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林州方言起源.doc
19页河南林州方言起源 分享 作者: 匿迹 林州市地处河南、河北、山西三省接壤处,位于河 南最北部,经济、文化交流频繁,形成了特有的方言 林州市是安阳下属的一个县级市但总的来说,与拐 音多的河南话比较起来还是偏河北省简练、深沉、形 象、古音多 言简意赅是林州方言的特点林州话属北 方语系林州方言语音铿锵有力,掷地有声,高亢宏亮, 发音清晰,浑厚直硬,变音较多,四声分明,去声字多 多词汇 丰富, 词尾多有后缀;句中常有语头、镶中和 缀尾,说话 常省略某些词语 林州话对多音节词的首 音节词读得沉重、响亮、节奏长,末音节词读得轻、低、 节奏短:常因发音速度快,省略或轻放读个别词的声 母、韵母,听起来好象改变了原来词语的音节 林州与安阳相隔不过一个多小时车程,但其口音却 有着天壤之别,彼此用方言交流都难以领会,而且这 种口音和正宗的河南方言听起来完全没有类似之处, 于是,除了林州人自己,很少有人听得懂这种在北方 语系里,按理说应该很好理解的方言 林州人质朴, 说话豪迈,每个字都是气出丹田,生生硬硬,如吵架一 般吼出来听说曾经有一个上面的领导到林州红旗渠参观,对当地的导游说:“ 你们林县话 可不怎么好听啊。
“导游姑娘却很自信地回答:“ 其实林县话最美了,平 常生活对话都和唱歌一样,不信您听一段: --so fa ? -- do mi fa. -- So do mi fa -- Xi do mi fa. 领导听得 一头雾水,导游姑娘莞尔:“ 这是生活中最常 见的对话 了: -什么饭? -大米饭 - 什么大米饭? -烯大米饭 “ 还有一段是 80 年代林县大喇叭里广播的方言天气 预报,有很多版本,常常被林州人拿来逗笑外地人 今儿个明儿个和后儿个,石板岩阿有点儿疙星,采桑正 雾不愣噔,有老爷是晴天阿,木牛老爷是阴天阿,闺女小 伙,摒光顾塔俩爱了,该收么的收么的,该嘎活儿快嘎活 儿去,恁都听见阿了木牛?“意思是“ 今、明、后三天,石 板岩镇有小雨,采桑镇有雾,有太阳是晴天,没有太阳 是阴天,姑娘小伙,不要只顾着谈恋爱了,该收麦子的 收麦子,该干活的干活,你们都听见了吧?“ 这里人管 太阳叫老爷,管月亮叫老奶奶,很乡土的叫法 前几 天收到一条用林州话发的短信:夜个儿黑来,树登儿骨 最乐约小鹑,呜叫乐一黑来,赫嚷毁我了,前昂起挨,我上 树登儿购它勒,么站稳跌了约仰八差,快板死我了!真算 淘神.!“ 大致意思是:“ 昨天夜里,树上有两只麻雀, 叫了一晚上,乱死我了。
上午起来后,我上树去捉他, 没站稳跌了个四脚朝天,快摔死我了! 我从小生长在安阳,但爷爷家在林州,每次经过这一个小时路途 从一地到另一地,思虑都会纠结于一个问题:为什么 距离如此近的两地方言差距会如此之大?经过查阅资 料,我发现原来林州话和河南话竟然不属于同一语系: 典型的河南话属于中原官话,而林州话则属于晋语 “晋语前身应该是汉代扬雄《方言》 提到的“ 赵、魏之西 北“方言晋语的使用人口近 5000 多万(86 年是 4600 万),其中山西约 2000 万(不含运城和临汾大部,运城 话和临汾话属于关中系统)、内蒙古中西部、河北西部、 河南北部各近 1000 万,陕北有 300 多万晋语的最重 要特征是有入声,这和北京的官话很不相同,晋语比 北京话的语言特点古老很多,有学者戏称之为“北方 话中的山里话““ 林州话,放在河南话,或者放在晋 语邯新片中都是非常晦涩的,甚至因此林州人受到河 南人的嘲笑 而最近在网上看到一位台湾语言爱好 者发的帖子:“ 不久前,在北京开完会,我用闽南语与 家人通这时,站在一边的小李突然用他家乡河 北永年的方言将我说的一番话复述了一遍,并问我:“ 像不像你刚才说的话?“我惊异万分。
小李又用他家 乡方言说了一连串日常用语,并顺手拿起一张报纸念 了一段我更加惊奇了,他所说的话字字句句都是闽 南腔!他说,河南省和河北省的部分地方都讲这种方言 这位网友经过翻阅古籍、考察,划定了一些市镇, 而林州也列其中 他的研究唤起了我的一个记忆:高 中时我是在上海读的,班上有台湾同学,高一联欢会 的时候他曾经用闽南话唱过一首歌,其中有些词的发 音确实和林州话很相似,而这些发音在普通话里都是 找不到的,我当时只是有点模糊的感受,并没有往深 处想 在汉语七大方言分化树形图中可以看出,闽南 语属于历史发展的第三层次,闽南语系闽方言的次方 言古中原政局动荡,掳杀四起,尤其是历经两晋末年 永嘉之乱、唐安史之乱、宋元之交的兵连祸结,形成了 三次大移民潮中原古风南移,古汉语在福建南部传 播据学者考证,闽南语至今保留了隋代以前的上古 汉语的许多特点,例如有 15 个声母、89 个韵母、7 个 声调以及连续变调现象特别显著,等等,在现今普通 话里早已消失了的语言现象,在闽南语中依然可以寻 见 倒过来推,也就是说,林州 话的古风同样保存较 好林州之所以能够把古音保存得如此完整也许是由 于其地理原因:河南地处平原,林州位于太行山脉上, 长期与外界阻隔,语言流通演化缓慢。
圣经上说洪水 消落以后,诺亚的子孙在地球上繁衍生息,分住在不 同的部落当时天下人操同一口音,讲同一种语言他 们商量修建一座高通天高塔,以便扬名天下,不致分散居住在地上耶和华便下界,弄乱了人们的语言,让 他们语言不通,交际受阻,同心也无法同力;于是通天 塔也就半途而废人们只得按照耶和华的意愿,离开 这座城池,分散到世界各地,讲着各自的语言 现在 全国州在推广普通话,全世界都在普及英语,人类文 明的通天塔正在一层层加高,那么方言,尤其是如林 州方言这样使用人数少、范围窄的方言还有它存在的 价值吗? 我认为是有的,方言承载了一个地域的历 史、文化和地理变迁,从中可以读出很多有趣的信息, 再求同的过程中,存异永远是必要的 林(县) 州市地方 虽小,可是就在这不大的地方却还 有不同的方言如南方的临淇,五龙,与北部的任村, 姚村就不很一样 及个(今天)林州临淇五龙方言 米个(明天)林州临淇五龙方言 夜个(昨天)林州临淇五龙方言 才个(前天)林州临淇五龙方言 串儿[出去]林州临淇五龙方言 毛易(头发) 各哉蛋儿(腮帮子) 歇虎(壁虎) 扑棱蛾儿(蝶类动物) 光的蛋(头发光) 小鹑(麻雀) 老阳儿(太阳) 明奶奶(月亮) 讨急(生气) 失急/慌六失甲(着急/ 慌慌张张) 你可叠了(你太过分了) 扣八(是啊) 担顾儿(故意) 一朴六(一排) 吃吃敬敬(结结实实) 候(不要) 其[囊](让开) 系不年儿(裸体) 拾登(乱翻东西) 呐壶(热水瓶) 瞒净(土豆) 撵撵转(陀螺) 洗脸门(额头) 哥才蛋儿(脸蛋) 下莫古(下巴) 黑掐勒(黑痣) 盖低/铺低/ 铺盖[卷儿](被子/ 褥子) 撕拉板儿(拖鞋) 皮拐(皮鞋) 钥儿(钥匙) 谷醉[蹲] 支棱(zhileng)[摇晃,歪斜] 七蒙头[脑子不好使] 死洋[不聪明] 藏老闷儿[抓迷藏] 金刚锤[剪刀石头布] 疙蔫了[枯萎了] 挪扣吧咋[那当然了] 拉生儿[花生] 各星[小雨] 不挡咯惺(可能下小雨) 夜个(昨天) 玉熟(玉米) 涝吧鸡(老母鸡) 草鸡[母鸡] 胡[后]昂[ 下午] 前昂[上午] 讨急(生气) 失急/慌里失甲(着急/ 慌慌张张) 你可叠凭啊了(你太过分了) 扣八(是啊) 担故儿(故意) 一朴六(一排) 吃吃敬敬(结结实实) 候(不要) 其[囊](让开) 系不年儿(裸体) 失登(乱翻东西) 拾掇[整理] 呐壶(热水瓶) [地] 瞒净(土豆) 撵撵转(陀螺) 洗脸门(额头) 哥呆蛋儿(脸蛋) 下莫古(下巴) 黑掐勒(黑痣) 盖低/铺低(被子/ 褥子) 撕拉判儿(拖鞋) 皮拐(皮鞋) 月儿(钥匙) 沪水[游泳] 喝嚷 [乱] 戳种/俗种[ 故意捣蛋] 节地[地面] 鹅郎/哥囊[ 脏] 使慌死勒(累死了) 半吊额(250 不够数) 牙了商[太狂,挑衅] 八戒(臭美) 各央(晾衣绳) 红主(红薯) 卸勒硬(厉害) 铺连/支棱[ 斜坡] 电古略儿[电池] 水不池儿[小水坑] 戚[乖 好看 漂亮] 八八[脏东西] 光的蛋(头发光) 小鹑(麻雀) 老阳儿(太阳) 明奶奶(月亮) 讨急(生气) 失急/慌六失甲(着急/ 慌慌张张) 你可叠了(你太过分了) 扣八(是啊) 担顾儿(故意) 一朴六(一排) 吃吃敬敬(结结实实) 候(不要) 其[囊](让开) 系不年儿(裸体) 拾登(乱翻东西) 呐壶(热水瓶) 瞒净(土豆) 撵撵转(陀螺) 洗脸门(额头) 哥才蛋儿(脸蛋) 下莫古(下巴) 黑掐勒(黑痣) 盖低/铺低/ 铺盖[卷儿](被子/ 褥子) 撕拉板儿(拖鞋) 皮拐(皮鞋) 钥儿(钥匙) 谷醉[蹲] 支棱(zhileng)[摇晃,歪斜] 七蒙头[脑子不好使] 死洋[不聪明] 藏老闷儿[抓迷藏] 金刚锤[剪刀石头布] 疙蔫了[枯萎了] 挪扣吧咋[那当然了] 拉生儿[花生] 各星[小雨] 不挡咯惺(可能下小雨) 夜个(昨天) 玉熟(玉米) 涝吧鸡(老母鸡) 草鸡[母鸡] 胡[后]昂[ 下午] 前昂[上午] 讨急(生气) 失急/慌里失甲(着急/ 慌慌张张) 你可叠凭啊了(你太过分了) 扣八(是啊) 担故儿(故意) 一朴六(一排) 吃吃敬敬(结结实实) 候(不要) 其[囊](让开) 系不年儿(裸体) 失登(乱翻东西) 拾掇[整理] 呐壶(热水瓶) [地] 瞒净(土豆) 撵撵转(陀螺) 洗脸门(额头) 哥呆蛋儿(脸蛋) 下莫古(下巴) 黑掐勒(黑痔) 老阳儿(太阳) 明奶奶(月亮) 讨急(生气) 失急/慌六 失甲(着急/慌慌张张) 你可叠了(你太过分了) 扣八 (是啊) 担顾儿(故意) 一朴六(一排) 吃吃敬敬(结结 实实) 候(不要) 其[囊](让开) 系不年儿(裸体) 拾登 (乱翻东西) 呐壶(热水瓶) 瞒净(土豆) 撵撵转(陀螺)洗脸门(额头) 哥才蛋儿(脸蛋) 下莫古(下巴) 黑掐 勒(黑痣) 盖低/铺低/ 铺盖[卷儿](被子/褥子) 撕拉板 儿(拖鞋) 皮拐(皮鞋) 钥儿(钥匙) 谷醉[蹲] 支棱 (zhileng)[摇晃,歪斜] 七蒙头[脑子不好使] 死洋[不聪 明] 藏老闷儿[抓迷藏] 金刚锤[ 剪刀石头布] 疙蔫了 [枯萎了] 挪扣吧咋[ 那当然了] 拉生儿[花生] 各星[ 小雨] 不挡咯惺(可能下小雨) 夜个(昨天) 玉熟(玉米) 涝吧鸡(老母鸡) 草鸡[ 母鸡] 胡[后] 昂[下午] 前昂[ 上 午] 讨急(生气) 失急/ 慌里失甲(着急/慌慌张张) 你 可叠凭啊了(你太过分了) 扣八(是啊) 担故儿(故意) 一朴六(一排) 吃吃敬敬(结结实实) 候(不要) 其[ 囊] (让开) 系不年儿(裸体) 失登(乱翻东西) 拾掇[整理] 呐壶(热水瓶) [地]瞒净(土豆) 撵撵转(陀螺) 洗脸 门(额头) 哥呆蛋儿(脸蛋) 下莫古(下巴) 黑掐勒(黑 痣) 毛亦(头发) 盖低/铺低(被子/褥子) 撕拉判儿(拖 鞋) 皮拐(皮鞋) 月儿(钥匙) 沪水[游泳] 喝嚷 [乱] 戳种/俗种[ 故意捣蛋] 节地[地面] 鹅郎/哥囊[脏] 使慌 死勒(累死了) 半吊额(250 不够数) 牙了商[太狂,挑 衅] 八戒(臭美) 各央(晾衣绳) 红 主(红薯) 卸勒硬 (厉害) 铺连/支棱[ 斜坡] 电古略儿[电池] 水不池儿 [小水坑] 戚[ 乖 好看 漂亮] 八八[脏东西] 林县方言字典 --欢迎大家补充 [分享] 林县方言 字典 --欢迎大家补充 1 正确意思:下小雨 举例:明儿早起不当各星儿。
2 正确意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