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第一课全身.pptx
26页艺用人体结构与解剖,,主讲:石富,第一部分 人体基本解剖结构的概括(总论),一、总体认识:一竖 二横 三体积 四肢一竖:人体的脊柱 (脊柱成垂直状的纵轴,身体左右对称)二横:肩胛带连线与盆骨带横线三体积:头、胸廓、盆骨四肢:上肢、下肢,1、脊柱线 (1)人与动物脊柱的区别: 人:垂直纵轴,四个弯曲点,能直立行走,支撑体重、缓震,进行各种运动 动物:横轴,两个弯曲点,躯体与地面平行,四足着地走2)人体运动中的脊柱线 运动时的主要动态线,脊柱线的变化决定着人体个部分位置,使其相互协调2、二横(1)位置:肩胛带与盆骨带位于躯干的上下两端,是躯干连接四肢的纽带(2) 两者的相互关系: A、平行,呈水平状(人正立时) B、倾斜,呈相反状(活动时) C、旋转,呈“对置”:二横相互扭动的关系——胸与肩胛带在同一方位上,臀部 与腿部扭转到相反的轴线上3、三体积(1)具体:头部——面颜与头颅两部分合成; 形状:高和宽的立方体(不一定) 胸部——躯干的上部,由胸骨、肋骨、胸椎连接成卵圆形笼状胸廓,基本是固定结构,用以保护重要器官; 形状:呈倾斜的立方体 骨盆——躯干下部,骨骼固定结构 形状:与胸部呈相反倾斜,立方体高度较短 (2)规律:三体积均是固定整体,由脊柱贯穿连接,脊柱活动可使三部分 体积发生相互不同的位置变化——前屈、后伸、旋转(图),4、四肢上肢:A、由胸部延伸出肩、上臂、前臂、手等部分; (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 B、只依靠胸锁关节与躯干相连,游离上肢——适应灵活动作下肢:A、臀部、大腿部、膝部、小腿部、踝部、足部 (髋关节)(膝关节) (踝关节) B、支撑全身体重,自由移动,行走,奔跑,——形体坚固有力,二、人体比例(传统人物造型标准)1、站立时 约七个半头长,二分之一处在耻骨联合 躯干:3 头长 上肢:3 下肢:4(大腿 2 小腿 2 ) 手:2/3 脚(足底):1 区别:男性——肩宽 2 左右刻前上棘间 1 女性——2、坐 坐在椅子上:约5个半到6个头长 席地坐:约4个头长3、跪 约4个半头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