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五讲证据的概念与属性.ppt
77页第二编第二编 证据论证据论一、证据的概念与属性(第五章)一、证据的概念与属性(第五章)二、证据的种类(第六章)二、证据的种类(第六章)三、证据的分类(第七章)三、证据的分类(第七章)四、证据规则(第八章)四、证据规则(第八章)本章教学重点和难点本章教学重点和难点l 1. 1.证据的概念证据的概念;;l 2. 2.我国证据的属性;我国证据的属性;l 3. 3.英美法中证据的属性(自学)英美法中证据的属性(自学)第一节第一节 刑事证据概述刑事证据概述一、证据概念的学理争议一、证据概念的学理争议û 事实说:事实说:能够证明案件能够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真实情况的一切事实的一切事实û 根据说:根据说:证证 + 据据 = 证明的根据证明的根据û 信息说信息说::记忆了案件事实信息的人或者存储记忆了案件事实信息的人或者存储了案件事实信息的物了案件事实信息的物û 材料说材料说:用于:用于证明案件事实证明案件事实的材料二、我国的证据概念二、我国的证据概念事实说事实说走走向向材料说材料说û 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事实,都是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事实,都是证据证据证据有下列七种:证据有下列七种:(一)物证、书(一)物证、书证;(二)证人证言;(三)被害人称述;证;(二)证人证言;(三)被害人称述;(四)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四)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五)鉴定结论;(六)勘验、检查笔录;(五)鉴定结论;(六)勘验、检查笔录;(七)视听资料。
以上(七)视听资料以上证据必须经过查证证据必须经过查证属实,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属实,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19961996年年《《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第第4242条规定条规定û 可以用于证明案件事实的材料,都是可以用于证明案件事实的材料,都是证据证据证据包括证据包括(一)物证;(二)书证;(一)物证;(二)书证;(三)证人证言;(四)被害人称述;(三)证人证言;(四)被害人称述;(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六)鉴定意见;(七)勘验、检查、辨(六)鉴定意见;(七)勘验、检查、辨认、侦查实验等笔录;(八)视听资料、认、侦查实验等笔录;(八)视听资料、电子数据电子数据证据必须经过查证属实,才能证据必须经过查证属实,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作为定案的根据20122012年年《《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第第4848条规定条规定 2.从从证明证明关系上看,证据是证明案件关系上看,证据是证明案件事实的根据事实的根据 3.从从形式形式方面看,证据必须具有法定方面看,证据必须具有法定的表现形式和载体的表现形式和载体 1.从从内容内容方面看,证据本身是一定的方面看,证据本身是一定的客观存在的事实材料。
客观存在的事实材料û 证据,就是证据,就是可以用于证明案件可以用于证明案件事实的相关材料事实的相关材料Ø二、证据的特性二、证据的特性 相关性相关性合法性合法性客观性客观性证据证据三属性三属性 客观性客观性是指证据本身是客观存在的是指证据本身是客观存在的事实,而不是主观推测、主观想象或者事实,而不是主观推测、主观想象或者虚构、捏造的东西虚构、捏造的东西1 1)一切证据都是客观存在的,不以当事人)一切证据都是客观存在的,不以当事人和办案人员的意志为转移;和办案人员的意志为转移;((2 2)强调证据具有客观性,并不否认证据的)强调证据具有客观性,并不否认证据的提供、运用具有主观的一面提供、运用具有主观的一面û(一)客观性(一)客观性û(二)相关性(二)相关性 相关性相关性又称关联性,是指证据必须又称关联性,是指证据必须与案件事实之间存在客观的必然联系,与案件事实之间存在客观的必然联系,并对查明案情有实际意义并对查明案情有实际意义1 1))证据应与案件基本事实相关,如刑事证证据应与案件基本事实相关,如刑事证据对于查明案件事实、确定行为人是否犯罪、据对于查明案件事实、确定行为人是否犯罪、犯罪性质及犯罪情节轻重具有实质意义;犯罪性质及犯罪情节轻重具有实质意义;((2 2))相关的形式或渠道是多种多样的相关的形式或渠道是多种多样的 。
û(三)合法性(三)合法性 合法性合法性又称法律性,是指用以证明又称法律性,是指用以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证据,必须符合法律规案件真实情况的证据,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形式,并由法定人员依照法定程序定的形式,并由法定人员依照法定程序进行收集进行收集1 1))证据应由法定主体提出,是法定人员依证据应由法定主体提出,是法定人员依法定程序以合法方法收集的;法定程序以合法方法收集的;((2 2)证据必须具备法定的形式;)证据必须具备法定的形式;((3 3)证据必须经法定程序查证属实证据必须经法定程序查证属实【案例分析案例分析】 某银行被盗,侦查机关将沈某确定为犯罪嫌某银行被盗,侦查机关将沈某确定为犯罪嫌疑人在进行警犬辨认时,一疑人在进行警犬辨认时,一“功勋警犬功勋警犬”在发在发案银行四处闻了闻后,猛地扑向沈某随后,侦案银行四处闻了闻后,猛地扑向沈某随后,侦查人员又对沈某进行心理测试,测试结论显示,查人员又对沈某进行心理测试,测试结论显示,只要犯罪嫌疑人说没偷,测谎仪就显示其撒谎只要犯罪嫌疑人说没偷,测谎仪就显示其撒谎关于可否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证据,下列哪一选关于可否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证据,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项是正确的? A.警犬辨认和心理测试结论均可以警犬辨认和心理测试结论均可以 B.警犬辨认可以,心理测试结论不可以警犬辨认可以,心理测试结论不可以 C.警犬辨认不可以,心理测试结论可以警犬辨认不可以,心理测试结论可以 D.警犬辨认和心理测试结论均不可以警犬辨认和心理测试结论均不可以【案例分析案例分析】 犯罪嫌疑人梁某奸淫幼女一案,案犯罪嫌疑人梁某奸淫幼女一案,案发后,某派出所的联防队员将两名被害发后,某派出所的联防队员将两名被害幼女招集在一起,向她们询问与案件有幼女招集在一起,向她们询问与案件有关的问题,调取证据。
询问结束后,笔关的问题,调取证据询问结束后,笔录当中均未反映两名幼女在称述案情时录当中均未反映两名幼女在称述案情时有其成年家属或监护人在在场有其成年家属或监护人在在场 问:两名被害幼女的称述作为证据,问:两名被害幼女的称述作为证据,是否具有证明力?为什么?是否具有证明力?为什么?û(一)证据是查明案件的唯一手段;(一)证据是查明案件的唯一手段;û(二)证据是司法公正的基础;(二)证据是司法公正的基础;û(三)证据是进行诉讼活动的依据;(三)证据是进行诉讼活动的依据;û(四)证据是促使犯罪分子认罪伏法,保(四)证据是促使犯罪分子认罪伏法,保护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的保证;护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的保证;û(五)证据是对人民群众进行法制教育的(五)证据是对人民群众进行法制教育的生动材料生动材料Ø三、证据在诉讼中的意义三、证据在诉讼中的意义第二节第二节 刑事证据的种类刑事证据的种类 刑事证据的种类,是指我国刑事证据的种类,是指我国《《刑事刑事诉讼法诉讼法》》根据证据的根据证据的外部表现形式外部表现形式明文明文规定的刑事证据类型规定的刑事证据类型 我国我国《《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规定的证据有规定的证据有八种八种::物证;书证;证人证言;被害人称述;物证;书证;证人证言;被害人称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鉴定意见;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鉴定意见;勘验、检查、辨认、侦查实验等笔录;视听勘验、检查、辨认、侦查实验等笔录;视听资料、电子数据。
资料、电子数据Ø一、物证一、物证û(一)物证的概念(一)物证的概念 是指能够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是指能够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物品物品与与痕迹痕迹 物证是以其物证是以其外部特征外部特征、、物质属性物质属性和和存在状况存在状况来证明案件事实的来证明案件事实的û(二)物证的特点及作用(二)物证的特点及作用((1)是侦破案件的线索和向导;(间接性))是侦破案件的线索和向导;(间接性)((2)是审查和验证其他证据是否真实可靠的)是审查和验证其他证据是否真实可靠的客观依据;(稳定性)客观依据;(稳定性)((3)是促使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如实交代案)是促使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如实交代案情的有力武器客观性)情的有力武器客观性)û(三)物证的审查判断(三)物证的审查判断 ((1)查明物证是否伪造;)查明物证是否伪造;((2)查明物证的来源;)查明物证的来源;((3)查明物证同案件事实之间的客观)查明物证同案件事实之间的客观联系Ø二、书证二、书证û(一)书证的概念(一)书证的概念 是指以文字、符号、图画等方式是指以文字、符号、图画等方式所所表达的思想和记载的内容表达的思想和记载的内容来证明案件真来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书面材料或其他物品。
实情况的书面材料或其他物品 【案例分析案例分析】侦查人员在杀人案现场收集到一封信和侦查人员在杀人案现场收集到一封信和一张字条,信的内容与案件无关,但根一张字条,信的内容与案件无关,但根据通信对方的姓名和地址查出了犯罪分据通信对方的姓名和地址查出了犯罪分子字条的内容也与案件无关,但根据子字条的内容也与案件无关,但根据笔迹鉴定找到了字条的书写人,从而发笔迹鉴定找到了字条的书写人,从而发现了犯罪分子现了犯罪分子问:对于本案中的问:对于本案中的信件信件和和字条字条分别属于分别属于何种证据种类?何种证据种类?【案例分析案例分析】在一起贪污案件的犯罪分子家中,侦查在一起贪污案件的犯罪分子家中,侦查人员发现了一本账册,该账册经过了涂人员发现了一本账册,该账册经过了涂改根据涂改后的内容,侦查人员推断改根据涂改后的内容,侦查人员推断出了犯罪分子的贪污数额,同时,又根出了犯罪分子的贪污数额,同时,又根据笔迹鉴定,证明了该涂改系犯罪分子据笔迹鉴定,证明了该涂改系犯罪分子所为问:本案中的账册属于哪种证据?问:本案中的账册属于哪种证据?û(二)书证与物证的异同(二)书证与物证的异同 ((1)同属于实物证据;)同属于实物证据;相同点相同点 ((2)在某些情况下,物证、书证可)在某些情况下,物证、书证可 以有同一个载体。
以有同一个载体 ((1)书证以其记载的内容来证明案)书证以其记载的内容来证明案 件事实,物证则以其物质特征件事实,物证则以其物质特征 来证明案件事实;来证明案件事实; ((2)某些情况下,书证可直接证明)某些情况下,书证可直接证明 案件主要事实,物证无论何时案件主要事实,物证无论何时 均不能直接证明案件主要事实均不能直接证明案件主要事实区别区别û(三)书证在刑事诉讼中的意义(三)书证在刑事诉讼中的意义((1)有些书证能够直接证明案件的主要)有些书证能够直接证明案件的主要事实,可以作为直接证据;事实,可以作为直接证据;((2)书证是审查判断其他证据真实性的)书证是审查判断其他证据真实性的重要依据重要依据û(四)书证的审查判断(四)书证的审查判断((1)查明书证的内容的真实性;)查明书证的内容的真实性;((2)查明书证是否被伪造、变造,有无)查明书证是否被伪造、变造,有无非故意的错误;非故意的错误;((3)查明书证与案件事实有无因果关系)查明书证与案件事实有无因果关系或其他关系。
或其他关系Ø三、证人证言三、证人证言û(一)证人证言的概念(一)证人证言的概念 是指是指证人证人就其所了解的案件情况,就其所了解的案件情况,向公安司法机关所作的陈述向公安司法机关所作的陈述 ((1)证人是在诉讼活动开始前便了)证人是在诉讼活动开始前便了 解案件情况的人解案件情况的人; ((2)证人必须是能够辨别是非、能)证人必须是能够辨别是非、能 够正确表达的人;够正确表达的人; ((3)证人是自然人证人是自然人证证人人的的条条件件û(二)证人证言的审查判断(二)证人证言的审查判断((1))审查证人的资格和品质审查证人的资格和品质;;((2))审查判断证人与当事人审查判断证人与当事人的关的关系系;;((3))审查证人证言的来源审查证人证言的来源;;((4)审查证人作证是否受到外界的不良)审查证人作证是否受到外界的不良影响;影响;((5))审查证人审查证人感知案件事实时的主客观感知案件事实时的主客观条件û(三)新(三)新《《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的规定的规定((1)证人出庭作证制度;)证人出庭作证制度;((2)证人保护制度;)证人保护制度;((3)证人出庭经济补偿制度。
证人出庭经济补偿制度Ø四、被害人称述四、被害人称述û(一)被害人称述的概念(一)被害人称述的概念 是指是指被害人被害人就自己遭受犯罪行为侵就自己遭受犯罪行为侵害的事实和所了解的犯罪嫌疑人的情况害的事实和所了解的犯罪嫌疑人的情况向公安司法机关所作的称述向公安司法机关所作的称述 û 被害人称述的内容:被害人称述的内容:((1))关于遭受犯罪行为侵害情况的叙述关于遭受犯罪行为侵害情况的叙述2))对犯罪嫌疑人的控告、揭发对犯罪嫌疑人的控告、揭发3)如何惩罚犯罪人的要求或关于损害赔偿)如何惩罚犯罪人的要求或关于损害赔偿的请求(不能作为诉讼证据)的请求(不能作为诉讼证据) û(二)被害人称述与证人证言的区别(二)被害人称述与证人证言的区别û(三)被害人称述的特点及意义(三)被害人称述的特点及意义 ((1)称述主体的不可替代性;)称述主体的不可替代性; ((2)称述内容的复杂性称述内容的复杂性 û(四)被害人称述的审查判断(四)被害人称述的审查判断((1)审查判断被害人与被控告人的关系;)审查判断被害人与被控告人的关系;((2)审查被害人的思想品德和平时表现;)审查被害人的思想品德和平时表现;((3))审查判断被害人陈述的内容审查判断被害人陈述的内容;;((4)审查被害人的精神状态;)审查被害人的精神状态;((5)审查被害人的年龄,要注意未成年)审查被害人的年龄,要注意未成年被害人陈述的特点。
被害人陈述的特点Ø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供述和辩解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供述和辩解û(一)概念(一)概念 是指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就案件的就案件的有关情况以及自己被指控的犯罪事实向有关情况以及自己被指控的犯罪事实向公安司法机关所作的称述公安司法机关所作的称述 û 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1)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认自己犯罪事供认自己犯罪事实的称述实的称述;;((2)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说明自己无罪或)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说明自己无罪或者罪轻的者罪轻的辩解辩解;;((3)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对同案其他犯罪)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对同案其他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犯罪事实的嫌疑人、被告人犯罪事实的检举和揭发检举和揭发 û(二)特点(二)特点((1)可以直接证明案件事实;)可以直接证明案件事实;((2)虚假的可能性较大,易反复多变;)虚假的可能性较大,易反复多变;((3)具有双重的诉讼性质具有双重的诉讼性质((1)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不轻信口供;)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不轻信口供;((2)既要重视供述,也要重视辩解;)既要重视供述,也要重视辩解;((3)严禁刑讯逼供,以非法手段取得的口供)严禁刑讯逼供,以非法手段取得的口供应当排除;应当排除;((4)只有被告人供述,没有其他证据,不能)只有被告人供述,没有其他证据,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没有被告人供述,证据确认定被告人有罪;没有被告人供述,证据确实充分的可以定罪;实充分的可以定罪;((5)正确理解)正确理解“应当如实回答应当如实回答”的规定,不的规定,不得强迫任何人证实自己有罪。
得强迫任何人证实自己有罪û(三)适用的原则(三)适用的原则《《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第第54条规定:非法证据排除条规定:非法证据排除1.非法证据非法证据强制性排除规则强制性排除规则:根据法律规定人:根据法律规定人民法院将某一证据确认为非法证据后,可以将民法院将某一证据确认为非法证据后,可以将其自动排除在定案证据之外,直接否定其证据其自动排除在定案证据之外,直接否定其证据的效力 言词证据言词证据2.非法证据非法证据自由裁量排除规则自由裁量排除规则:人民法院根据:人民法院根据某一证据取证行为的违法性、损害的权益及对某一证据取证行为的违法性、损害的权益及对司法公正的影响等综合考虑后,否定其证据的司法公正的影响等综合考虑后,否定其证据的效力,将其排除在定案证据之外效力,将其排除在定案证据之外 实物证据实物证据û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非法证据排除规则((1)审查判断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供)审查判断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供述和辩解是否一致;述和辩解是否一致;((2)审查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供述是)审查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供述是在何种情况下取得的;在何种情况下取得的;((3)审查判断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供)审查判断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供述和辩解是否合理,有无矛盾或反复。
述和辩解是否合理,有无矛盾或反复û(四)审查应注意的问题(四)审查应注意的问题Ø六、鉴定意见六、鉴定意见û(一)鉴定意见的概念(一)鉴定意见的概念 是指由公、检、法机关指派或聘请是指由公、检、法机关指派或聘请的的专家专家,对案件中的,对案件中的某些专门问题某些专门问题采用采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鉴定后,所出具的书现代科学技术手段鉴定后,所出具的书面意见 ((1)法医类鉴定;)法医类鉴定;((2)物证类鉴定;)物证类鉴定;((3)工程技术鉴定;)工程技术鉴定;((4)司法会计鉴定;)司法会计鉴定;((5)物价鉴定物价鉴定û(二)鉴定意见的类型(二)鉴定意见的类型((1)书面形式;)书面形式;((2)是一种意见证据;)是一种意见证据;((3)鉴定意见只涉及科学技术性问题,)鉴定意见只涉及科学技术性问题,不就法律问题提供意见;不就法律问题提供意见;û(三)鉴定意见的特点(三)鉴定意见的特点((1)审查鉴定人是否具有鉴定资格,与案件)审查鉴定人是否具有鉴定资格,与案件当事人有无利当事人有无利害关系害关系;;((2)审查鉴定人进行鉴定所依据的材料是否)审查鉴定人进行鉴定所依据的材料是否充分可靠;充分可靠;((3)审查鉴定的方法是否科学,使用的设备)审查鉴定的方法是否科学,使用的设备和其他条件是和其他条件是否完善否完善;;((4)审查鉴定人进行鉴定时是否受到外界的)审查鉴定人进行鉴定时是否受到外界的影响,工作是影响,工作是否认真负责否认真负责;;((5)审查鉴定意见是否符合逻辑和法律规定)审查鉴定意见是否符合逻辑和法律规定û(四)鉴定意见的审查判断(四)鉴定意见的审查判断Ø七、勘验、检查、辨认、侦查实验等笔七、勘验、检查、辨认、侦查实验等笔录录û(一)概念(一)概念 是指侦查、检察、审判人员对与是指侦查、检察、审判人员对与犯罪有关的场所、物品、人身、尸体犯罪有关的场所、物品、人身、尸体进行勘验、检查、辨认、侦查实验所进行勘验、检查、辨认、侦查实验所作的记载。
作的记载 勘验勘验——“死死”物:场所、物品、尸体物:场所、物品、尸体检查检查——“活活”物:被害人、犯罪嫌疑人或被物:被害人、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的人身告人的人身辨认辨认——物品、无名尸体、犯罪场所、犯罪物品、无名尸体、犯罪场所、犯罪嫌疑人嫌疑人侦查实验侦查实验——采用模拟和重演的方法采用模拟和重演的方法 û(二)在刑事诉讼中的意义(二)在刑事诉讼中的意义((1)固定、保全作用;)固定、保全作用;((2)验证作用;)验证作用;((3)线索作用线索作用 ((1)勘验、检查、辨认、侦查实验等)勘验、检查、辨认、侦查实验等笔录的笔录的制作是否制作是否符合法律要求;符合法律要求;((2)勘验、检查、辨认、侦查实验等笔录的)勘验、检查、辨认、侦查实验等笔录的内容是否全面、准确;内容是否全面、准确;((3)笔录中记载的现场情况是否被伪造或受)笔录中记载的现场情况是否被伪造或受到破到破坏,坏,有无伪装;有无伪装;((4))勘验、检查、辨认、侦查实验等笔录与勘验、检查、辨认、侦查实验等笔录与其他证据是否相符其他证据是否相符û(三)审查判断应注意的问题(三)审查判断应注意的问题Ø八、视听资料、电子数据八、视听资料、电子数据û(一)概念(一)概念 视听资料视听资料:是指以录音、录像、电子计:是指以录音、录像、电子计算机以及其他高科技设备与手段所储存和提算机以及其他高科技设备与手段所储存和提供的信息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资料。
供的信息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资料 电电子子数数据据::是是指指借借用用电电子子技技术术或或电电子子设设备备而而形形成成的的以以电电子子形形式式存存在在的的数数据据和和信信息息来来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种证据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种证据 û(二)在刑事诉讼中的作用:破案作用(二)在刑事诉讼中的作用:破案作用明显、印证作用明显、印证作用û(三)审查判断的方法(三)审查判断的方法((1)审查视听资料、电子数据的来源;)审查视听资料、电子数据的来源;((2)审查视听资料、电子数据与其他证)审查视听资料、电子数据与其他证据、案件事实的关系据、案件事实的关系第三节第三节 刑事证据的分类刑事证据的分类 刑事证据的分类,是指在刑事证据的分类,是指在学理上学理上将将刑事诉讼证据,按照不同的标准划分为刑事诉讼证据,按照不同的标准划分为不同的类别不同的类别 ①①言词证据与实物证据;言词证据与实物证据; ②②控诉证据与辩护证据;控诉证据与辩护证据; ③③原始证据与传来证据;原始证据与传来证据; ④④直接证据与间接证据直接证据与间接证据。
分分类类û 刑事证据分类和种类的区别刑事证据分类和种类的区别((1)来源与确定性不同;)来源与确定性不同;((2)划分的标准和数量不同;)划分的标准和数量不同;((3)法律约束力不同;)法律约束力不同;((4)反映证据的特点不同反映证据的特点不同区区 别别Ø一、言词证据与实物证据一、言词证据与实物证据û 根据根据证据的表现形式证据的表现形式不同,划分为:不同,划分为: 言词证据(人证):是指以人的陈述言词证据(人证):是指以人的陈述形式,即以言词作为表现形式的证据形式,即以言词作为表现形式的证据 实物证据(物证):是以客观存在的实物证据(物证):是以客观存在的物体作为证据表现形式的各种证据物体作为证据表现形式的各种证据û 言词证据的特点:言词证据的特点:((1)能够)能够主动、全面地主动、全面地证明案件事实;证明案件事实;((2)言词证据的证据源不易灭失;)言词证据的证据源不易灭失;((3)容易受到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而)容易受到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而出现失实的情形出现失实的情形 û 实物证据的特点实物证据的特点((1)客观性、稳定性较强,不易失真;)客观性、稳定性较强,不易失真;((2)证明范围较片面,其对案件主要事)证明范围较片面,其对案件主要事实的证明是间接的;实的证明是间接的;((3)被动性和依赖性较为明显。
被动性和依赖性较为明显 Ø二、控诉证据与辩护证据二、控诉证据与辩护证据û 根据根据证据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利害关证据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利害关系系不同,划分为:不同,划分为: 控诉证据:是指能够证明犯罪事实存在,控诉证据:是指能够证明犯罪事实存在,或者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罪、罪重或应从或者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罪、罪重或应从重、加重处罚的证据重、加重处罚的证据 辩护证据:是指能够证明犯罪事实不存辩护证据:是指能够证明犯罪事实不存在,或者是证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无罪、在,或者是证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无罪、罪轻或应从轻、减轻、免除处罚的证据罪轻或应从轻、减轻、免除处罚的证据 某县某厂会计师袁某被人毒杀在家中,该某县某厂会计师袁某被人毒杀在家中,该厂采购员李某作案嫌疑最大侦查中获得以下厂采购员李某作案嫌疑最大侦查中获得以下证据材料:证据材料: 1.袁某与李某平时交往密切,常一起吃喝袁某与李某平时交往密切,常一起吃喝李某担任采购员李某担任采购员3年中曾挪用公款年中曾挪用公款9800多元,多元,但袁某明知却没有催李某归还,还多借出差费但袁某明知却没有催李某归还,还多借出差费给李某。
李某利用公款搞转手买卖李某利用公款搞转手买卖 2.死者袁某为人开朗,生活富裕,工作无死者袁某为人开朗,生活富裕,工作无贪污和其他问题,生前无异常表现,没有自杀贪污和其他问题,生前无异常表现,没有自杀可能 【【案例分析案例分析】】 3.现场勘察和尸体解剖表明,袁某是砷中毒而死现场勘察和尸体解剖表明,袁某是砷中毒而死死者侧卧在床,室中央的饭桌上有一只酒杯,一碟花生,死者侧卧在床,室中央的饭桌上有一只酒杯,一碟花生,一瓶米酒,一双筷子酒瓶里没毒,但酒杯中的残酒有一瓶米酒,一双筷子酒瓶里没毒,但酒杯中的残酒有毒酒瓶上有袁某与李某的指纹各三枚碗橱中有一只毒酒瓶上有袁某与李某的指纹各三枚碗橱中有一只酒杯,上面有李某的指纹三枚酒杯,上面有李某的指纹三枚 4.该县药剂师马某证明李某前两天曾向其买过该县药剂师马某证明李某前两天曾向其买过0.5克克砒霜,说是给孩子治毒疮经查,李的孩子确实用过砒砒霜,说是给孩子治毒疮经查,李的孩子确实用过砒霜涂毒疮,但用量没有霜涂毒疮,但用量没有0.5克 5.李某交待袁某死的那天,他在邻县采购,同行的李某交待袁某死的那天,他在邻县采购,同行的张某可以证明。
张某可以证明 6.张某证明李某那天与其一起去采购,在邻县住了张某证明李某那天与其一起去采购,在邻县住了一晚问题问题】】上述哪些证据是控诉证据?哪些是辩护证据?上述哪些证据是控诉证据?哪些是辩护证据? ((1)有利于公安司法人员在办案中从)有利于公安司法人员在办案中从实际出发,注意实际出发,注意客观、全面地客观、全面地收集与审收集与审查判断证据;查判断证据;((2)有利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充分)有利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充分行使辩护权行使辩护权û 划分控诉和辩护证据的意义:划分控诉和辩护证据的意义:注意:某一个证据,可能既有控诉证据的注意:某一个证据,可能既有控诉证据的内容,又有辩护证据的内容内容,又有辩护证据的内容Ø三、原始证据与传来证据三、原始证据与传来证据û 根据根据证据来源证据来源不同,划分为:不同,划分为: 原始证据:是指直接来源于待证的原始证据:是指直接来源于待证的案件事实,案件事实,未经复制、转述的证据未经复制、转述的证据,即,即第一手的证据第一手的证据 传来证据:是指间接来源于案件事传来证据:是指间接来源于案件事实,实,经过复制、转述的证据经过复制、转述的证据,即第二手,即第二手或第二手以上的证据。
或第二手以上的证据 农民张光理突然死亡,群众反映可能是张农民张光理突然死亡,群众反映可能是张的妻子吴月菊与奸夫钱大江害死的侦查中获的妻子吴月菊与奸夫钱大江害死的侦查中获得以下证据材料:得以下证据材料: 1.吴月菊供认:因同钱大江相好,为达到吴月菊供认:因同钱大江相好,为达到与钱结婚的目的,曾与钱多次谋划杀张,那天与钱结婚的目的,曾与钱多次谋划杀张,那天张光理的父母去亲戚家喝酒未归,深夜,趁张张光理的父母去亲戚家喝酒未归,深夜,趁张熟睡之际,钱大江用钉锤猛击张的头部,将张熟睡之际,钱大江用钉锤猛击张的头部,将张打死 2.钱大江的交待与吴月菊的供认基本上是钱大江的交待与吴月菊的供认基本上是一致的案例分析案例分析】】 3.张光理的父母说,张光理死的当天,我们张光理的父母说,张光理死的当天,我们不在家,不知是怎么死的,听月菊说是从楼上摔不在家,不知是怎么死的,听月菊说是从楼上摔下来跌死的下来跌死的… 4.邻居甲、乙、丙一致证明,吴月菊与钱大邻居甲、乙、丙一致证明,吴月菊与钱大江通奸是人所共知的事,张光理的父母也可能知江通奸是人所共知的事,张光理的父母也可能知道,但他们为人老实,怕当干部的钱大江报复,道,但他们为人老实,怕当干部的钱大江报复,所以不敢声张。
所以不敢声张 5.经鉴定,确认尸体头部两处凹形骨折与吴经鉴定,确认尸体头部两处凹形骨折与吴交出的钉锤形状完全吻合交出的钉锤形状完全吻合 【【问题问题】】以上哪些证据是原始证据,哪些是传来以上哪些证据是原始证据,哪些是传来证据证据?û 划分原始和传来证据的意义:划分原始和传来证据的意义:((1)原始证据直接来源于案件事实,)原始证据直接来源于案件事实,一般比传来证据真实可靠;一般比传来证据真实可靠;((2)传来证据在查明案件事实方面的)传来证据在查明案件事实方面的作用不容忽视作用不容忽视û 传来证据的适用规则:传来证据的适用规则:((1)只有在原始证据已失去或无法取得)只有在原始证据已失去或无法取得时,传来证据才能替代原始证据;时,传来证据才能替代原始证据;((2)传来证据必须查证属实;)传来证据必须查证属实;((3)应尽可能地收集距原始证据最近的)应尽可能地收集距原始证据最近的传来证据传来证据Ø四、直接证据与间接证据四、直接证据与间接证据û 根据根据证据与案件主要事实的证明关系证据与案件主要事实的证明关系不不同,划分为:同,划分为: 直直接接证证据据::是是指指能能够够单单独独地地、、直直接接地地证明证明案件主要事实案件主要事实的证据。
的证据 间接证据,是指间接证据,是指不能不能单独、直接地证单独、直接地证明案件主要事实,而需要借助于其他证据,明案件主要事实,而需要借助于其他证据,与其他证据结合起来,才能证明案件主要与其他证据结合起来,才能证明案件主要事实的证据事实的证据 在一起抢劫杀人案件中,公安人员收集到如下证在一起抢劫杀人案件中,公安人员收集到如下证据材料:据材料: 1.被害人陈某度过危险期苏醒后,说是原来的邻被害人陈某度过危险期苏醒后,说是原来的邻居吕某在她身上砍了一刀,并抢走其肩上的手提包居吕某在她身上砍了一刀,并抢走其肩上的手提包 2.现场留有吕某的鞋印两个现场留有吕某的鞋印两个 3.在吕某家搜出陈某的手提包、沾血的菜刀一把在吕某家搜出陈某的手提包、沾血的菜刀一把 4.菜刀上的血的血型与陈某的血型一致菜刀上的血的血型与陈某的血型一致 5.审问中吕某承认是因为自己赌博输了,所以才审问中吕某承认是因为自己赌博输了,所以才去抢劫陈某去抢劫陈某问题问题】】以上哪些是直接证据,哪些是间接证据?以上哪些是直接证据,哪些是间接证据?【【案例分析案例分析】】û 直接证据的特点:直接证据的特点: 能够单独、直接地证明案件主要事能够单独、直接地证明案件主要事实,证明力强,运用简便,数量少。
实,证明力强,运用简便,数量少û 注意:孤证不能定案注意:孤证不能定案û 间接证据的特点:间接证据的特点: 证明关系上的间接性、证明方法证明关系上的间接性、证明方法上的推断性和证明作用的相互依赖上的推断性和证明作用的相互依赖性;间接证据数量较多,容易收集,性;间接证据数量较多,容易收集,稳定性较高稳定性较高 ((1)据以定案的间接证据)据以定案的间接证据已经查证属实已经查证属实;;((2)据以定案的间接证据同案件事实必须有)据以定案的间接证据同案件事实必须有客观的联系客观的联系;;((3)据以定案的间接证据之间、间接证据与)据以定案的间接证据之间、间接证据与案件事实之间案件事实之间必须协调一致必须协调一致;;((4)据以定案的间接证据必须形成一个)据以定案的间接证据必须形成一个完整完整的证明体系的证明体系;;((5)依据间接证据认定的案件事实,结论是)依据间接证据认定的案件事实,结论是唯一的、排他的唯一的、排他的 û 间接证据的适用规则:间接证据的适用规则:第四节第四节 刑事诉讼证明刑事诉讼证明一、证明的概念及其特点一、证明的概念及其特点û(一)概念(一)概念 刑事诉讼证明:是指公安司法机刑事诉讼证明:是指公安司法机关在刑事诉讼中依照法定程序,运用关在刑事诉讼中依照法定程序,运用证据查明案件事实的活动。
证据查明案件事实的活动 ((1 1)证明的)证明的任务任务是确定案件的真实情况是确定案件的真实情况; ;((2 2))证证明明的的主主体体是是公公安安机机关关、、人人民民检检察察院院、、人人民法院民法院; ;((3 3))证证明明活活动动必必须须依依法法进进行行,,过过程程受受法法律律的的严严格约束格约束; ;((4 4)证明的)证明的内容内容包括收集证据、审查判断和运包括收集证据、审查判断和运用证据证明案件事实的全过程用证据证明案件事实的全过程; ; ((5 5)刑事诉讼证明贯穿于刑事诉讼的全过程)刑事诉讼证明贯穿于刑事诉讼的全过程û(二)特点(二)特点û(一)概念(一)概念 又称待证事实,是指刑事诉讼中又称待证事实,是指刑事诉讼中证明主体需要运用证据加以证明的与证明主体需要运用证据加以证明的与刑事案件有关的各种事实刑事案件有关的各种事实二、证明对象二、证明对象((1)有关)有关犯罪构成要件犯罪构成要件的事实;的事实;((2))有有关关罪罪行行轻轻重重的的各各种种量量刑刑情情节节的的事实;事实;((3))犯犯罪罪嫌嫌疑疑人人、、被被告告人人的的个个人人情情况况和犯罪后的表现;和犯罪后的表现;((4))解解决决刑刑事事诉诉讼讼程程序序问问题题需需要要证证明明的事实。
的事实û(二)证明对象的范围(二)证明对象的范围关于吴某涉嫌故意泄露国家秘密一案,关于吴某涉嫌故意泄露国家秘密一案,下列哪些选项属于需要运用证据加以证下列哪些选项属于需要运用证据加以证明的事实?(明的事实?( ))A.吴某是否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吴某是否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B.是否存在为吴某所实施的被指控事实是否存在为吴某所实施的被指控事实C.被指控事实是否情节严重被指控事实是否情节严重D.是否具有法定或酌定从重、从轻、减是否具有法定或酌定从重、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的情节轻或免除处罚的情节【【案例分析案例分析】】û(一)概念(一)概念 证证明明责责任任::指指公公安安司司法法机机关关应应当当承承担担收收集集证证据据、、提提供供证证据据、、证证明明案案件件事事实实的的法法律律责责任任和和法法律律规规定定的的部部分分当当事事人人应应当当证证明明自己诉讼主张的责任自己诉讼主张的责任三、证明责任三、证明责任((1 1))公公诉诉案案件件中中,,公公安安司司法法机机关关负负有有证证明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罪的责任;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罪的责任;((2 2))自自诉诉案案件件中中,,自自诉诉人人应应当当对对其其控控诉诉承承担证明责任;担证明责任;((3 3))犯犯罪罪嫌嫌疑疑人人、、被被告告人人不不承承担担证证明明自自己己有罪的责任。
有罪的责任例外:例外: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û(二)证明责任的分配(二)证明责任的分配û(一)概念(一)概念 刑事诉讼中的证明要求,是指法刑事诉讼中的证明要求,是指法律规定公安司法人员运用证据证明案律规定公安司法人员运用证据证明案件事实件事实所要达到的程度所要达到的程度 我国刑事诉讼的证明要求是:我国刑事诉讼的证明要求是:犯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 四、证明要求四、证明要求((1))凡凡与与定定罪罪量量刑刑有有关关的的事事实实和和情情节节,,都都必必须查清;须查清;((2)每一个据以定案的证据都必须查证属实,)每一个据以定案的证据都必须查证属实,具有法律意义上的证明力;具有法律意义上的证明力;((3)据以定案的证据必须达到一定的量,所)据以定案的证据必须达到一定的量,所有证据足以排除其他的可能性,能够对所要有证据足以排除其他的可能性,能够对所要证明的犯罪事实得出唯一的结论证明的犯罪事实得出唯一的结论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1 1)立案的证明要求:认为有犯罪事实,需)立案的证明要求: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
要追究刑事责任2 2)侦查的证明要求:犯罪事实清楚,证据)侦查的证明要求: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确实、充分3 3)起诉的证明要求:犯罪事实已经查清,)起诉的证明要求:犯罪事实已经查清,证据确实、充分,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证据确实、充分,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4 4)审判的证明要求:案件事实清楚,证据)审判的证明要求: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确实、充分û(二)我国刑事证明标准体系(二)我国刑事证明标准体系。
