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石油地质学2921583044.doc
25页石油地质学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油气勘探开发的直接对象是___________A.油气藏 B.储集层 C.各种圈闭 D.储盖组合2、张厚福等将油气藏划分为地层油气藏、岩性油气藏、水动力油气藏复合油气藏和________A.构造油气藏 B.背斜油气藏 C.潜山油气藏 D.断块油气藏3、岩体刺穿油气藏属于____________A.构造油气藏 B. 地层油气藏 C. 岩性油气藏 D.水动力油气藏4、___________是地球内部热能通过热导率不同的岩石在地壳上的表现A.地压场 B. 地温场 C.地应力场 D.热流场5、____________是地球重力能通过不同密度的岩石在在地壳上的表现A.地压场 B. 地温场 C.地应力场 D.密度场6、____________是地球(壳)内应力状态随空间点的变化A.地压场 B. 地温场 C.地应力场 D.压力场7、油气成藏静态要素包括有效烃原岩区、有效生储盖组合和_____________。
A.有效圈闭 B.运移路径 C.生烃量 D.成藏动力8、对成藏过程的研究,除了成藏动力以外,____________是必须研究的对象A.有效圈闭 B.输导要素 C.运移优势路径 D.成烃条件9、________是受单一局部构造单元所控制的同一面积内的油藏、气藏、油气藏的总和A.油气田 B.油气聚集带 C.含油气区 D.含油气盆地10、同一个二级构造带中,互有成因联系、油气聚集条件相似的一系列油气田的总和称为____________A.含油气大区 B.油气聚集带 C.含油气区 D.含油气盆地11、海相石油微量元素镍(Ni)和钒(V)含量____________A. Ni/V大于1 B. V/Ni大于1 C. Ni/V等于1 D. V/Ni等于212、用压汞法研究储集层孔隙结构时,汞饱和度中值压力越大, 该储集层_________A. 物性越好 B. 平均孔隙度越大 C. 孔隙结构越好 D. 孔隙结构越差13、白云岩化作用通常使灰岩物性_______________。
A. 孔隙度增加 B. 孔隙度减小 C. 没有变化 D. 渗透率变小14、石油中石蜡烃随石油馏分比重增大__________A. 单调减少 B. 单调增加 C. 从增加到减少 D. 没有规律15、下面有关盖层叙述最有道理的是____________A. 泥质岩总是盖层; B. 碳酸盐岩不可能成为盖层; C. 碎屑岩不可能成为盖层;D. 足够厚度泥质岩层多数情形下是盖层,但有些情况下不能成为盖层16、石油地质学中,TTI可用来反映烃源岩的 A. 古地温 B. 地层年代 C. 热成熟度 D. 生产烷烃的奇数碳优势17、陆相石油蜡、硫含量具有何种特征?A. 高蜡低硫 B. 高硫低蜡 C. 高硫高蜡 D. 低硫低蜡18、油田水中氯、钠和镁三个离子的离子毫克当量浓度比:(Cl—Na)/Mg大于1,属何种类型?A.氯化钙型; B. 氯化镁型; C. 硫酸钠型; D. 重碳酸钠型19、干酪根成烃演化的阶段中,主生油带的Ro值一般介于 。
A. 0.5%-2.0% B. 2.0%-4.0% C. 0.5%-1.3% D. 1.3%-2.0%20、烃源岩发生欠压实时_______________A. 不利于排烃 B. 有利于排烃 C.对排烃无影响 D. 对排烃作用尚不清楚21、用压汞法研究储集层孔隙结构时,排驱压力越大, 该储集层物性_________A. 物性越好; B. 平均孔隙度越大; C. 孔隙结构越好; D. 孔隙结构越差22、沥青封闭油气藏属于___________A. 岩性油气藏 B. 水动力油气藏 C. 构造油气藏 D. 地层油气藏23、断层圈闭属于_______________A. 岩性圈闭 B. 不整合圈闭 C. 构造圈闭 D. 复合圈闭24、粘土矿物脱水________________A. 不利于排烃 B. 有利于排烃 C.对排烃无影响 D. 对排烃作用尚不清楚25、 B.P.Tissot等(1978)将石油分为六种类型,其中,环烷型是指___________A.饱和烃>50%、环烷烃>石蜡烃且环烷烃≥40%B.饱和烃>50%、石蜡烃>环烷烃且石蜡烃>50%C.饱和烃<50%、石蜡烃>环烷烃且石蜡烃>40%D.饱和烃<50%、石蜡烃>环烷烃且石蜡烃>50%26、苏林的天然水成因分类中,氯化镁型是指_____________。
A.Na+/Cl->1, (Na+-Cl-)/SO42-<1, (Cl--Na+)/Mg2+<0B.Na+/Cl->1, (Na+-Cl-)/SO42->1, (Cl--Na+)/Mg2+<0C.Na+/Cl-<1, (Na+-Cl-)/SO42-<0, (Cl--Na+)/Mg2+<1D.Na+/Cl-<1, (Na+-Cl-)/SO42-<0, (Cl--Na+)/Mg2+>1 27、原油碳同位素(PDB)一般为________________A.-22‰~-33‰ B.-8‰~-16‰ C.﹥-5‰ D.<-33‰28、有机质过成熟生干气阶段,Ro______________A.<0.5% B.0.5%—1.3% C.1.3%—2.0% D.>2.0%29、毛细管孔隙是指孔隙直径为________________A.>0.5mm B.0.5—0.0002mm C.<0.0002mm D.>1mm30.按苏林天然水的成因分类,若油田水的(Cl--Na+)/Mg2+<1,则该油田水的水型属于______。
A.氯化镁型 B.氯化钙型 C.硫酸钠型 D.重碳酸钠型31、石油种C、H两元素含量之和的平均值约为____________A. 97.5% B. 85.5% C. 75.5% D. 64.5%32、在自然条件下,对有机质成烃催化活力最强的粘土是______________A. 伊利石型 B. 高岭石型 C. 蒙-伊混成石型 D. 蒙脱石型33、在动水条件下,油的等势线与储层顶面构造等高线总是____________A. 斜交的 B.平行的 C.垂直的 D. 无关的34、根据天然气化学组成,天然气可分为干气、湿气其中湿气是指______________A.H2O>5% B.C2+>5% C.C2>5% D.C1>5%35、根据油气有机晚期成因的理论,有机质在高演化阶段生成天然气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A.热降解 B.热裂解 C. 热溶解 D. 热还原 36、在自然条件下,石油聚集的有利部位总是___________。
A.低油压区 B.低油温区 C.低油势区 D. 低油的力场强度区37、不同于陆相原油,海相石油一般具有______________特征A. 高蜡高硫 B. 低蜡低硫 C. 低蜡高硫 D. 高蜡低硫38、复式油气聚集带是___________油气地质学家根据中国油气聚集分布特征总结出的一个油气聚集新概念A.中国 B.美国 C.前苏联 D. 英国39、在自然条件下,油气运移方向总是________________A.从高压向低压 B.从高处向低处 C.从高势向低势 D. 从高温向低温40、地温梯度反映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A. 地温随地质年代变化率 B. 地温随深度变化率C. 地温随运移距离变化率 D. 地温随地压变化率41、石油中C、H两元素比值约为______A. 5.5 B. 6 C. 6.5 D. 7A.C.D.B.42、在动水条件下,油气藏中的油气、油水界面一般应该是___ (图中上为油气界面,下为油水界面) 。
43、含油气系统研究的核心是_________________A. 烃原岩 B. 储集层 C. 盖层 D.圈闭44、油气排出其母岩后,在另一套烃源岩中运移,属于__________A. 初次运移 B. 排烃 C. 二次运移 D. 三次运移45、___________是指所有由煤系有机质热演化形成的天然气A. 煤层气 B. 煤型气 C. 煤成气 D. 煤层瓦斯46、_____________是专指煤层演化过程中所生成的天然气A. 煤层气 B. 煤型气 C. 煤成气 D. 油型气47、_____________是指煤层演化过程中经生物化学和热解作用所产生的、主要以吸附状态存在于煤层中的甲烷气A. 煤层气 B. 煤型气 C. 煤成气 D. 油型气48、油田水中氯、钠和镁三个离子的离子毫克当量浓度比(Cl--Na+)/Mg2+大于1,属____A.氯化钙型 B. 氯化镁型 C. 硫酸钠型 D. 重碳酸钠型49、水溶气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天然气,其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_。
A.甲烷 B. 乙烷 C. 水蒸汽 D. 油型气50、___________是指在特定的压力和温度条件下,甲烷气体分子天然地被封闭在水分子的扩大晶格中,呈固态的结晶化合物A.固态气体水合物 B. 干冰 C. 凝析油 D. 凝析气51、 地层产状符号“35°∠27°”中的35°代表_________A. 地层的走向 B. 地层的倾向 C. 地层的倾角 52、 倾斜岩层层面与水平面的交线为该岩层的________A. 走向 B. 倾向 C. 没有特定意义的几何线 53、 在垂直于地层走向的断面上测得的地层倾斜角度是地层的________________A. 视倾角 B. 斜倾角 C. 真倾角 54、 线状构造的产状要素是_____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