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公式汇总可编辑范本.doc
25页2017年经济基础公式汇总1、 需求价格弹性系数=价格的相对变化/需求量的相对变化点弹性(1) 如果 E d <1,即需求缺乏弹性的商品,价格上升会使销售收入增加,价格下降会使销售收入减少 销售收入与价格变动成同方向变动趋势2) 如果 E d >1,即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价格上升会使销售收入减少,价格下降会使销售收入增加 销售收入与价格变动成反方向变动趋势3)如果 E d =1,即需求单位弹性的商品, 价格变动不会引起销售收入的变动综上,企业对于需求富有弹性 的商品适用实行薄利多销的方法2、需求交叉价格弹性(1) 需求交叉弹性系数 E ij 〉0,两种商品之间存在替代关系,一种商品的需求量会随着它的替代品的价格的变动 呈同方向的变动2)需求交叉弹性系数 E ij <0,两种商品之间存在互补关系,即一种商品的需求量会随着它的互补品价格的变动呈反方向的变动数 (3)需求交叉弹性系数 E ij =0,两种商品之间不存在相关关系,即其中任何商品的需求量都不会对另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动做出反应.3、需求收入弹性的类型需求收入弹性的类型Ey =1,表明收入变动和需求数量变动是成相同比例的.Ey >1,表明收入弹性高,即需求数量的相应增加大于收入的增加。
Ey 〈1表明收入弹性低,即需求数量的相应增加小于收入的增加.Ey=0 ,表明不管收入如何变动,需求数量不变Ey〈0 ,表明收入增加时买得少,收入降低时买的多就一般商品而言,收入弹性的大小,可以作为划分“高档品”和“必需品”的标准1)收入弹性大于 1 的商品,称为“高档品”,小于 1 的称为“必需品”2)收入弹性为负值的商品称为低档物品,随收入水平的提高,其需求量反而减少.供给价格弹性的类型(1)E s 〉1,供给富有弹性(2)E s 〈1,供给缺乏弹性(3)E s =1,供给单位弹性(4)E s =0,供给无弹性,现实的市场很少见到(5)E s =∞,供给完全有弹性,现实的市场很少见到第二章 消费者行为分析第三章 生产和成本理论第四章市场结构理论第六章 国民收入核算和简单的宏观经济模型边际消费倾向(MPC)是指消费的增量和收入的增量之比率,也就是增加的 1 单位收入用于增加消费的部分的比率,边际消费倾向公式:随着人们收入的增长,人们的消费随之增长;但消费支出在收入中所占比重却不断减少.这是随着人们收入的增长,人们的消费随之增长;但消费支出在收入中所占比重却不断减少这是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提出的 “ 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
平均消费倾向(APC)是指消费总量在收入总量中所占的比例,用公式表示为:平均消费倾向可能大于、等于或小于 l.凯恩斯消费函数:如果消费和收入之间存性关系,则边际消费倾向为一常数,这时消费函数可以用下列方程表示:式中,α--必不可少的自发消费部分β—边际消费倾向βY—由收入引致的消费.因此,消费等于自发消费和引致消费之和.一个家庭的消费函数就是:WR-——-财产收入YL---—劳动收入a ---—财富的边际消费倾向c ————劳动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弗里德曼的持久收入理论该理论认为,消费者的消费支出不是根据他的当前收入决定的,而是根据他的持久收入决定的消费者的消费支出不是根据他的当前收入决定的,而是根据他的持久收入决定的该理论将人们的收入分为暂时性的收入和持久性的收入,并认为消费是持久性收入的稳定的函数所谓持久收入,是指消费者可以预期到的长期收入,即预期在较长时期中可以维持的稳定的收入流量C t —--—现期消费支出c —--—边际消费倾向YPt ——-—现期持久收入这一理论认为,在长期中,持久性收入是稳定的,所以消费函数是稳定的.第七章 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理论经济增长因素分解1.两因素分解法假定其他因素不变, 把经济增长率按照劳动和劳动生产率两项因素进行分解。
假定经济增长取决于两个因素,工作小时数(即劳动时间)的增加率和每小时产出的增加率(即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工作小时数(即劳动时间)的增加率和每小时产出的增加率(即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经济增长率 =工作小时数的增加率+每小时产出的增加率即, G Q = G H + G P式中,G Q —---经济增长率G H ———-工作小时数增加率G P --—-每小时产出的增加率2.三因素分解法(1)经济增长按照 劳动投入、资本投入和全要素生产率等三个因素进行分解,计算这三项因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经济增长率=技术进步率+(劳动产出弹性×劳动增加率)+(资本产出弹性×资本增长率)第八章 价格总水平和就业、失业(一)货币供给量、货币流通速度和总产出1、价格总水平与货币供给量、货币流通速度和总产出的关系式MV=PT(费雪方程式),或:P=MV/TM----——-代表一定时期内货币的供给数量,V-—--———代表货币流通速度,P—-——-—-代表价格总水平,T—--———-代表各类商品的交易数量,(三)就业与失业水平的统计1、在发达国家,失业率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劳动力资源利用状况的最重要的指标失业率=失业总人数/民用劳动力总人数× l00%就业率=就业人口/民用成年人口总数×100%2、目前,我国统计部门计算和公布的就业和失业水平方面的指标主要是城镇登记失业率.城镇登记失业率=城镇登记失业人数/(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城镇单位中的不在岗职工+城镇私营业主+个体业主+城镇私营企业和个体就业人员+城镇登记失业人员)我国的失业率和西方发达国家的失业率的含义和计算是具有很大差别的,我国只计算城镇地区的失业率,而没有计算全国城乡统一的失业率;在计算城镇失业率时,主要是以是否具有城镇户口为标准,因此并不是真正的城镇地区的失业率。
第十六章 货币供求与货币均衡庇古认为货币的价值 由货币供求的数量关系决定货币需求是以人们的手持现金来表示,不仅是作为交易媒介的货币,也 包括贮藏货币,这是 剑桥方程式区别于交易方程式的关键所在,等式中 K 就集中反映了这一思想.剑桥方程式和交易方程式 本质是一致的,都是试图说明物价和货币价值的升降取决于货币量的变化物价和货币价值的升降取决于货币量的变化假定其他因素不变,物价水平与货币量成正比,货币价值与货币量成反比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第二十一章 统计与统计数据几何平均数之差, 又称全距,用 R 表示平均增长量平均增长量是时间序列中 逐期增长量的序时平均数,它表明现象在一定时段内平均每期增加(减少)的数量一定时段内平均每期增加(减少)的数量其计算公式为:第二十四章 统计指数第二十七章 会计概论会计等式:1、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三者关系:资产 = 权益 =债权人权益 + 所有者权益= 负债 + 所有者权益反映资产的归属关系 .2、在不考虑调整因素,如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情况下:利润 = 收入 – 费用反映了企业利润的形成过程无论发生什么经济业务,都不会破坏上述资产与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各会计要素之间的平衡关系。
账户中登记本期增加的金额为本期增加发生额;登记本期减少的金额为本期减少发生额,增减相抵后的差额为余额,余额按时间不同分为期初余额和期末余额,基本关系为: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对于资产、成本、费用类账户:=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对于资产、成本、费用类账户: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对于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类账户:期初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对于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类账户:期末余额= 期初余额+本期贷方发生额-本期借方发生额借贷记账法记账规则: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④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④试算平衡公式: 全部账户借方发生额合计=全部账户贷方发生额合计全部账户期末借方余额合计=全部账户贷方余额合计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汇率变动对现金的影响额=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汇率变动对现金的影响额经营活动产生现金流量净额=净利润+不影响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但减少净利润的项目—不影响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但增加净利润的项目+与净利润无关但增加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项目-与净利润无关但减少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项目。
调节公式:经营活动产生现金流量净额=净利润+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长期待摊费用摊销+待摊费用减少+预提费用增加+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的损失+固定资产报废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损失+财务费用+投资损失+递延税款贷项+存货减少+经营性应收项目的减少+经营性应付项目的增加+其他不减少现金的费用、损失第二十九章 财务报表分析偿债能力分析短期偿债能力的比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和现金比率长期偿债能力的比率:资产负债率、产权比率、已获利息倍数营运能力分析营运能力是指通过企业生产经营资金周转速度等指标所反映出来的企业资金利用的效率,是衡量企业整体经营能力高低的一个重要方面周转率(周转次数)=××周转额÷××资产平均余额周转期(周转天数)=计算期天数÷周转次数=××资产平均余额×计算期天数÷××周转额具体指标包括:应收账款周转率和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存货周转率和存货周转天数,流动资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 这几个指标都是在数值上越大,资金利用效果越高,则企业营运能力越强.总资产周转率 这几个指标都是在数值上越大,资金利用效果越高,则企业营运能力越强.具体公式:1、 应收账款周转率 ——-反映应收账款周转速度的比率。
应收账款周转次数= 主营业务收入净额 / 应收账款平均余额主营业务收入净额= 主营业务收入 – 销售退回、转让和折扣应收账款平均余额=(期初应收账款+期末应收账款)/ 2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360 / 应收账款周转次数应收账款平均余额不扣除坏账准备2. 存货周转率-2. 存货周转率---——---—反映存货周转速度的比率存货周转次数=销货成本/平均存货余额—-—————-反映存货周转速度的比率存货周转次数=销货成本/平均存货余额3 流动资产周转率-————反映企业流动资产的利用效率流动资产周转次数---—-反映企业流动资产的利用效率流动资产周转次数=主营业务收入净额 / 流动资产平均余额4 总资产周转率—-—-反映企业全部资产的使用效率总资产周转次数—--—反映企业全部资产的使用效率总资产周转次数=主营业务收入净额 / 总资产平均余额三、盈利能力分析三、盈利能力分析盈利能力是指企业获取利润的能力.1营业利润率 = 营业利润/业务收入业务收入中不包括企业发生和正常经营没有直接关系的其他利润,如投资收益2、主营业务净利润率 = 净利润/主营业务收入净额影响该指标的因素主要有商品质量、成本、价格、销售数量、期间费用及税金。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