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观赏水产养殖.doc
3页观赏水产养殖感冒水产动物是冷血动物(cold-blooded),其体温随水温而改变,一般与水温仅差0.1℃,当急剧改变水温时,降低或升高都会刺激皮肤的神经末梢,从而引起内部器官活动的失调,发生感冒锦鲤红白锦鲤红白是锦鲤中最具代表性的种类之一,与大正三色和昭和三色一起被称为“御三色”其体色在白底上有红色斑纹,红白相映清晰明快、色彩鲜明艳丽要求:白色要雪白、红色要具光泽、油润鲜红红斑在身体背部的分布要匀称、具美感;斑纹的边际整洁,红斑和白色之间的分界线要清楚分明,没有过渡色,这在锦鲤养殖界被称为“切边”整齐;红斑花纹的分布要求在头部前不过嘴吻,两边不下眼;在头骨之后成为肩的部位有白色分割者,成为具“肩裂”;在尾柄处有一红色斑块的结尾,成为“尾结”根据红斑分段数目的不同,可分为“两段红白”、“三段红白”和“四段红白”;从头到尾有连续闪电状花纹的称为“闪电红白”;大块斑纹的称为“大模样红白”;小块斑纹的称为“小模样红白”;红斑呈点状分散,如梅花鹿色斑的称为“鹿白红白”;体表具金属光泽的品种称为“白金红白”或“富士红白”经红白锦鲤与德国镜鲤杂交,培育出身上无鳞或少鳞的红白锦鲤称为“德国红白”大正三色锦鲤它是锦鲤的代表品种,为所谓的“御三色”之一,是在日本大正年间培育出的品种,体色有红、黑、白三种颜色,故称“大正三色”。
体色在红白锦鲤的红白体色标准的基础上,有少量小块的黑斑,胸鳍有放射条状黑纹;身体上的黑斑要集聚,不要过分分散;黑色色质要墨黑,以黑斑不进入头部为标准;身上的黑斑在白色部位上出现的为最上乘,称为“穴墨”身上的色斑要求色质浓厚,油润鲜艳,前边整齐,分布均匀 昭和三色锦鲤它也是锦鲤的代表品种,为所谓的“御三色”之一,是在日本昭和年间培育出的红、黑、白三色品种体色以大块墨色为底色,有分布匀称的红、白色斑墨斑进入头部,这是昭和三色的品种特征,也是与大正三色的主要区别之处传统的昭和三色在头部的墨斑呈倒“人”字型分布者为正宗;胸鳍基部有半圆型墨斑,称为圆墨,有些在口内的上额处还看到黑色色块为什么淡水鱼和海洋鱼不能在一起饲养?无论是淡水鱼还是海洋鱼都经过了数百万年的进化,以适应特定的生存环境这使得海洋鱼的生理机能与淡水鱼不同,所有两者都无法在对方的生存环境里存活下来渗透压:用以阻止水分子通过半透性膜进入水溶液的压力淡水鱼需要把从鳃进入体内的水分,大量地以稀尿液的形式排出体外,以便保持体内水分平衡因此,淡水鱼基本上不喝水此外,淡水鱼的体液中的离子,虽然可以通过渗透排至环境中,也可以从尿中排掉,但是鳃能积极地摄入Na+和Cl–离子,所以即或在不能获得食物的情况下,它也能够维持体内的离子平衡。
与淡水鱼恰好相反的海水鱼,它为了不让体内的水分丧失,不仅泌尿量很少(约为淡水鱼的十分之一),而且还可以通过饮用海水用肠道吸收的方法,来补偿不足的水分在它们吸收水分的同时,虽然也吸收一些不需要的一价离子,但是这些离子能和从体表渗入的一价离子一起,在鳃的对抗浓度梯度在具有浓度梯度的空间里,即按热力学自动进行的方向,高浓度向低浓度移动(扩散)的作用下,把Na+和Cl–排到海水中去家庭水族箱养殖的基本设备 鱼缸 过滤器 水调节剂 温度计 加热器/ 温度调节装置装饰物 聚苯乙烯砖 架子 盖子 基质 测试工具水族箱过滤的常用介质机械过滤:海绵或优质羊毛 生物过滤:多孔陶瓷物质 化学过滤:活性炭配合饲料按其外观形态和加工工艺的不同可分为如下种类:粉状饲料;微粒饲料;软颗粒饲料;颗粒饲料观赏水生生物发生疾病的原因1、理化因素 水温的变化观赏水产动物都是变温动物,它们的体温不像人和鸟兽那样保持着相对恒定,而是随着水温的小同而不断地变化着,水温升高时其体温便会升高,水温降低时它们的体温又会随之逐渐下降,最后达到与水温基本一致的水平(一般与水温仅差0.1℃)如果水温不适,或水温突然变化,都可能使其生理机能受到损坏,从而影响动物的抗病力,甚至直接致病,有时还可直接致死。
溶解氧的变化观赏鱼虾主要是通过鳃“呼吸”溶解在水中的“结合氧”来进行生命活动的,水中溶解氧的高低对鱼虾的生长和生存有着直接的影响,长期处于溶解氧不足的情况下,鱼虾的抵抗力就会下降,很易患病通常适合鱼虾生存的溶氧量是4~14mg/L;若低于1mg/L时,则出现缺氧浮头;若再降低,鱼虾便会在短时间窒息死亡;而超过14mg时,又可能使鱼患气泡病 酸碱度(pH)的变化pH值过低、过高或短时间内剧烈变化,往往会引起观赏水生生物患病甚至死亡淡水观赏鱼类一般适宜的pH值一般为6.5~8.5,pH值低于5或高于9的水体中,鱼生长不良,易患病,甚至死亡由嗜酸卵甲藻引起的“打粉病”就是因为池水是酸性而引发病原体大量繁殖而致病的海水观赏鱼对生活水环境的水质要求高,pH值8.3,上下误差不超过0.2 水中各种物质的含量变化水中各种物质决定着水质的状况,而水质的好坏又直接影响着观赏水生生物的生存、健康和生长,其中影响较大的,主要有动物的代谢废物,池中有毒物质以及有机质的多少影响这些物质变化因素主要有生物的活动(包括鱼、其他水生生物、浮游生物、微生物等的活动)、水源(是否有污染)、施肥(足否均衡合理)以及气候变化(影响、光照、气压、降雨等)。
水中的重金属、氨、氯、硫化氢等超过一定量后,能引起观赏水生生物发病、死亡 2、生物因素大多数观赏水生生物疾病是由致病生物引起的,这些致病生物叫病原体,它们包括病毒、细菌、真菌、藻类、原生动物、蠕虫、环节动物、钩介幼虫、甲壳动物等其中,病毒、细菌、真菌、藻类属于植物性病原体,它们大都是微生物由它们引起的观赏水生生物疾病称为传染性疾病;原生动物、蠕虫、环节动物、钩介幼虫、甲壳动物属于动物性病原体,简称寄生虫,由它们引起的水生生物疾病称为侵袭性疾病或寄生虫性疾病 3、人为因素 放养密度和品种间混养比例这与水生生物疾病的发生有着直接的关系,因为饲养密度过高或搭配比例不合理,超过了一般饵料基础与饲养条件,就可能导致长期溶氧低下、水质变差、饵料供应不足、营养不良、抵抗力下降、病原体传播机会增大等情况发生,从而为疾病的流行创造了机会放养品种的搭配不合理就可能对其中一方有害 饲养管理不当这方面包括的因素很多,如饵料供应不足或过多,营养不全面,缺乏某种微量元素和维生素,饲料变质,投喂方法不对,施肥不合理,用药不恰当,未及时捞出残饵,增氧机械使用不当等等这些都可能通过影响观赏水生生物体质、病原生物的繁殖、水质等进一步导致水生生物疾病的发生。
机械损伤捕捞、转池、转箱以及运输操作等过程中,常因操作不慎,造成水生生物机体机械性损伤(如鳞片脱落、皮肤擦伤、鳍破裂、眼和枝叶损坏等),伤部极易感染水中的细菌和水霉,引起发病此外,常刮食附着藻的鱼,吻部也易感染 观赏水生生物疾病的预防生物机体消毒 养殖池(箱)和工具消毒 投喂药饵 加强饲养管理 观赏水产动物疾病的免疫预防观赏水生生物的施药方法遍洒法、浸洗法、涂抹法、口服法、注射法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