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工商银行A分行个人消费信贷风险管理研究.docx
16页目 录1 绪论 1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2 研究内容和目的 21.3 研究过程和方法 21.4 文献综述 22 相关理论基础 32.1 个人消费信贷 32.2 个人消费信贷风险 42.3 我国个人消费信贷风险管理的演进 53 A分行个人消费信贷风险管理的实证研究 63.1 工商银行A分行信贷业务概况 63.2 工商银行A分行信贷业务管理现状 63.3 工商银行A分行个人消费信贷风险管理现状 103.4 工商银行A分行个人消费信贷风险管理的问题 134中国工商银行A分行个人消费信贷风险管理建议 14结论 16参考文献 171 绪论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在“十三五”规划纲要目标中我国明确提出到2020年消费对经济的贡献明显加大,依托消费升级优势,以及政策层面相继发出友好信号,银行等机构的总放贷额又创新高,2014年至2018年我国商业银行业消费信贷规模分别为3.85万亿元,4.78万亿元,5.92万亿元,9.6万亿元以及13.19万亿元2014年至2017年消费信贷占GDP的比重分别为5.98%,6.92%和7.94%个人消费贷款信贷业务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其规模呈直线上升趋势。
中国的消费信贷市场已经步入一个全新的阶段,目前工商银行、建设银行、招商银行、兴业银行、中信银行等都推出了线上个人消费信贷业务虽然我国消费信贷保持快速增长,但是由于起步晚,机制不完善,仍然与欧美发达国家有着较大的差距2015年至2017年我国消费信贷规模分别与美国相差17.24万亿元,19.42万亿元,16.27万亿元我国银行的个人消费信贷风险管理水平也与国外有着差异因此我们应该重视个人消费信贷风险管理从实践层面看,目前我国的居民收入水平有着显著的提高,消费需求也向着高层次、多样化发展,个人消费信贷也必将有一个新的发展如果风险不能得到良好的控制,那么商业银行将面对流动性风险甚至是破产因此对个人消费信贷风险的管理是各商业银行的需要,也是商业银行的不可避免的一部分结合工商银行A分行的实际情况,对其提出有针对性的具体的建议,具有较强的实践意义从理论层面看,欧美等发达国家的个人消费信贷十分发达,与之相对应的个人消费信贷风险管理理论体系也较为完善,借鉴国外的丰富理论知识,提出针对工商银行A分行的建议,可以丰富个人消费信贷风险管理的理论体系1.2 研究内容和目的本文旨在通过分析中国工商银行A分行个人消费信贷风险管理分析,为商业银行个人消费信贷风险管理提供建议。
本文分为五章对个人消费信贷风险管理进行讨论,具体如下第一章绪论,以个人消费信贷风险管理的研究背景和意义为切入点,进一步阐述国内外个人消费信贷风险管理的研究现状,并且由此确定了本文的研究方法及思路第二章对相关的个人消费信贷含义和分类以及其风险的来源和表现等介绍第三章为工商银行A分行的实证研究,介绍了A分行的地位、相关业务情况介绍以及个人消费信贷风险管理现状以及风险管理的现状,并分析问题 第四章根据第三章中所发现的问题提出了建议以及具体改进方法1.3 研究过程和方法本文在对个人消费信贷风险管理研究的理论基础上,进行了一般性的理论研究和具体分析,进一步分析了中国工商银行A分行个人消费信贷风险管理体系存在的问题,并同时给出了完善的方法本文主要的研究方法如下:第一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本文以商业银行个人消费信贷风险管理理论为基础,结合中国工商银行A分行的特点,深入分析了中国工商银行A分行个人消费信贷风险管理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和建议第二归纳演绎分析以工商银行A分行为具体事例并结合商业银行个人消费信贷风险管理理论概念,了解并分析A分行个人消费信贷信用风险控制的现行状况,提出对策和建议。
第三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本文从定性的角度对工商银行A分行个人消费信贷风险管理现状进行了探讨,并对工商银行的风险状况用定量的方法进行了描述,到达实现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双兼顾1.4 文献综述个人消费信贷作为一种新型的信贷形式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兴起并且迅速发展1950年后,美联储每年都会向社会发布相关的个人消费信贷报告关于个人消费信贷风险管理的研究,学术界从商业银行信贷理论、个人消费模型以及消费信贷的风险管理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通过消费选择理论和生命周期假说等理论并且结合了相关的银行消费信贷业务在其管理上,产生了真实票据理论、收入预期理论以及资产负债理论等研究成果Stiglitz and Weiss(1981)介绍了信息不对称的信贷市场下有关信贷配额的问题并且由此得出银行利率或抵押门槛的提高都会增加银行风险的理论Thomas(2000)发现29-36岁的人群在银行中的违约率最高现代金融理论的发展以及新的信用工具的出现,给个人消费信贷风险管理的量化提供了可能KMV模型、Credit Metrics、麦肯锡模型和CSFP信用风险附加计量模型等都运用到了个人消费信贷风险的管理中西方有关商业银行的个人消费信贷理论,重点一般都是银行与贷款人的信息结构,缺乏对其他因素影响的考虑。
在我国个人消费信贷风险管理的研究仍然处于起步阶段研究结论也是集中在个人消费信贷的风险类型、风险产生的原因以及相关的预警识别机制等方面余永定认为中国居民消费行为有两个重要特点:一是人们的消费支出是具有显著阶段性的,二是在人一生中都有一个突出的储蓄目标和与之相对应的大量支出目前我国个人消费信贷的规模虽有增长但与经济规模相比仍然不足,也与经济发展的水平不相称刘军伟建议贷前要对相关贷款人把控,并应该建立相关的个人信用模型,应充分运用抵押贷款证券和二级市场弥补监管王九龙提出应该由借款人不同的收入水平、行业、所在职位、个人道德水平、所在相关社会环境以及个人征信等因素综合判断个人消费信贷的风险但目前我国现有的个人消费信贷风险管理的研究是零散的、应用性的探索研究,本文将对其进行进一步的阐述2 相关理论基础2.1 个人消费信贷个人消费信贷是指采运用信用、抵押、质押担保或保证等方式相关金融机构向个人消费者提供的信用其主要包括个人旅游贷款、个人综合消费贷款、个人小额贷款、个人住房贷款、个人汽车贷款等;因为其借款人流动性强,又仅以消费为目的,且具有小额性、灵活性、个人性等特征,在实际过程中贷款的具体使用目的难以准确控制。
一旦发生偏差就会给商业银行的资产和收入带来损失2.2 个人消费信贷风险2.2.1 个人消费信贷风险的来源和表现我国的商业银行通过让渡资金的使用权来或得相应的收益即利息但是贷款本金及时归还以利息的按时获取要通过个人消费信贷的贷款者的按时履约进行良性循环由于市场的影响,市场内众多因素的影响使得个人消费信贷的履约存在诸多的不确定性会导致银行的实际所得收益与其预期差生偏差而这种偏差就是风险的体现个人消费信贷的不确定性主要体现在两个具体的方面:一、收益不确定在消费者消费时也就是贷款的时候,银行与消费者之间所达成的贷款利率是一定的,然而在消费者全部还清本金与利息之前,市场的存贷款利率是呈动态变化的银行这笔贷款的实际收益也是不固定的,所以一笔贷款的收益会是不确定的,会与预期有所偏差二、贷款自产损失的不确定性不确定性具体体现在还款的时间和数量上也就是说能不能按时还款以及能否按照约定数额还款由于个人消费信贷多是小额的分散的,逾期不能还款的可能性较高个人消费信贷风险通过金融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价格风险、合规风险等具体表现出来2.2.2 个人消费信贷风险的特征商业银行对于个人消费信贷风险的管理是一个不断发觉不断探究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首先要全面了解个人消费信贷风险的相关特征,才能更好地去防范进而顺利的开展相关风险管理工作使银行更好地发展个人消费信贷作为信贷的一种,其风险具有一般性也有特殊性1)客观性个人消费信贷的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一直为转移银行作为风险的经营者,与风险相伴我们只能采取一等的手段进行防范和管理,用相关的风险防范措施把风险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使得商业银行能够良好的持续的运营2)隐蔽性贷款的风险是一直存在的,但并不是时刻显现的只有在具备一定的时机条件下风险才会显现出来,其中一些贷款的进行中没有风险显现的因素,所以风险就会在贷款者按时还本付息的行为中消散一旦时机符合,某些贷款的风险显现,贷款者不能按时还本付息,甚至有些贷款者本金也不能偿还,银行无法收回款项造成还账,对商业银行的经营活动产生影响3)分散性个人消费信贷是以消费为目的为个人消费者提供的信用贷款的范围广,贷款者人数多,使其风险具有分散性,将大额的风险分散在一个个小额贷款客户中,每一个个体都不可忽视其风险的存在4)扩散性个人消费信贷作为信贷的一部分,具有扩散性贷款者一旦不能按期进行还款,将影响银行资金周转,影响其他贷款或支出项目的,带来更多影响。
5)可控性个人消费信贷的风险无论在贷款的贷前调查、贷时审查和贷后检查的哪一过程中都可以通过一定的风险控制手段进行合理管控只要控制的方法措施得当,个人消费信贷的风险还是可以避免和控制的2.3 我国个人消费信贷风险管理的演进上世纪90年,个人消费信贷开始在我国发展,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具有我国特色的信贷管理的框架1985年,在中国建设银行深圳分行为购房者办理了第一次按揭贷款时,我国个人消费信贷业务也就拉开了序幕我国在1999年颁布的《关于开展个人消费信贷指导意见》,是我国正式对个人消费信贷及其风险管理研究的开端在前期我国没有良好的市场环境而且居民的普遍收入偏低,甚至没有消费信贷的意识,所以个人消费信贷的发展十分缓慢,也就影响了其信贷风险管理的发展2001年中国加入WTO国外的资本涌入带来了新的理念和新的业务方式,使得银行的压力加大风险增加,而且随着国外商品的进入给消费者提供了一个更加广泛的购买市场,我国商业银行更加注重个人消费信贷风险法人管理2006年1月我国个人信用征集系统投入使用,这对中国金融业有巨大的影响,将起到防范金融风险,促进社会信用的重大作用个人征信系统的使用标志着我国个人信贷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改变了之前没有统一的征信系统的局面。
尤其是个人消费信贷银行的征信工作更是少之又少各商业银行也正逐步形成量化管理的方式从风险管理审批独立性来看,个人消费信贷风险管理可分以下三种模式:①全嵌入模式全嵌入模式即个人消费信贷风险管理与相关的业务相结合,两者的相关业务都在个人信贷部门,负责业务的营销以及贷前调查相关贷款审批和贷后管理均由该部门进行负责其风险的具体管理只与其有关银行内部风险管理部门不干涉②半嵌入模式即由个人信贷部门与银行内部风险管理部门两者共同管理个人消费信贷的风险个人信贷业务部门管理营销、受理、调查、审批和贷后风险管理部门进行监管与控制在这种模式下,两个部门均参与个人消费信贷风险的管理③分离式分离式类似于审批分离制度将个人消费信贷的开展、管理、处理与个人消费信贷风险的管理相分离在分离式的模式下个人消费信贷风险的管理更加的明确,处理起来也更加的迅速,权责更加的明显3 A分行个人消费信贷风险管理的实证研究工商银行A分行所属江苏省,该省经济发展水平居于全国领先水平,消费环境好,其个人消费信贷发展速度快,水平高,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由于该数据具有保密性,故称之为工商银行A分行3.1 工商银行A分行信贷业务概况中国工商银行股份A分行,所处江苏省。
所在城市全年GDP总量为12820.4亿元,其中的全市信贷总额为25159.48亿元,其中消费信贷802.81亿元该市的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经济总量在全国位于领先水平,而且其消费环境较好,民众的消费意愿较高,信贷的需求量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