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素描基础—透视及平行透视作图ppt课件.ppt
35页素描基础◆◆透视透视◆◆1PPT学习交流透视2PPT学习交流透 视•在二维平面内表现三维立体空间的方法3PPT学习交流透视•透视(Perspective)的概念:一幅写实的图画会使观者产生跨过画框就能进入画面深处的感觉使观者对平面景物图形产生空间意识感和立体凹凸感•我们生活中观察物体时,常会发现同等大小的物体,处在近处的大,处在远处的小,处在无限远时,物体便汇集在一个点•这就是“透视现象”4PPT学习交流近大远小5PPT学习交流6PPT学习交流透视•【透视】绘画理论术语透视”一词源于(看透)最初研究透视是采取通过一块透明的平面去看景物的方法,将所见景物准确描画在这块平面上,即成该景物的透视图后遂将在平面画幅上根据一定原理,用线条来显示物体的空间位置、轮廓和投影的科学称为透视学7PPT学习交流8PPT学习交流透视术语•视点:人眼被忽略为一个观察点,其所在的位置称为视点•透明画面:假设的理论画面,简称画面•心点:视点对画面的垂直落点平行透视的心点也就是它的消失(灭)点)•视平线与正中线:以心点为枢纽在画面上画一条水平线和一条垂直线,水平线称视平线,垂直线称为正中线。
•视中线:连接心点与视点的直线•变线:与画面成角度、彼此平行的线9PPT学习交流10PPT学习交流平行透视•有一个面与画面成平行的正方形或长方形物体的透视平行透视只有一个消失点•这种透视有整齐、平展、稳定、庄严的感觉11PPT学习交流12PPT学习交流平行透视只有一个消失点,这个消失点就是视平线上的心点,因此平行透视也称为一点透视消失点平行透视解析13PPT学习交流立方体的边棱在画面前成三种状态,水平边、垂直边、直角边前两种为原线,不消失,后一种是平行透视中唯一的变线垂直边水平边直角边14PPT学习交流立方体有一个可见的面(代表一类面)与画面平行,称平行面,是空间平面中唯一不消失不变形的平面,它的边线均属原线平行面15PPT学习交流立方体含有直角边的水平面、直角面都发生透视形变,比如水平面离视平线越远越宽,越近越窄立方体A立方体B比较立方体A与立方体B的水平面大小16PPT学习交流移动移动移动移动观察立方体移至与视平线等高时(或移至心点时),立方体的形态有何变化?立方体的水平面只要与视平线等高,就压缩为一条直线贴于视平线。
同理,直角面离正中线越远越宽,越近越窄;贴于正中线,就会被压缩为直线17PPT学习交流平行透视的作图步骤:1.先画出视平线 2.在视平线上找一个点作为心点(即平行透视的消失点)3.在视平线外的地方画一个矩形(正方形或长方形)4.将矩形的四个角与心点(消失点)连线 5.从连接线中随意截取位置,画平行于正方形或矩形的线6.将立方体虚线的部分连成实线视平线消失点矩形连接线平行于矩形的线连成实线18PPT学习交流平行透视作图作业•正方形的边长为:•4厘米19PPT学习交流20PPT学习交流请把我变成透明玻璃体21PPT学习交流平行透视画法的运用: 利用平行透视图的画法可以将生活中常见的各种立体的方形物品的透视图准确作出,如楼房、桌子、电视机、沙发等等22PPT学习交流平行透视图的视觉效果: 平行透视的特点决定着平行透视构图的效果,比如平行透视关系中的水平原线,在画面上会产生一种平衡稳定的因素;有一组变线一直角线,都向视域中心顺延集中,可以起到延伸视线,推远画面深度的作用;有一个消失点,形成一个视觉中心,是所有直角线的内核,起到集中视线,突出中心形象、情节的作用。
23PPT学习交流 意大利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画面属于典型的平行透视关系,心点就在画幅中心基督所在的位置上,屋顶、两侧墙的窗框所形成的一组直角线直指心点,诱导集中视线,突出了中心人物餐桌长长的水平线横贯左右,既形成了一种稳静的气氛,又起到了截止视线下物的作用加上基督的冷静、庄重、威严的形象刻划,十二个门徒三人一组顺桌排开、分列两旁的对称构图,形成了一种静与动的对比、制约同时餐桌对着观者,采取了全开放的艺术处理方法,可使观者得到身临其境,入座就餐,参与这场活动的机会 作品欣赏24PPT学习交流意大利拉斐尔的《雅典学院》,虽属中景构图,中心人物不大,但由于采取了平行透视构图方法,对称的、高大的建筑直角边线直指画幅中心,因此牵引掌握了视线,使主要形象得到突出同进,一道道拱门造成了很深的透视感25PPT学习交流荷兰霍贝玛的《林荫道》,属平行透视图,观者正对小道,在隐约的直角线限定下,道路迅速由宽变窄,两边的树木由高变矮,由疏变密,向心点延伸集中,从而将观者视线顺引到深处,产生画面的深度距离感这种方法适合表现长廊、遂道、公路、铁道等 26PPT学习交流思考:27PPT学习交流3D粉笔画28PPT学习交流29PPT学习交流30PPT学习交流31PPT学习交流32PPT学习交流33PPT学习交流34PPT学习交流谢谢35PPT学习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