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东门君:金狮巷.doc

3页
  • 卖家[上传人]:hs****ma
  • 文档编号:391351878
  • 上传时间:2022-11-20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6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东门君:金狮巷 状元进士巷巷名的质疑年幼时经过金狮巷,由东向西,再右转至卫前街,还有一座金狮桥,就认为 这里有金狮的存在,否则叫什么金狮巷呢?我怀着一种好奇心理,去问过巷内的 阿爹、好婆,但他们也不知道“金狮”是怎么一回事后来,读到王謇著《宋平 江城坊考》,书中写有一段案语:“狮,疑当作‘师'金师巷,疑与黄师巷同一 体裁古‘狮'做‘师'则‘狮'‘师'同字,而易于沿误也某次,我陪友 人到狮子林去游览,偶见砖雕门额上刻着“师子林”三字,咦,“狮”怎么写成 了“师”?联想到“金狮巷”,就坚信“狮”、“师”同字了由此想到金狮巷内 可能住过一位金老师,学问渊博,很有名声,故称“金师巷”,同时写作“金狮 巷”何况在我们苏州城内,以姓氏名巷的还多着呢!金狮巷,位于第三横河之南,巷北侧的民居为前巷后河,是名副其实的枕河 人家旧时,河内船只往返,橹声欸乃,夜来静听橹声入睡,好如催眠曲,这也 是一种享受这虽是不起眼的一条小巷,可是,自宋代至明清时期,却住过多名 进士、一名状元和举人,而且极有文才,留下了许多有价值的著作,为苏州的文 化作出了贡献,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是一条文化底蕴十分深厚的小巷宋代进士边知白巷内住的第一位进士,就是宋代的边知白,字公式,宣和六年(1124)甲辰 科进士。

      他的曾祖边珣,从原籍河南陈留到苏州来做官,几年住下来,他认为苏 州地方气候温和,物产丰富,风物清嘉,民风淳厚,就不想回老家而定居苏州了, 用现在的话来说,他是当时的新苏州人而边氏的后代,自然就成为老苏州了 边知白考中进士以后,一直在京城里做官,曾任过户部郎中、将作监、吏部侍郎、 直学士院等他在为官期间,能循规道矩,清虚寡欲,号为“吉人”绍兴年间 辞官回乡,居住于金狮巷边知白虽是朝廷命官,却学佛信佛,非常虔诚他少 年时游览庐山,住在山寺内,天天烧香念佛,如同和尚一般某个晚上,梦中有 人对他说:“君本江南僧,终当寻盟去”回到苏州后,六十五岁过世,朝廷还赠 予猷阁侍制,也算是对他的一种肯定康熙进士何焯巷内住进的第二位进士,是清代康熙年间的何焯(1662—1722)何焯,字 屺瞻,号茶仙、润千,学者称“义门先生”,长洲(今苏州)人他学识非常渊 博,长于考订、评校之书,名重一时他的居处称“赍研斋”,取这个室名还有 一段故事呢!他喜欢藏书,要想造三地间书房,在翻掘地基时,获得一块明代画 家文侍诏所用的圆砚,仔细一看,砚底下刻有八分书:“赍尔敬游,翰墨之用, 华阳居士”十二字相传,这是陶贞的十砚中之第九。

      他如获至宝,爱不释手, 因而,将自己书房取名为“赍研斋”,并写信告诉诸位好友,分享这一喜悦何焯是一位有才华的人,他学问广博,在苏州小有名气,但尚未做官康熙 皇帝南巡到苏州,由江苏巡抚李光地推荐,康熙一听是个人才,就御赐他为举人, 又赐进士;并叫他进京,选庶吉士,专门侍读八皇子以后又授编修、直武英殿 修书何焯还是位藏书家,家有藏书数万卷,并精心校刊,“凡经、传、子、史、 文集、杂记、小学,多参稽互证,以得指归,于真伪是非,密疏隐显,工拙源流, 皆各有题识,如别黑白他校订的《三国志》、《两汉书》,十分精确,连皇帝都 知道他在校书上的藏印有“何焯之印”、“太学生何”、“义门藏书”、“香案小史 何焯书”等乾隆状元石韫玉巷内住的一位是乾隆年间的状元石韫玉他的居室,就是何焯的赍研斋,后 归他所有,并更名为“花韵庵”石韫玉(1756--1837),字执如,号琢堂祖籍 丹阳,后迁居吴县(今苏州)乾隆五十五年(1790)考中状元,授翰林院修撰, 以后历官起居注,入直上书房,曾任重庆知府、山东按察使等职他不仅官声显 赫,学术上也有声誉他辞官以后,曾主讲杭州、苏州紫阳书院等20多年,为 苏州的文化事业出谋献策,作出贡献。

      他与吴廷琛等倡导修建沧浪亭五百名贤祠, 并亲自撰写像赞,为苏州留下了一笔文化遗产石韫玉也是个藏书家和目录学家, 家中藏书甚丰为此,专门筑有凌波阁,藏书四万卷,并自撰《凌波阁藏书目录》 他对藏书与藏金有自己的观点,认为:藏金给子孙,子孙未必能享用,反而会害 极子孙;藏书给子孙,子孙也未必能读,其他人也可读么,不会没有用的石韫 玉还是位方志学家,主修《苏州府志》160卷,内容丰富,新刊《旧序》一卷置 于卷末,增设金石,保存了许多重要的历史资料,后人称该书为“善志”石韫玉六十岁时,写有一篇《城南老屋记》,描写金狮巷老屋情景,甚为详 细他家有后花园,池塘北面有五棵柳树,故亦名“五柳园”园内建筑有“花 间草堂”、“微波榭”、“晚香楼”、“卧云精舍”等石韫玉晚号独学老人,室名独 学庐他认为:独者,人所不知而已独知之地也惟已有独知,故人虽不知而不 惧遯世而无闷也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要有创新的见解道光进士俞樾巷内住的第二位进士是道光年间的俞樾俞樾(1821 --1907),字荫甫,号 曲园他原籍是浙江德清,考中进士后,授翰林院编修,后任河南学政他与曾 国藩、李鸿章有师友之情,交往甚密休官以后,寄寓苏州,他住哪里呢?就是 原石韫玉的故居。

      俞樾是闻名全国的经学大师,曾先后主讲苏州紫阳书院、上海 求志书院,杭州诂经精舍,收授门徒数百人在他的弟子中,有不少很有作为, 章炳麟(太炎)便是其中之一俞樾的治学范围很广,除经学、史学、方志外, 在文学、戏曲、楹联、佛学、园艺、杂耍等方面,都有涉猎,且卓有成就在书 法上也擅长篆、隶二体,负有盛名著有《诸子评议》《曲园杂纂》《俞楼杂志》 等,均收在《春在堂全书》,近五百卷,装订160本,积高六尺许,真是著作等 身了后来,俞樾在马医科购得清代大学士潘世恩旧宅部分,建成曲园宅第,才 离开此处严讷、王昙也居于巷内从方志的记载来看,金狮巷内除了上述进士、状元之外,清代,还有一位进 士和一位举人居住于此进士严讷,字敏卿,号养斋,常熟人他于嘉靖二十年 (1541 )考中进士后迁居严衙前,严衙前就因他居住而得名还有一位是秀水 举人王昙,原住东、西支家巷之间,因他极有文才,受苏州太守任晓的赏识,赠 他一处住宅,即是金狮巷这二人居于金狮巷何处?史书上并无记载,有待进一 ^步考^证Jo苏州的小巷是幽静的,宅第是进深的旧时,金狮巷内多深宅大院,非常适 宜文人读书苏州又是个文化城市,在苏州府学的影响下,读书风气很盛,因而, 一条小巷居住这么多进士、状元、举人,也就不足为怪了。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