良好的完整性及边缘密合性,且患牙发生食物嵌塞的情况较少,牙龈健康状况佳,值得临床采纳与推广参考文献[1]张维波,陈佳龙,曹颖. 2种全瓷高嵌体修复无髓后牙牙体缺损的对比研究[J]. 中华全科医学,2020,18(6):938-941,1024. [2]黄诗琪,崔海亮,王川. 龈上微创粘接高嵌体和全冠修复后牙根管治疗牙体缺损的临床分析[J]. 武警后勤学院学报(医学版),2020,29(6):15-19.[3]强卫林,李雨轩. 无髓后牙全瓷高嵌体修复的研究进展[J].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18,36(4):447-451. [4]赵子义,曾利伟,俞星. CAD/CAM全瓷高嵌体微创修复后牙根管治疗后牙体缺损的临床观察[J]. 江西医药,2021,56(6):774-776.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